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也知道这是宫闱秘闻,若是传扬的叫天下都知道了,难免叫坊间街头巷尾的议论,说皇家如何如何,竟出了这样弑夫弑子的事情来。但圣上素来光明磊落,加之这事情牵扯太大,若不明示天下,将来恐怕会留下隐患。圣上说,似太后这样德行有亏的人,她的画像将来就没有资格挂在奉先殿中供后人瞻仰供奉,太后的罪行,要交由律法来判定。丁是丁卯是卯,该如何便是如何。”
林涧想着承圣帝同他说这些话时的情形,不由轻叹一声,“圣上说,纵太后对他如此心狠,但他也不会杀了太后。自古便没有这样的道理。律法处置,也不会要了太后的性命。当初大皇子谋逆,圣上也没有杀大皇子,太后自然也有妥善的安置,但是,皇家自相残杀总是不妥当的。圣上不愿担了这个名声,有了这宽宥之名,天下民心能得以聚拢,对太子的即位会有所帮助的。”
林黛玉听罢,细细体会林涧的话半晌,才感慨道:“圣上心思深远,着实是令人佩服的。殊不知这世上最难的便是以德报怨。圣上此举,会叫天下人都感念的。”
林黛玉同林涧感叹几番,又问他:“太子殿下应是要回来了吧?”
林涧点头:“消息早就送去了淮阴。太子殿下应是明日就能回来了。”
林黛玉轻声道:“我昨日已去过太子府了。太子妃比从前憔悴些,但精神还不错。”
眼下这事,林涧同林黛玉心里都是颇为不好受的,但论起太子此时心境,那就是万万比不上的了。
这亲生祖母给亲生父亲下毒,太子必是万分心痛的。
沈太后与太子素来也不甚亲厚,不过是维持着表面的祖孙情谊罢了,真正让太子心痛的,是承圣帝身上的毒。
这毒让太子登基变成了近在眼前的事情。
这也就意味着,承圣帝陪伴太子和皇后的时间,只剩下眼前的这两三个月了。
林涧甚至都不敢想,这事儿要是搁在他自己身上会怎么样。
对于太子来说,这个世上,最疼爱他的人除了皇后之外,便是承圣帝了。
太子在翌日如期赶回都中。
他甚至都来不及休息,就拖着尚未完全病愈的身体同太子妃一道进宫去了。
彼时还未天亮,朝会还没有开始,勤政殿中灯火通明,皇后和余丞相皆在承圣帝跟前候着。
太子进了内殿,看见承圣帝时就红了眼睛,但他没有哭,硬生生的将眼泪给忍回去了。
承圣帝看见太子回来,眼眸一亮,待太子给他和皇后行礼之后,忙叫了人起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朕正要你外祖父拟旨呢,你也一块儿听听。写完之后,你就同朕一道去上朝,圣旨颁布后,朕就命礼部择个吉日,你便登基为帝,朕也能放心养病了。”
太子含泪应了。
承圣帝既做了决断,便雷厉风行的将事情办了。
朝会上宣了旨,不出一个时辰,这旨意就从都中传出,往大周各个府县散去。
这太后伙同四王八公一系的家族谋逆,这是比去年及前不久的大皇子谋逆和如是教暴徒作乱之事还要严重的事情,一经公示,便引起了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
都察院、大理寺、刑部等衙门在承圣帝的授意下,办事效率也是极为利索的,待实证到手之后,这北静郡王府、南安郡王府还有西宁郡王府所有涉事人等全都下了狱,等候处置判决。
这四位郡王在一二年内前后出事,祖上留下的爵位自是被承圣帝下旨剥夺了,府上一干人等也都是要处置的。那八位国公里头,宁国公荣国公早在大皇子谋逆事中就没了,那事又牵连了一两位国公,太后这事也牵连了几位国公,到了如今,这四王八公一系的人,也就只剩下在皖南戍守的修国公和缮国公了。
这修国公和缮国公从数年前举家往皖南戍守后,倒是不曾与都中这几家郡王府和国公府有什么太过密切的往来,这因着都是世交,四时八节是要来往的,但这些人所做的事情中,他们都是不曾参与的,这一回事发,他们也就保全下来了,没有被牵涉其中。
承圣帝没有要沈太后的性命,圈了一处庭院将沈太后幽禁起来,前后都派重兵把守,而后严查严惩沈家。
承圣帝被亲母所害,却以德报怨,没有要亲母的性命,这在百姓中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虽则承圣帝将沈太后前后事情都公示了天下,但太后信佛之名传扬太过,总还是有些人一时转不过弯来,仁义孝道占了主导,承圣帝如此,反倒是得了民心的。
由此,他在严查严惩沈家,也就无人再说些什么了。
既要查沈家,这首当其冲的便是西宁郡王沈戍和其世子沈峤了。
沈戍好说,沈太后的所行所为摆在那里,他的所行所为也未必干净,直接命刑部的人锁了带回牢中严审便可。
可沈峤远在岭南,必得先派了人去拘了沈峤,而后将将人押解回都中,才能送入刑部严审。
将沈峤革职的圣旨已发到岭南去了,岭南将军一职暂由沈峤的副将代任。
承圣帝口谕,为免多生事端,令前去押解的数百军士在八日内将人带回都中。
这时间上已经是很紧张了,必得日夜兼程才能在八日内从岭南到都中来个往返,承圣帝千防万防就是怕出事,可到了最后,偏偏还是出事了。
第195章
事出在岭南。
奉旨前往岭南拘索押解沈峤回都中的数百将士刚到岭南地界上就被沈峤派人抓了起来, 一个不留全都给杀了。
沈峤拒不奉旨,不肯入都中受审, 更将岭南当地不肯屈从他的官员杀了多半, 又将岭南知府林涼及府衙中的一些官员全部拘禁起来, 沈峤这是要拥兵自立谋反了。
承圣帝的圣旨将事情原委大白于天下, 天下百姓间的舆论对于沈家便是非常的不利了。
这沈峤同沈戍父子两个都同沈太后是一样的心思,即便事情都暴露出来了,沈峤却也是不肯轻易就范的。
哪怕沈太后和沈戍如今都被拘在承圣帝手中,沈峤也仍旧是按照之前计划好的那样行动了,丝毫没有被沈太后和沈戍的处境所掣肘。
这也是沈太后之前所定好的计划。
就算事情败露,沈太后也绝不允许沈家就这样自认落败。他们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便是在岭南经营数年的沈峤。
沈峤在杀了奉旨而来的军士拘禁不遵从他的官员后就起兵了。
他起兵谋反,起兵勤王。称如今都中被京畿大营统领林涧所控制,说承圣帝的圣旨乃是在林涧的胁迫下所颁布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太子伙同林涧所为, 其目的就是要控制承圣帝提前夺取帝位。
沈峤拥兵勤王, 便是要一路打入都中,将太后及承圣帝从林涧和太子的手中解救出来,然后将林涧从承圣帝和太子身边除去。沈峤还呼呼, 希望天下各路有识之士响应他的话,与他一道出兵勤王。
表面上是这样说, 可这内地里的算盘,沈峤打的还是自家的心思。
若有人与他一道那是好事,若无人与他一道, 他便领着岭南这数万将士打到都中去。承圣帝至多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了,新帝即位根基不稳,朝纲动荡,朝野上下为着这一段时日的事情都是人心浮动,他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发兵,一路打到都中,自然便可解救被拘押的沈太后和端王了。
到了那时,便可以凭借武力逼新帝退位,让端王继承帝位。至于这一路打过去兵力是否足够,又是否能够让都中京畿四营皆听从于他,沈峤想,只要他杀了林涧,灭了将军府的人,届时与其余兵力汇合,大势所趋之下,不会有人再敢违逆他的。
况为今之计,是要先一路打过去再说。
沈峤一心想要除掉林家一门,在起兵之后,他将林鸿在岭南的消息放了出去,还言明,不论是谁,只要能抓到林鸿,便是重赏。
岭南一乱,兵部接到消息后,便立时上报了承圣帝,一地兵乱,朝中自然会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如今承圣帝身上有毒,每日都由皇后陪着在勤政殿中休养,朝中一应事务都由已经回都中的太子处置。
依着承圣帝的圣旨,萧煜回都中后不久便即位称帝。
因着如今这特殊时期,朝野上下事多,承圣帝又是那样的状况,且岭南一地也乱着,压根不能大肆操办登基大典,萧煜也没有心思操办什么登基大典,因此一切从简,萧煜就直接登基即位了。
承圣帝身上不舒坦,也就不曾挪动,还住在勤政殿中。
这非常时期也顾不得那许多了,萧煜则依旧住在太子府上,只不过太子府外的匾额给拿下来了,只称作新帝潜邸。
萧煜入宫处理朝政皆在东宫署内,这东宫署如今也换了名字,暂为议政处。
休沐日过,林涧晨间早起原本是要往细水营去当差的,可宫里来人,说萧煜请他进宫议事。
林涧当即应下了,又问来人萧煜请他入宫所议何事。
被萧煜派来请林涧入宫的是当初在萧煜身后伺候多年的护卫,与林涧也算是熟识了。林涧所问也不是什么秘事,按理是可以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