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回道:“原来是三姑娘和四姑娘,是,宝姑娘和林姑娘来了,正和二爷说话呢,屋里没地儿呆,我们才出来喂鸟的。”
探春笑道:“我去看看他们说什么悄悄话呢,还需要背着人。”
听是探春和惜春来了,正闹着的这屋里才算作罢,林黛玉将扇子拿起来合上,放在手中,探春他们二人进来,说道:“今儿倒是热闹,宝姐姐林姐姐也在,二哥哥的人缘就是好。”
宝玉在心中苦笑,心道今天都在这儿,并不是因为他人缘好,若是探春两个不来,说不定他还要陪多大一会不是呢。
探春说了两句话,见黛玉手中的扇子一直合拢着,那扇穗倒是挺漂,“林姐姐新得的,我之前怎么没有见过?”黛玉一顿,不知道该不该拿给她看,若是拿过去看了这诗,探春惜春二人也必定又要惹一顿闲气。
宝钗这时说道:“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我铺子中新送了一整箱子,林妹妹刚才在我那,就顺手挑了一个,我这就让人抬来,你们慢慢挑吧。”
探春和惜春喜道:“那敢情好啊!”
因为宝钗没带丫鬟过来,于是让宝玉这里的人去蘅芜苑传话给翡翠,叫人将那箱扇子送到怡红院来。又邀人去请李纨和迎春一起来挑,得到邀请的人都过来每人挑了两柄,宝钗又让人分别给贾府的老太太,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各送了两柄。剩下的她也不留着,让园子里各人的丫头们分了。
李纨说道:“到底是咱们宝姑娘,出手就是阔气,这一整箱的扇子说送人转眼就分没了。”
宝钗说到:“一箱扇子值什么钱,不过是玩物,给大家拿着好看罢了。”
不一会儿凤姐派人送来两罐儿新茶作为回礼,当然园中的众人也都有,只不过有的,直接送到他们家去了。
眼看已到中午的摆饭时间了,贾宝玉见人来得这么齐全,说道:“都别回去吃了,大中午的日头毒,就让厨房将午饭都摆在这儿吧,我们一起边吃饭边说说笑笑,岂不热闹”。于是这日众人都在怡红院用了午饭才罢。
回去的路上和宝钗一同走的,是那个抬了扇子箱过来,后来又被她派去给王熙凤送扇子的丫鬟。
宝钗见她生的乌压压的黑发,容长脸儿,模样俏丽,便问道:“你是我院子中的,叫什么名字,怎么平常不怎么见你?”
那丫头回道:“回姑娘,我叫小红,因为我管着姑娘院中的洒扫,不怎么去屋子里伺候。每当姑娘要出来之时,翡翠或是琥珀姐姐都会出来告诉一声,让我们停下来。哪有姑娘往出走,我们还在那儿执掃扬灰的道理!所以姑娘每每路过见我之时,都是我们停下回避的时候,所以姑娘才印象不深。”
宝钗听她说了这一番话,这丫头的嘴像蹦豆子一样,说话一点不打奔儿,可见是个说话爽利的人,不知她办事如何,回去又试探了几次,发现这小红当真是个可造之材,还认得字,于是就放在身边留用,有时对外交接传话时就派她去办。
这小红的父母都是贾家几代的旧仆,父亲林之孝是管贾家田房事务的,母亲也是一直跟着管家奶奶,这园子建好之后,小红便被分到了蘅芜院,正好宝钗住了此处,便由此产生了主仆之仪。
小红的父母知道她现在得了宝钗在青眼,都很高兴,嘱咐她跟着宝姑娘好好学些本事。因为宝钗总是派她出去办差,便在园子中来来去去的,正好这时节园里在各处动土种树,负责这移土种树的是后廊上的贾云。
贾云虽然家境贫穷,只娘两个相依为命,但是他也算一表人才,十分上进。小红与贾云见过几次之后,两人虽然都谨守礼制,没多说过几句话,但也相互的暗生情愫。
端阳之前,贾家的大老爷贾赦病了,贾府的姐妹们,并宝玉都去请安。独林黛玉这种事儿从来不爱去。
宝钗想着客居于此,也不能免俗。他又是迎春的父亲,便备了一些合适的东西也随着姑娘们过府去看忘邢夫人。当日,邢夫人见他们几个能来十分高兴,留了姑娘们和宝玉在那儿吃饭,只把贾环和贾兰打发走。
宝钗他们至晚方回,谁想到,第二天就听说贾宝玉回到王夫人那边之后,在她屋子里遭蜡烛烫了脸。
第121章 钗在奁中15
原来当日贾环看到邢夫人对宝玉摩搓喜爱,就已经有些不大自在, 等到晚间他在王夫人屋里抄金刚经时, 又见王夫人对宝玉爱若珍宝, 宝玉又去拉丫鬟之中唯一一个对贾环好的彩云亲近,贾环便怒从心起, 打翻那灯油满满的蜡烛,烫在宝玉脸上。
王夫人惊怒交集,本来打算骂贾环, 可是他再小到底是个爷们儿主子, 作为嫡母若是张口就骂他, 若是被人传了出去,少不得别人要说她刻薄他这个庶子。
一转眼见到赵姨娘在旁边打帘子, 这愤怒有了发泄口, 王夫人就逮住赵姨娘狠狠的痛骂了一顿, 赵姨娘见贾环闯了这么大祸, 不敢作声,自然由着她辱骂。
探春当时也还没回园子中, 听到这边的动静, 就赶过来, 见是王夫人撕破了脸在痛骂赵姨娘,她回过神来之后,自己也顾不得看宝玉的伤势, 已经转身躲出去了。
得知宝玉受伤,园子中的众人自然纷纷来探, 怡红院中的人又一波接着一波,宝钗见到他的脸上涂了厚厚的一大片油膏,在他那素来俊俏的小脸儿上,倒是显得触目惊心,不由得说道:“怎这样毛手毛脚的不小心,若是烫到了眼睛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既然他对外说是他自己烫的,薛宝钗就当做不知道是贾环干的,贾宝玉素来有这份替别人揽错儿的仁厚之心。他也是怕贾母知道了再另起风波,只不过就算这样,贾母还是狠狠地骂了跟着他的人,王夫人也因此受了数落。
因这宝玉多灾多难的,贾母派人找来宝玉记名的干娘马道婆来府里做法事,这马道婆素来靠着鬼神之事收拢钱财,自然是怎么严重怎么说。
贾老太太又问:“如何才能让宝玉免于这些灾祸?”
马道婆说道:“这个简单,只要替他多做些善事。诚心供奉那专管照耀阴暗邪崇的大光明菩萨就行了。”
说得贾老太太很是心动,在她那儿捐了香烛供奉的钱,另外又点了一盏每日五斤的佛灯。
薛夫人想到自家的儿子在西北军中,好久也没个消息,又听说西北那面已经开始打仗,刀光剑影之下,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说道:“便是给正在战场上的人也能供奉吗?”
那马道婆想了想说道:“这战场之上戾气重,与在府中好好养着的哥儿又不一样,点的灯要比平常的大上几倍,才能消灾去难。”
薛夫人说道:“那都不妨事,那就给我家儿子也点一盏吧。”
薛宝钗在一旁听了也不拦着,在接不到薛蟠书涵的情况下,这样若是能让她聊以慰藉,便是点一个缸那么大的大海灯也是值得的。
这日薛宝钗从薛夫人那里,回蘅芜苑去,走过一段朱栏板桥,见那水榭之中有一人独坐,宝钗看见是探春,她身边竟然一个人也没有,这不像是他们平日的做派,除了宝钗以外,这些姑娘已经习惯了每日身前身后跟着人,于是走近了过去看,一向刚强的探春,竟然在那默默临水倚栏掉眼泪,薛宝钗不由站住了脚,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探春一抬眼刚好刚看见了宝钗,连忙把脸上的泪痕抹掉。
宝钗只得走到跟前去说道:“谁欺负你啦,竟然跑到这里偷偷哭,要不要说出来,让宝姐姐给你出气?”
探春一听这话,本来已经憋回去的眼泪又掉了下来,说道:“我知道你素日待我好,没人欺负我,只不过想起了一些事儿,自己在这无病呻吟罢了。”
宝钗一听她这话,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应该走开,少不得,要做一次知心姐姐,便温声软语询问劝解宽慰。
探春才说:“这话原不该跟你说,不过我知道,就算你是太太的外甥女儿,你也不会向她多说什么的。那天宝玉被烫之后,我原要进太太的房中,正赶上她在狠骂赵姨娘。赵姨娘平日的做派,别说是太太,就是我也觉得看不过眼去,甚至还觉得她很丢我的人,恨不得与他们断了干净才好呢!免得时时闹出了笑话又来拖累我。只是,那天一见太太当她是个奴才一样任打任骂,我便有些挂不住了,趁那屋里忙乱,没人看见我,转身就臊得跑了。”
宝钗摸摸她的头发,叹息着说道:“就算知道你素日里刚强,也知道你的日子不会太好过,赵姨娘就算错处再多再糊涂,你们血脉亲情也是割舍不掉的。”
探春说道:“她何止是糊涂,简直是太过糊涂,这么大的府中,谁没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我的生存之道就是既然太太抬举我,我就只认她这一个母亲,与那边远着点儿就相安无事了。可是姨娘偏偏爱因此来挑我,教的环儿也是如此,在他们眼里,我到成了攀高枝儿的无耻小人了。就算这样,我看到赵姨娘受人责骂,同样心里很不好受。”
宝钗听探春狠狠的将心里话说出一回,就像她所说的,平时这些话能给谁说呢,惜春年纪太小,只知道自己眼前的那些事儿,迎春又是个针扎都不出声的。她平日里和宝玉好,但是这话更不能讲给宝玉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