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秦诜)


  这也是告诉陈孝祖,林家家产丰厚,陈孝宗便是想贪下一些,也只能拿走他们当初商量好的三成,或者就算陈孝宗真的做的过分,而陈孝祖也未能成功阻拦,但以林如海对陈孝祖的了解来说,放在他那里的十万两是必定能够一分不少的留给黛玉的。
  对一个孤女来说,有这十万两,日后过的总不会差了。
  陈景书叹了口气:“林大人这一笔埋的可真深呀,大伯也是,这么多年了,半个字也没告诉我们。”
  陈孝宗道:“他若是那种人,林如海也不会把东西放在他那里了。”
  只是这些东西都必须另做账目,到时候要一起给黛玉的。
  而在正式成亲之前,陈景书得先操心自己的事情。
  因陈景书这一科的主考官是程鸿光,因此甭管程鸿光以前有没有教导过陈景书,从这一天起,他都是陈景书的座师,陈景书见了他是必定要称呼老师的。
  嗯,虽然史上和老师政见不同闹翻的也不少见,但到底不是啥光彩事儿,因此陈景书对程鸿光还是有几分担心的。
  拜见座师算是惯例,不过其实多数人在座师那里是不会留下名字的,能留下的,也是会元状元之类的。
  吴玉棠在殿试中是二甲十二名,总体来说算是个不错的成绩。
  今年取一甲三人,二甲十五人,剩下的就算是三甲了。
  除了一甲三人之外,二甲三甲每年的人数都是会变动的,全看皇帝心意,不过按照惯例,二甲最低不会少于七个,最多不会多于二十个,至于说三甲,那就随意很多了,反正剩下的都算三甲。
  吴玉棠这回的十二名虽然是挂在尾巴上,但那也是二甲,和三甲就不一样,陈景书见了他自然也是一番恭贺。
  大家一起去拜见座师程鸿光的时候,陈景书觉得自己之前关于程鸿光的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
  老爷子年纪太大了,这大概是他主持的最后一次科举,而且似乎年纪大了精神也不太足,并没有与他们说很多话,也没有暗示什么他们都是他的学生,日后算他的党羽之类的意思。
  嗯,若无意外,座师和学生之间基本就是天然的同盟,程鸿光却对这一科的进士们没有任何表示,显然是随着他们去了,并不打算把人往自己这边拉。
  这倒是让陈景书松了口气,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和这官场上的大部分人是利益冲突的,因此他并不想把自己算作任何人的势力里头。
  拜过了座师,自然就是同年们的各式聚会了,大的小的,今天请喝酒明天请看戏,陈景书只挑着去了几个。
  他原本以为能遇上探花沈纯,结果却发现沈纯压根不参加这一类的活动。
  嗯,至于说同年那位四十多岁的榜眼,陈景书压根没关注过。
  说起来那天游街的时候,也是多数人看陈景书,少数人看沈纯,榜眼根本无人问津嘛!
  也对,一个少年状元,一个青年探花,换了谁都不会愿意看那位四十多奔着五十走的榜眼的。
  若是他能有陈孝祖那般的气质风度,大约还能吸引点眼球,可惜新科榜眼并没有这个技能。
  几天的闲散生活过后,陈景书便正式入职了,他如今也有正式的官职了,每日是必然要去的。
  翰林院总体来说不是很忙碌的地方,到了日子,陈景书换上发放的从六品翰林院修撰的官服,一时觉得十分新奇。
  吴氏看着倒是很满意他的样子,只觉得陈景书穿上官服更俊了几分。
  陈景书自己倒是没这感觉。
  何况还觉得官服没他平日里的衣服好看。
  真要说起来,穿官服显威风,多数是吴氏的心理作用吧?
  大晋的翰林院主要负责起草诏书、文书一类,编撰修书,科举一类的事情也都归翰林院管。
  到了这会儿就看出差别来了。
  如陈景书这般的新人来了当然要先从学习开始,算是入职培训。
  这可这也是有不同的。
  虽然都是老人带新人,但人家是教你去旧书堆里修书呢,还是让你学着草拟诏书呢,这可是大有不同的。
  陈景书不知道是对新科状元的特殊照顾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竟然是掌院学士亲自带的。
  嗯,掌院学士虽然只是正五品的官职,但也确实是整个翰林院的大BOSS了,何况翰林嘛,品级上确实不起眼,但与皇帝亲近呀!
  寻常六品小官,一辈子也不一定能见皇帝一面,但六品的翰林却是日常能见皇帝的,这比之其他官职自然不同。
  陈景书头一日分配到的任务就是看。
  看以前翰林院草拟发布的各种诏书,文件一类。
  尤其是皇帝的旨意最是重要。
  陈景书拿到的稿子包括了方方面面,民政,经济,文化,教育,甚至还有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内容。
  陈景书也不多话,问过说可以抄写但不许带回家之后,他便干脆的铺开笔墨开始抄写。
  过笔不忘这种技能,不就是这会儿用的吗!
  头一天是看各种诏书,心中大致有点概念,第二天便开始正式的讲解学习,能中状元的,笔下功夫自然都不会差了,因此写作文采方面是不说的,要说的是写诏书的要求和忌讳。
  除此之外,发往各部门的文件也得从翰林院出,这个陈景书也得学。
  说起来,到了第三天的时候,那位姓徐的掌院学士叫他开始练习写的便是这个。
  陈景书觉得其实这些只要用心学,都不算难,毕竟徐掌院教的细致认真,这事本身也不是太困难的技术活儿。
  可平日里这些东西接触的多了,所见所写皆是家国大事,也能看到旁人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建议和最后皇帝如何处理,这其实才是在翰林院最大的收获。
  在翰林院小半月之后,陈景书终于和他隔壁的外卖兄……哦,也就是探花沈纯建立了初步的友谊。
  沈纯今年三十四岁,池州人,早已成家,如今已经有一子一女,不过要说起来,沈纯家里也是池州巨富,祖父也曾是进士,父亲也考中了举人,到了沈纯这一代,竟还出了个探花,也算光宗耀祖了。
  话是这么说,但沈纯并不是那种刻板的性子,相反,陈景书觉得沈纯是个相当活泼的人。
  大约生来就是大少爷的缘故,他三十多年来从来没吃过什么苦头,亲事也顺利,家庭又和睦,因此让沈纯的性格当中也多了几分单纯。
  当然,这单纯不是傻乎乎,能中探花的,怎么也不可能真的傻。
  何况沈纯若是真的不通人情世故,他在会试时也不可能在号房点外卖了。
  嗯,说起外卖这事儿,其实也没其他。
  大少爷平日里没吃过苦头,本身又是个极爱美食的,自然不愿意忍受考场那糟糕的食物,在知道自己分到哪个区之后,不差钱的沈大少很干脆的撒了百十两银子出去,于是他会试三天,每天都吃的香甜。
  在与沈纯交朋友之后,连带着陈景书都觉得自己的或是水准全面上升了。
  大晋的官员是早坐班晚归家,中间午休不回去的模式,因此中午是提供一顿饭食的。
  翰林院的伙食算不错,有菜有肉有汤还常附带一些御膳房的小惊喜,比如什么新菜肴新点心之类的。
  陈景书觉得作为工作餐来说,这水平真的非常高了。
  但沈纯瞧不上。
  只是也不好自带,何况就算想塞钱请人开小灶,目前还是新人时期也是不合适的。
  可除此之外,沈纯倒是常带新奇点心之类的。
  陈景书对中式点心没啥研究,但西式甜点后世吃过不少,这会儿和沈纯聊起来也完全不负责任的瞎吹牛。
  然后没过半个月,他吃到了古代版的水果果冻,并且在吃到果冻的第二天吃到了中西结合但确实非常美味的布丁。
  ——沈纯你是神啊!
  陈景书二话不说要了食谱回去就塞给自家厨子让照做。
  可惜陈家的大厨不知怎么的,就是做不出沈纯家的水平来,这让陈景书很是失望。
  不过好在还能蹭沈纯的吃。
  当然,一直吃别人的也不太好意思,陈景书有空便也请沈纯去自家,再叫上几个朋友,大家一起喝茶也是好的。
  陈景书那里的好茶好水很多都是陈孝祖给他的,如今到了扬州的陈孝祖,越发开心了,整日里尽琢磨这些事儿了。
  总体来说,陈景书的生活保持着每日好好工作好好学习,蹭点沈纯的吃喝,得空了也回请朋友们品茶喝酒一类。
  陈景书知道自己本身是新人,更何况年纪又小,这会儿正是熬资历的时候,不说熬上许多年,但该学的东西,该做的事情还是都要做过一遍的,因此也并不十分着急。
  如此到了五月底的时候,徐掌院忽然叫了陈景书道:“今日去圣上那里当值,你与我一起去。”
  “我?”陈景书问道:“我去圣上那里当值是不是太早了?”
  徐掌院道:“不妨,这事不看早晚,你这几日草拟的文书我都看过了,如今叫你去也是合适的。”
  往皇帝面前露脸,混个眼熟的事情,莫说是新人,有人来了翰林院一年半年的都不一定能安排一回这样的任务,陈景书才来了一个月便被带着去皇帝面前,可见重视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