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这般话,倒是像是在交代后事一般,叫宝玉和黛玉如何能平静心情?
  但是宝玉知道,从老祖宗的脉象上来看,这位偏爱自己的老人家的生命确实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幸好十六那边透露过消息,年后不会把我调出去了,这样也好,老祖宗最后的日子,我能陪着她……】
  祖孙三人私语了小半个时辰,期间大多是老祖宗在说,宝玉和黛玉在听,到最后,老人家精力不济眼皮子开始打架,说话也含含糊糊的了,却依旧坚持着把匣子往黛玉怀里推。
  “收下吧。”最后,宝玉如是对黛玉说。
  黛玉红着眼眶伸手接过。
  老祖宗却开心地笑眯了眼,眼角爬满了密密的皱纹:“这就对了嘛。”
  老祖宗笑着笑着,就歪在塌上睡着了,宝玉伸手抱起她,轻轻地放在里间床榻上,黛玉去把鸳鸯喊进来伺候。
  鸳鸯进屋之后看到老祖宗睡了,也毫不吃惊,毕竟她是贴身伺候贾母的人,贾母这些年的身体状况她一清二楚。
  轻手轻脚服侍老祖宗睡下,鸳鸯小声道:“老祖宗早早就嘱咐过了,给二太太准备了一些皮毛料子,我去叫琥珀拿来。”
  皮毛料子一裹,小木盒子也就无人瞧见了。
  这也许是贾母吩咐过的,也许年迈的老祖宗根本就不记得让孙儿遮掩一下这回事了,或者根本就是鸳鸯自己灵机一动的主意,不管怎么说,这也表示鸳鸯这些年在老祖宗身边是十分尽心得力的。
  黛玉冲鸳鸯道了一声谢,鸳鸯抿嘴:“这都是我该做的。”言罢,也没多说什么,冲着宝二老爷和宝二太太点了点头,就去拨弄老祖宗屋里熏着的安神香了。
  宝玉和黛玉带着孩子们离开荣庆堂,原本因为归家而生出的喜悦之情,在亲眼见到老祖宗的身体状况之后,消失殆尽。
  …………………………
  然而这目前只是宝玉和黛玉的隐忧而已,在荣国府别的人看来,老祖宗依旧是精神矍铄,尤其邢氏和王氏,如果会唱现代歌曲,大约觉得婆母就是那种还能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物……
  等到傍晚贾政和贾珠下值回府,宝玉黛玉已经收拾好心情了。
  一家人和乐融融,吃完一顿团圆饭,酒是不敢多喝的,毕竟宝玉明天一早要进宫面圣。
  次日天不亮,荣国府二房三位男丁就出门了,宝玉骑长风不快不慢地走在宁荣大街上,转个弯到了朱雀大街,三年不在,京中的变化自然是很大的,路面笔直平整,沿街一溜排水渠也都加了盖,再不是污水横流的样子,要不是那些房子安的都是木门木窗,宝玉还以为这是回到了现代——沿街两边是整整齐齐一水儿的水泥小楼,三层四层高的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还被人粉了墙壁。
  贾政贾珠这二人都是文官,这么冷的天,在暖烘烘的马车里,贾政端起小炉子上热着的茶水,撇开茶叶浮沫,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没头没尾地问了长子一句:“你……已经把折子递上去了?”
  “是的。”贾珠如今也是四十多的人了,保养得当,瞧着也就是三十多岁的模样,是个温文尔雅的中年大叔。
  “嗯,也好、也好。”同样保养得宜的贾政缓缓点头道。


第448章
  朝会开始,有事早奏, 到了年底, 其实日常税赋之类都无大事了, 就是需要得特别注意防寒防灾。
  当然,今天的肉戏,十六、宝玉还有朝中不少大臣都有所耳闻。
  果然, 不多时, 一御史便站出来表示有本奏。
  御史虽然品级不高, 但是因其是具有监察性质的官职, 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所以地位有些超然。不过这一届的御史比先皇时期的要收敛多了,大约是因为这么多年磨合, 御史也知道, 今上是那种‘好啊你要参人可以啊但是必须有实锤不然就是以权谋私朕小本本记起来回头累积得多了, 就和你这个滥用职权的人算账哦’的讲求证据的一国之君;而御史台台正李文渊也是出了名的刚直不阿,有时候陛下那边的小本本还没累积到秋后算账的程度, 他这边就先伸手把那些个越线好几次的下属‘清理门户’了。
  所以这么多年来, 除了十六登基最初几年,御史们蹦跶得最欢, 后来因为他们对十六的家事抱着想染指之心, 劝诫了几次陛下充实后宫啊、劝诫了几次陛下早立太子啊等等,被十六强硬打回,并且用暗卫的力量找到这些咸吃萝卜淡操心,不监察百官是否尽忠职守反而把眼光投放在后宫的御史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铮铮铁骨、以卑察尊的实证。当然结果并不很尽如人意, 这一些言官照样有不少其身不正、其心不纯的,这就被十六和李文渊慢慢筛篦掉了,如今能留在御史台和六科给事中的,大多是真的因言而言。
  就譬如今次参宝玉的这一位,确实言之有物,参两广将军贾瑛在任职期间,不察后宅、与民争利、荒芜田地、市恩土人之罪。
  四条罪名一条比一条严重,如果说第一条只是参宝玉连管理后宅的本事都没有,暗指其修身齐家的本事都不到门,那么后面三条,一条比一条严重。
  与民争利指的是贾瑛之妻牢牢把控纺织机,致仕两广籍闽地靠纺纱织布过活的百姓生计艰难;
  荒芜田地则是因为贾瑛之仆从出面收购大量棉花亚麻,导致不少人放弃种粮食而改种棉麻;
  最后一点,市恩土人,市恩两个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尤其贾瑛还是地方上的武将,和任何地方势力有牵扯都是大罪名。
  这位御史出列有理有据地罗列了贾瑛的罪名,叫站在工部尚书身后的贾政心头就是一跳,不过他往上偷偷看了一眼,陛下的神情倒是依旧很轻松,再看一眼,站在蔡阁老和卫阁老身后的亲家公(林如海)也稳如磐石,贾政稍稍放下了一部分心。
  果然,陛下准许自己嫡次子自辩,而宝玉,不疾不徐地将所谓的四条罪名一一说清楚了。
  讲实话,大部分朝中官员是不知道自梳女的,现在听说详情之后,倒是没有办法违心说冰玉堂相关不是一件善事了,顶多就是嘀咕一句贾瑛这是夫纲不振,才会允许女眷抛头露面去做这些。
  至于说荒芜田地,宝玉手里有这三年两广军田之中的产出数据,绝对是远超历年的。军田尚且如此,百姓的耕田想来就只有更加丰产的。荒芜田地的罪名之所以严重,是因为朝廷担心百姓逐利,种植桑麻等作物使得当年粮食减产,可如今,户部的钱尚书摸着良心说,这三年来,两广的粮食一年比一年产得多,已经远超湖广了。
  再说市恩土人,宝玉直接甩出了橡胶树移植过程中所需的花销,确实远远比买树本身开支要大,只是户部那边都笼统计为购树,所以引得御史诟病。
  朝中众人听完贾瑛自辩,便去看陛下与阁老尚书们的神色,然后便知道了,这四大罪名对于贾瑛来说,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变成毛毛雨的小事而已。
  众人便是要议一议,却也不得不承认贾瑛的自辩有理有据,满朝之中,武将绝对是要占自己人的,更不要说,文官之中,把贾瑛视为自己人的也不在少数,譬如钱尚书?譬如阴尚书?
  反正,最后这一场一开始来势汹汹、石锤慢慢、恨不得一下子把贾瑛捶到地底下去的弹劾,不到半个时辰就尘埃落定了。
  宝玉毫发无损,并且在回京的第一次朝会上,就把御史堵得哑口无言,叫众人想起来,这一位可不是单单会修路和种树而已的,人家最擅长的是练兵!
  贾政松了一口气,另有其人却堵着一口气。
  诸事皆了,坐在最上头的十六便开口了:“都没事了?那就散了吧,哦,三位阁老,六部尚书,还有贾瑛贾将军留下。”
  其余官员相互看了看,便行礼后退了,毕竟人家两广将军回京述职,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听的。
  也不必转道去乾清宫了,省得大冷天的折腾人,十六示意初一开路,直接带着众人往太和殿偏殿去。
  偏殿可比大殿暖和多了,十六挥挥手示意阁老尚书们都坐下,顺便,宝玉也得了一个坐位。他述职的折子早就递上来了,但是每次宝玉回京,朝中诸位大佬想要听的,从来都不是折子上中规中矩的数据统计而已。
  一番问答是唇枪舌剑,主要的重点就在于早禾一年三熟的产量极限到底在哪里?如何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增产?惠州等港口的番邦人几次三番提出想要获得上岸的居住权,如何答复?再有还有质疑军改之后成效的等等。
  众人在居然比朝会的时间还要久,谈完正事也近午时了,十六索性留了诸位臣子在宫中用膳,顺便笑着说:“就当是给我的将军接风洗尘了。”
  午饭间,太子和二皇子也被喊来了——没错,水旭在前几年被顺理成章地立为太子,只不过现在因为他还在念书,所以东宫三师三少尚且空悬,东宫属官也没有分派,不过,太子今年已经十九了,来年及冠,必定得上朝试手,所以近来陛下把他带在身边的时候是越来越多。
  今次太子殿下来了,十六特特叫他去给宝玉斟了一次酒:“当年在江苏的时候,你最喜欢叫贾将军抱着喂饭了,还记得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