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薛大太太看来,这小一辈儿的女孩子里面,她的女儿应该是占魁首的,论才论貌,都无人能出其右。
第227章 薛宝钗的心思
薛宝钗听了薛二太太的话却是默然, 她记得, 林黛玉与薛宝琴的关系一向极好,哪怕有贾母的提亲事件, 都没有影响到她们的友情。
果然是有缘么?
这一世, 她们竟然如此早就相遇了。
这个,还是我熟悉的那个世界么?
她都迷惑了,自打她重生以来,意外是一个接着一个。
姨母与林家早早就闹翻了,也是,如果不是林家老爷与太太早死的话, 林黛玉怎么轮不到姨母来欺负人家。
不要说姨母了, 就是那老太太,也没资格去过问人家林家大姑娘的事。
毕竟,人姓林,不姓贾,父母宗族俱在,她一个外家的祖母, 有什么资格去管人家林家的事。
而且, 这辈子的林家也不再是那个五世单传的林家了, 人家居然跟福建林家归了宗,好大的一家子人, 贾家的老太太还凭什么将手伸到林家来。
林家老爷居然不是那兰台寺大夫, 两淮盐科, 人家是大晋的卫国公, 焱华的靖海亲王。
而林家太太,不止是贾家的姑太太,同时也是当今的妹妹,端华长公主。
焱华的端华大长公主。
这样的光环,可比昔日那位贤德妃娘娘大多了。
而且人家不像昔日的贾家,人家的手里可是有实权的。
贾家,凭什么还能欺负林家。
果然,没有了林家与薛家的财力填补,现在的贾家,也不过就是一个三流的世家罢了。
更何况,他们家的大老爷得了林家的帮助,人家直接成了大晋的荣恩伯,焱华的柔佛公爵,便是连琏二爷也都捞了个狮城伯在手上。
听人说,因为有从龙建国之功,这些可都是铁帽子的爵位,与国同休的。
一个爵位已经到了终点的荣国府,能跟人比么?
随着对林家与贾赦家境的了解越深入,薛宝钗觉得,说不得,这些人里,大约也有人是如她一般,重生回来的,不然这情况如何会变得如此大相径庭。
想到自己当年的行径,她可是跟着姨母太太一道阴了林黛玉的,现在的形势显然对她不利。惊惧交加之下,薛宝钗决定,她一定谨言慎行,绝不行差踏错半步,这辈子,她是绝不会跟那个贾宝玉再有任何瓜葛了。
在薛宝钗的心目中,这个世上,就没有比贾宝玉更废的男人了。上辈子,她不懂,听信了姨母与母亲的话嫁给他,然后,她就吃了他一辈子的苦。
上辈子,她认命。可是这辈子,她总不能明知道是火坑还往里面跳吧?
那她回来还有何意义?
这辈子,他们最好就止步于表姐弟这个关系吧。
当然,如果有机会,她也很乐意在这温柔多情的宝二爷身上踩上几脚,一泄昔日他对她的‘厚爱’的。
不过,她默默看了眼薛大太太,心下冷笑,在她那个好姨母的鼓吹下,只怕她这个娘的心目中,早就已经把那贾宝玉视作乘龙快婿了吧。
她是不觉得贾宝玉这辈子还会跟林黛玉拉上关系的,毕竟,那位可是县主,而且还是很得宠的县主。
没有功名的人,是不能肖想她的。
以贾宝玉的本事,只怕这辈子都与她无缘了。
反倒是她,因为薛大太太与王夫人的关系,得步步为营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作为上一世的宝二奶奶,她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位宝二爷的尿性,最是怜香惜玉不过的,只要有女孩子往他身上扑,他从来就不知道拒绝。
薛宝钗上辈子可被贾宝玉的温柔多情给坑惨了,她从来不知道,原来这贾宝玉,除了对他那林妹妹温柔多情设想周到外,对其他的女孩子也是一视同仁。
可惜,那里面就是不包括自己。
现在,她委实是恨毒了他的‘温柔多情’,正打算在这一点儿上大做文章。哼,我的好姨母,好表弟,你们若是知趣尚可,若是还打着那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主意,那可对不住。
就算是妈妈想要把我嫁给他,我也能有法把这‘金玉良缘’拆得稀巴烂。
知道贾宝玉秉性为人的薛宝钗表示,想要收拾贾宝玉,办法实在是不要太多。
她可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准备回来找这位宝二爷算账呢。
被人如牲口般买来卖去的日子,她是再也不想过了。
在冰雪中饥寒交迫冻饿而死的滋味,可并不好受。
谁能想到她薛家万贯家财,就因为沾染了这荣国府贾家,竟然会让她落到这样一个下场?!
这是重生以来,让薛宝钗每每想起就要光火的事。
吃了那样大的亏,她都还不知道避开贾家,那她就是个棒槌。
想好了的薛宝钗一抬眼,有些傻眼,原来桌子上虽然烛光辉煌,还有许多银子的餐具夹杂其间,但是靠他们这边,差不多都是素菜,便是薛二老爷与薛二太太也吃得很是清淡。
比起她们来,不过就是多了点鱼虾之类,不过相比于金陵那边的大鱼大肉,也是极清淡的了。
见薛宝钗看过来,薛二太太拿绢子擦了下嘴,问道:“宝钗可是有什么想吃的?”
薛宝钗忙摇头,“二婶婶不用管我,只是看到这些菜品,与金陵那边大不相同,有些奇怪而已。”
薛二老爷解释了一句,“婆罗洲这边盛产海鱼还有水果,所以我们平时大多吃海味,当然淡水的鸡鸭鱼也有,不过想到你们尚在丧中,就没有安排。”
薛宝钗心中一暖,忙道:“谢谢二叔二婶了。”这到底是一家人,就是不一样啊。
她可记得,那林黛玉是贾家老太太的亲外孙女,而且那贾家老太太也口口声声的说她疼那林家的姑太太疼林黛玉这外孙女儿,可是在这方面,人家可是从来都没有替那位林姑娘考虑过的。
她曾听姨母那边的下人说过,那位姑娘头次上门,就被她那好姨母给弄得走了西角门。走了角门不说,还当着贾母的面变着法子让人换衣服。
而且她也曾听王夫人直言不讳的对自家母亲说过,当日林黛玉一进门,她就敲打过林黛玉,让她离贾宝玉远点儿。
与她今日所受的待遇比起来,那位林姑娘昔日的处境,想想都令人心寒啊。
想到这里,薛宝钗越发肯定,林家的人中,绝对有人跟她一般,是重生的,不然林黛玉今生的命运,不会有如此大的改变。
第228章 何去何从
对于薛二老爷夫妇的招待, 薛大太太还是很满意的, 闻言就谦让道:“她二叔二婶有心了。”
薛二老爷温声道:“大嫂无须放在心上,都是一家人嘛。”
吃过饭, 薛二老爷与薛大太太谈了他的安排。
“就在东南, 是侧楼,不过收拾出来,也差不多。我想这边有时要招待朋友,举办宴会什么的,实在是太过热闹,会骚扰到蟠儿与宝钗守制的, 不大适合大嫂与侄女儿居住。”
你们可都还在孝期呢。
人家占着理, 薛大太太也不能说什么,只能带了儿女到东南楼。
这边与主楼相通,不过也有自己的楼梯,关上主通道的门,这边就自成一体,原本是为薛蝌成婚后准备的, 不过现在提前用做他途罢了。
因为离薛蝌成亲还早, 所以这边就只是简单装修了下, 以备不时之需,看着比主楼那边素净多了。
不过就如薛二老爷所说的, 正合他们现在使用。
想来薛二老爷夫妇为了儿子也是煞费苦心了, 这东南楼就在花园中, 景色怡人, 尤其是他们的后院,居然还有一大架葡萄,现在那葡萄挂着大串大串紫色的果子,看着就犹如水晶一般,当真是勾动人的馋涎。
让人看着就想端着桌子坐在下面,一边看书品茗,一边顺手就去摘那果子吃。
本来心中还有那么一丝不满的薛大太太看了,嘴角也不知不觉的挂上笑意。
这里还真如薛二说的一般,正合他们。
薛宝钗一边安置行装,一边对薛大太太道:“真是想不出来,也难为他们了,是怎么想到这些水管子的安排的。”
他们带的人手本就不多,原准备到了这里再买的,不过看这些配置,许多事都不用人手了,估计这买丫头的钱可以省了。
薛大太太叹道:“宝丫头,我原本准备到了这里再给你买两个丫头的,现在看来,用不着了。”说到这里,她的面色就有些古怪了,“我也不想给你买两个那个什么……山族的女孩子,哎呦呦,实在是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怎么能穿那样的少?”至少大半截腿子都亮在外面,成何体统?
“太太,是高山族,”薛宝钗温和笑着给薛大太太解释道:“听说这是她们的习俗,不过想来也是,这边这么热,这许多的衣服穿在身上,人也受不了啊。太太没见我们进了这地带,大家穿的都很少,就是那些晋人,也多是只穿一件单衣加长裤就够了的。”看着薛大太太渐渐缓和的脸色,薛宝钗悄悄的松了口气,她就怕薛大太太在这些无所谓的事上去与薛二太太计较,“听二婶婶说,荣王带过来的都是有用之人,且婆罗洲管理又很严格,想到这里打工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些女孩子还是荣王优待本地的土著,才做出这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