当初,她跟着丈夫来到内陆的中南省的白云山,哥哥还骂她,说她老公蠢,去什么农村打工,工资再高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还说她没有脑壳,带着孩子从城里(打工)跟着去到大山上,简直不知所谓。
此时,她庆幸,自己带着孩子来了大山上。公婆,孩子,丈夫都好好的。
“听说了,南方沿海城市,还有北方的沿海城市全都发生了海啸。城市被淹。”
她担心哥嫂侄女,可有什么办法,她也帮不上什么忙。
“是啊,我老家就是北方的,但是不靠海,火山爆发,听说大部分水不能喝了。”
小李担忧,但娘家亲戚能联系的上。虽然老家因为水源问题有些乱,暂时还没有大乱起来。
“真是乱了,还好我们够幸运来到了白云山。冷是冷了些,可能吃饱穿暖。”
小常就是本省人,公婆早就不在了,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这些年一直跟着她。帮她带孩子,丈夫接她和孩子来山上的时候,一起把她父母一起接了过来。
至于老家的一些亲戚,没啥至亲,也没啥好来往的。早些年,她家就她一个闺女,没少被亲戚说,说她家是绝户,以后她父母死后都没有摔盆的。
对于那些亲戚,她可不想认。联系也没用,让他们来投奔,她怎么好意思跟君姐说。
此时心情有些复杂。
山下,也已经下起了雪。
一群人冻的哆哆嗦嗦,但依然卖力的向山上进发。
“小石,你发现没有,白云山总有一段路完好无损,没有受到地震影响。”顾老爷子一语中的。
石冲背着儿子,还伸手扶着顾老爷子,他是侦察兵出身,当然早就发现了。
白云山绵延几百里,但是从这边上山,只有一条主道。
盘旋公路,一边是山,一边是坚固的围栏。
因为地震,有些山边的围栏在地震时有些松动,还有一些倾斜。
因为当初安装护栏的时候,是用了心安装的,还特意加固过的,就是一般卡车撞上去,也不会轻易撞坏,所以质量过硬。
白云山的盘山公路护栏质量是经得起检测的。
即使这样,地震时,有些还是有些松动以及倾斜,但每到一处特定的区域,就会发现,护栏完好无损,路面也是完好无损。
石冲仔细算过,特定的区域从下到上的瞧,应该是一个地方,只是高度不同而已。
就像是一栋大楼,而没有出现问题的是从下而上固定的位置。
“嗯,发现了 。其实固定的位置,只是高度不同,就像是一栋楼固定的一零一室,二零一室,三零一室等。其实位置是一样的,只是高度不一样而已。”
“对,就是这样,那说明了什么?”
“说明什么,说明这块区域很稳固,地震都没有让它有丝毫的晃动。”
“小石啊,我觉得我们来对了。要是真是这样,以后有别的灾害我们也能挺过去。”顾老爷子高兴啊。
真的是高兴。
“也许吧。”
其余几家人也是相互搀扶着,他们听到小石与顾老爷子的话 ,心中充满了希望。
来对了就好。
又是一个夜晚,他们停在半山一处靠近公路的开阔地,清扫出来一大块地方,拾柴,点燃篝火。
他们围着篝火,相互依靠着,帐篷也没有支撑好,都没有想过要进帐篷睡一觉。
沉重的背包,已经轻了一些。
今天消耗了一些吃食,保温杯中的热开水,已经没有。要想再有,只能等晚上在篝火边再烧。
幸好肖红梅不知道从谁家的废墟中扒拉出来一个烧水壶,一直随身带着。
要不然极度严寒的天气下喝冷水,估计老人孩子都得拉肚子。
不一会儿,火堆边,一股子红薯的香味悠然升起。
石冲从废墟中翻找出来的红薯,还蛮多的,应该是那家人喜欢吃,买的或者乡里的亲戚送的。
一共翻出来半袋子,足够路上吃的。
再走一天,他们应该能赶到宋家村。
在更远一些的城市,特别是京城,有位姑娘黄晓粒家住白云镇。但人在京城上班。
京城的水,她买不起,得知家里没事,就是温度低一些。
她就微信辞职,装好行李,打算一个人开车回家。
可电视上每天都在报道,各地出现的情况,好些沿海城市都被海啸席卷。
高楼大厦倒塌,城市中积水,几米深,海水倒灌。
城市变成海洋的一部分。
那些地方不能去,老家到处地震,她一路回家,需要经过好些座城市。虽然没有海啸的城市,但是有火山爆发的城市以及地震的城市。
车子最多能开到靠近地震城市,她犯愁啊。
不知道怎么办。海陆空的交通工具,都已经停运停飞。
黄晓粒急的想回家,可不敢一个人上路。
外面已经开始乱起来。
一直到她看到老乡群中有人牵头要回老家。
都是一个市的。
黄晓粒加入老乡队伍,好些要回去早已在京城安家。
要回去,也是因为父母还在老家。不回去看看,怎么能放心。
一支从京城出发的队伍朝着白云山下的城市而来。
腊月二十三,灾难已经开始几天。
各地已经死亡失踪的人数,暂时无法统计。
宋家村外,一群人被拦住,石冲从儿子的羽绒服内袋中拿出来一张被塑料袋保护的好好的纸条,递给巡逻的退伍军人。
“我找张昭君女士,这是她前几天写给我儿子的。”
石冲走路的姿势还有笔直的身板,头型,让巡逻的杨辉对石冲多看了几眼。
“好,你们等着,去那边的屋子休息烤火。”
镇上与度假山庄的空白地带,有一栋平房,是早就盖好的“保安岗亭”。
就是普通人家住的带楼板加盖瓦片的平房院子。
但是它的作用是给值班的人住的。
客厅里有监视器,也能坐在客厅透过玻璃看到外面。
“谢谢,确实冷的很。老人孩子都冻的受不了了。”
石冲让儿子跟着吕朵朵母女两进去。
他挺直背脊,一直在外面打量,看了一会儿,心中有数。
围墙高耸,只留下一条大道通往白云镇,看样子,以后情况再恶化,估计会封闭这条道(安装上结实的大门)。
心中有疑问,但是他不会问。
石冲他们在等待,天空传来轰隆隆的声音 ,一架军用直升机在天空飞翔。
离头顶不是很高,能清晰的见到。
远处有人挥舞着旗子,指示直升机怎么飞。在哪儿降落。
眨眼的功夫,直升机远离了石冲他们。
在度假山庄靠近宋家村的一块空地降落。
昭君身边,有人拿着纸条悄声的报告着前面的事情。
“多少人,先安顿在安置的大房子中,先观察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刺头。对了,多照顾下石家那小男孩。其余等眼前的事情忙完再说。”
“是,君总,那石冲以前是军人吧?”
“是的,退伍有几年了。先不管这个,先安顿他们。”
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谈,她顾不上来投奔她的石家父子。
也没有想到,还不只是父子俩来,还有他们的亲人或者邻居。
来了就来了,只要人品没有问题,前期还是能收留几个人。
这边以后也需要做工的人。
大年三十,全世界各地,都陷入混乱之时。白云山度假山庄,白云镇,宋家村,已经在肉香四溢,家家户户都在煮肉,准备过年。
石冲他们几家人住在一处大的安置房内。
他们因为小磊磊,也分到了三斤肉,为过年做准备。
至于让她们做事,还得观察一段时间,还得再等段时间。
开春,山上依然白雪皑皑,冷的要死。
山下的村庄,城市,满目疮痍,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不少人家正准备灾后重建。人也少了好多。
山下的人下不去,山下的想上来也异常艰难。
上来了再下去,就更不容易。
山上张家的大棚,还有宋家村的大棚,此时派上了用场。
大棚里种植了不少的土豆,红薯,蔬菜。
山上已经忙活起来,石冲加入了护卫队。顾家,肖红梅母女还有其余几户人家,都找到了工作。
城里,有极少的房屋没有倒塌。
好些人挤在一起住,城里到处每天都有人拾荒,在废墟中天天不停的翻找,翻找一些能吃能用的物件。
五月,应该是春花烂漫时。可全星球却满目疮痍。
暴雨再度来袭。
再一次洪水席卷大地。
雨水滴滴答答的下个不停,好似天河缺了个口子,一直流个不停似得。
偶尔还狂风大作。
山下已经是一片沼泽,各地的高山上都已经住满了人,最最受欢迎的就是帐篷。
一些山洞里面稍稍打扫干净,就开始住人。
大部分人回到了解放前,甚至还不如。
滴滴滴滴滴滴的一直下个不停,洪水涨到半山腰下,城市里已经淹没在洪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