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是薛家大爷!”报信的丫头看了薛姨妈一眼,战战兢兢说到。
“你这丫头莫要红口白牙胡乱攀扯,我儿可是卫家的小舅子,今日又是去迎亲的,哪有这等闲心去生事!”
薛姨妈听这丫头一说,立时就变了脸,薛蟠打死了自己的妹婿,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奴婢只是传话的,外面就是这么说的。”那小丫头越说声音越小。这时只见卫家的几个嬷嬷也慌慌忙忙从外面跑了进来。
宝钗刚刚转醒,听说是薛蟠打死的人,且不论真假,都吓了她一跳,登时觉得腹痛,捂了肚子直喊疼。
卫夫人还晕着,宝钗又腹痛,新娘子也快到了,众人现下都不知该顾哪一个,一场婚宴最后是以乌烟瘴气,乱七八糟收场的,保龄侯府和荣国府又在勋贵面前闹了个大笑话。
而最悲惨的莫过于折损了子嗣的卫家,而且这卫若兰才高中了,再往后有什么造化也未可知,如今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去了,卫家人如何能接受?更何况打死卫若兰的居然是岳家的薛蟠!
“我就说小门小户的要不得!如今可好,倒是找了个丧门星来!”说话的是卫若兰的小姑,虽然为卫夫人总是念宝钗的好,但是卫若兰的小姑可看不上薛家的门第,若不是有郡主那一层关系,她还真看不上这门亲。
卫夫人早已哭得嗓子都哑了,无力辩驳,早上还恭恭敬敬来请安的儿子说没救没了,这为娘的早已心碎,眼泪都哭干了。
宝钗跪在卫若兰棺材一侧,除了哭,也不敢说话,薛蟠既是打死了人,如今早已被官府拘了,她可说不出为薛蟠求情的话。
“你也莫要跪着了,肚子里还有一个呢!如今给我好生养着,若是争气生个儿子,也算补偿一二,若是这个再没了,我们卫家可不是那么好招惹的!”卫若兰的小姑虽然泼辣,可如今该顾着什么心中自有计较。
卫夫人如今不想再与宝钗说话,只招了招手,让嬷嬷们带宝钗下去歇着,宝钗又磕了几个头,才被嬷嬷们搀扶着离去。
贾府那边宝玉的婚礼上出了这种事,必定又是宴无好宴的,至于洞房等事,倒也是不能了,故而湘云也未曾察觉宝玉的不妥之处。
薛蟠素日名声就不好,如今更是打死了自己小舅子,旁人不免多言语,可见这娶亲还是要门当户对的,最起码要看看对方家中其他亲眷人品如何。
卫夫人自得了宝钗这个媳妇,倒是常在外人面前念宝钗的好,每每外出赴宴,总是要带了这个娇花软玉的媳妇,以至于先时向薛家求娶而未果的人家都有些眼红,然而今次薛蟠惹出这等事,不免又庆幸还好自家没有娶到这种媳妇,躲过这一劫。
薛姨妈早已六神无主,忙托人找了王子腾想办法,她一面担心儿子因为这人命案子被治罪,一面又记挂着女儿宝钗在那卫家的处境,可薛姨妈也没有那个脸面去卫家求情,更不能去看宝钗。
没过了几日又薛蟠这事非但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是牵出了之前那起人命案子,卫家知晓薛蟠之前居然犯过这等事,更觉得这门亲事糟心,若是早知薛家这么不干净,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结这门亲!
宁溪郡主那边更不痛快,枉她觉得宝钗是个好的,把她当姊妹一样待,为宝钗这门婚事也出了不少力,最后竟是这样一个结果,这宝钗也是够涎皮赖脸,家中兄长犯了这等事,居然还敢来参选诗读!宁溪郡主产期将近,她婆婆让她莫要多想,先顾着自己身子要紧,劝了几次,这次作罢。
薛家可谓是墙倒众人推,就算王子腾想要保薛家,那也是无能为力,薛蟠当下就被判了个秋后问斩,而薛家家财更是被尽数抄没,一众奴仆并薛姨妈等,尽数没入贱籍,充军的充军,发卖的发卖。
虽说罪不及出嫁女,宝钗如今是卫家人了,上面倒也不拿她怎么着,但是薛家之前居然让宝钗去参选诗读,那时薛蟠已经打死了人,怎么说薛家也不是清白人家。
薛家已然败落,王子腾和荣国府才不会为了保这么一个丫头片子再让自己牵扯进去,还是卫家想着薛宝钗腹中有卫若兰的骨血,向上面求了求情,上面见这卫家也着实可怜,对薛宝钗的处置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卫家把薛宝钗挪到了一处小院,服侍的人和吃用倒也没短着,毕竟宝钗肚子里还有卫家的种。
宝钗自被锁在院中,外面的事一概不知,卫家也不让她知道半丝,她一味挂念家人,又思及亡夫,肚子虽然鼓了起来,人却日渐消瘦下去。
待得知薛家和卫家这场闹剧之时,探春已是在往南边去的途中,如今知道了此事,也只是知晓了,她一个女儿家,并做不了什么,想到自己远嫁他方,与荣国府再无牵扯,越发觉得这样也不错,悲嫁之情减了三分。
而贾府这边,史湘云嫁过来一两个月,终于察觉这贾宝玉有些不妥了。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感谢大家看我的文,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居然可以码那么多字!
最近买了脂砚斋批注版本的红楼来看,感觉对这本书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因为我是第一次写这么长的篇幅,所以文章有些地方难免不如人意。
下一本关于红楼的书想要写得更好一点。
原先想开的《大观园改造企划》想要暂时放一放,需要再斟酌一下。
接下来想开的是一篇古言:《家里有王位要继承》
《家里有王位要继承》
如果喜欢看轻松甜宠古言的读者,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帮忙预收一下。
当然如果不爱看这种类型的,大家也就随意了,相逢即是缘分,咱们有缘再见。
第109章 发现
一百零九、发现
史湘云自嫁入贾府, 一直未曾与宝玉圆房, 她既然已经嫁做人妇, 该懂的东西自然也懂。先时宝玉不愿圆房,就算和湘云和衣而卧都觉得难眠, 湘云想着是不是因为自己才嫁了过来, 先时两人以兄妹相称, 宝玉总有些别扭,还不习惯, 也就罢了。
再者薛蟠出了这等事, 又是在宝玉大婚那日, 宝玉和薛蟠向来亲厚, 心中难免悲痛,暂时不愿意做夫妻之事, 也是能理解的。
回门那日, 宝玉和湘云也就是回去走个过场,保龄候夫妇也至多照着规矩, 以礼待之,至于娘们间的体己话,却是没有的。
史湘雪觉着这个堂姐好歹嫁了出去,家中总算清净多了, 但是想到史湘云那张没把门的嘴, 心中难免不忿,想来这外间又要多上许多他们保龄候苛待兄长遗孤的风言风语了。
然而出乎史湘雪所料,这湘云嫁入荣国府后, 一直没有什么机会出门,有些人家惯是会捧高踩低,见这荣国府一日不如一日,是以就算家中摆了宴席,也不会给荣国府下帖子。偶尔有那么几家,身份太低的,荣国府至多随礼,着能出门的,多是邢夫人和王夫人出门,连凤姐都不带,何况乎史湘云?
史湘云自嫁了过来,因为贾母心中有事,晓得宝玉是个不中用的,待史湘云倒是很好,让下人仔细服侍着,湘云也觉着比在保龄侯府舒服多了,下人见了她,哪个不恭恭敬敬叫一声二奶奶。
且贾府里园子又大,虽然她平时里常往这边来,然而昔年她只是客居,入籍是以宝二奶奶的身份在这园子里逛,心境自然不同。只可惜湘云嫁进来时,探春已是发嫁了,平日能见的都是迎春和惜春,这两位一个木讷,一个冷性,虽然能说上几句话,终归没有先时姊妹们都在时热闹。
想到卫家之事,史湘云同情宝钗之时心中也有些庆幸,若那卫若兰是个命里该早死的,要不是这桩婚事没黄,那么如今披麻戴孝的,不就是她史湘云了,翠缕也附和此事,怪不得人家算命的说这卫家公子宜早婚,原来是命中有那么一个大劫。
日子一日日过去,这史湘云每日逛园子也逛得腻了,眼看着她已经嫁入贾府三月有余,入了冬今年倒是比往年都要冷得多,天冷了之后湘云也不大出门,平日里就往贾母那里去。
史湘云可不是个傻的,过了这么久也和宝玉没有成事,心中难免没有着落,宝玉每日里偶尔看些书,倒腾下胭脂花粉,也多在园子里厮混,并不见出门。一来二去,湘云心中难免急躁,一日在请安之后和贾母说起,隐晦的说自己和宝玉还未圆房。
不想贾母作为家中的长辈,只说不用急,宝玉先时病了才好,湘云如今虽说及笄,但年纪还小,不必急于此事。既然这家中长辈都不急,湘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心中有些蹊跷,照理说这家中娶了新妇,不是都催着想要抱孙么?
比如郡主和宝钗,嫁人不久之后都有了身子,婆家人高兴极了,在外也常夸赞。这些大家大户的,把子嗣看得很重,娶了媳妇首要任务就是开枝散叶,只可惜湘云命不好,是个姑娘,若史湘云是个男儿身,这保龄侯府如今可就是她当家做主了。
思及过世的爹娘和保龄候府,湘云觉得心中甚无意趣,反而一阵心烦,别人家嫁了姑娘,总是要担心姑娘过得好不好,心中牵挂。就如卫家先时没出这事的时候,薛姨妈三天两头就送了些东西过去,卫家也十分开明,宝钗若是得了家中长辈的允许,也会回娘家和薛姨妈说会子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