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和古代名人同在 (风雨琉璃)


  恩恩,赶紧转移话题吧,不然这吃惊的表情要是让手下人看到,自己这官当的可就没了威势了。
  “行了,动静先别那么大,上头到底怎么说还不知道呢,弄不好,咱们反倒是吃亏。来,看看这里,这几家,瞧着不起眼,却正好和双方都有联姻,而且上一代人里,这联姻也没断,你们查查,说不好人家这所谓的不往来……”
  “大人,您是说,他们有可能藕断丝连?故布疑阵?哎呦,这都多少年了,这都是想啥呢?难道是做贼心虚了?那这心虚的可有点慢啊。”
  “行了,少废话,一并查了,泄露朝廷机密,贩卖朝廷国之重器于外罪名若是真成立了,那这些也算是九族之内,都逃不了,管他心虚不心虚呢。倒是咱们,这会儿不查清楚了,到时候慌手脚的可就给人看笑话了。”
  “行嘞,您请好吧。”
  阿玉年纪真的还小,下头的好些都比他大一轮,可就阿玉愣是让这些人一个个的听话的不行,办事儿十分的顺溜,靠的是啥?就是这份本事,看看这分析能力,看看这眼尖的程度,骨头里头都能挑出肉丝来。
  是的,对于锦衣卫来说,查的人越多,这肉就越多,这样的好上司,真是千年难求啊,他们跟的紧着呢。
  安排好了接下来的工作,已经有了一定收获的阿玉接下来要做的事儿自然就是赶紧的通知皇帝了。多积极汇报什么的,对于当人下属的来说,那是永远都不会吃亏的,这职场经验,阿玉绝对相当的丰富。不说怎么怎么让皇帝高兴之类的,好歹也要让皇帝知道一下自己这些人最近在忙乎什么,讨点苦劳是吧。
  不过今儿他没能顺利的见到皇帝,在宫门口就让张诚给拉住了。为了啥?嘿,依然还是本职工作,皇帝遇刺了,阿玉作为锦衣卫要赶紧的查案啊!
  “尸体可有?武器呢?都在哪儿?”
  “西面,东厂的人看着呢,阿玉,你小子审案子咱家是知道的,细心些,一定要尽心。对了,别让那帮子文人得了先,这万岁爷出事儿,他们……”
  张诚的表情相当的微妙,阿玉突然秒懂了……正德皇帝死后嘉靖入宫……呵呵,这是有前科啊!难怪了。
  作者有话要说:  郑和海图去哪儿
  有人说是偷了,有人说是烧了。
  按照目前来看,不可能是烧了,因为《大明律》明文规定:凡弃毁制书及起马御宝圣旨,起船符验,若各衙门印信及夜巡铜牌者,斩!若毁弃官文书者,杖一百!仅以法律说,刘大夏若真做了此事,下场可想而知。而偏偏人后来官做的顺不说,还很不小,这足可证明,当时东西肯定没出岔子。既然烧图的不是刘大夏,那么郑和海图去哪了?
  有证据说明,即使刘大夏过世几十年间,官方渠道依然可以查到郑和海图风貌,还收录进图书里。实证如下:
  1.由明朝茅氏家族历经三代心血修成的军事百科全书《武备志》中,就生动呈现了郑和海图的图纸风貌,是为今天研究郑和航海的关键资料。第一代修撰者茅坤,当年正是嘉靖年间的兵部车驾司郎中,第二代修撰者茅国缙也是工部主事。以第三代主修茅元仪自己的话说,正是祖上俩代人的集合抄录,积攒了如此丰富的资料。
  2.南京图书馆古籍部现存的《明史稿》中,更清楚记录了郑和舰队的规模航线乃至技术配备,这些只有海图资料中才可钩沉的关键内容,正是来自于清初组织编修明史时。
  对照成书的《明史》,更加令后人惊奇的是: 那些存在于《明史稿》中的郑和舰队细节到极致的技术资料,却在乾隆年间《明史》成书时,几乎大段被删掉!
  也就是可以确认:清朝建国时,郑和海图依然在!即使朝廷里头难寻,那些官员也知道该从那里找!
  但令人痛惜的是,除去这些蛛丝马迹,原版的郑和海图,那见证一代中国航海人心血智慧的结晶,却真真切切不见了。所有对于这些原始历史资料的消失的怀疑线索,都应该聚焦在清朝以后,而与刘大夏无关。
  以明史研究学者韦庆远的原话说:明代档案之所以保存不多,一因明清之际的战乱,二因清代乾隆时期修撰(明史)之后,按照当时惯例,对所依据的档案史料往往弃置甚至烧毁掉。
  而《南京日报》在2005年对南京大学权威明史教授潘群的访谈里,这位老教授在综合了各方面的证据后,更给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答案: 毁掉郑和海图的,极大可能性是乾隆皇帝。


第140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37
  这万历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运气, 让阿玉审案子?原本或许只是让张诚去寻个问案的好手来,张诚又正好一出宫门就遇上了阿玉,想起阿玉当初抓拐子的时候那个利索劲, 想着到底比一般人更靠谱些, 更信得过些, 这才让阿玉有了这么一个机会。
  而对于万历皇帝来说, 让阿玉接手,那更是上天庇佑,只这么一拉,就省下了多少破案时间?少了多少被人引上岔路的可能?反正吧,半天,阿玉就给了万历皇帝一个满意的答案。
  “陛下, 就目前来看, 这几个刺客都不是京城人士。该是近些日子从南面来的。甚至很可能是海上的人。”
  “嗯?你确定?”
  “他们的衣裳是京城南面富祥绸缎庄的料子, 而且还是今年的新式样,放出来不到半年, 就富祥绸缎庄的规模, 他们从来只做附近几个城市的生意,不怎么往外走, 所以这式样这点时间,应该还没有流出京城周围。另外, 这几个人的肤色较黑,显然是常年日晒的缘故,脚掌比寻常人宽, 脚趾分开明显,这一般都是属于渔民常年赤脚踩在船板上形成的。最后他们的手掌,虎口上的茧子明显是常年拿刀的。这几点结合在一起,这几个人的来处就已经很明显了。”
  阿玉说一个线索,万历皇帝的眼睛就睁大一分,等着他全部说完,万历皇帝已经震惊了,不,不只是他,就是这殿中的其他人,包括张诚还有几个刚被喊来的锦衣卫,东厂的头头,也傻眼了,他们虽然知道秦玉这家伙似乎在办案上很有些手段,最起码追踪什么的,似乎挺本事。可不想连着这尸首都能让他看出这么多线索来。好几个脑子里忍不住琢磨起来。
  难道说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异禀?秦玉这孩子,懂得追踪什么的,不稀奇,他家老爹能去干暗探,还一干几年,虽说最终死在了外头,可能坚持这么久,也足可说明那一身的本事了。父传子,这秦玉能学上一星半点的,确实很符合常理。可这仵作的本事……锦衣卫里头会这个的也有,可没听说那个收了他当徒弟啊?这本事都哪儿学的?听着比他们里头那几个老人都未必差到哪儿去了。
  这些个头头脑脑的想着这些,万历皇帝想的则相对的简单些,他对于自己有识人之明,那是相当的满意,对于张诚一上来就拉着阿玉那是感觉做的相当的不错。嗯,当然了,这里还有那么多比阿玉官位高的在,作为皇帝,他也要顾及一二他们面子的,所以听了之后也没表示什么,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头问其他人。
  “你们呢,派去的人可检查出了什么来?”
  “前头和秦百户说的一样,除此之外,诏狱的仵作还检查了一下那几个人的腹部,就取出来的东西看,这几个从昨日就没吃过东西,只怕是早就埋伏在了附近。周围的坐记也说,这几张脸昨晚曾见过,不过当时看着他们已经往南走了,所以没多注意。陛下,是属下失职了,没能多加警惕。”
  嗯,这时候这法医居然就这么厉害了?还做尸检?阿玉听着微微一愣,随即又自我解释道:哦,对了,自己在宋朝的时候,这事儿好像就已经有了吧,只是敢干的人不多,不想锦衣卫在这上头倒是挺先进的。
  态度也相当的不错,明明按照他所说的,并没有失误的地方,却十分利索的自己先认错了,这表现,就是阿玉都忍不住暗地里给了个大拇指,不说皇帝听了怎么想,这话若是传出去,只怕下头的锦衣卫们对这个锦衣卫指挥使也会多几分亲近,这人心也赚了。哪个王/八蛋在网上说人刘守有无能的?就这当官的水平,真不愧是武勋世家出来的人精子。
  等等,这会儿锦衣卫指挥使还是刘守有?是的,历史上这家伙因为支持张居正改革,而被大臣们记恨,在大太监冯保死后,就以贪污的罪名革职了。贪污?听到这个理由,猪都要笑了,这是最敷衍的罪名好不。锦衣卫不贪,皇帝的内库能多起来?
  所以喽,到了这里,有阿玉的大明,因为皇帝对于张居正态度的转变,加上那些原本张居正下属依然在职有权,加上皇帝的支持,这位置依然做的很稳当。也越发的彰显出不凡的手段来。并顺利的升为左都督,提督巡捕(俗称总缇骑),成为锦衣卫第一人。当然,与此同时,那个封太子太傅的虚衔目前是别想了,本来也只是对没了实权的名臣子弟的一个安抚,所以想要官居一品,估计有的磨了,也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明代锦衣卫最高官职为都指挥使,官阶为正三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