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是这样,”玛丽总结道,“布莱克伍德贿赂霍尔主编身边的秘书公布我的身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小插曲罢了。”
哈维先生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写写画画,坐在玛丽的角度看不出他在记录什么,只能隐约瞥见记者的笔记本内容近乎杂乱。
“玛丽小姐。”
最终他放下钢笔,抬起头来,清澈的眼睛紧紧盯着玛丽:“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
玛丽:“请?”
哈维:“你为什么想要成为私家侦探?”
玛丽:“……”
这还真问住玛丽了。
她仔细想了想,而后慢慢回答道:“我并没有特别想要成为一名侦探。一开始只是我自己多管闲事,撞见了乡村舞会上盗窃案。不曾料到盗窃案的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案子,就那么一路追查下来而已。”
哈维:“所以,你想要的只是真相。”
玛丽:“我也是有所图谋的。”
哈维:“你图谋什么?”
“工人们的感谢,”玛丽自豪地说,“还有儿童们的祝福,我图谋这些美好的东西,先生。你为工人们奔波这么久,我想你能理解。”
记者良久不语。
最终哈维先生阖了阖眼睛:“我明白了。”
玛丽:?
哈维合上笔记本:“你放心,玛丽小姐,记者的任务就是披露真相。你的第一手叙述对我来说无比重要,布莱克伍德的死刑近在眼前,我会将事情的全部经过如实地展示给众人。”
有这句话,玛丽就放心了。
一句如实,甚至比弗兰茨·哈维许诺要帮玛丽·班纳特说话更有价值。玛丽问心无愧,她不畏惧把真相披露给众人,光照会的案件如此,菲利普·路德的真实身份也是如此。
“谢谢你,先生。”
于是玛丽由衷地说道:“也感谢你一直以来的认同,这对于我至关重要。”
哈维先生:“而你的所作所为,玛丽小姐,对工人们也至关重要。”
说完,他站了起来,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了一张陈旧的名片:“我得去一趟霍尔的杂志社,玛丽小姐。若是你有需要,或者新的线索提供,请按照这个住址找我。”
玛丽接过名片一看,哈维先生居然住在工人聚集区里。
像他这样名气的记者,不可能住不起干净敞亮的公寓。这样的精神让玛丽备受感动,她看向哈维:“福尔摩斯先生的委托人艾琳·艾德勒小姐将在就近举办一次聚会用以庆祝结案,你如果有空,先生,我想艾琳小姐很欢迎你去坐坐。”
“我就算了,”哈维先生摇了摇头,“我还要跑工厂,或许没时间。”
“伦敦的工厂吗?”玛丽好奇道。
“是的,”记者回应,“汉普的工厂要推行新条例,肯定会有麻烦。我得帮他去做说客。”
这倒是。
当时在米尔顿,推行新的卫生标准就引来了工人们的困惑。好不容易米尔顿的工人们接受了卫生标准,如何在伦敦推广同样是个大问题。
“你一直专注于工人运动,先生,”玛丽问道,“你去过国外吗?”
“我去过法国和德国。”
哈维先生说着再次笑起来:“也是马克思呆过的地方。实际上伦敦的纺棉厂比起其他工业来说已经算是待遇富足了,真正的人间炼狱,在矿场。”
玛丽抿紧嘴角。
记者一句随意的话语,其中包含多少残酷的现实和穷人的苦难?玛丽没见过十九世纪的矿场,她不敢轻易去想象。
“那……”
她犹疑道:“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
“交给我就好,”哈维先生说道,“如果你一定要做什么,玛丽小姐,请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创作和侦查案件,你和我各尽所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能力,是改造世界的最好途径。不过……”
“不过?”
看起来完全不在乎生活细节的哈维先生狡黠地眨了眨眼:“光照会的事情闹这么大,接下来的报道势必会再三强调你在其中的遭遇和作用。你的家人知道这件事吗?”
玛丽笑道:“没关系,我家乡在南方,朗伯恩就是个不大的村落,除了我的父亲,不会有人看海滨杂志……”
等等。
玛丽突然想起来,爸爸知道没关系,简知道也没关系,有一个她最要好、最重要的人,因为不想让她担心,可是一直瞒着她的
——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还在伦敦呢!
玛丽的笑容立刻凝固在了脸上。
作者有话要说: 莉迪亚:我熊是吧?我作死是吧?我上蹿下跳是吧?我惹姐姐爹妈生气是吧??现在是谁熊谁作死谁惹姐姐爹妈生气呢,嗯???
玛丽:笑不出来.jpg
以及卷三主线已经差不多出来了,矿场工人背景了解一下,无奖竞猜是哪一部名著,我觉得这个挺难的你们不一定能猜到,我得意叉腰。当然了在卷三之前还有一大堆卖萌日常呢,先把摩斯坦小姐和华生撮合了!
今天除夕,祝福大家猪年快乐,诸事顺利哦!高举玛丽(?)给大家拜年啦!因为姜花在大妈家过年没带电脑,不好复制霸王票和营养液的感谢名单,明天一起么么么哒!
新年新气象,姜花会努力码字哒,不介意的姑娘去首页我和晋江有个约会活动给姜花和小玛丽投个票吧!【脸呢!
123、作家真辛苦52
122
《光照会的阴影——布莱克伍德和他根植在大英帝国地下的邪教组织》
布莱克伍德的绞刑第二天, 《泰晤士报》刊登了弗兰茨·哈维记者的新闻报道。
如玛丽所想,哈维先生的报道不拘泥于帮助玛丽“洗地”,而是尽职尽责地还原了整个案件的真实。
从南希之死开始, 到布莱克伍德的审判结束,记者用他利落锐利的笔锋言简意赅地呈现出光照会所有的筹谋和罪恶。并且除了玛丽参与到的部分外, 哈维先生还将光照会成员腐败和挪用公款的事情一并暴露了出来。
由此可以得知,他不仅仅采访了玛丽, 更是采访了其他与案件相关的人物。
新闻报道占据了一整个版面,但毕竟篇幅有限,菲利普·路德的身份暴露不过是作为布莱克伍德事后卑劣报复的行径一句带过而已。玛丽·班纳特的名字,更多的是以私人侦探的身份, 参与到了案件调查当中。
哈维先生没有描述她在追查案件中碰到的危险,但他描述了布莱克伍德惨无人道的邪教实验。
这也就意味着,玛丽的家中, 终于明白了过去的几个月里她在与什么样的人对峙。
在此之前, 简和伊丽莎白知晓的情况甚至不如凯瑟琳和莉迪亚多。她们知道布莱克伍德或许不是好人, 但布莱克伍德的阴谋计划从未拿到过明面上来,对于两位班纳特家的姐姐来说,三妹玛丽在伦敦做的事情, 基本上和在米尔顿做的差不多。
在街头跑动虽然不体面, 但她活的却要比乡下开心。简脾气好, 可以容纳她胡闹,而伊丽莎白则是看着玛丽神采奕奕的眼睛把教训的话语忍了下来。
然而这种“大度”和“让步”是有底线的。
就像是开明的家长或许不会介意自己的孩子热爱电子游戏,但孩子要成为一名电竞选手, 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写作?她自己能赚钱,多少也不是坏事;破案?玛丽不爱社交,多跑动跑动,这不认识很多体面人吗。
破案破到最后,很可能把自己的命搭进去?这就完全超出两位姐姐,特别是伊丽莎白的预料了。
刊登着全程报道的《泰晤士报》一发刊,当天下午,伊丽莎白就找上门来。
班纳特家的二姐还没有机会到访塞彭泰恩大街呢。身为达西夫人,她刚到伦敦,自然有大批的社交应酬等着她。而等伊丽莎白忙完了,光照会的案件进程又到了最为紧迫的时候。伊丽莎白不知道玛丽在忙活什么,但她知道玛丽认真去做的事情,最好不好去打扰。
而现在,得知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后,就算玛丽再忙,伊丽莎白也非得抓个现行不可。
“你怎么回事?!”
一进门,伊丽莎白瞪了美滋滋想冲过来的凯瑟琳一眼,和在一旁幸灾乐祸的莉迪亚,然后直接看向玛丽:“你疯了吗,玛丽,出这么大事情,你竟然不告诉我?!”
玛丽:“嘿嘿。”
“你还笑?”
伊丽莎白见玛丽还是挂着耍赖的笑容,想用撒娇糊弄过去,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爸爸说的真是太对了,满脑子都是稀奇古怪的想法,你也没比莉迪亚好哪儿去——连莉迪亚都比你有分寸!”
莉迪亚立刻不乐意了:“你教训她就教训她,干吗拉上我?”
伊丽莎白:“你住嘴,我一会儿再和你们两个算沆瀣一气的帐。”
玛丽:“……”
好吧,瞧见伊丽莎白一张清秀面孔镀上绯红,玛丽就知道她是真的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