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目光热切,他打理荣国府俗物多年,深知赚银子和花银子的难易。那大片的湖面,利用好了,到冬天的时候,鲜桃、莲藕也是贵的不得了的。这项收益,真的是一笔不小的进项。
贾琏就劝说贾赦,“父亲,儿子看凤儿这法子好。现在家里孩子小,没什么花费的。一旦妹妹、表妹用起银子来,或是等孩子大了以后,婚嫁要用的银子,也都不是小数目。咱们把湖面利用起来,养鱼、养鸭子,赚点银子填补家用,别的人也就不羡慕咱们,得了这王府了。”
贾赦就说,“老爷我还想着夏天,去湖上游船、钓鱼呢。”
贾琏赶紧说:“就是种了莲、养了鸭子,也不妨碍父亲您老人家去游湖的。这湖里多养些鱼,您垂钓的时候,也容易有斩获了不是。”
贾赦想了半晌,看贾琏和凤姐都眼巴巴地看着他,就说:“罢了,你们夫妇都想这么做,就这么做吧。”
他心里想的却是,难怪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夫妻俩,都是钻到钱眼里的性子,什么地都能想着赚钱。
几个月后,当荣国侯府的荷花盛开,凤姐和贾琏,把湖里的鲜鱼,弄去京城贾赦名下的酒楼里,开发了全鱼宴等风味的一鱼九吃,惊掉了京城无数人的眼球。贾赦看着他夫妻俩,每天喜滋滋地赚点小钱,乐得不得了。撇撇嘴,自己带着孙女,每天在湖面游弋,赏花、垂钓,也惬意的不得了。内城里,能有这么一个风景旖旎,视野宽阔的地方,贾赦开心,也常邀了张钰一起,玩赏大半天。后来,迎春和黛玉,也常去游湖,还经常会做几首应景的诗词,姐妹间玩赏逗趣。
三人商议停当了,贾琏送凤姐回去。一路上,他想着父亲才说的、那一串的、弄死小孩子的法子,脸色发白,尤带后怕地和凤姐说:“凤儿,你说我能长大,是不是不容易?老太太和二太太,没要了我的命啊!”
“二爷,你还要去感恩吗?除非她们也能一起打发了老爷。不然你想想,老爷会如何?会不会和荣国公里那些人翻脸啊。不仅二太太自己,不敢冒这个危险。就是老太太,怕是心里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儿子呢。再怎么样,到底老爷,也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子呢。”
贾琏想想说:“也是的,父亲在分家的时候,舍了二成多的家产,只说是孝敬老太太了。看来在父亲心里,也是惦记老太太的。要是没有后来醉梦,未必会母子陌路的。”
想到二房得了七层多的家产,贾琏就有些沮丧,嘀嘀咕咕地和凤姐说着。凤姐就说:“二爷,当初老爷,可是让你先选了呢。”
贾琏犹自有些不甘,凤姐只好劝,“二爷,要不是分家了,你想经过省亲,就算是有林表妹的家产填补,还能剩下多少?估计老库里的银子都得填补进去。等今上要追债的时候,二爷是能保住爵位,还是能保住那府邸?三等将军和二爷这伯爵可没的比。”
凤姐劝慰贾琏的话,贾琏还是听了进去了。他的脸色,立即舒展开了。
“还有这个,”凤姐摸着凸将出来的腹部,“若还留在那府里,这个估计就……”
贾琏终于放下心结,“我就说说,说说而已,没什么舍不得的。”
贾琏扶着凤姐,眯着眼想着初五的大朝。经了那天,这京城的官员,是没人不知道,贾政这个次子拿了多少的份额。结合贾政居住在荣禧堂多年,假正经的称谓,也就归了贾政了。
凤姐和贾琏边走边聊,说说宅子,说说荣府,再说到孩子。最后还是凤姐说:“也别管男孩子、女孩子,一别落单;二会走路就得会游水;三,都早早学武功吧。打不过,总得跑得掉,得弄出声让别人来救啊。”
贾琏心下戚戚,这么说,怎么越发地让人不安心了呢。
凤姐拍着贾琏的手,“不经个七灾八难的,捧凤凰蛋一样长大的,也成不了气候。孩子身边带的人多一些,孩子自个,也的多长点心眼。都是好事。”
相比凤姐的就此放下,贾琏是日夜不安,每日早晨定要抓着人,仔细叮嘱跟着女儿的人;晚上回来,又要细问跟着人,只是不能自己跟着,总是不放心。
凤姐看贾琏的神经质模样,除了叹息、宽慰,也只好配合着白天晚上跟着叮嘱了。
由于内务府把宅子保养的良好,正月里,一些不常用的东西,就一批批拉去了新宅子。
二月初一的晚上,贾赦把张家三兄弟请到侯府前院摆了便宴,贾琏和贾琮陪着。凤姐在自己院子里由迎春、黛玉陪着,请了张家二位表嫂。
张昭兄弟三人回房,张昭当着兄弟的面,把一个檀木盒子交给妻子,“姑父给的,你先收着。”
张昭的妻子打开盒子一看,见里面是二间京城的铺子的契书,一间是卖文房四宝的,一间是杂货铺子,分别附着掌柜伙计等几人的身契。还有京郊的一个小庄子,也不大,百十亩,看来是按够自家一年吃菜预备的了,也是附着一叠庄头等人的身契。
再下面,是一叠银票,大大小小的面额不等,数数,正好是一万两。
“这,也太多了吧?就是姑姑活着也不会这样啊!”张旭忍不住说出口。
“是啊,就是姑姑不在了,才会这样。姑父就是把女儿嫁过来,也就是这麽些子嫁妆了。你们也不用多想,以后我们把琏二,当自己的亲兄弟,就像旵儿一样。姑父也就是这意思的。”
张旭和张旵点头,雪中送碳,也莫过如此了。
第82章 红楼82
82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 贾赦带着一家人搬去了荣国侯府新址。
进了侯府, 贾赦就赶贾琏, “去照顾凤丫头去。这里有吴新登、芸儿帮着,不用你。”
省亲过后,吴新登就来找贾赦,要求回来跟着贾赦。吴新登夫妇想的挺周全的,那边府里有了林之孝做大管家,自己留在贾府, 就是跟在林之孝后面一辈子的命, 就是二管家的材料。回了贾赦这里, 可就不同了,那是妥妥的大管家了。而且自家的俩个儿子都在荣国侯府, 不像林之孝, 只有一个女儿在侯府,过几年求个恩典出去嫁,也就得了。
贾赦问过贾琏和凤姐,三人商量一番, 考虑一来荣国府有了林之孝夫妇了,也腾挪的开;二来看这贾芸经了这几个月, 还真是担不起大管家的担子;三呢,吴新登家的二个儿子做小厮, 给凤姐、给迎春里外传话跑腿, 还真挺伶俐得用的。凤姐考虑到吴新登的媳妇做内宅管事也还可以, 就和贾琏商量又商量,终是同意了。而那边,王夫人原来借人的时候,想的就是林之孝和吴新登回来一个,支应着修省亲园子就好的打算。现在吴新登要回去,王夫人想着,正好空出位置给周瑞。那周瑞做大管家不成,但是在林之孝手底下,做个二管家可以的,痛痛快快地同意吴新登回来了。
贾琏听贾赦这样讲,见有吴新登和贾芸在,就匆匆辞别了父亲。
贾琏急匆匆去了后院,见凤姐坐在廊下晒太阳,偶尔叫平儿过来、偶尔叫丰儿过来,吩咐几句的,平儿和丰儿就去指挥的一院子的仆妇丫头忙碌。赶紧过去:“我的姑奶奶,可不敢让你劳神。有话吩咐小的去做,保证给姑奶奶做的好好的。”
“二爷,您来的正好,就差您呢。干好了,赏你一个银豆子。”
贾琏咧嘴,还顺着说:“谢二奶奶赏。”
凤姐招呼平儿、丰儿过来,“平儿,你和丰儿二个就按奶奶我说的安置好。二爷,我们去表姑娘那里。”
贾琏听说凤姐要去黛玉那里就放下心来。黛玉的院子和莹儿的院子都是早早就弄好了,今天只有一些随身物品,迎春的院子因她那套黄花梨还有在使用的,那部分就是今天搬。
贾琏和凤姐看黛玉的院子安置的如何了。才进了院子,就听见自家小姑娘欢快的笑语声。
雪雁在院子里看到贾琏和凤姐带人过来,赶紧出来迎上前来。
对着贾琏和凤姐施礼请安,然后说:“二爷,二奶奶,大姑娘和我们姑娘都陪着莹儿姑娘在阁楼玩呢。”
贾琏就扶这凤姐去黛玉那玲珑阁。
玲珑阁的用途还真是让凤姐猜着了一半,黛玉拿到自己新院子的堪舆图,就来找凤姐商量。“嫂子,我想把这个玲珑阁都用来做书楼。就是想要在上层,加了一个宽大的罗汉榻,看书乏了,就可以在上面躺一躺的。嫂子看可好?”
“表妹,这玲珑阁整个做书楼的主意好。既如此,下面也放个榻吧,想歇的时候就不用再上楼了。就是秋冬凉了,在上面躺着,恐怕光靠火盆子也不够热乎。”
黛玉想想也是的。
“夏天可以在书楼,天凉了还是回这里,”凤姐指着黛玉的二进小院的第二进,“这三间都是有地龙的,无烟无火的,一间做卧房,一间书房,中间这个做白日起坐的,表妹看可好?也省得着凉咳嗽。”
黛玉乖巧地应了。
迎春见贾琏和凤姐过来,迎上来和雪雁一道,把凤姐安置在宽大的坐榻坐好,打发小丫头去楼上喊人。贾琏四处转悠,看着这书楼的一个个宽大的书架子,塞满的书就头晕,郁郁转回凤姐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