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乾清宫之后,太皇太后被皇上让到了上位处坐下,“玄烨呀,你到底谋算什么呢?上战场的事儿岂能儿戏,建宁从小就听你的话,你也不能把她架到火上烤呀!”
康熙佯装委屈的说道:“老祖宗怎么一上来就给我定罪呀?焉知不是建宁他主动要求去的呢”。
太皇太后说道:“她知道分寸,我知道这一定是你的主意,不论你做出什么离谱的决定,她都向着你,你就从实招了吧!”
康熙知道太皇太后不是好糊弄的,但是他们的那个秘密康熙从没打算向太皇太后吐露出口,他知道如果太皇太后知道建宁能够代替自己,虽然只有几天,太皇太后的反应也是十分不可控的。
就算是万分不忍,为了朝中只能只有一君,太皇太后也一定会处置建宁,好点儿的结局是被软禁起来,严重了说不定她的小命都难保。
所以康熙早就想好了说辞:“皇祖母,不是孙儿不信任周培公和屠海,可是这场仗至关重要,若是察哈尔的叛军不灭,那京城就要守不住了,说不定大清要面临迁都的可能……人心易变,而且会因时因地而变,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必须派一个朕十足信任的人与他们同去才能安心,建宁可以随时向我汇报前方的战况。”
太皇太后这才恍然大悟:“三格格确实是一个好人选,从小的情分决定了她只会忠于你,她是大清的格格,只会忠于大清国。她身为女子,又不会跟他们争战功,不过,这就太委屈她了,虽然我们满人没有汉人那么多规矩,但是你让她到军营去,到底怕名声有碍呀!那么彪悍的格格,哪个王公敢娶啊?”
康熙说道:“我也知道要委屈她了,可是这个时候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她是咱们大清国的格格,在这个紧要的时候,更应该担起一份责任。”
太皇太后现在倒是不去想如何阻止这件事,而是惦记着建宁的未来。
康熙看出她的忧虑,说道:“皇祖母,你就不要多虑啦,朕早就跟她说过,这大清国无论她看上了谁,只要给朕示意一下,朕就可以给她做主指婚。她身为大清国尊贵的公主,只有别人配不上她,没有她配不上别人的。”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道:“你说的没错,确实是我多虑了。”她感叹道:“这天下将来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我老太婆也不愿意出来讨人嫌,只要你们事事三思而后行,觉得对的就去做吧。”
第193章 刁蛮公主43
皇后宫,这皇宫里有点什么风吹草动, 大格格都爱过来分享消息。何况是宫里又出了一个这么大的话题, 大格格自然不会放过在别人面前给三格格上眼药的机会, 对着皇后又添油加醋了一番,煽动得皇后心火上升, 才意犹未尽的离开。
等她走了之后,皇后捂着胸口气愤的说道,“这真是奇了怪了, 我猜从古至今的皇后从来没像本宫这样, 还需要时不时的跟皇上的妹子争宠!这个三格格简直越来越离谱了, 军中都敢去,皇上怎么不送她上天呢!”
从索府里就开始伺候她的老嬷嬷也一同跟进了宫来, 一边帮着皇后顺气, 一边说道:“娘娘快别气了, 奴婢心里一直有句逾矩的话, 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皇后顺了顺气儿,说道:“嬷嬷在我面前何需这么拘谨, 我从小是你带大的, 说句不孝的话, 一直觉得嬷嬷比我的娘亲还亲呢。”
老嬷嬷说道:“既然皇后娘娘信任奴婢,那奴婢就说句心里话,皇后不应该总在皇上面前说三格格的不是, 更不应该她对着干。”
皇后说道:“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干,我怎么会不知道他们兄妹俩从小就感情深厚, 不过这个三格格实在是太能闹腾了!处处踩了我的底线,之前她像男人一样领了差事还不算,这回竟然要跑到军中去。我不全是嫉妒她在皇上面前说什么皇上听什么。我也是为皇上着想,不想将来史册上记上这么一笔,污了皇上的圣明!”从没听说过有哪个皇帝,把妹子送到前线去的,皇后听了这事儿也是气得很了。
老嬷嬷说道:“娘娘从小就饱读诗书,心胸见识自然不是奴婢可比的,可是奴婢只知道一个理儿,那就是凡是跟三格格有关的那些事儿,那就不是女人争风吃醋的事情,而涉及到了朝廷的大事。皇后娘娘总因为这些朝廷上的事儿跟皇上据理力争,奴婢怕娘娘触怒了皇上。”
皇后也不是听不进去劝,她沉思了片刻,说道:“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是国家大事,皇上又总爱把三格格牵连进去,所以才忍不住规劝皇上。我是国母,看到了不应该发生的事情,自然要劝谏,我心里是为皇上好啊。”
老嬷嬷焦急地说道:“可是,大清的列祖列宗可是有明训:后宫不得干政啊!皇后娘娘虽然说的是三格格的事,但是您也一次次的干预政事了呀。”
皇后一怔,听了老嬷嬷的话,才惊觉自己已经在皇上忍耐的边缘了,不过她仍然强辞道:“本宫……是后宫不得干政!那三格格都几次三番的被派了差事,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干政,怎么不见皇上收回成命。”
老嬷嬷说道:“听说三格格从皇上登基就搬去了前面的毓庆宫,深得皇上信赖,她算不算是后宫奴婢不知道,但是皇后娘娘一定是后宫呀!”
皇后被说的哑口无言,呆坐在那儿半晌无声。
自己听信了大格格的挑拨,为志一时之气,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危险的边缘。要不是老嬷嬷今日当头棒喝,她一定会再去找三格格让她向皇上请赐差事,或者还会向皇上劝谏,让皇上不要派三格格做参军。
若是真的那么做的话,皇上就会对她不耐烦了吧?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皇后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又在风口坐了半天着了凉,当天晚上就发热叫了太医。
上次牛街清真寺事件,康熙等人商定的对策,引火为信号竟然都被泄露出去,这一点让康熙意识到,宫里一定是出了叛徒,而且乾清宫伺候的人中就有重大问题,因为这种机密的君臣交谈根本就出不了乾清宫,于是下令严查宫人。
有异心的人,怕被人发现,赶紧蛰伏起来,但这也不是办法,既然投靠了另一边,就只有那一边攻进了皇宫,登上帝位,他们才有出头之日,于是一场由宫内的太监和宫外秘密组织里应外合的叛乱正在酝酿。
这一日是后宫例行给太皇太后请安的日子,所以慈宁宫今日聚集的人比较齐全。太后,太妃,皇后,嫔妃以及格格们都来了。
太皇太后已经年过六旬,头发早就花白了大半,但是她今天见到自己宫里人气多很开心,所以精神气儿就特别好。来的这些人都是她的儿媳妇们,孙子孙媳妇儿,都是来到她跟前尽孝心的。
如果把皇室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那她这个宫里的老祖宗就是树干,这些小辈们就是她的枝桠。
面对众人的见礼,太皇太后慈祥的说道:“好,好,都起来吧,不用多礼,你们呀常来陪我说说话就成。”
太皇太后人情练达,在这种时候总是面面俱到照顾周全,不让别人以为自己太过偏爱谁,每个人都会问上两句。
建宁做参军是皇上下旨决定的,大格格不会傻到亲自去质疑皇上的旨意,顶多跪在皇后面前,或者是太后面前煽风点火。当她面对建宁时,也只是不冷不热的说道:“三格格见多识广,自然是比我们有见识。”
建宁笑了笑,没有接她的话,她一向懂得如何不锋芒太露,在太皇太后面前,她们两个若是针尖对麦芒的说起来,两个都留不下好印象,还不如这样,不去在意大格格说什么,反倒更会被人高看一眼。
果然,太皇太后说道:“三丫头,来,到我这儿来。”
建宁依言走到了太皇太后身边,极为自然的接过宫女手中的茶捧给她。
太皇太后说道:“听说皇上在城里就召集齐了五万大军,你去看过了吧,那些奴才们都作威作福惯了,好不好管束?”
建宁说道:“已经步入正轨,开始操练起来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就是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了。”
太皇太后道:“那就好,那就好。”
建宁见她倒是挺愿意听这些,继续说道,“这些凑起来的家丁大兵们确实不好管束,毕竟有很多人已经是混出了名堂,更有那封侯拜相奴仆成群的人,却又突然被征调过来,一时不能适应新兵这个新身份。不过周将军是一个很有能力的
人,最开始有人喝醉了迟到违背了军法,被毫不留情的军法处置,这样杀鸡儆猴之下,其他人也不敢再造次了,都很服气,乖乖的操练等待出征。”
太皇太后说道:“那个周将军是个汉人啊,没想到也能压服得住他们,那些奴才我太知道了,经过了这么多年,当年的奴才都熬出头了,就是奴才的奴才都熬成主子爷了,他们的顶头上司还是一个汉人,傲慢无礼是在所难免,没想到周将军杀伐果决,也不给那些自持有功的满人面子,倒是个人才。不过……”
太皇太后没有接着往前说下去,建宁却知道了她的意思。能得到皇上重用的汉臣毕竟是比满人少得多,他这样得罪了满族的王公们,日后说不定要因此受到满臣的排挤,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