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人在火炕上已经开始顺利冒汗,情况还算稳定,阿玉立马给顾三又复诊了一回,作为一个大夫,再怎么想着弄点民心民望啥的,骨子里那种大夫的天职责任感还是有的,病人上门了,复诊一下也是常有之意。
只是这边刚询问完情况,刚给再弄了几日的药,那边一个转头,顾三就已经和四五个帮着抬人过来的小伙子在空地上忙乎了起来,一看就是在帮着福寿叔干活呢。
“这是……不是说等你好了再来干活吗,怎么……”
“郎君,本来是说好的,学了您的本事,给您家干活充束脩。可如今又加上这一个,再有这药钱……我算了算,欠的越发多了,不赶紧的帮着干活,心里……好歹让我们尽点心,心下也舒服些。”
都说到这份上了,阿玉还能说啥,想想那屋子里的病人,若是自己不让他们干,只怕养病也未必安生,索性就挥了挥手,说道:
“若是这样,那全叔,你去,弄点竹子回来,索性按照福寿叔原本的计划弄吧,正好,养病这几日,连着火炕一并教了,让他们回去也好早点自己弄起来,这大冬天的,有了这个,这风寒什么的,也能少些。”
世上的事儿从来都是两好和一好,双方都有诚意了,这事儿就越发的顺,这不是,这病人在阿玉这里不过是吃了一日的药,养了一日的身子,外头卖力干活的几个人,就已经再全叔几个老手的帮衬下,将屋子都搭出模样了。
等着顾三也确认回复,里头那个也能站起来,走出来搭把手捡点散碎活干干的时候,连着外头又多出了一处宽敞的,都能喝山外大庄园的堂屋相媲美的大屋子。连着防野兽的两重栅栏两边都多了两间小屋。
等着这些已经熟悉,学好了盘火炕的人回去,这整个小山坳的地方,愣是显出了几分几进深宅院的模样。
对,就是几进深,东南方本就有一个屋子,就是那个后来被当做客房的那处,那原本因为是竹子建的,怕朝西太冷,索性从厨房那边延伸过来,建在东南出口靠着西面的山壁上,如今呢,往里头的方向横过来多了一间小屋,愣是成了个厂字型,不说这一下子看着少了几分空旷,就是东面往后头去的三米宽的走道,因为视角的缘故,也再看不到里头了,正好冲着东北角的山壁。
至于这屋子往东南的大屋,那更是两边都贴着石壁,足足有十米宽,如此一来,想要到后头阿玉他们的住宅区,除了从屋子中间的门走,就在没有了别的路。山壁不算啊,那若是猿猴一般目前还是可以爬的,可要是到了开春,让福寿叔这个对安全十分着紧的人种上荆棘呢?哪还有别的路?反正这一条路的安全是可以了。
至于葫芦口一般,更加大的东南角的缓坡处?那不是两层栅栏嘛,那不是里面那一层两边还有连个小屋嘛,连着巡逻的歇脚处都重新配置好了。
“如今就剩下西南角了,郎君啊,我瞅着等着天好了,这西南的陡坡这里,宽度不大,若是弄上几个台阶,这拒马桩一定能更方便,再弄点荆棘,这里一定也很安全……”
呵呵,福寿叔,你是建设包工头出身吗?这创造欲望,这么下去,这地方真的……咱们有那么多人住?或者你已经开启招揽模式了?这不是三国游戏,也不是帝国时代好不!
不过转头一看福寿叔满满都是遗憾的眼神,那一脸委屈了阿玉的表情,好吧,阿玉已经不想多说了,福寿叔这是觉得这住到山里,跌了他们士族的份啊,这是想尽自己一切的努力,让这个士族依然保持一定的体面,这样忠心耿耿,一心为了他着想的老仆,他还能说什么呢?
“福寿叔。”
“嗯,怎么了?”
“这大屋里不是三面都做了火炕嘛,我想着等着开了春,我在那里办学可好?让附近的孩子来上学,这样咱们人气也能多几分、”
“办学?这个好,这个好啊,这才像是郎君你这样的人该干的事儿,这打猎,有老仆呢,如今我也是好手。”
“半日教学,半日打猎就成,多动动,身子也能更好些,你看,我比往年是不是强了好些?”
“是强了不少,这样也好,郎君本事。”
即使是仆人,一起过日子,也要相互体谅的对吧,阿玉懂福寿叔的心,也和自己的策略契合,那干嘛不干?看,福寿叔多开心。
第166章 在三国做个大当家19
办学也好, 打猎也罢,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就现在来说, 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意外救治顾三的事儿, 已经让阿玉的养望计划有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阿玉的名声其实已经开始传开了。
就在会稽山北面,或者说偏西北的一处山脚下,某个小河弯处,刚到家的顾三正享受着一群老少围拢,魔音穿耳的待遇。
“三郎,这, 这真的……士族郎君肯给咱们看病?”
“这才几日, 这人居然就真的好了?这本事, 圣手啊。”
“士族郎君一向不与我们这样的草民接触,不想……三郎, 那郎君莫不是有什么用得上咱们的地方?”
“便是要用咱们, 又如何?如此救命之恩,合该报答, 这可是两条命了。”
“可这郎君怎么住到了山上?”
“好了,好了, 你们先别嚷嚷了,什么都是假的,火炕才是真的, 三郎,咱们先弄起来?”
这问问题的越问越多,别说是顾三了,就是跟着他一起去了阿玉家,帮着干了几日活计的同村伙伴也有些受不住了,忙不迭的将火炕这个大杀器给祭了出来。说来为啥顾三当初说有士族郎君那里可以学冬日取暖的妙法,一开始大家是不信的,以为顾三让人给忽悠了。
只是因为相互之间实在是交好,当时又有了病人,顾三说去求救,顺带学本事的时候,他们才权当是死马当成活马医的走这么一遭。只是去归去,心下并不踏实,只是想着好歹顾三活着回来了总是事实,想来那郎君确实有些手段。既然有手段,即使忽悠他们,他们总也要去试一试的。实在不成就用未来的打猎出息换,即使猜错了,手段未必好,那顾三那冻僵都能救活的法子,怕也能顶点用,多那么点希望。
可不想,这走一趟下来,他们才知道自己往日的见识是那么的浅薄,真是小看了天下人。这世间有高傲的士族,可也不缺如此善心的郎君。而这士族郎君的本事更不是他们能想象的。跟着做了几日,看看那屋子建的多利索,那火炕有多暖和……
“我家中还有些土砖,本是准备开年修屋子用的,先拿来,三郎,你家大些,先就在你家堂屋将这火炕砌上,弄大些,让村中老弱好歹有个暖身的地方,剩下的咱们再慢慢的来。”
这个时候的地域划分,一般来说一个村子基本都是同族,所以干活什么的,相互搭把手是常理,相互通财也常见,更不用说如今是遇上火炕辣么大的事儿,自然是同心协力的来了。
更要紧的是,这个东西大家都没见过啊,这么稀奇的,能大冬天让整个屋子都暖和,晚上都不用担心着凉的好东西,哪家不想早点弄上?这么一来,顾三家别说是堂屋一个大火炕了,就是直接上三五个,也有的是人手帮忙。不过是一个下午,这东西就好了。
“点上火,慢慢烤,到了明日,这东西就能用了,到时候大家都来试一试,就知道这有多好。”
有多好?好的村子里两间没人的老房子都让这些人给拔了,只为了那些土砖,为了能早点一家一个火炕的砌上。
而借着这时代周围村落相互联姻的习惯,火炕又迅速的在这周围扩散了开来,这一扩散,不说顾三几个因为火炕,得了多少邻里亲戚送来充当工钱的东西,就是阿玉的名声也渐渐的传扬了开来,不过是一个冬天,就已经有七八个村庄知道这会稽山上有个士族郎君,发明了火炕这么一个冬日保暖神器,还无私的传给了穷苦的黎庶百姓。
而随着这名声传扬开来,阿玉会治病的名头也一样被众人所熟知。毕竟有那么两个活生生的例子在这里放着对吧,像是顾三家这个村落,对着周围人家介绍火炕的时候自然少不得说阿玉,而说了阿玉自然少不得说起自家怎么遇上这么一个人的,而说了这个,那顾三这个冻僵的,还有另一个烧糊涂的被妙手回春自然也要被拿出来说说的,你说,这名声能不传出去?
而这名声传出去之后……原本阿玉准备用来做学堂的大屋瞬间在第一时间就成了周围人家求诊的医馆了,真是让阿玉很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的郁闷。这和计划的很不一样啊!
更让阿玉无语的是,这来求诊的还多半都是感冒发烧……这病也用这么大老远的抬着过来看病?到底是你们太闲还是看着我太闲?自觉不是很闲的阿玉很大方,为了自家不成为流感集中营,十分亲切的将姜这个驱寒神药传播了开来,又一次刷了一波人品,顺带打出了更高的人气。不过是刚过年,这山旮旯愣是有了吴郡来的病人!!!
“福寿叔,我这,看病的名声都已经传的这么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