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血色看起来不起波澜仿佛十分无害,但蔡明君却看得分明,凡是那血海经过的地方,不论之前是什么样子,如今都是一样的!
放眼望去,只见鲜红。她之前所见的那些青山绿水、桃花旖旎、小径徘徊……尽都不见了!
她退的太急,又未曾往后去看,一个不慎,便踩到了某个石子似得事物,被带的就要滑倒——而那边血海,已经快要浸上她的裙角!
蔡明君心中又是急切又是恐惧,眼里几乎要落下泪来。
她以为自己定然无法逃生了,心中却又牵挂着还在树上的幼弟……那棵树并没有像是其他事物一般,在血海淹过之后就不见了踪影成为了那学海的一部分,虽说小半部分的枝干都浸染在血海中,但却依旧挺立。蔡明君为此而感到些许喜悦和欣慰,树那么高,这学海也只是快到她腰间的程度,树上的弟弟也会没事的吧?
她这样想着,却没勇气抬头去看幼弟,不忍见他目睹亲姐被血海淹没时的神色。
蔡明君黯淡了神色,自觉绝无生机。但许是她命不该绝,这时候竟也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桥段上演。之前那绊倒了她的事物发出了柔和的光,蔡明君觉得自己整个人都是轻飘飘的,她像是失去了重量那样飘了起来。
血海沉默着吞没了她之前所在的土地,蔡明君垂首半是愕然半是庆幸的看着这一幕,又急忙去看还挂在树上的幼弟。
蓝色衣裳的孩童正注视着她,可爱的小脸绷起来,没有半点表情,连瞳孔里也是死寂的。
却依旧执着的对着血脉相连的姐姐伸出手来。
他在无声的说着话:到我这里来,姐姐。
看似无波无澜,蔡明君却感受到了巨大的悲恸在亲弟幼小的身体中涌动着。她毫无犹豫的伸出手去,努力的想要去拉幼弟的手。
在成功的那一个瞬间,她眼中所见到的一切——都失去了光彩。
她醒了。
很难说这到底是自然醒还是被噩梦惊醒,蔡明君拥着被子出了半天的神才在侍女的呼唤下勉强的打起了精神起来穿衣洗漱。中间她还抽空注意了一下天色,发现自己着实是出了不短时间的神。她醒来的时候窗外夜色尚深,如今却已是天色晶明了。
正方便了她去找书。
蔡明君对自己的记忆力很有自信,但那梦境实在是太过于怪异,蔡明君觉得须得摸着书才能多几分安全感。她勉强的劝服了自己不要继续深思下去,喝了药之后才出了门。
已经是春天了,一直在室内养病的少女因为那颗开着桃花的树而迟钝的认知到了这一点。
她想起来前些年在家的时候,每到春天他们一家人会去做的事情。迎花神、放风筝,踏春……很多很多的事情在等着他们,偶尔娘亲兴致来了还会带着他们姐弟在花树下读书,最后还有比试,谁赢了就能多吃一块娘亲做的桃花糕。
这都是很美好的回忆。
被故时美好所牵绊住了脚步,蔡明君在桃花树下略略驻足了片刻才继续往书阁走。她求医的这位大夫乃是她父亲的至交友人,她也是该叫声世叔的。不仅医术高超,书也不缺,还是个解梦的大佬,可谓是十分的多才多艺了——蔡明君翻了半天书也没能找到合适的解释,最后在例常把脉的时候开口问了一下。
年纪已经不轻的大夫眼中浸染出几分无言的哀怜。
“明君……你的病也好的差不多了,也该回家去看看了。”他到底没有将自己解梦的结果说出来,他玄学的造诣的确是不浅,但这时候……大夫觉得,还是眼见为实吧。
若是真的,那他这世侄女未免也太过坎坷。
如今中原乃是异族当政,汉人的地位连猪狗都不如,便是他们这些历史悠久的世家又能够好到哪里去呢?他到底过不去自己心里的那一关,隐居到了这深山里头,眼不见心不烦的当起了大夫。他那老友倒是坚定的很,主支都退了下来,坚持不给蒙古人做事。
明知会有祸事,却也依旧不改行事。
唯一做的提前预防,竟也只是将身染重病的女儿送到了他这里来养病……三言两语的哄走了蔡明君,老大夫终于还是发出了一声叹息。
到底是……人在异乡,命贱不如草。
哪怕身在中原,但在这种时候,同异乡异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老友啊,你将你的女儿托付给我照顾,但我半截身子都入了土的老骨头,又能够照料她几年呢?老大夫忧心的想着,但思及蔡明君的面向,却又忍不住的冒出了另一个想法。
蔡明君身体不好,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这么多年小心将养着倒也没有犯病,只是较之常人虚弱一些罢了。但两年前她突然生了一场大病,蔡家家主无奈之下——好吧,其实也有几分顺水推舟的意思在里面——便将女儿送到了神医好友这边看病。
这一连串的前因后果看起来似乎毫无问题,但——
蔡家祖上也出过精通相面之术的高人,作为当代的家主,他真的会看不出来自己女儿的早夭面相吗?
还是说,正是因为确定了这一点,才会将女儿交给他这个老头子照顾?因为蔡明君,定然会走在他的前头,叫他这个白发人再送一次黑发人?
作者有话要说: 前言:不是正经武侠同人。
张君宝人设参考电视剧武当,混合历史记载和自我脑补,世界背景=10%武当+30%倚天屠龙前传+30%历史+30%胡扯。
科普:宋朝男子和女子打招呼,不管是否相识,一律可以称为“娘子”,年轻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小娘子”——但我偶尔还是会混成小姐之类的。
宋朝女性自称妾或奴——简单的来说就是妾身奴家这种的。公主对着皇帝倒是可以自称吾或者我。这里为了方便阅读,就先用”我“这个自称好了。
以及,烟海太和这个卷名其实是浩如烟海化用过来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武当山别名太和山……所以这么一揉就出来了
修改过开头之后觉得宛如在写一个鬼故事……
第85章 烟海太和
这种猜想实在是太过不详, 但可信度又实在是太高——大夫强行阻止了自己继续想下去, 转换了思考的方向。
蔡明君天资灵秀才思敏捷,虽生为女子,但也是后辈中难得一见的良才美质。字写得漂亮,有自己的风骨;琴弹得好, 最是难得意态高妙;在辞赋上有天分,作品之中也有佳作。经学也研究的深, 对于文章经典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小小年纪学识便超过了他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
如此这般,又能过目不忘过耳成诵——在某种程度上, 蔡明君可以说是最大程度的继承了祖辈遗传下来的天赋。
再思考一下蔡家祖上出过的那些大佬, 很容易的就能刨出来最相似的那个。
大夫在许多年——在蔡明君初初展露自己的天赋的时候,便曾经同友人开玩笑说“汝小女莫非文姬再世焉?”
当时他并未多想, 只是单纯的借以文姬之才来赞誉友人之女,如今想来, 这句无意之言里却是微妙的带着点一语成谶的意思。
再回想那时候友人神色,大夫突然生出了一个猜想:该不会, 在那时候友人便已经有所预感了吧?
想一想蔡氏传下来的那些书, 还有友人的相面之书, 还真的很有可能……大夫突然又想起来蔡明君已经把他这边的书给看完了。他以医术成名, 却也擅长解梦, 所藏书籍之中自然也不会缺少这方面的典籍,蔡明君的聪慧也无需质疑。
——所以,世侄女她能猜到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惨剧吗?
大夫担心起来。
但已经说出来的话并不能收回去, 况且他本也有意让蔡明君回家一趟……是而在蔡明君收拾好了行李来辞行的时候,大夫还是放了行。
就是又多补充了一部分的护卫。
“如今异族当政,他等不受圣人教化,生性暴虐,视汉人如猪狗,又全不知礼仪,强抢之事时有发生……”有能力有地位自然就能够娶到美人,生出来的孩子当然也好看。世家女子长得都挺出挑,找个不好看的都很困难,蔡明君在其中也当是佼佼者。
充满忧虑的叹了口气,大夫继续对着蔡明君谆谆教导:“明君,你出门在外,切切小心,万不得有疏忽。”
大夫叮嘱的殷切,蔡明君也答得认真恭谨。她少有外出的时候,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和疾病做着斗争,外出行路的经验实在是少之又少。大夫世叔虽然也是个宅,但好歹在外行走的时间要比她长——总之,自己没经验,听长辈的就没错了!
这个时候蔡明君并没有想到——若是在路上碰见了长辈没有提的问题——这种艰难的问题,她认认真真的听完了长辈的叮咛,带着一票的护卫上了路。
然后就撞上了问题。
数日之后,中途停下稍作歇息的时候,侍女过来禀报说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个饿昏过去的年轻人。
没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预案,直接导致真撞上的时候蔡明君还有点麻爪。理论看的再多终究不如实践,正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随行的侍女正在安静的等着她的回应,蔡明君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把人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