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这倒的确是个问题啊。
但是,他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来着……这样怎么办?
两人面面相觑了一会儿, 末了还是叶暮月定下了地方。“我在泰山等你吧,子房。”虽说不知道刚来的降落地点在哪里来着, 但是要从哪里回去叶暮月还是知道的。至于要过几年才能再见面,这种事——叶暮月其实还是挺想起卦算一算的。
就是被张良阻止了。
“看天意吧。”张良说道, “到了那一天……你一定会知道的, 暮月。”
叶暮月歪了歪头, 道:“想来, 子房你要做的, 定然是件震动天下的大事吧。”
“是……震惊天下。”张良道,“只盼到了那一天,暮月你还记得这个约定, 不要反悔才是。”
叶暮月:“我像是这样的人吗?”叶姑娘觉得自己的信誉还是很好的啊,也没做什么会让友人误会的事。那么问题来了——子房你到底要干什么坏事啊,居然担心成这样?
“不像。”张良的求生欲还是很强烈的,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并不合宜便迅速的改了口——虽然心中还是在苦笑连连。
他的立场和叶暮月正好相反,想要做的事情也无非只是想办法破坏这个国家的统治,和叶暮月亦是背向而行。等到他做到想要做的事情、心愿达成的那一天,坚定着追随着始帝的暮月怕是会很生气吧?若是因此而不愿意见他,违背了现在的约定,也是能够理解的。
这甚至连迁怒都算不上,因为他的确就是主谋。
但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一切都还没有落到实处,他喜欢的姑娘也还什么都不知道——张良毫无心理障碍的改了口,觉得还是好好珍惜当下的好。
哪怕未来要和叶暮月敌对……不如说正是因为未来可见的相对,才更应该珍惜当下的时光。
然后在迎来分别之后,继续往既定的前路上走。
离开咸阳之后张良便回了暂居的“家乡”,之前在博浪沙是他计划失误,终究太过轰动了一些。受到刺杀的始帝此后定然会更加的谨慎,况且如今虽说明面上停了搜捕,但暗地里的动作可是从未停过,他还是暂时蛰伏几年才是。
也能趁此机会,好好的完善一下谋划——以及,充实自己。
在家的时候张良也不是一直宅在家里,偶尔也会出门散步——奇遇就是这时候碰上的。他在沂水圯桥头处遇到的那位老人的确是位出彩的大贤,仅观其气度风范便已见不凡,之后言辞虽说傲慢,但过后回想,却也可见刻意之态。三次相试之后,老人以书相赠,并道:
“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
这般言论的指向实在是太过明显,张良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位赠书的老人是谁——只可惜没什么用,他和当初的叶暮月得到了同一个待遇。伸手并没有帮他留住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大贤之人作歌高唱,似慢实快的扬长而去。
没能向大贤请教,张良也不泄气,转头就回去开始看书。《素书》的确是一本奇书,虽说全书字数不多,仅有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但却是字字珠玑。
此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言简意赅,至诚至理,亦不为平常人心智所明白,完全理解。张良来回诵读,不消一日便将此书记得纯熟了,倒背如流也非难事,但关于书中所讲的道理,却是未尝弄了清楚。
每次诵读都会有新的见解,看其他书的时候也能发现其中知识和《素书》有所关联……知识的海洋是如此叫人迷醉,张良求知欲本就强烈,一时竟然陷入其中。
还是始帝再次遇刺的消息将他从这种状态之中惊醒,这时候张良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间,一年竟然就过去了。
这一年……他竟然只做了钻研《素书》一件事。
虽说收获不小,但这种情况还是让张良有些警惕——他暂时性的收起了《素书》,再次的关注起了此次始帝遇刺的前后。
远在咸阳的盟友给他传来了两句话。
始帝微行咸阳,逢盗兰池。
凌虚杀盗。
张良并不觉得惊讶,只是有几分无奈。早知道叶暮月身手很好,她又是始帝的护卫,这个结果其实并不叫人意外。只是这样的一个好机会就此失败,也实在叫人叹惋不已。
他所爱的姑娘武艺过人,剑术亦是十分高超,一柄凌虚在手便是百人也休想近她身,这在他们同行前往咸阳却中途遇到盗匪的时候张良是亲眼见识过的。他也曾经思考过叶暮月到底来自何方,竟然能够在这样轻的年纪就有这样高的本领,只是终究毫无所得,只能乖乖在心爱的姑娘持剑应敌的时候当个背景板,顶多再负责当个围观群众。而现在——
张良头疼想,以心上人的武艺和剑法,只要她在始帝的身边,他们所准备的那些刺杀,要如何做才能够成功呢?
这真是个难题。
张良十分苦恼,但也有人不信邪的继续尝试。在第二年始帝出巡的时候再次的派出了刺客,时间选在了碣石刻石的前一天——具体过程没人知道怎么回事,但第二天毫发无伤的始帝出现在了现场,还派遣韩终,侯公,石生前往东海求取仙人不死之药。
结果显而易见。
张良长长的叹气:“我早说过的……不要随便尝试啊……”
因为根本不会成功。
除了会折损自身的力量,更加的引起始帝的注意之外,这么做一点效果都没有。
客人并不懊恼,计划失败的确是个坏消息,但他这是有更加重要的消息要同盟友说。“咸阳城里传出来的消息。”他说,“亡秦者胡也。”
张良:“哪里传出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黄石公居然就这么被我忽略过去了……一开始我让他出场给暮月指路就是为了在这里埋伏笔啊!!!!!然而现在为了今早写完这个故事我居然把他这么跳过去了……
=========
转换子房视角
暮月视角太能拖了……但是我实在是写不下去了,这对真的,难度太高了
我要尽快的结束暮月!
然后去写花蕊!!
花蕊和表哥多好啊,从来没让我卡过文!!!
第38章 逸世凌虚
卢生入海还, 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
这是眼下最具权威性的说法。
不过这对有些人来说根本不重要, 他们所关注的只是消息的内容而不是带来消息的人——张良家中的这位客人便是其中之一。“始帝已经点了蒙恬为将,不日便要派出大军北击匈奴。”
“应当是走水路。”
张良问道:“灵渠成了?”
“已经有船走过了,那些方士连天都祭完了。”客人没什么好声气的说道,他并不关心灵渠, 从头到尾他的关注重点一直在那个预言上面。亡秦者胡也……“子房,你觉得, 此言是否可信?”
“此言是否可信,于我等而言有何区别?”张良在经过了最初的思考之后对于这个消息就进入到了混不在意的阶段,这消息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 都对他们没什么用——反而需要慎重考虑些其他的。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客人十分执著:“若是真的呢?”
“那也并非好事。”张良道,“外族进军中原, 阁下难道想要看到此事发生吗?”假如是真的,亡秦者胡也, 他们还真的能够看秦朝灭亡在胡人的铁蹄下不成?他们七国再怎么互相攻伐,那也是自家人的事情, 平白掺和进来一个外族是怎么回事?
哪怕对秦国怀抱着灭国的仇恨, 但是在这种关系到种族的问题上面, 张良还是能和秦国之人保持着高度一致的。
客人道:“我等大可力挽狂澜。”
比如说等到胡人把秦朝弄没了再出来抗击外敌什么的……张良觉得他能够想到这种包含“想当然”、“漏洞无处不在”等等等等重大问题的计划, 脑子真的是有坑。且先不说到时候所谓的抗击外敌会不会失败, 在这中间,要死去多少的人呢?
生命至为灿烂珍贵,这样平白的牺牲, 只为了这么一个可笑的念头——
“此行绝不可取!”
这和勾结外族有什么区别?
张良断然否决了客人的这个念头,却并没有立即逐客,而是又留他住了几天——确定对方没有真的将那荒唐念头付诸实践的念头之后才放心的放他离开。
他又等了一年,然后得到了蒙恬西北斥逐匈奴,顺黄河修城塞44座,建县制的消息。
同时得到的还有始帝派军平定百越的捷报。
第二年,始帝谪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池。
淳于越公然上书,请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力行王道,给皇家子弟裂土封侯。李斯、淳于越廷议大辩论,始皇接受李斯建议,焚书。
这是迁怒——张良冷静的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时的县制时日已久,至始帝已有七代,正式在全国设立郡县制也已经有了八年,累计实施县制一百三十余年,可谓是木已成舟。淳于越竟在这时候上了这样的书,背后必然有其他力量在推动。再联想一下这一年儒家的各种行为,结果简直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