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宝玉没办法和黛玉说清楚两个男人之间的兄弟情谊能到哪一个地步,并且,这样的话最好是不要在这个时代说出口,不然传到别人耳朵里,又是一桩大逆不道——居然胆敢和当今天子称兄道弟!
  不管怎么说,宝玉捏了捏黛玉的手,一脸轻松地看完信并让她放心,黛玉很快便想通了,抿嘴笑笑说:“是我多虑了。”
  “不不不,玉儿你只是……更加成熟,思虑更周全了一点。好了,我打算把孙管事和小赵留在南边,只他们俩,恐怕还有些底气不足,所以我打算把二更也留下,他们的家眷,就劳烦玉儿你令人安置稳妥了。”宝玉身边的小厮不论哪一个拎出来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物,现在把二更留在南边,不大不小的事情他都可以裁断。
  只可惜贾蓬毕竟年岁还小,性子不稳,不然倒是更好的人选。
  宝玉可惜了一回,就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倒是贾蓬在院子里,鼓着脸,全身都写满了不高兴三个字。
  时年,他也有十七岁了,但是依旧像是没长大的孩子一般。
  身为亲哥,不能嫌弃弟弟幼稚,故而贾芃只能耐心地劝说,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几句话:
  一是从公来说,‘你现在年岁不够、又是白身,就算二叔放心把差事交给你,你能服众?’
  二是从私来说,‘咱们离家都三年了,家中长辈那里很是该尽孝的,再说二叔都回京了,我们想留在这儿,老爷能答应,太太(王熙凤)也不能答应。’
  三是从自身来说,‘这趟回去我得成亲了,你的亲事估计太太也挑好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你有孩子有本事了,像环三叔或者像苒二哥那样,去哪儿都没人拦着。’
  “唉……”贾蓬叹一口气道,“你说,我要是成亲了捐个官出来,还能再来琼州岛不?”
  他亲哥差点没忍住一巴掌拍下去:【弟弟啊,你能有点儿出息不?】
  贾蓬愁眉苦脸:“那咋办?我这脑子也不是读书的料,所有的字拆开了我认识,合在一起那些个四书五经是个什么鬼啊!不像哥你,好歹二叔说你磨一磨还能磨出个举人来。二叔说我就连武科都不一定能考出举人身份……还不如捐官呢,反正我就想去太府寺(亦叫大司农)当个农正也挺好啊!”
  贾芃眉头一皱:“越说越过了啊,就你这一嘴巴子诋毁读书人的话,被人听到了,你就别指望当农正了,来琼州岛买块儿地当农民还差不多!行了也别唧唧歪歪了,早点睡吧,明天可别起迟了。”
  知道无法改变现状留下来,贾蓬无精打采地点点头。
  …………………………
  及至贾将军一行人离开当日,没有万民书,没有万民伞,只有前来送行的副将八人、军官若干、士兵上百。
  气氛庄严肃穆,饶是其余八位副将这三年被贾将军压制得够呛,觉得对方权威太重,这时候也生出了几分离愁别绪:【毕竟这样背景雄厚能干实事的上司可是可遇不可求的啊。再来的接任/或者就地提拔升职的人,之后还能不能准时准点够分量地要到军中饷银呢?还能不能连连上折子,连催带讨地要来刀/枪/武/器,充实武库呢?】
  这么想想,顿觉前途未明,倒是叫他们对贾将军的不舍之情多了几分真心。
  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惠州渡口今日被清场过了,并无普通百姓,倒是有住在船上的番邦人感叹一句:“这位贾将军的夫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啊。”标标准准的大明官话,就连声调都没错!
  随福船一同来接人的依旧是贾苒,三年不见,他黑了不少,但是更像个爷们了。
  在船头与码头众多即将成为前任的下属慢慢挥手道别的宝玉在进了船舱之后决定收回前言——贾苒这小子,还是一如既往地能叨叨啊,已经开始从他去年春天率领的水师协助地方官员打击洞庭江洋大盗的赫赫战功吹到今年秋天他驾着小舟率领小队在东南诸多小岛剿水匪海盗的英雄事迹了。
  当然,听得最认真的也就是怡姐儿和悦姐儿了,就连薛家三宝都知道——苒二哥说的这话一定是艺术加工过的。
  宝玉乐得看侄子逗女儿,看苒哥儿一手抱一个,笑着问:“你平时就这么糊弄我两个侄孙女的?”
  贾苒哈哈一笑:“她们太小,还听不明白我说啥,不如和怡姐儿、悦姐儿说话来得有趣。”
  如是一番絮叨,宝玉的双黄蛋女儿有些犯困了,黛玉示意奶嬷嬷抱走两位姑娘,然后船舱中只留下宝玉和贾苒。
  …………………………
  “年后,吴统领恐怕会动一动,江南水师的人事也会有变动,你若是想要在水师干出一番事业来,抓住机会,好好表现,嗯?”宝玉给贾苒透了个口风。
  贾苒听了之后,眼睛一下睁大,然后用力地点了点头:【留在水师好啊,前几年二叔呼啦一下把鞑靼打下来成了蒙省,这些年同大明边境接壤的那些国家部落都安静如鸡,也就剩下海那边的倭国和一些岛国的人还在不知死活地蹦跶!照这个趋势下去,短时间内除了水师,别的地方可没仗打。不打仗就代表没军功,没军功就代表不能升职加俸禄……可怕!】
  宝玉给贾苒透露完内部消息之后,又闲话家常一阵,最后上手亲自给侄子一些‘指点’。
  一刻钟之后,贾苒五体投地,龇牙咧嘴地想着:【二叔的身手还是一如既往地好,这摔得我浑身舒坦……不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天黑之后,坐在福船上往外看,是黑乎乎一片,间或出现零星的灯塔(注),指引着福船切莫偏离了航线。
  三年前,怡姐儿和悦姐儿才三虚岁,对坐大船的记忆已经不是很深刻了,现在头一天上船,精神头很好,叽叽咕咕就是不肯睡。
  黛玉看着一双女儿,笑了笑,又叹了一口气。
  宝玉伸手揽住她的肩膀:“怎么了?”
  “三年没见,也不知道萌哥儿和芽哥儿现在长得多高了,是胖了还是瘦了……”这些念头三年来在黛玉的脑海中出现过无数次,但是却没有一次开口说出来,因为她知道表哥身负皇命,只能舍了小家为国家,自己说这些,听到表哥耳朵里,他也会不好受的。现在已经在回家途中,黛玉再也忍不住了,大约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宝玉拍了拍黛玉:“别担心,就要团聚了。”
  ……
  三年前南下,是先走京杭运河再走海路,现在水师实力比之当年稳妥不少,考虑到运河已经结冰,便直接沿着海岸线北上,到天津港靠岸。
  再转陆路,一行人赶在了腊月十八这一天抵达京城,惜贾苒军令在身,不能下船,便洒脱一笑,在船上与二叔堂弟堂妹等人告别,重新南下返航江苏。
  作者有话要说:  注:中国第一座灯塔是民间集资建于福建惠安县的崇武灯塔(1387年)。明代永乐十年(1412年),官府在长江口浏河口东南沙滩上筑起一座“方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墩,其上昼则举烟,夜则明火”,指引船舶进出长江口。这是中国由官府出资建设航标的先例。


第445章
  好像每隔几年,荣国府的管事就得领着下人们在寒冬腊月的时节, 候着城门口, 等出远门归来的主子, 这其中要数等宝二爷(如今的宝二老爷)的次数最多。
  当然,这次在城门口候着的,还有两个金贵人物——萌四爷和芽五爷, 他们特意和夫子请了假, 毕竟回来的是他们的亲爹亲娘, 亲自来城门口候着, 方显其二人的孝心。
  今个儿一大早开始出门前上至老祖宗下至芽五爷嘱咐了多少遍接人的队伍一定要背着热汤热茶等等等的话就不必赘述, 管事半点不敢松懈。
  这次跟来的管事依旧是单大良,他一心不敢让两位爷冻着, 但是萌芽二人却不肯在茶楼里避风, 单大管事只能小声呼喝着叫伺候的小子们机灵着点, 站在上风口给两位爷挡风。
  好在宝二老爷等人的队伍依旧是当天进城队伍之中最引人注目的存在,才过午时, 单大良不费力气就瞧见了主马车之后那辆马车车辕上坐着的自家‘不成器’的儿子。
  “来了来了, 宝二老爷他们到了。”荣国府的下人们一阵欢呼。
  同时,萌芽两位爷也激动地上马往前迎过去:“老爷!”
  这一声可把宝玉鸡皮疙瘩都吓出来了, 但是时下就是这个风俗, 萌芽兄弟大庭广众之下要是叫爹爹,怕是第二天就要被人诟病,尤其贾萌这样年少英才,正是惹人嫉妒的时候。
  城门口不是叙旧的好地方, 宝玉想着,索性就叫两个儿子进了马车去陪黛玉说说话。
  萌芽二人也确实想念爹娘妹妹想得狠了,便把骑来的马交给小厮,然后钻进马车。
  马车车厢很大,里头坐着黛玉、双黄蛋姐妹花和赤儿橙儿两个丫鬟,怡姐儿和悦姐儿看到两个陌生的男性青少年进来了,一下子还有些茫然。
  黛玉一手拉一个儿子,眼神不错地上下打量萌芽兄弟,口中则是小小声地对女儿们说:“怡姐儿、悦姐儿,这是你们哥哥呀,还记得吗,哥哥们不是每年都送给你们很多礼物的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