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甚至老一辈人默认的漂亮,也不是指巴掌脸,苗条身材;而是长的高,面盘大,看着就喜气洋洋的那种。
  受“大众”审美的影响,在李秀英眼里,小妹这个子真有点矮,自己嫁的晚,那是她力气大,暗地里打跑了不少来提亲的臭小子。
  可小妹自己是不打算让她为了补贴家里嫁那么迟,让人说三道四的。
  自家老娘这里有自己担待着呢!小弟以后上学不是还有自己跟二哥供吗?
  他李永忠再妻管严,也没有那个脸说出让个小丫头片子供小兄弟上学的话来。
  到时候出不出钱可由不得他了。
  现在小玉也十三四了,念书又一般,这次考初中都快要了她的命了,就这还是吊车尾考上的,要想考高中那是没多大可能了。
  不过这年头念书念的好了也没用,多识几个字,倒也能学个手艺,到时候再找个好人家,日子也能好好过了。
  所以这几年也该补起来了,这瘦瘦小小的跟个豆芽菜一样,可怎么找个好婆家。          
  李玉香:“……”
  扎心了老姐,可自己以前分明比小五大的,也不知道小五今年吃了啥金坷垃。
  她倒是想多帮自家大姐干点活,但李秀英自己都开口说话了,李玉香哪敢不听。
  而每天就算起的早了,她也只会老老实实的坐在炕上看书,所以顾妩醒来没看到她才会多嘴问这么一句。    
  “她帮妈出去卖油饼去了。”
  顾妩听了小六这话感到一阵的诧异,七十年代初农村是会有集会,而且根据地理条件和人口多寡,还会有逢集日这一说。
  像宁远镇,因为正好处于312国道旁边,周围的小村小镇的又密集,所以每次都特别热闹。
  初时镇上政府定的大家逢三、六、九的集,后来看这样大家伙还一个劲抱怨不方便,就干脆逢了双日的集。
  也就是说,每月里农历的二、四、六……这种日子,周边别的村的,要想给自家换些缺的物什,就会天不亮就纠结一大帮人一道来宁远跟集。
  但这卖的东西基本都本上都是农家土特产,你这边往出去卖一斤面,我那边却几斤醋,换一换无可厚非。
  但像精面做的副食品、鸡蛋、肉食……这种的东西,那可是明晃晃的违禁品了,要让镇上的民兵看到了,没收都是好的,说不定还得把人拉到班房①里好好问一问了。
  “这些东西哪来的?”
  “是不是家里偷摸往牲口了?想挖社会主义墙角啊?”
  “啥?从百货商店买来的,那自家不吃还往出去卖,判你个投机倒把没毛病!”
  所以一听里李秀英出去卖油饼了,顾妩赶紧起床洗漱,把小六往李老太太那里一放,就出门找人去了。
  她出门刚拐个弯,还没走几步呢,就见顾庆海拉着个架子车,李秀英跟李玉香两个正帮着推呢!
  顾妩上前帮着推了一把,悄声问李秀英:“怎么回来了?”
  不会这会儿功夫,东西就全被没收了吧?
  李秀英一提起这个就高兴:“卖完了,正好有跑长途的车队,我刚一揭盖着油饼的帘子,这群人就抢光了,幸亏有你爸跟小玉跟着,不然我肯定来不及收钱的。”
  “你是不知道,两大钢种锅②油饼,一个两毛钱,没一会儿连一个都没了,我看今个晚早上上怎么也得……”
  李秀英还想说话,就听见前边的顾庆海“吭”了一声,她脸色一边,说了句:“回家再说,就哼哧哼哧的又推起来了。”
  等大家伙一进门,李秀英揭开门帘子往外一看,连外头没人,才把门关了。
  抖开自己的围裙就把里头的钱放了一炕桌。
  顾妩上前一看,一分的、两分的、五分的、一角的、两角的纸币,硬币都有,乱蓬蓬的一大丢。
  里头偶尔还夹杂着一块、两块的纸币。
  顾妩还没动,闻讯而来的小六高兴的嗷了一声,立马上炕跟李秀英一起数钱去了。
  “大,油饼外头不是不让卖吗?被人告到乡上怎么办?”
  顾庆海正笑咪咪的看自家傻婆娘跟小不丁数钱呢,一听大闺女的话,漫不经心的解释:
  “没事儿,都快过年了,民兵们都放假了,没人管的。”
  要不是自己也不会光明正大的出去卖油饼麻花。
  而且昨晚自己就得着消息了,还特地把这事跟村里人传达了一下。
  钱这东西又不咬手,能存一点是一点,所以今天村里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出来卖东西了,也就是挣多挣少的区别罢了。
  谁这么不要命,敢在这档口坏大家伙的事?
  就算真有那死心眼的真跑去举报了,他有证据吗?
  就算豁出去把全宁远的人都给得罪了,人家镇上的民兵也不见得管,毕竟能在这里上班的,基本都是镇上的人,平时捞捞油水就算了。
  现在都放年假了,再出来讨嫌,人家自己还不干呢!毕竟谁能这都年关上了,他们自己弄回来的新鲜货也得出手呢!
  不过卖油饼可真赚钱,自己大概算了算,一天的纯利润下来,都能比的上一个八级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可别小看只是八级工一个月的工资,这年头能熬到一个八级工人,那怎么也得二十年的工龄,还得技术过硬,全场工人半数以上的投票呢!
  


第239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9
  果然, 娘两个兴高采烈的数完钱, 李秀英又数了一次, 不可置信的喃喃道:“我了个天啦, 居然有一百块钱①!”
  说着把钱递给了顾庆海,让他也过过瘾。
  顾庆海接过去厚厚的一沓, 用手指沾了沾嘴皮子, 一分一角的数起来。
  越数嘴角翘的越高,心想这么多钱, 不枉自己得到消息后特地把近十年存的油票都给用了,还借了别人家不少。
  等他数完钱,把钱往眼巴巴看着的李玉香手里一塞:“来,给你也过把数钱的瘾。”
  李玉香长这么大哪摸过这么多钱, 手忙脚乱的接过去,一张一张的数的可认真了。
  等一分一分数完了,才有些意犹未尽的把钱交还给了顾庆海。
  顾妩看这一家子的财迷样,不知怎的,心里也有些高兴。
  “我看我小姨妈跟小六两个都要钻进钱眼里去了,以后干脆学会计吧,整个单位的钱都让你们管。”
  李玉香想象了一下自己每天数钱数到手软的场景,砸吧了一下自己的嘴:“这好, 我就学会计, 以后上银行当会计去,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
  真是想一想都美滋滋的!
  顾小六隐约也知道银行是存钱的地方,而钱可以买好多糖回来, 所以也跟着起哄:“当会计,当会计,小六也要当会计。”
  顾妩:“……”
  开个玩笑而已,再过些年银行点钱都用机器,真要靠人数,以后世那通货膨胀的程度,非得数残了不可。
  ————————
  因为吃到了甜头,自那以后的几集,顾庆海两口子晚上发好几大的缸的面,早上三四就起床,然后尽可能多的炸好油饼,才推到集市上去卖。
  但由于他们两口子上一集卖油饼卖的太快了,不免也有其他人家学着一起出摊卖油饼。
  不过因为三一二国道正好穿过宁远镇,过路跑长途的运货车数量着实不少。
  李秀英做的油饼、麻花又比其他家的分外好吃些,所以尽管多了不少竞争对手,但两口子卖的油饼还是一出摊就被抢光了。
  看的其他几家时不时过来眼热一会,还有姓王的一家特意买了李秀英那的油饼,试着吃了吃。
  王婆心里直嘀咕:这李秀英以前做的饭是好吃,村里村外的哪家过红白事都喜欢请她帮忙掌勺,但也就比自己做的好吃那么一点儿,怎么才几天过去,就好吃成这样了呢?
  这比起百货大楼那里卖的点心也不差啥了,还一直热乎乎的。
  这么冷的天,也不怪那帮司机们一闻到味儿就跟饿狼扑食一样了。
  顾妩看自家便宜爹妈挣钱挣的这么起劲,心里不免也有些痒痒。
  更何况以顾家现在的情形,未来几年这边又没有大灾荒,倒是不用担心家里吃不饱。
  可有光明正大把空间的东西往出来拿的机会,她也不会放过不是。
  而且能把日子往美了过,谁愿意整天吃糠咽菜的,手上还连一毛钱也拿不出来。
  所以她在知会了顾庆海两口子以后,接了五块钱,就跑百货商店买了红纸、毛笔、墨汁回来。
  当天晚上带着一帮小的,把纸裁成了两长一短的对联模样。
  等开集的时候把家里的桌子往卖对联那块儿一放,先出手挂了一副,就戴好解放帽,定定的坐在那等生意上门了。
  论理,其实上头前几年有红头文件,倡导大家过革命性新年,不但对联、门神不让贴了,连烟花炮竹也不让放。
  刚开始规定的两年,不管是城里还是农村,执行的还挺严格的。
  但这边几百年祖祖辈辈都是热热闹闹过来的,猛不丁的不但不让置办,甚至连年夜请祖宗都不让了,大家越过越觉得心里憋得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