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这些人也不会干什么,适合他们的,也就这些工作了。
君睿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把人杀了吧?
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带过来的晋人,想要请仆人的,就只能请本地的这些土著了。
薛宝钗想了想又道:“还请太太提醒一下哥哥,刚刚二婶婶可是说了的,朝廷是颁布了对这些人的保护法的,若是冒犯了他们,会受到严惩的。咱们初来乍到,可不好去犯这样的错。”当然,她也想到了个新环境,最好把自家哥哥的那些坏习性都约束起来,不要到了这里,都还带着坏名声。
其实这些年,因为薛宝钗对薛大老爷的提点,薛大老爷对薛蟠还有跟着他身边的人管教都比较上心,薛蟠现在的习性,也不是上辈子那般坏。
虽然因为薛大太太的溺爱,有些大少爷脾气,可要说跟贾珍那一干人比,他还是要好得多。
薛大太太恍然,“对,同喜,你快去叫大少爷过来,我有话说。”
薛蟠听了自然是不高兴的,“真是麻烦,我就说,该去长安投奔舅舅的。”
薛宝钗冷笑:“那哥哥可有本事挡得住路上的那些流民乱军?”
呃
一想到路上看到那些乱军流民的手段,薛蟠顿时就打了两个哆嗦,摇了摇头,赔着笑道:“太太放心,儿子知道了,二叔正跟人商量,说是太子殿下那边想要征讨泰西,他们打算带人去呢,儿子想着,是不是跟着二叔去见见世面?”
薛姨妈吓了一跳,手里的扇子登时就对着他扔了过去,“你个孽障,做什么做,那打仗是好玩儿的吗?你要有个闪失,我和你妹妹怎么办?还活不活?”
薛蟠赶紧往旁边一闪,“怎么我就不能去了?听他们说,焱华这边可是压倒性的优势,我还听二叔说,便是那贾家的二老爷都带了人来,不落人后呢。”
这下好了,不论是薛大太太还是薛宝钗都被吓了一跳,“贾家二老爷也要去?”
薛宝钗:艾玛,她这位前公爹什么时候如此积极了,不是什么都要端着架子等人敬献上去吗?
哦,是了,这辈子他没有占到林家的便宜。她那位便宜姨母又屡行臭招,把林家得罪透了,这位姨父,怕也是被逼到壁角,不得不另想他法了。
薛宝钗现在对于贾家二房全然无爱,巴不得他们个个都死光光,哪里还想其他。
反倒是薛大太太,很是关心的询问薛蟠,“那你姨父住哪儿?等他收拾好了,我带你们过去拜访他。”
薛蟠道:“听二叔他们议论,好像是住在柔佛公爵府,带着几个弟弟妹妹,还有史家那边,听说也带了后辈的子侄过来。”
柔佛公爵?
好像贾家的大老爷到了这边,受封的爵位。
唉,真是同人不同命啊,想想上辈子贾赦的窝囊样,薛宝钗心下战惙,这一世已然不同于上辈子了,她可得步步为营,千万护好了薛家,不要再被人赚了去了。
薛姨妈轻轻叹了口气,“且再等等,等出了大功,咱们再去拜访一下你姨父他们。来都来了,总不好不去拜访。”薛大老爷一死,她们为局势所迫,匆匆将薛大老爷下葬,就出了门。
一路急行,到了这里,也不过就才两月,尚在热孝中,不然薛宝钗如何会那般大的感触,若是换了去贾家,多半她们也就一个走角门的命。
可是薛二老爷却完全没有跟她们计较这些,反倒因此对她们多方照顾。
或许,这就是自家人与外人的区别吧。
听了薛大太太的话,薛宝钗默然,她就是很不想过去拜访那家人,她都不知道,再看到他们,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太太,咱们现在可是不方便的。”
咱们身上可带着孝,人家正打算上战场,你这样去,是很犯忌讳的。
想想当初那位林姑娘进贾府的遭遇,就知道了。
薛姨妈唉了一声,“可不是,他们本来就是想去战场上的,我们就托你二叔转个问询罢了。”
薛宝钗心道,正好,我也想问问二叔,能不能让太太无法支配我家的银子?
她实在是怕了王夫人了,就怕她娘一头又栽进去。
薛宝钗现在是真的怕了,她都躲这么远了,她那位好姨母,好表弟都还有本事找到他们,难道是我薛家欠了你们的?
你们就这么阴魂不散。
她是不是该带着她妈去拜拜佛了?
……
邢夫人得了那边得了薛大太太到依阿华城的消息,忍不住皱眉道:“这还真真是……,都凑一堆了。”
现在贾政在她家住着,薛大太太家又是那样一个情况,当真是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
最后,邢夫人还是通知了贾政,你的亲戚,你自己看着办吧。
贾政得到这个消息也是懵了半天,但是这薛大太太死了丈夫,薛家死了家主,却是大事,好歹他们是亲戚不是,也容不得他推托。
只得带了一群小辈到薛二老爷家表示慰问。
这场面就尴尬了,姐夫没带姐姐,小姨子死了相公。
薛大太太自觉的带着宝钗招待李纨等人,贾政就只得交给薛蟠与薛二老爷。
薛二老爷是生意人,贾政觉得自己能与他有什么话说,寒暄几句后,贾政板着脸,揪着薛蟠问了一下功课。
薛蟠这不学无术的,你还想他能答出什么来?
贾政只得向薛二老爷道:“这蟠儿的学业,怕是耽搁不得了。”说着,又想起贾宝玉,忍不住跌足嗐声道:“说来都丢人,我家那个孽障,也是个不学无术的。”
薛二老爷默然:我听大长公主抱怨你不学无术也很久了。
看来,他还是带着薛蟠去泰西吧,自己手把手的教,免得被贾政给带坏了。本来还想给薛蟠找个学校的,得,现在贾政一发威,全给吓没了。
贾政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威力如此强大,直接就把薛二老爷给吓飞了。
里面女孩子们没了大人看管,倒是要热闹得多。
“宝姐姐你知道吗?这里女孩子都要上学的。”
探春与惜春兴奋无比,她们也终于能走出来了。
“云姐姐你去不去?”惜春拉着史湘云问。
史湘云心不在焉的道:“二叔应该也要我去读书的吧?”这个她也不敢肯定,虽然她知道,这里的小学是不需要交钱的。
可是问题是,她们不是焱华的人啊。
人家的政策只对焱华的人有效。
一涉及到钱,她就很尴尬了。
史家?!
史家的情况她是知道的,哪怕她是主子姑娘,也得自己动手做女红呢。
更何况是昂贵的学费了。
贾家?!
原本以为姑祖母家的日子要比史家好过,可是从长安到福州,随着他们离长安越来越远,她也发现了贾家的人,除了贾宝玉,大家其实对她都很疏离。
原来,他们也都并不喜欢她。
而且,从他们的谈话中,她还知道,贾家的人,此去是为了到泰西寻找发家的门路。
她看到的一直都是假象,贾家的日子也并不比史家轻松,她还这样不知进退的赖在贾家,是不是很惹人讨厌?
没了贾母的庇护,原来,她什么都不是。
心中悲苦的史湘云,现在真的彷徨无措,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史家,她回不去了。贾家,人家摆明了不欢迎她。
她知道,李纨与贾探春的态度,都是受人指使。原先在贾家,她们还忌惮贾母,不敢对她表现的太明显,现在,离开了贾母,她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排斥她了。
她该到哪儿去?
……
第229章 纠结的女王
女王陛下与君睿对于泰西人的来者不善, 最后商量的结果就是, 尽快结束这边的战斗,然后留下林海处理这边的事务, 她与君睿一道, 带着黛玉先返回婆罗洲。
因为水师的将领都赞同君睿的观点,他们得赶紧回来调度粮草,同时让部队进行修整,准备西征。
元朔帝听闻元宸女王与君睿马上就要回来的消息高兴死了,终于要见到正主儿了啊。
在大晋颐指气使惯了,到了焱华他被贾敏撂在一边坐冷板凳的滋味并不好受。
“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元朔帝搓着手, 也不知道是在对自己说,还是在对戴权说。
因为女王与元熙太子一起回朝,且又是大胜,可以想象,这迎接的人有多少?
元朔帝本来也想过来接的,可惜被贾敏给支使到一边儿去了。
“开什么玩笑, 陛下, 这是我焱华的女王与太子, 您是大晋的皇帝,去凑什么热闹?”看着元朔帝一脸的不甘, 贾敏也觉得头疼, “这样吧, 就请您到议会的大厅去, 届时太子殿下会在那里展示这次的战利品。”
真是废话,你老婆要是想见你,用得着躲哪么远吗?
这个时候,贾敏有点儿明白君睿为什么有时会骂元朔帝是沙猪了。
真的是猪啊!
都不用脑子想想,女王若是真像你自己以为的那样,那她为什么不留在这婆罗洲等你,反而却万里迢迢的跑到淡马锡去了呢?
真是猪变的,凭什么就以为,在被你伤害,被你冷落,被你拿来当靶子用了那么多年以后,人家都还对你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