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风雨琉璃)


  “你啊,怎么就和你说不明白呢,我如今是千户,还是有明确职责的掌刑千户,位置到了这个份上,就要懂什么叫分寸,做自己分内的事儿,不随意插手别人的职权,这样的官才做的长久,不然以后还有谁和我亲近?不都得防着我抢功劳?那以后有事儿谁帮着搭把手?我和你说……”
  也就是铁虎和他关系好,不然阿玉真不带这么教的,要让这样一个底层出来的,暴发户一般,猛地窜上来的知道什么叫潜规则,知道不同阶层的处事方式,那真不是一般的男。看看,说了半响,嘴巴都说干了,铁虎还依然懵懂的半懂半不懂的,好在到底信他。说到最后多少明白这份功劳去要了,容易惹麻烦,这才不甘的歇了声。
  “那,眼看着这个案子就要结束了,咱们干啥?”
  “干啥?在锦衣卫你还怕没案子?”
  是的,在锦衣卫你就不用担心没活干,特别是阿玉这个活,这不是,明明脑子里还不住的想着海图和路政的事儿,这到了衙门,一叠的案子又送到了他的书案上。说起来阿玉这掌刑千户能这么快作稳,和他一笔好字也是分不开的。不说原身书读的怎么样,到底也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基础,周围的人都知道他家曾送他读过几年书,等着他在亮出一手好字,别人自然也没怎么怀疑,只想着到底是文人排除异己的厉害,阿玉这样的好字,当初愣是没考出名堂来。
  因为这个想头,锦衣卫里头那些有点学问的,对着阿玉那是相当的和蔼,总觉得这是他们锦衣卫里难得的读书种子,生生的让妒贤嫉能的文人给毁了,实在是可怜可惜,再加上阿玉的年纪确实是小,人有本事,会找钱,还不贪功劳,还有和武清伯那边的亲近关系……忍不住就多照顾了几分。
  锦衣卫的人照顾人不是说让你干呆着不干活就能拿钱,而是多给点机会,让你攒功劳,或者给点出脸的事儿,看看,这些案子就是。知道阿玉这破案子似乎挺有思路,挺有想法,一个个的就都将自己手里感觉还算是有点难度,却也容易出成绩的给分出了一些,交到了阿玉的手上。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私心的,若是阿玉真的能做的不错,那他们不用自己费力气,就能占一个举荐的功劳,或者直接来个联合办案,不但能多多的完成点工作,考评多给上头几分勤勉的印象,又能多分点外财。
  是的,外财,作为锦衣卫办案子从来都不会让自己白干,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他们名声不怎么样的缘故之一。好处多的比较容易让人眼红啊,偏偏他们还干的这么明目张胆的,能不让人说嘴嘛,若非他们后头的大靠山是皇帝,一个贪污都能弹劾的他们欲生欲死了。
  有事儿干,还是已经几乎干出了基本技能的破案类,还能多挣钱,阿玉对这样的事儿还是挺欢迎的。不管人家送来多少,他都是笑眯眯的接了过来,不但完成的迅速快捷,有理有据,连着人情世故也从不落下分毫,谁的分利都没少过,如此一来,即使年级小的几乎是锦衣卫高级官员中的异类,却依然获得了整个衙门的认同,连着那些指挥同知之类的,都忍不住对着阿玉有了几分同僚的态度,再不是以往看着像是看个孩子一般。
  而有了这样的人脉关系,阿玉对于路政上的事儿做的就更有把握了。不说别的,这里头锦衣卫的好处,想来是很让人这些高层心动的。驿站什么的,想要掌控的好,怎么能少了他们的参与?只要参与了,这自主经营……都不用阿玉说,那些对银子颇有嗅觉的锦衣卫已经自发想到了很多好处。
  别以为锦衣卫里头都是凶神恶煞,人家人才还是很多的,像是那些做暗探的,很多都当着一些小商铺的主事掌柜之类的,所以经营之道在锦衣卫很有点人才。而有了锦衣卫其他人的支持,想要寻点敲边鼓的那就更容易了,都不用阿玉出头,那些头头们自己就开始张罗了起来。
  想要推动一个固有的政策,还是全国的政策,这绝对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这里头牵扯到的人和事儿,简直就是千头万绪,反正吧,自打阿玉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上头忙乎了半年都没定下来,由此可见这事儿的难度了。最后还是靠着那些张居正以往曾做过路政的那帮子文官,相互配合,这才开始了最近几个地方的尝试型推广。
  至于推广的效果?看看最近锦衣卫内部军余们纷纷上岗的热潮,看看上头的头头们嘀嘀咕咕的暗地里争夺,嗯,顺带的,阿玉这里还多了500两上头发下来的好处费,就知道这事儿有多火爆了。
  所以啊,别看这好像功劳什么的,阿玉又像是白送出去一样,自己没得多少明面上的功劳。可同样的麻烦也没了,什么事儿没干,就那么一顺嘴,他想了好久的大麻烦就这么解决了,还挣了这么一大笔,让最近媳妇已经怀孕,正琢磨扩大自家家产的阿玉,美的眼睛都快眯起来了。
  顺带的在锦衣卫内部,阿玉还顺利的获得了一个小财神的美称。据说这名声如今都已经传到了宫里,连着万历皇帝都知道了。你说?他即使送了功劳,又影响什么了?反正阿玉觉得,这事儿干的那是相当的划算。就是铁虎,在看过阿玉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都隐隐的开始有点开窍了。咧着嘴,拿着阿玉给的20两银子,乐颠颠的向他家老爹招摇去了。


第147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44(完)
  万历二十年, 阿玉过来十年了,真是忙碌的十年啊,他当初刚来的时候列下的清单, 如今已经有八成的项目已经有了改变, 而这样的累积, 自然让这个世界的大明和历史上的大明有了截然不同的模样。
  因为对文官中那些面上道貌岸然, 背后自私自利的家伙,没啥好感,万历皇帝在吏部多加了几分关注,每每有什么职务任命,特别是一些重要地方的任命,都十分的上心, 若是选的人不成, 或是敢用银子买官, 他立马就毫不客气的直接下死手,让他们知道知道, 什么叫赤条条来去。
  这样的手段粗暴简单, 看着没半点所谓的政治手腕和博弈美感,可你别说啊, 人就是这么奇怪,万历皇帝这么一来, 还真就将这些纸老虎给唬住了,最起码那些在京城的官,那是胆子小了不少, 做事儿也多了一些底线。即使嘴里嘟嘟囔囔的,不肯认输,可谁都知道,要吗你就按照皇帝的意思来,要吗,你直接辞官,不然那就是找死。
  寒窗十年,二十年才换来如今这一身荣华,换来这高人一等,换来庇佑家族的权利,谁肯轻易放弃?历史上后来连着跪舔都干得出来了,更不用说如今还是万历皇帝占理的情况下了。就这几年,工作效率立马上去了不下三成。
  而这效率上去了,有些事儿自然而然的也就有了变化,比如说:万历十五年年河南的大地震,京城的暴雨成灾,南北各地的旱涝;还有万历十六年苏州等地的水灾,还有后头几年接连不断地水灾风在,都处理的相当迅速。北方前几年大量的垦田和水利修缮,在这一刻发挥出了亮眼的作用,救济粮下去的那个速度啊,反正万民伞就送进京城不下十把。乐的万历皇帝就差没咧着嘴上朝了。
  至于原本的勋阳兵变,那更是没影了,因为那个好讲学,还习惯将兵丁当奴仆使唤的李材,在上一年已经因为贪腐和诬陷、僭越等罪名抄家了。当时还抄出了一本号称是讲学往来的账册,里头光是各地给的茶水钱,就足足有20多万两。嘿,怪不得好讲学的名头那么大了,这么多钱,搁谁都愿意对吧。
  当然了,有了压下去的,改变的,自然也有继续发生的,比如万里十六年的甘肃兵变,十七年云南永昌卫兵变等,因为一直以来,万历皇帝用心的地方不在那几处,倒是依然出了事儿。
  可这即使出事儿,也不是说阿玉这引着万历皇帝干的事儿就没了影响。最起码因为军饷下拨的还算是及时,杀贪又比较频繁,所以这官员什么的做事儿多少顾忌了点,下头的兵丁呢,因为即使贪腐,也不至于一个钱都没有,忍耐力也上去了些。所以这几次的兵变什么的,最终并没造成什么全国骇然的大案,只是搞了个什么上坊啊,告御状之列的把戏。
  嗯,值得一直说的是,这所谓的告御状,人边境来的不知道这告状该怎么整,居然一脑袋撞到了锦衣卫衙门去了?这……真的还能算是御状?好吧,好歹这说明他们锦衣卫如今的名声,在杀贪上的名声还是很不错的,和反贪局有的一拼了。
  受了冤屈,求告有门;受了灾荒,朝廷救灾及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这几年年景真心不怎么的,灾祸一年一个大招,可到底百姓的心还是稳的。对着朝廷也没太多的怨言,毕竟天灾人祸的,哪年没有?即使如今比以往厉害些,这不是朝廷也更得力些嘛,往上数几十年,那救灾可没如今这么利索。由此可见,即使天时再不济,皇帝还是好的。
  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原本在十七年就该反了的广东白莲教憋屈的依然躲在一角,自己和自己玩;某个动不动造反的刘先生,还没蛊惑起灾民,就被手下直接告发;南面的某些小国,依然在大明的赫赫声威下瑟瑟发抖;北面的某个土蛮将本该带给大明的兵灾烧向了还是软柿子的后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