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女主持人笑起来:“真是这样。”
商界精英·约瑟夫慢慢说出了他的结论,像是在为他们揭开一桩命案:“而现在韦恩斯坦意识到了这件事情,所以也想从中捞一把金。”空气中充满了悬疑的气氛。
女主持人有些迷惑:“那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约瑟夫像上帝一样洞悉一切:“我给你梳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哈维花重金邀请知名导演,影帝和影后出演《弗里达》,这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并且我认为这部片将会成为今年米拉麦克斯的冲奥之作。”
约瑟夫:“作为著名推手的他首先只开放一家电影院,然后,联合各位知名演员做好宣传。然后在网上请水军发帖,为其造势。”
然后指出:“你看现在,网络上话题度最高的就是《弗里达》了。”
“是。”女主持人点头。
他摆手:“说白了更深层次的道理就是饥饿营销。”
“原本哈维的算盘打得是极响的。”
“这引来了全民关注。但是他绝对没想到的是什么呢?”
“是什么?”
约瑟夫:“但是,网友控诉他地域歧视!”
“天哪。”女主持惊呼,“这就是股票大跌的原因么?”因为电影院选在了纽约。美国有这么多州,这么多城市,米拉麦克斯赚着全美的钱,去歧视着其他城市的人!
他煞有其事地点头,做出预测:“没错。地域歧视的罪名估计得让老谋深算的哈维做牢。现在,股票的下跌还只是第一步呢。”
屏幕前,原来,事情的真相居然是这样。三个人笑得前仰后合
事件逐渐发酵,出乎萨尔玛和爱德华所料,哈维的遏制居然给了《弗里达》全新的发展走向。
本来他们是想像媒体提起哈维的暴行,以此来寻找转机。可是他们和哈维都没有想到,网络推动的力量是如此巨大的。
没有人知道电影背后的约定,媒体的视线都聚焦在了米拉麦克斯这种安排身上。毕竟,这个噱头是最大的。
萨尔玛为了宣传,背着哈维召开了一个记者发布会。
电视机记者发布会中,大家将镜头聚焦在他们身上,他们一开始很关注这位年轻的导演:“请问多里斯女士对于这部影片怎么看呢。”
克莱尔回答:“这是一部由传奇画家的传记片,我觉得这实在是很不错的。不过,这还是要看观众。”中肯的回答。
记者也不放弃问隐私的机会,克莱尔接受采访的机会太少了,调侃:“导演是单身么?”
“对,我单身。”
萨尔玛接过话茬,为了给克莱尔塑造一个更好的形象。她夸赞:“克莱尔沉稳极了,她这个年纪一点也不喜欢派对交友。”(莱昂纳多:??)
记者连忙记录下爆料。
“对了,网上说你们的影片只在纽约的东镇电影院放,盛传是因为负责人的饥饿营销,引来很多网友不满。”记者继续说:“因为地域歧视,这甚至导致了米拉麦克斯股票的大跌。大家都把这个事件称为‘韦恩斯坦的小聪明’。你们怎么看?”
记者言辞锐利:“因为你们也是参与了这场营销的一员。”
两人对视一眼,萨尔玛神秘地笑笑,既不承认也不否认,颇有指向意味地说:“我们只是为他们打工的。”
记者秒懂萨尔玛的隐藏意思,原来这是真的。这真的是韦恩斯坦的“小聪明”!从制片人嘴里说出来的。
事情在网上越炒越热。热门的报道《韦恩斯坦吃相难看:饥饿营销惹群嘲》。
哈维在电视机前怒气冲冲地摔了遥控器。旁边美丽年轻的妻子捡起了他丢的东西,还以为是哈维的营销遭遇了反效果让他生气。
哈维伸出拳头,一下子打在了沙发上,重重的声音,气得直抖。过了好一会,拿起电话打给了部门主管罗伯特,大喊:“去排片!”
“对,就是那个鬼东西。”
他尖声大喊:“对,我现在就要给它排片子了,不然呢,难道等着我被警察压走嘛?”
米拉麦克斯随即对外召开了记者发布会,表示“地域歧视”并不是他们有意的,这只是方案一个没有被意料到的错误。接下来,北美将会有1226家影院上映这部电影,希望能平息观众的愤怒。
《弗里达》的几番波折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因为其自带话题热度,大家都有这种从众心理。
当看到家附近的影院也播放这部电影时,很多原本不会选择的人都选择了这个未播先火的电影。这导致首个星期《弗里达》的票房为560万美元,直接压到了周票房的榜首,一骑绝尘。
让一群人下巴都掉了下来,因为什么?
因为第二名是蜘蛛侠。
因为第三名是《魔戒二部曲:双城奇谋》
受众面这么小的传记片首周票房居然排在了这些电影的上面!全美哗然。
即使这是造势之后,厚积薄发的效果,之后也一定会掉下来。但是这匹黑马的矫健程度也吓到了很多人。
原本瞧不起哈维这种方式的人,不禁为“老谋深算”的哈维竖起来大拇指,怎么他们就没想到这么飘逸的操作呢?怪不得从事同行业这么多年了,各方面做的都不如人家。
哈维的脸都青了。
第30章 奥斯卡封后(捉虫2.0)
在雪片一样多的影评中,阿尔弗雷德《泰晤士报》的影评最为精彩。
“真正艺术性的死亡本质上只有两种:要么死于水,要么死于火。
而弗里达·卡洛显然属于后者。毕加索说,你我都画不出像她这么好的自画像。说这话时他正看着弗里达自画像的眼睛。这让弗里达的丈夫、墨西哥立体派画家迭戈热泪盈眶。当时1939年,《格尔尼卡》完成后的第二年,毕加索五十八岁,名震天下,一画万金。
弗里达,就像她谈及《墨西哥的四个居民》中那个怀孕的黏土玩偶时所说的,‘即使是死去了,她的体内也能迸发出生命的火焰。’
伊莎贝拉·阿佳妮突破了她固有的形象——一把伤人又伤己的刀,弗里达并没有给她这些长处的发挥空间。这次她终于选择克制,她画着奇怪的妆容,这次演的不再是一个疯狂的人。比如最疯狂的卡蜜儿,玛戈。一别多年,或许是她有了更多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一个能平静坐下来,和你说他的的故事的阿佳妮。让我们知道,她并不是只能疯,她也能将那些情绪放在心里,用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这种效果不亚于之前,反而得到了一种更好的效果。但不疯狂,却胜过疯狂。她原本的表演很受最具先锋性的法国电影界追捧,而现在,她用行动表示出她,并不只是如此。
至于电影对弗里达生平重大事件的刻画可谓不温不火,恰到好处。但导演也绝没有放过任何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影片构思精巧,色彩明艳,通片弥漫着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气息。
导演克莱尔拍摄的电影在所有关于弗里达的品类芜杂的传记作品中未必是最有深度的,也未必是最有特色的,却是最贴切的。”
这篇影评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收到了最多的赞同。
奥斯卡金像奖,正式名称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项,世界著名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是美国一项表彰电影业成就的年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囊括了各种电影类型,有20多个不同的奖项,也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媒体奖项,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奖项。
通常情况下,奥斯卡评委对此采取折中手段,选取的影片一般既“艺术”又“商业”,两者达到最佳结合点,既非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又避免了庸俗卖乖之嫌。奥斯卡犹如一潭深水,浪花飞溅之下是涌动的暗流。奥斯卡被推到举世瞩目的地位,除了它本身的“软硬件”和谐匹配外,还有更深的一层原因,那就是——利益。
据内行人估计,一部影片如果获得奥斯卡提名,其票房增加值在3000万美元左右,而如果一旦获奖,票房收入还将增加2000万美元。而且,影片获奖后,对演员的回报也相当丰厚,不仅身价攀升,能得到实质性的物质回报,本人甚至还可以凭借奥斯卡的权威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出于以上这些原因,好莱坞各大制片公司几乎每年都要押宝于某部电影。
按照现在的票房和口碑来看,《弗里达》是真的大爆了。萨尔玛第一部 制片的电影就取得了如此的成功。她欢呼雀跃,想要感谢所有陪伴她,对她不离不弃的人。并且,在这一片叫好声中,《弗里达》完全可以拿到奥斯卡的入场门票。
奥斯卡金像奖从1929年开始每年评选颁发一次,从未间断。凡上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上演的影片均可参加评选。金像奖的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先由学院下属各部门负责提名,获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本部轮流放映,观后学院的所有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影片是否获奖。
2月11日由学院主席弗兰克·皮尔森和女演员玛丽莎·托梅一起在比佛利山的塞缪尔·戈尔德温剧院公布了第75美国电影学院奖的提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