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强推完结+番外 (秦诜)


  当然了,虽然觉得陈景书傻乎乎,但皇帝对他并不讨厌。
  十八岁的陈景书,与几十年前少年意气的陈孝祖颇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本就是血缘之亲,相貌上也有几分影子,只是当年的陈孝祖更加单薄一点,陈景书瞧着,至少在读书人里头算结实的。
  当年的陈孝祖是一种秀与柔雅的样子,如今的陈景书则更加英气勃发。
  皇帝对比一下,觉得既相似,又有差别。
  嗯,陈卿那样的人果然是少见的,哪怕是他的亲侄子也难和他一样呢。
  当然了,比起相貌上的相似,对于皇帝来说,他对陈景书更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
  都是被陈孝祖坑了的人啊!
  陈景书完全不知道表面上看起来庄重严肃的皇帝内心都在脑补什么戏份,见皇帝没有什么表示,他也就略微松了口气,开始准备今日的题目了。
  好在今年皇帝不想玩什么新花样,只是照例出了一道策论,以去年安徽的水灾为题。
  陈景书眨巴一下眼睛,简直觉得这是陈孝祖和皇帝商量好的题目了。
  陈孝祖他不仅猜中了会试主考官,甚至连殿试的题目都猜中了啊!
  这题陈景书是练过的,还为此搜集了不少资料,这会儿不仅写起来得心应手,更是言之有物,而不是如大部分考生那般只会写些什么朝廷派遣钦差,发放救济的银钱粮食之类的套路虚话,更不必为了凑字数再写上一堆歌功颂德的话。
  讲真的,论歌功颂德,这些考生们算什么,大佬们可都在朝堂上呢。
  嗯,歌功颂德拍马屁这事,陈景书也是学过的。
  不过陈孝祖告诉他,这个技能不需要经常用,甚至多数时候是不必用的,因为皇帝真的不喜欢。
  等陈景书洋洋洒洒一篇几千字的策论写完,太阳已经快落山了,文和殿内不知何时已经点起了烛火照明。
  其实这会儿还远未到需要点烛火的时候,不过陈景书猜测主要是为了光线好点,不影响考生作答。
  等交了卷子,就可以到旁边偏殿里休息等候,大家一起来的,自然也是要一起走,不会让考生自个儿随便溜达的。
  不过比起前几回,陈景书对这次的殿试倒是十分有信心,因为那场安徽水灾,他看过前后所有的处理方式,王撰和陈孝祖都陪他总结过得失,而陈景书自己则据此又与往年其他水灾做对比,总结了一些水灾救灾的要点和原则。
  可以说,他写的既是那场水灾,又不仅仅是那场水灾。
  总结经验,制定规章制度,这是后世常见的做法,但却很能体现眼光和格局。
  因此殿试之后,陈景书可以说是最不紧张的一回了,回去之后只管弹琴作画,完全没把殿试当回事似的。
  殿试一共只有三百多人,但陪同皇帝一起阅卷的考官却有二十人,因此出结果是极快的。
  第二日再进宫,就是宣布名次,并且委任职务了。
  按照惯例是先宣布一甲三人,之后宣布二甲三甲。
  当陈景书听到一甲第一是自己的名字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会十分激动,但实际情况却是,他非常平静的向皇帝谢恩。
  一甲第一俗称状元,第二名称为榜眼,第三就是探花了。
  当年的林如海便是探花。
  现在嘛……
  一甲第三,沈纯。
  陈景书抬眼一看,好嘛!这不就是他隔壁那位外卖兄吗!
  一甲前三一般是当场授予职位,其他人就得以后再说了。
  按照惯例,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当然,要说起来,这些事情大部分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要说唯一有关系的,就是状元游街了。
  披红挂彩,高头骏马,年轻的状元郎意气风发,更兼之相貌俊秀,这可比前几科的中老年们好看多啦!
  何况老百姓最爱看的就是少年状元郎嘛,没见戏文里都是中了状元娶公主么。
  陈景书这一天可以说是相当风光的一天。
  等他晚间回去,吴氏虽然早就得了陈景书真的中状元的消息,可真的见了他,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只觉得有这么个儿子,自己这辈子都算圆满了。
  好不容易哄着吴氏收了眼泪,陈景书有些不好意思道:“其实,还有件事情想和母亲说呢。”
  吴氏正是最宝贝他的时候,这会儿陈景书就算说他要摘月亮,吴氏都得叫人给他摘的,因此道:“你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来。”
  陈景书羞涩一笑,问道:“母亲,我的婚期定了没呀?”
  吴氏:“……”
  看着之前还觉得少年壮志酬的儿子,吴氏突然觉得自己前一刻大概是眼瞎。
  哪里有什么少年壮志,分明是一脸少女娇羞!


第44章
  人生四大喜之二,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对于陈景书来说, 金榜题名已经有了, 就只差洞房花烛了。
  当然,吴氏自然也是很愿意尽快让黛玉进门的,一方面是她确实觉得贾家是个糟心的地方,另一方面,她和陈孝宗留在京城也是为了这事。
  说起来, 黛玉去贾家, 原本就是说因她无父母,因此由贾母教养。
  可实际上嘛, 贾家既没有教,也没有养。
  黛玉在贾家的一切花销都是她自己的, 更别说时不时还要补贾家账上的窟窿,几乎每年都有一两千两的银子入了贾家。
  至于说教, 吴氏就更想冷笑了。
  黛玉去了贾家,贾家既没有给她请先生读书,也没有教她管家交际,这些哪个大家闺秀是不学的?
  就算贾家没想这个, 但凡他们家教黛玉女红一类,吴氏至多也就说贾家小家子气,把自己当做小户人家一般罢了, 可连这个, 贾家也是没有教的。
  若是前些年, 说黛玉还小,不学这些也能说得通,可眼看着陈家下了聘,也说过等黛玉及笄就成亲,可莫说是黛玉及笄之前,就算黛玉及笄之后也是没人教她管家交际的事情的。
  作为日后的管家奶奶,这些不会,不说家里出乱子,就算是在外面也是要闹笑话的。
  真正的大户人家谁愿意要一个管不住事儿的媳妇?
  吴氏叹了口气,心想,自己若真是个恶婆婆,只这一点就足够拿捏黛玉了,日后闹起来,黛玉在这方面也不知要吃多少亏呢。
  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吴氏是打算在京城多留一段时间的。
  贾家不教的就只能她亲自来教。
  对陈景书说起这事的时候,陈景书便笑道:“他们家不教也不算什么坏事,母亲教她就好了嘛。”
  吴氏道:“话哪里是这么说的,有些话,她家里的长辈好说,我就说不得,这婆媳之间说是亲密,可又哪里是那么简单的。”
  陈景书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贾家自个儿内里就是那个样子,若是林妹妹学他们家的,到了咱们家反而容易有矛盾呢。”
  到时候一件事情黛玉说这样办,吴氏说那样办,这可不就是矛盾了?
  “这会儿她既没有学,母亲日后好好教她就是,不也方便?何况林妹妹又不是小心眼的人,她最聪慧,母亲待她好,她必定知道的。”
  陈景书这么说着,却被吴氏伸手戳着额头笑骂道:“瞧瞧,这媳妇还没进没,就担心我待她不好了?”
  陈景书嘿嘿一笑:“我自然知道母亲好的。”
  吴氏无奈的摇摇头,也不说他什么了。
  不过心中也觉得,这婚事还是早办的好,黛玉挺好的孩子,放在贾家可惜了。
  虽说是早办,但陈景书觉得这年头大家族办事就算再怎么早,实际上也不会很早。
  毕竟娶亲不是小事,何况陈景书也没有‘一切从简’的意思。
  固然他自己觉得婚礼可能太过奢华,但那也只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的,在目前这个年代,陈景书的婚礼就该是这个样子。
  再说了,这婚礼的场面不仅代表陈家的脸面,也是黛玉的脸面,因此陈景书便也由着家里安排了。
  如此在与贾家商议之后,定下七月初九成亲。
  就算这样,吴氏算一算也说时间太紧呢。
  这回吴氏和陈孝宗来的时候本料想着这事,因此预备的东西也带了不少,但如今还是有不少尚在扬州,另外就是黛玉的嫁妆,贾家那里是不知能出多少的,陈孝宗的意思是,把目前归陈家管着的林家产业一并拿给黛玉。
  虽然或许外人见着丰厚的嫁妆会以为那是贾家置办,认为贾家疼爱黛玉,但这不过都是虚的,黛玉真正能够得到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
  那些东西由黛玉带进来,日后她见人自然是有底气的,因为她虽是孤女,却并非一无所有。
  陈景书自然也赞同。
  哪知道就在这会儿,陈孝祖那里却突然来信,说林如海还有十万两银子的东西放在他那里,叫陈孝宗下回多安排些人手,到时候一并送来京城。
  陈景书知道这事的时候便愣住了:“这……大伯那里还有,父亲知道么?”
  陈孝宗摇头:“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看来比起陈孝宗,林如海还是更加相信陈孝祖,因此还额外存了东西在陈孝祖那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