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红楼]彼岸繁花 强推完结+番外 (林一平)


  那苏先生是和凤姐前身、往来了几年的牙婆推荐来的。说是江南人,也是世家大族出身,遗憾的是出嫁后三年无所出,婆婆要给儿子迎二房,苏先生要纳妾,正值都不肯让步的僵持之际,苏先生的夫君遇到意外去世了。婆婆赶苏先生出门,苏先生也不想回娘家看嫂子们的脸色,就带着奶妈和贴身丫鬟来了京城做教书先生。在京城十几年,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自从苏先生来侯府,黛玉和莹儿慢慢从不得见迎春的哀伤里走出来,每天跟着苏先生学习。连凤姐也觉得这古代的才女,琴棋书画俱都拿得出手的,也是一门谋生的好技能。每年四季衣服,包主仆三人吃住,还要一百两银子的束修,年节还有额外的封红,比外面那些一般掌柜的也不少赚。
  打听明白苏先生的底细,又问过既往苏先生教学的人家,凤姐待遇优厚地聘了苏先生。拿出中考、高考的劲头,和莹儿一起上学,开始漫漫数年的琴棋书画的修习。
  平儿带了针线房和库房的管事媳妇,把才进的夏季衣料,摆了满满的几桌子。凤姐对黛玉和平儿说:“你俩快去挑,不然等我喝过茶,就没你俩的了。”
  黛玉嘻嘻笑着跟着平儿去选衣料。一会儿,雪雁抱着黛玉选的放到一边,平儿也把自己看中的挑出来了。凤姐先看了二人选的,又去衣料堆里,把天青色的、和浅碧色的缭绫给雪雁,“拿去给你家姑娘做夏天的裙子,凉快。”
  黛玉刚刚就看好这缭绫,想着自己守孝,这颜色正适合自己,可考虑到缭绫的价格,就没选。没想到凤姐给了自己,黛玉心里感激,对凤姐做了个福礼,“谢谢嫂子。”
  “唉,表妹还是和我外道啊。”凤姐故作忧伤。
  黛玉就抱着凤姐的胳膊晃,“那不谢了。不谢了。”
  “不谢?下回没了。”
  凤姐成功地逗出黛玉的新表情,换回平儿娇嗔,“奶奶就喜欢逗表姑娘了。表姑娘,咱们不搭理她。这边喝茶。”
  黛玉还抓着凤姐的袖子晃,“好,好,下回还有。快饶了我的衣袖吧,袖子要给你揪下来了。”
  黛玉听说还有,笑着示威地和凤姐立眉毛,跟平儿喝茶去。
  凤姐捡了适合莹儿的,又给自己选了,最后又挑了一匹嫩粉的、一匹嫩黄的夏绢给平儿,“平儿,这二个给你,不论是裁衣还是做裙,你穿出来都好看。”
  平儿高兴地接了,嘴里说“谢谢奶奶。”
  凤姐不以为意,“剩下的那二匹缭绫,你喜欢都拿去吧。让外面管事再多买些。”
  平儿知道凤姐才开张的生意不错,绕湖的那一个个小院子,凤姐是一个院子只接待一桌客人,这才开了没多少日子,晚上的就得预订了。
  安排了夏日侯府这几位主子的衣服,凤姐就让小厮去前院盯着,“去看报信的,有了消息赶紧送进来。”


第103章 红楼103
  103
  凤姐和黛玉在花厅喝茶,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黛玉就说凤姐:“嫂子, 对韵背完了, 可以接着看《王摩诘全集》, 杜甫的七言律诗,估计嫂子会喜欢李青莲的绝句,等嫂子把他们几人的诗琢磨透了, 莹儿也该学《诗经》了, 再一起学《诗经》不迟。反正嫂子也不想学写诗,有了这些,再看别人的也知道好坏了。”
  凤姐想到自己对唐宋诗词的浩瀚篇幅曾下过的功夫, 有些气馁。黛玉劝凤姐,“嫂子也别嫌多, 又不用每首都背下来, 挑着自己喜欢的,背熟了,还有一些词句有特色的, 细琢磨很有意境的, 当赏画了就是了。”
  凤姐就说:“表妹说的是。一首好诗, 读起来真的像是看到一幅画。前几天易安居士的那首《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我怎么感觉自己喜欢这样的。”
  “想不到嫂子倒喜欢易安居士的词啊。我以为嫂子会喜欢东坡居士呢。”
  凤姐笑笑:“东坡居士的诗词大气,挺喜欢啊。但他那人就是一渣,你看他‘此情已共朝云去’,明明是他把人当玩意送了,还摆出一幅殷殷情深的模样,呕。”
  黛玉笑,侍妾就是玩意啊,送来送去的很正常啊,想到凤姐对平儿,吃得用的都和凤姐差不多的,倒像是姐妹处着的,平儿倒不虞被送人或打发出去了。
  凤姐要知道黛玉心中的想法,定会摇着她大喊,误会,误会啊。
  姑嫂二人对坐喝茶聊天,不知不觉说道西墙外的湖,“嫂子,你说那湖里荷花今年会开吗?”
  “当然会啦。往年那湖里就有荷花,今年不过是又增了品种。等六月、七月了,自然会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到时候把西院关一天,咱们自己撑船赏荷花去。”
  黛玉哧哧地笑,“嫂子,你到底都读了些什么啊?有些好好的诗,不知道,有时候还常常吟出几个这样应时应景的。”
  凤姐笑,心说:能告诉你麽,古诗词名言名句记了几大本子呢,呵呵。
  “诚斋先生的那首《寒食雨中》‘坐看跳珠复抛玉,忽然一喷与檐齐。’把泉水的灵动都描写出来了,这样的诗,就是好看的一幅画,嫂子尽可以慢慢挑着读。”
  “这句子好。黛玉,你说那诚斋先生,既做着吏部侍郎管着人,又能写出这样的句子来,吏部侍郎可是最会揣摩人心的人了。”凤姐流出无限的感慨和不解的余地。
  “嫂子,吏部侍郎是做事,作诗是一个人的心境,二回事儿啊。”
  凤姐击掌,“还是妹妹通透,看得明白。作诗只由自己的心境,做事要听上位者的安排。”
  丫鬟上来给二人换茶的当儿,有小厮跑过来,气虚喘喘地说:“二奶奶,”
  凤姐安慰那小厮,“不急,不急,你喘匀气,慢慢说。”
  那小厮喘了会儿,稳稳地给凤姐、黛玉行礼:“二奶奶,表姑娘,看榜的人回来了,说是张家的表舅爷都中了。老爷在外面已经派赏了,说是二奶奶若无事,就去张家了。”
  凤姐非常高兴,对丰儿说:“给这孩子个上等封。咱们收拾了就过去。”又转头对黛玉说:“表妹家里交给你了,莹儿也交给你带着,嫂子去去就回来。”
  “平儿,你回去看着点小小子,那边就交给你了。”
  黛玉和平儿都应了,凤姐匆匆换了衣服去张家贺喜。
  贾母的正房里,当湘云在花瓶的碎裂声中倒下,一屋子的人都惊呆了。
  宝玉离湘云最近,可是却吓得白了脸,两腿抖得如筛糠般迈不得步。忠靖侯几步窜了过去,顺手把挡路的宝玉往边上一扒拉。宝玉蹬蹬蹬地倒退几步坐到地上,王夫人和杀人了一样,向宝玉扑过去,把宝玉揽在怀里。
  忠靖侯把湘云抱起来,虎目含泪,看着湘云头上脸上的血,抖着声音说,“贾存周,你等着。”转身抱湘云往外走。
  贾政这回反应到敏捷,知道不能由着忠靖侯,就这么把人抱离贾府,立刻上前说到:“表兄,先给姑娘止血。”
  鸳鸯递过来几个素净帕子,史二太太给湘云按着头上的伤口,脸上的划痕、扎的花瓶碎屑,却不敢伸手去动。
  才因湘云投缳而去请的郎中,这会子正好被请过来了。那郎中小心翼翼处置了湘云的伤,然后说道:“头上的不妨事儿,以后有头发遮挡着,就是这脸上怕是要留疤痕了。”然后给开了药方,又叮嘱了一些不能沾水、不能吃发物、饮食清淡的话,拿着酬金被送了出去。
  王夫人赶忙使唤自己的人追出去,叮嘱郎中莫要往外说。
  湘云白着脸昏迷在贾母房间,鸳鸯带人小心地搽拭去湘云脸上、头发上的血迹。
  忠靖侯和保龄侯怒视贾政,“贾存周,今天你不给我们一个满意,我们就去今上面前打官司。”
  忠靖侯愤怒地对贾母大吼,“姑太太,你常年接湘云过贾府教养,最后就把侯门嫡女养成这样吗?你对得起史家的列祖列宗吗?你对得起我父亲?对得起我大哥吗?”
  贾母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忠靖侯手指点着她的脸诘问、指责,她也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晕,又怕史家哥俩把怒火冲贾政去。
  忠靖侯看贾母不啃声,贾政也装哑巴,王夫人搂着宝玉,只顾检查宝玉有没有摔到哪里。怒上顶梁门,恨恨地指着贾政:“贾存周,这些年,我们兄弟俩对你如何?对你贾府如何?你一个贾府的旁支,”复又手指点贾宝玉骂道:“你个五品小官的嫡次子,一天天的只知道吃丫鬟的胭脂的混账,你以为就凭你攀得上侯府的嫡女?要不是因为你,”忠靖侯手指又转向贾母,目次欲裂,“你,我大哥唯一的一点血脉,被你这史家的姑太太如此糟践,我这回去,就要族长开除了你的族籍,看你们贾家还有什么脸面出门。”
  贾政看着母亲被表哥指着脸要挟、辱骂,只能对着忠靖侯爷团团作揖,“表兄,表兄,消消气,母亲定不想这样的。”
  忠靖侯一扒拉贾政,杀气腾腾,“贾老二,照应你这二十年了,就是一条狗,也知道感恩。你说,今天这事儿怎么了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