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为人谨慎,收到郭嘉派人传来的消息后也没有欣喜若狂,他沉吟一会儿,要郭嘉拿出诚意来。
郭嘉于当夜卖了豫州一处粮仓。
按照正常的跳反流程,这份诚意已经足够了,卖掉粮仓之后,郭嘉也不能在对面待下去了,然而在卖了粮仓之后,受到责罚的却是周瑜,郭嘉隔了几日又传信来,要张郃派遣心腹来接洽。
他还能再卖掉两处粮仓!
张郃惊呆了。
豫州境内存粮不多,拢共也只有五处粮仓,这是张郃想尽了各种办法刺探得来的消息,粮仓位置一向都是军中机密,他命人去偷袭粮仓时仔细看过,那粮仓里的粮草都是实打实的新粮,不存在诈降的可能性。
张郃当即回信,表示一定为郭嘉争取到最优厚的待遇。
如此两封书信交换完,郭嘉根据张郃的字迹伪造了一封投诚书,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频繁接洽张郃派来的心腹,在又卖掉一处粮仓之后,这封投诚书成功落进了袁绍派来的监察使手里。
监察使吓得魂不附体,连夜派人送呈至袁绍面前。
计到此时,已经完成。
袁绍震怒之下当即派遣大将高览率军赶赴豫州,他手下的谋士虽有疑虑,但不管张郃究竟投降与否,派兵过去都是对的,若张郃投降,这层兵力至少可以保障荆州安全,若张郃未降,就当给他增援了。
与此同时,袁绍压下心头焦急和怒火,在谋士的督促下给张郃寄了一封加急文书,再三表明信任之意。
然而一封和他本人字迹相似九成的书信比这封文书快了半天。
郭嘉毕竟在袁绍手底下做过事,以他过目不忘的眼力和高超的造假水准,骗过一个文化水平只有三年私塾的张郃再简单不过。
张郃看完信,八尺高的武将硬生生吐了一口血,怒火冲上头顶,当即率军投奔孙策。
走到半道上,张郃忽觉不对。
假如袁绍怀疑他跳反,并于当日杀了他的一家老小,按照袁绍的脾气,难道不是应该随信送来人头,以此泄愤吗?
张郃反应了过来。
张郃思索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可能中计了。
此时高览领兵赶赴豫州的消息刚好送达,张郃怔怔站在原地,知道自己是真中计了。
可他人已到半路,全军都知道要去投降豫州,且走时不带战旗,不带金鼓,出来时还烧了营,难不成能告诉高览,他是去打仗的?
贼子可恨!
张郃投降之后,豫州形势就变得十分明朗了。
袁绍气得直打嗝,也没法阻止事情发生,反倒是张郃带走了他一大半的兵力,若此时豫州不肯消停,曹操那边也忙完了秋收,两面夹击之下,他可能就真要完犊子。
好在李澈也不准备立刻打死他,当即派郭嘉去和荆州方面议和,除了要走一批军粮之外,还顺带要走了张郃的一家老小。
袁绍气得头疼,却还是得捏着鼻子给,毕竟他还要打起精神面对曹操。
曹操一直在观察局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想要更进一步,最大的对手必然是李澈,李澈和张邈、袁绍两面开战,正是最疲乏的时候,假如他此时动手,可能重创李澈,也可能啥都捞不着,而从利益方面来看,若在此时拿下荆州,他就能立刻得到大片地盘、田粮和兵力,一旦李澈那边战事结束,他的实力也足以和他隔江对峙。
袁绍此时损兵折将又失粮,荆州实力被最大限度地削弱,这个时候动手,正是最好的时机。
曹操早年和袁绍是朋友,后来他兴义军,也是袁绍第一个响应,然而在利益面前,那一点交情压根算不了什么。
冬至时节,孙策和太史慈合兵陈留,三十万徐州军所向披靡,于当日活捉张邈。
兖州易主。
按照李澈的想法,张超和张邈两兄弟的作用到此结束,他坐拥四州之地,是天下群雄势力最大的一方,庶人出身为他带来的局限性已经很小,对张家两兄弟也没什么斩尽杀绝的必要,便让人把这两人送回老家。
回老家有两种意思,在李澈这里一般没什么隐喻,就是送回了老家种田度日。
不同于大部分聪明人的猜测,李澈一没有杀张超,二没有扶少主,主要是他觉得怪多此一举的。
和袁绍打得火热的曹操忙里偷闲派人来贺喜。
曹操是个有点狂的人,早年便觉得天下英雄全是狗屁,无论是当时名望极高的袁绍,还是雄踞一方的公孙瓒刘表等人,他都觉得不能和自己比,直到李澈出世,他才有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隔江而望之,天下英雄,唯操与先生也。
李澈没怎么在意曹操的贺喜,倒是仔仔细细看了一眼曹操派来的使节。
颍川戏志才。
这位先生四十上下年纪,脸色苍白,时常咳嗽,咳嗽时面皮发红,让李澈隐隐有种熟悉的感觉。
上辈子他得奇书《怜花宝鉴》,虽然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摄心术上,但对于书中提及的医毒两道还是十分看重的,戏志才这幅模样,很明显是重病缠身了。
李澈想了想,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请戏志才带回去。
前线打得如火如荼,曹操已经许久没有休息好,但在得到李澈回信的时候,还是第一时间打起了精神,这些年他和李澈的交流不多,好不容易对方正式成为了他的对手,于情于理他都应该好好回复一番。
李澈的信仍然由上好的绢帛书写,曹操为人俭朴,眉头跳了一跳,还是用那双摸惯了竹简的手打开了轻飘飘的绢帛。
绢帛上拢共百十来个字,一眼到底,曹操看完,目光就飘到了戏志才的身上。
戏志才咳嗽了好几下,这才注意到随着主公的目光,众人全都在看他,不由挑了一下眉,问道:“主公?”
曹操长叹一声,把绢帛发下,道:“给志才看看。”
戏志才拿到绢帛,荀彧和他关系一贯好,在他看完之后,也接过看了两眼。
李澈的信中毫无和曹操寒暄交谈的意思,只是说戏志才病重,大概过不了明年了,倘若曹操看重此人,可以拿五万石粮来换一张治他的药方。
绢帛传了两圈,一屋子的谋士神情都变得有些奇怪起来。
前些年卖了荀彧和荀攸,最近卖了小皇帝,这回不发展贩人业务了,开始保修了?
话是这么说,曹操若没有拿粮换人的意思,也就不会把绢帛拿给戏志才看了,一众谋士商议了一番,最终以曹操的拍板作为结束,戏志才于当月被送往李营,倘若真能治好,到时候一手交人,一手交粮。
曹操打袁绍打得更起劲了,只有打败袁绍,他才能有充足的粮草!
近来他的头风症也越来越不好了。
第146章 三国(13)
李澈正式掌权之后,四方人才纷纷赶来投效, 如今天下时局动荡, 公孙瓒在经历了吕布跳反之后, 一跃从最大势力变为第二梯队, 被李澈后来居上。
曹操也凑了个热闹, 请了天子御旨,为李澈加封大司马, 位列三公。
但谁也没把这当回事。
自从曹操得了天子, 曹营遍地是高官,封赏更是隔三差五就有, 更何况以如今的形式来看, 李澈称个帝都不算过分。
李澈不准备称帝, 他准备称霸。
公孙瓒遭受吕布重创,曹操和袁绍打得如火如荼, 他面临了和当初曹操差不多的局面,打公孙瓒,必然能够捞一大片地盘, 乃至一统北方,却给了曹操呼吸之机,等曹操拿下袁绍,到时一南一北隔江对峙,而打曹操, 可能占据江东, 也可能捞不着什么好。
李澈没给底下人过多猜测的时间, 休养一月之后,直接去攻公孙瓒。
公孙瓒原是北平郡守,后来征战有功,占了更大的地盘,再后来打跑袁绍占了冀州,几年间数次扩张,摇身一变成为天下最强诸侯,然而用错了人,一朝被吕布跳反,就去了半条命。
公孙瓒因自身便是一员大将,手下能用的猛人也不少,他有一支精锐轻骑,名唤“白马义从”,动如雷霆,威震北方,更有四大上将,只不过缺了吕布,四将变三将,难免折了些威风。
闻听李澈派人来攻,公孙瓒也不避战,当即派遣手下大将严纲为主将,赵云为副将,率领大军南下抗敌。
从主动出击变为抗敌于外,这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
吕布走时带走了大量马匹钱粮,他倒也是个狠得下心肠的人,不仅烧毁军营民居,更焚烧良田,北方本就不如南地收成好,被这么一糟践,公孙瓒的迎战底气大幅度下降,故而也有些破釜沉舟的意味在里面。
李澈派兵二十万,公孙瓒便一狠心拿出了五十万。
然而兵和兵之间是有差距的。
二三十岁的青壮年是兵,四五十岁带着病,身有残疾的也是兵,这个曹操最有发言权,他这一次去攻袁绍,气势汹汹,号称雄兵百万,实际上能打仗的兵也就二三十万,剩下的多是埋锅造饭的后勤保障人员还有被驱赶过去当炮灰的老百姓,公孙瓒好一点,却也没好到哪里去,他的军营里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兵,新兵青黄不接,战力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