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正同探春在这一处坐着,忽然见到大路上几个丫头婆子也不顾什么体面,一溜烟的往园子外面跑。
探春喝道:“什么事,这么没规矩,挣命的往外跑?”一个丫头停下连喘着说道:“三姑娘,不好了!二爷他发疯了,正在屋子里要拆房子要杀人呢,林姑娘和屋里的人都吓傻了,命我们出府速去报老爷太太老太太知道!”
探春一听大惊失色,宝钗则眉头一皱,说道:“糟了!”
探春只见宝钗健步如飞,直往园外的方向走,而不是向宝玉那边去。探春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跟着宝钗,还是赶紧去看宝玉,她略顿了顿,还是咬牙追在宝钗后面了:“宝姐姐,你干什么去?略等一等我!”
宝钗跑到院门口,果然看到凤姐正拿着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各处要遇鸡杀鸡,遇狗杀狗,遇见了人还要砍人呢,更加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的是,她还挺着个六七月的大肚子,稍有不慎简直就要出大祸患。
薛宝钗二话不说,上前劈手夺过了她的刀,一指点在她的睡穴上,探春几人只见之前发了疯谁都挡不住的王熙凤竟然被个姑娘家卸了兵刃,还软倒在宝钗身上。
探春对几个婆子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扶!宝姑娘哪禁得住她的重量!”
宝钗说道:“她暂时没事了不会醒过来,最好抬一个软兜来,咱们一起去宝兄弟那里看看,到底为什么他们叔嫂二人都害了一样的病。”
等他们到的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也都知道了消息,匆匆赶了过来。贾宝玉正在屋里发疯呢,一会儿拿头去撞床,一会儿又掐着丫鬟的脖子不放,正使了什么方法都不管用,大夫也是束手无策,直说:“恐怕是中邪了!”。
这时,他们带着昏睡过去的王熙凤到了,早有人报给贾母等人说王熙凤之前进园子要砍人的事儿。
探春说道:“大夫既然看不了宝玉,还是先看看二嫂子。”她一边说王熙凤之前的举动给大夫做参考。
大夫一见王熙凤在那安睡,便上前诊脉,也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动了胎气。
贾母问宝钗和探春说道:“你们用了什么法子让你凤姐姐停下来,能不能给宝玉也用一下?”
探春看向宝钗,众人便知道,凤姐能安静,是宝钗所为。宝钗说道:“人身体有一处穴道,用特殊的手法点过之后,能使人陷入昏睡,不过他们的病症还未除掉,醒来之后可能还是这个样子。”
贾母连连说:“无妨,好姑娘,先让安静下来再说,他这个样子我怕得很!”
于是宝钗上前拉住宝玉,在他身上快捷的一戳,贾宝玉就如之前凤姐一样,眼睛缓缓的闭上软倒了下去,睡着了。
屋里众人都对眼前这一幕十分惊奇,虽然不敢置信,但是还是真实发生的,林黛玉直念阿弥陀佛。贾母和王夫人等待宝钗比待那个大夫还重视,让她也给看看。
宝钗探过脉之后,也和那个大夫一样看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她知道是那个马道婆施法作祟,正常的医术范畴是看不出来什么的。现在若是让人将那个马道婆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破除她的魔法!
但是这件事儿是赵姨娘使银子所为,若是捅了出去,赵姨娘要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她生下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但是仍然是奴仆的身份,到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人必然不会再留着赵姨娘,货发卖了或者直接处死。薛宝钗与她赵姨娘没有丝毫交情,自然不用替她掩饰,只是怕伤到探春的体面,她心想,反正这病自己也治不了,还是等那一僧一道出场来吧。
如此过了几天,宝玉和王熙凤只要一过了昏睡的劲儿就开始胡天胡地的胡闹,嘴里净说些疯话,根本没有半点理智,贾母他们试过无数办法,问卜求神,百般医治祈祷总没有效果,这期间,家里的亲戚都来看过,包括王子腾的夫人赵氏也来看了,王熙凤是她的亲闺女怎能不着急难过,白日里常常在这守着,到晚上再回家。第二日连王子腾也来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夫人,等寸步不离,只围着干哭。
薛宝钗更是离不得,贾母命人在宝玉隔壁的房间给她临时收拾出一个住处,每到宝玉他们闹的不行了,就让宝钗让他们安静下来。不过人的昏睡穴不能总点,血脉不畅,必然也要出问题。
贾赦贾政等人又怕哭坏了贾母,也没有主意。贾赦还每日求僧问道,忙个不停,贾政就只知道唉声叹气,见什么法子都不灵验,还劝阻贾赦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然就随他们去吧!”因众人都说他们要不行了,因此贾政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后事备好了棺椁。贾赦也不理贾政,自去忙他的。
这一日清晨,宝钗终于听到了如同仙乐的声音,虽然在别人听来更像是街头骗子。伴随着木鱼声,清晰的传来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安,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逢邪崇者,我们善能医治!”
贾母和王夫人。已经没了他法,听到这声音,如何能不一试,何况如此深宅大院,竟然听得这么清楚,说不定是真有些道行的,贾政虽然不自在,但是贾母的命令他从来不违拗,只得请了那一僧一道进来,众人一看,原来是个跛足的道人和一个癞头的和尚,但是二人的长相都十分轩昂。
贾政与他们搭话,问他们在哪个庙头修禅,又问有何符水法宝,那癞头和尚说道:“不用其他法宝,你家自有那通灵的稀世奇珍,放着不用,怎么还向我要符水?”
众人一听这话,便想起宝玉的玉来。听这和尚一开口,像是有些神通。
贾母连忙让人把宝玉胸前的玉摘下来,垫着帕子拿给了和尚道士。那和尚一见这玉,如见一人,对着它絮絮叨叨地说道:“你给我青埂峰一别,下世为人已经一十三载。可惜你沾了那么多粉渍脂痕,才遮蔽了宝光。”于是口中又念喃喃念讼什么经文佛曷,让人把这玉挂在门槛上,让把他们中邪的二人放到一个屋子中,就说等三十三日就成了。
在他们念诵完之后,清醒着的宝玉和王熙凤倒是难得的安静了下来,贾母等人要给封谢礼,他们哈哈笑着只说不用。在他们要走之时,忽然看到宝钗。
薛宝钗知道这两人是有些神通的,但是她也毫不畏惧的迎视过去。双方对视半晌,那一僧一道明显十分意外,过了一会儿,那跛足道人说道:“这位姑娘的金器看来是用不上了。”
癞头和尚道:“不如由我们化了去,姑娘的冷香丸也不用再吃了,此金器由我们带走之后自会无病无痛。”
薛夫人这时才“啊”了一声,认出他们来,就是宝钗小时候,路过他家门口的那一僧一道!果然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还有让嵌在金锁上那句话都是他们给的!如今竟然又碰上了,还这么巧的是来给宝玉和凤姐治病。
王夫人和贾母问是怎么回事,薛夫人便将宝钗小时候咳喘四处求医都不中用,就是他们治好的这件事说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这一僧一道更深信不疑,当然也是因为她们再没别的法子。
宝钗与他二人对视片刻,伸手摘下颈中的金锁交于他人手中,互相行了一个礼,各自退开。那二人便飘然远去,宝钗也由此松了一口气。
贾母念佛道:“宝姑娘的金锁就当做是给宝玉和凤姐她们付了医资了吧,他们二人若是好了,让他们好好谢你。”
薛宝钗忙道:“不敢。”
果然当晚,看到人就知道吵饿,要吃东西,第二天就渐渐神志清晰,等到三十三天之后更是都好全了,宝玉,连脸上的烫伤都一点伤疤没留下。
等他们好了之后,果然如贾母所言,贾府中王熙凤和宝玉好生设宴郑重的谢薛宝钗,更是不在话下。
又过了几日之后,薛宝钗又得了一些男子手臂那么粗壮的粉脆鲜藕,还有每个三四十斤重的大西瓜,以及上好的新鲜鲟鱼,更有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暹猪。便在园子中设宴回请王熙凤与宝玉,以及贾府众人,就是那些不过来的非后宅人员,宝钗也让人送了一些过去给他们尝鲜。
正赶上这一日未时是芒种时节,古时候就有的风俗是每逢这一日,人们要摆设各色礼物,祭饯花神。因为芒种一过就是夏天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所以需要饯行,这风俗在闺中女儿之中更为流行。
所以这天一大早起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纷纷在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系了各种用绫罗,纱锦等裁出的彩带,以致满园之中,绣带飘飘,花枝招展,而且,众女儿们打扮得更是月妒花惭,莺声燕语,给园中更添景色。
所有姑娘们并李纨,凤姐带着她家的大姐儿都来了,在园子中嬉戏。平儿,袭人,翡翠,蜜蜡,琥珀,侍书,司棋,入画等大丫鬟带着小丫鬟们做花戏。
宝钗说道:“怎么不见黛玉,这个懒丫头,难道这会子还在睡觉,等我去把她找来。”说着就向潇湘馆那边走,将要到门口,看见宝玉进去了,她觉得两人说不定有什么悄悄话要说,不便上前去做这个电灯泡,便又折身向回,园中处处都是花树,微风一吹,飘飘落花簌簌而下,使人如同置身仙境之中。一时之间倒是不想就回去与众人相聚,她便沿着落花一路走来,直走到池中的滴翠亭中,亭子四面围着窗门,宝钗本欲进里面去歇会儿脚,却听见里面传来两人的说话之声。一人是,在她那处当差的小红,另一人那声音只觉得有点熟悉,似乎听过。应该是谁那处的一个小丫头。宝钗本欲照常上前,却听到她们对话的内容后住了脚步,她们在说什么云爷捡了小红的帕子还回来,就算是宝钗没当面看到小红的表情,也听得出来她自身必然是粉面含春,宝钗正要叹息,怎么到处都是恋爱的气息。这是小红和那丫头推开了亭子的窗子,都看到宝钗站在那儿,不由得都吓得面无人色,这个时代女儿家如果和男人私相授受那就是犯了大错。小红施礼道:“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