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真是够下本钱的,都时白面馒头啊,这东西就是我家,也难得吃上一次。”
看着老刘头提着个大大的提篮带着孙子往外走,铁虎闻着那馒头的香气都有些馋了,侧身往提篮里头看了一眼,口水都开始往外冒,砸吧了好几下嘴,才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听得阿玉都想笑。
“那是你娘给你攒钱呢,不然就你家那点地,也够你们吃的了。行了,别馋了,等他们回来,正好一起吃饭,我让刘叔做了红烧肉,一指厚的油标,绝对美味。”
许是守孝27个月馋肉馋的太厉害,自打出孝,阿玉这吃肉的劲头厉害的,几乎每日都要下去半斤,看的老刘头都差点吓着,生怕吃出个好歹来。还是阿玉用练武饭量大,消耗多做了理由,不然就那老头如今的忠心劲,都能给阿玉哭出来。
“红烧肉?哎呦,那可太好了。你就是舍得吃,怪不得连着老刘头他们爷孙都长肉了,那小子我瞧着比去年足足长了有两寸吧。”
“没注意,赶紧的,在搭把手,把竹排安上。”
闲话中,两个人一抬一拉,这竹排做的们总算是遮挡住了大门,看着这门,阿玉终于松了口气。不过转眼,脑子猛地一闪,又联想到了别的事儿上。他家这竹门是防君子,这国家诺大的海疆又何尝不是一道竹门?没有庞大的舰队,没有有效的近海防护,又能防得住谁?
海禁,这是大明的又一个大问题,曾经的大明啊,那无敌舰队驰骋大洋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如今……东南倭寇却屡屡犯境。若是不重新打开大门,不借着他的到来,转变这一局面,他不知道,以后回去了会不会遗憾。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曾看过这样的一段言论,说是后世东南小国频频排华,屠杀,根本原因就是大名的无敌舰队消失了,而大清则对海外之地不管不问,这才让那些土人没了顾忌,开始肆无忌惮,不然……想想汉唐宋明,哪怕是王朝末期,那些南洋小国对待华夏一族的精英,都崇拜的不得了,又有哪个敢撩华夏虎须,肆意杀戮汉民的?满清276年的统治,不仅是把国内的民族脊梁打断,而且也将华人在历史上的传统霸主地位,彻底磨灭!
这样的悲哀,阿玉想试试,试试能不能阻止,哪怕看不到那么后面,那好歹多震慑几分,多留点底气也好啊!
第132章 当个合格的锦衣卫29
要不说环境改变人呢, 你看啊,这阿玉自打和老包同志当了一回同事,这对百姓的关注度就上升了最起码10个百分点, 等着和李世民他们凑到一块儿, 这国家大事又上了心。到了这会儿, 明明干的是锦衣卫的活计, 只要消息灵通就不算失职,可他愣是操着阁老的心,就差没把万历皇帝拉下来自己上去操作了。这个操心劲哦,说出来都让人汗颜。
只是他再怎么操心,不是他的活儿就不是他的活儿,怎么也插不上手。像是这海禁, 那是他如今能管的事儿?为什么大明海禁会那么严重?一开始或许真的只是因为朱棣在扬威海外的时候花销的银子太多, 后头继位的几个, 因为北面威胁太大,一时半刻的没银子往外头洒, 所以给关停了。可后来呢?那是因为走私这事儿挣钱啊!所以那些沿海的大佬们, 为了自己的利益,一个个的就都开始打太极了, 只想着用海禁来抑制别人,好让自己这些最初喝了头汤的人长长久久的把持着这么一个来钱的好门路。那里还顾得上别的?自然是没人会提起开海的。
而等着这一个个靠着这个挣得流油, 参与的越来越多,利益牵扯越来越大,那可不就成了一股子不能随便动摇的势力了嘛。开海?对他们来说, 那就是挖了他们的祖坟一样了,那里肯,所以那时怎么能阻止就怎么来。甚至有些不守规矩的,再看到那些过不下去的人假扮倭寇劫掠,还灵机一动的自己派人假扮倭寇,来制造外头危险的局面,以求将人都给吓住了。
在这样的局势下,阿玉想要开海,那真是……就是真的让他坐上万历皇帝的位置,也一样短时间没办法结局。所以喽,即使再有心,那也就是想想,其他的,呵呵,还是干点实在的更实惠。
对于一个锦衣卫来说,在没有其他差事,只能和一帮子通译之类的凑一起的情况下,干什么最符合身份?那自然是开始看锦衣卫自己的半公开的密档之类的,让自己知道的更多些。
更要紧的是,从这些档案里,阿玉还能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比如对各个官员的调查什么的,这些东西等着他回去,妥妥是交付给公司最好的报告。没有什么名人报告有锦衣卫的资料更详细的了。连着人家家里人丁田亩,甚至隐私亲戚,日常交往言论都全的很。
就阿玉如今这过目不忘的脑子,只要这么过一遍,就是将来写一本大明官员实录都不带打搁楞的。这样的便利条件不用那是脑子有问题。阿玉脑子很正常,还很好,所以他干的很用心。甚至有几日看的起劲了,还差点忘了回家。弄得不少人看着他都侧目了。都是武人,天性就比文人好动些,有多久没看到这样静心看档案的人了?
而他的这样的举动,在锦衣卫其他上层看来,也好处满满的,在从有钱挣,有油水的位子上猛地拉到这什么好处都没有的经历司通译处,阿玉还能这样安下心来,用心的看这些档案,不贪不求,不毛不燥的,这心有多稳?人有多实在?若是在加上他这年纪,在皇帝那里的关系……这未来前程可真是可以预见了。因为这个,连着前头还眼红他运气好,一个水车就升一级的几个心眼小的,都安生了。能在锦衣卫里头混出头的,没几个是傻子。对着前途有望的,不锦上添花都算是本分人了,排挤什么的,那才是寻死呢。
所以喽,这一段时间阿玉过得那是相当的充实,甚至在这阅读中,还猛地想到了更重要的事儿。
‘永乐大典啊……若是没记错,好像还没有凑齐吧。或许自己从这个时代回去的时候,弄上一套带着?’
想到永乐大典,他就想到那一次在笑傲江湖的经历,想到那些,就忍不住又想到了刚到那个时代的时候遇上的那些被屠村的百姓,想到那个时候一路过去看到的江湖。
如今的他,离着江湖似乎已经很远很远了。远的都快记不得江湖是个什么模样了。倒是那一身的功夫没丢下,从过来的第一天开始,就不停歇的在练。只是这或许不是什么武侠位面的缘故,这武功……怎么练都感觉好像和那个时候差了好些。连着包青天时期都比不得。
这又使得阿玉忍不住对自己所在的时空产生了疑惑:不是说是锦衣卫嘛,不是说是相关电视,电影和小说的集合体嘛,他怎么就从没有察觉到有和这些相关的事儿呢?
电视电影什么的,飞来飞去是常态,没这个就没有热点对吧,至于小说,那穿越什么的不是挺多的嘛,怎么就没有一个有这样的迹象?难道说是前传?那等着穿越的人来了,一看自己这折腾的,岂不是立马就暴露了?唉,越想他脑子就越是疼。
你说为了不暴露什么的,他应该什么都不干,和光同尘,大隐于市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可就他这性子,让他干看着,等那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穿越者,这现实嘛?有这功夫还不如自己全干了呢,反正大不了到时候自己早走就是了。就自己如今这过来的时限,怎么也活不过43岁,有什么好怕死的对吧。
这么一想,刚涌起的几分不妥当,阿玉就又给重新压了回去,视线开始继续往外转。
要说阿玉过来之后,这干的事儿确实是不少,影响更可以说是巨大,看看,这才几日,光是为了个大水车,各处就又揪出来了一帮子贪官污吏。这世道,贪污都成了常态,想要抓个小辫子,容易的就和割韭菜一样。
在有了这一份震慑之后,不说国库什么的又收拢了多少好处,光是那些被人头警告的官员们,在大水车推广的事儿上就用心了十二分,在最短的时间里,这河上架起水车的事儿就迅速的铺开了。从这个事儿上说,这人啊,有时候还真是贱皮子,看看,其实这些官能力还是不错的吧,以往为啥干啥都不得力呢?因为没有人头啊!真是呵呵了。
当然,咱们有一句说一句,这也不是所有人的人都这么的不着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任何一样能让田地高产的事儿,其实都很受地主们的欢迎,也很有些人愿意去尝试。那些官或许因为利益,拖拖拉拉,为自己伸手得利懂歪脑子,拖延时间。可一些有见识有脑子的地主们,同样为了利益,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就拿这大水车来说,别看官府前期速度相当的拖延,可人乡下的乡绅们速度却绝对很快,官府这边还没做出来呢,那边手眼通天的,就已经弄到了图纸,开始让自家的木匠开工做起来了,这里人头落地,官府开始抓紧时间了,那边地主们自家良田的两边,已经有了实物开始架了起来。真说起来,这大水车能推广的这么快,这些地主们,特别是那些一省一州作为仕宦之家,士绅领袖的人家,在这事儿上绝对是居功至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