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完结+番外 (小二娃)
而辍学在家的孩子里头,基本都是女孩子,就像整个宁远镇,但凡是有儿子的家里,那必然就是女儿辍学挣工分,一起供养男孩儿。
只有相对宽裕的家庭,或者特别得家里喜欢的女孩儿,才能跟着家里的男丁一起去上学。
而像顾家,顾二叔家的顾红霞上学就是因为家里宽裕;顾五能上学是因为家里有人强烈要求。
顾妩本以为原主能去上学,肯定是顾庆海的原因,毕竟不管从记忆里,还是顾庆海这两天的表现,他都算这时候挺疼女儿的人了。
但她刚才洗澡的时候仔细翻了翻记忆,才发现坚持让原主上学,并在六岁后就把她送到学校去的,居然是她妈李秀英,而表面上看上去特别开明的顾庆海却不咋支持孩子上学。
为此夫妻两还干了一仗呢!
顾庆海认为国家既然连高考都取消了,正当的知识青年都得上山下乡,接受他们这些老农民的再教育。
那就说明连领袖都认为上学用处不大,这时候与其跟着那帮饭都吃不饱的臭老九学些劳什子,把好好的女孩子都教坏了。
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挣工分,等自己以后替闺女攒好了嫁妆,啥好人家找不到?
再加上后来又出了几起知青老师把女学生肚子搞大的事情后,他就更不允许女儿去上学了。
在他看来,真要学认字或者打算盘,那去扫盲班学还不是一样?那里乡里乡亲的倒还安全点。
但顾庆海的老婆李秀英虽然大字不识一筐,但她铁了心的就是要让女儿上学。
别人说话一概不听,哪个敢劝,她就拿扫把把人轰出去。
李秀英上学那会儿,全国刚刚解放不久,她们那旮沓也跟着设了学堂,她也响应国家男女平等的口号去上了几天学堂。
但后来因为她爹重男亲女,家里又缺个放羊的,所以她不过上了三天的学堂,连十个洋码字(阿拉伯数字)都没学全,就又被叫回家放羊了。
自那以后,她每天起床去赶羊的时候,就只能羡慕的看着兄弟们闹哄哄的背着土灰的单肩土去上学,有时候还会时不时的逃学。
后来李秀英也偷偷跑去学堂看了好几次,但夏秋的时候她得放羊割草,春天的时候她得跟着耕地的爹捡草根子,以防草涸庄稼,好不容易熬到了冬天,她爹总算松口让她去上学了。
但李秀英去了两天,发现自己啥也听不懂,上课听写时还被老师说了一顿。
等下课后,一起上学的男同学就一边起哄揪她的辫子,一边笑她跟猪一样笨,这么简单都不会。
李秀英这姑娘从小就特别爱面子,所以自此她宁肯抱着哥哥弟弟的书在家自己琢磨,也不肯再去上学了。
但学习这个东西,套句时髦的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她连最基础的东西都不会,所以再琢磨最多也就认识几个字,但多的就没有了。
而且随着年龄慢慢大了,早先死记硬画学会的几个也写不全了。
大概是因为执念的原因,她自小就佩服文化人。
后来她能翻两座山嫁到宁远来,还是因为有次逢集的时候,她正巧看到顾庆海在帮着大队长算账,他还写了一笔好字。
所以在媒人上门提亲的时候,在得知是顾庆海后,她才痛快的点了头。
后来嫁过来以后,李秀英才发现,自家男人的算数是跟他那个学算盘的大哥学的。
而他写的一笔好字……
新婚夜
李秀英:“……”
你先给我起开,嗯,你给我写封保证书吧!
一天得教她三个,不,五个字才行!还不许嫌她烦,不许嫌她笨,这么下去,时间长了,她就能学会老多字了。
顾庆海:“啊?你说啥?我没念过书的,怎么可能会写字!要不我说你写?”
他娶回来这婆娘不会是傻的吧?还是自己请的媒人给她家胡说八道啥了?
他啥时候就认字了!就他现在会的几个字,还是在镇上扫盲班学的呢!
李秀英:“……”
合着你那一笔好字就仅限于写自己的签名了是吧?
幸亏后来顾庆海不仅对她好,还挺会来事,李秀英这才放下了跟顾庆海离婚,然后再找个文化人当男人的打算。
但既然嫁个文化人的打算落空了,那轮到自家孩子时,不管生几个,是男是女,她都得让她们好好的上学去。
所以不就是女孩儿念书吗?
念,为什么不念?不仅要念,还得好好念,把那帮成天上山下河的臭小子都给比过去才行。
而且只要孩子上进,那她砸锅卖铁……好吧,没锅铁可以砸,拆房子都得把人供出来。
等高中上完了,她再托人想想办法,让闺女招工进城去,到时候她就跟着去给闺女做饭,就不带顾庆海这个死顽固。
而且要是话都说这份上了,你顾庆海还是不同意?那就离婚,我带着两孩子找个同意让她们上学的后爹去。
反正这时候念书的学杂费加起来也不过三块钱,到大队上开一个贫困证明,还能全免了。
这不要钱的事,你都不同意。
那你这个当大的就是个因为不舍得一个劳动力,就要生断了孩子前程的人渣!
至于别人跑过来胡说乱说的,就赶紧滚出去,我们家的事不需要外人多嘴。
就这么,李秀英战斗力特别强的把一干听说两口子闹离婚,跑过来劝她丫头片子上学没用的人都给轰走了。
而被闹得脑壳疼的顾庆海,看着自打嫁进来就没哭过的老婆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再看看小眼睛明滴溜溜,特别紧张的看着自己的大闺女,到底还是同意了。
他刚一点头,李秀英扑上去一个熊抱,眼泪鼻涕往顾庆海肩膀上一擦。
就兴高采烈的带着闺女会房缝书包去了,为此还挪用了给顾庆海做新裤子的条绒布。
可把他的鼻子气歪了!
第235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5
而李秀英送顾五上学时, 吸取了自己的教训, 生怕这孩子跟自己, 念书时脑子笨, 就特地在顾五刚五岁的时候,就送她去上学了。
这样万一孩子刚开始听不懂, 还可以多留几级学——多学几年总能学会了吧!
而且要是在这几年里, 万一有人用这个笑话小五,她还能理直气壮的用自家孩子小的理由, 找他家怼他去。
不过李秀英的担心并没有用上,顾五这孩子可能天生就长了个学习的脑子,她除了上课听课,基本也不怎么用心学。
但一等考试了, 她偏偏就能比过一大帮普遍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同学,而且成绩永远都是双百,一次意外都没有。
所以别看顾五现在才十一,但她已经小学毕业了,而且升学考考的相当好,正是整个宁远学区统考的第一名。
而等寒假过了,她就成正正经经的初中生了。
大概这时候凡事都爱搞个高大上的名头,所以自己学区出了个“小神童”, 学区里为了表彰她, 还特地给顾五奖励了一个印了领袖头像跟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子和一个塑料皮的笔记本。
李秀英跟顾庆海两口子可高兴坏了。
塑料皮笔记本被郑重其事的放在了李秀英放钱的小柜子里头。
而搪瓷缸子却天天被夫妻两装满满一大缸子的水,然后端着水东家窜西家转的到处显摆。
甚至两口子有时分不公,还会吵两句嘴。
而这段时间顾家时不时响起的声音就是:“哎, 小五,你见我那缸子了吗?我去你郭叔家转转,可我把缸子放哪了?”
小六眼尖,每次都老实替她妈盯着缸子的动向:“妈,我大趁你上厕所,倒了一缸子水跑了,我听他说他要上大队上去。”
李秀英:“……”
这不要脸的,当初不让小五上学的是他,发了奖励抢的比自己还凶的还是他。
开始时夫妻两无缝对接的端着个满满一搪瓷缸子水到处转,弄得乡亲们还以为他们搁这水里放了啥了不得的好东西,才让两人轮流吸溜溜的喝。
不然这数九寒天的,多热的水端出去不一会儿就冻成冰疙瘩了,犯得着端着个大搪瓷缸子到处跑吗?可别一不留神闪了胳膊。
后来有个八卦的实在没忍住,就开口问:“队长你跟嫂子喝啥呢?”
这你一口我一口的,喝得别提多香了,看得自己一明明不渴的人都想要过来嘬两口。
莫不是城里又有啥时兴的喝的了,这城里的东西就是高级,居然还是无色无味的。
怕不是电视机里那什么治病救人的灵药?
顾庆海被问的一头雾水:“水啊!还能有什么?”
支棱着耳朵听八卦的众人:“……”
哄鬼哦!这水你都端着喝快半个月了,真要是普通水,你们夫妻哪来那么大热情?
被大家看的臊了,顾庆海才挺着胸脯安利了一波自家小五得奖的事。
乡亲们:“……”
居然还有这么骚的操作,要是俺们忍住了不问,队长你是不是能活活憋死?
但自这以后顾庆海到底是不好意思再把搪瓷缸子往外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