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王氏噎了一口气:这不是才收到年礼,一个兴奋,给忘了么,再说……“不能够吧,我听说蒙古人他们都撤走了啊,外头都说咱们大明是必把蒙古人打得落花流水的,难道那些蒙古人明年还要再来?”
  “妇人之见!妇人之见!我同你说不清楚,你要真想当一个慈母,我看也别给宝玉和珠哥儿塞人,环哥儿那里,你可问过他,领着庶子的分例,现在人情往来开销可够?环哥儿媳妇这也快生了,丫鬟婆子奶嬷嬷都配好了没有?”
  王氏一下子就不愿意说话了:【我管他够不够?这府里的钱都是我两个嫡亲儿子的,为何要分薄与那妾生子!还要多出这么多伺候的下人,哼,我儿还在关外吹冷风呢,他倒是要享福?】
  当然,面上她自然不会这么说,而是笑着商量:“老爷说的是,虽然现在都是珠哥儿家的在理事了,但是没考虑到环哥儿屋里的情况,依旧是我的不是,珠哥儿家的做嫂子也不好管到小叔子房里去。要么,我指两个可心的人儿去伺候环哥儿?毕竟他媳妇儿现在身子重,不能吃力,有人帮着分担一些也是好的,不是?”
  这个倒是可以,贾政面色和缓了一些道:“你看着办吧,不要弄那些妖妖娆娆的去。”
  王氏点头应下,心说:【我给珠哥儿和宝玉物色的那两个好生养的老实丫鬟才不能便宜了贾环这小子呢!】
  当夜,贾环回家之后,看到自己院子里多了弱柳扶风的丫鬟,登时眼睛瞪得比牛大:“这这这嘛啊?”
  武氏扶着腰,笑眯眯地说:“太太疼你哩。”
  贾环差点没一个踉跄,看着媳妇儿抱着圆滚滚的肚子笑得一脸杀气,他转头去找老爷了,当然话,说的很好听,先是谢过了太太的慈爱之心,再是表示自己要专心准备后年的武进士考试不能分心。
  话说到这儿,贾政一个叫心神畅快:【自己两个嫡子已经是一文一武一门双进士了,要是连庶子都能够……那么说明我荣国府的人多么上进啊!不行不行,这两年之间,一切要让环哥儿分心的事物都不能出现,什么蛰蛰蝎蝎的小丫鬟,打发走打发走!】
  遂贾政这时候又觉得老妻给庶子送去丫鬟是不安好心了(王氏吐一口老血:老娘不来管了!)。
  这两个原本要去伺候环三爷的丫鬟在环三爷院子里还没呆上半天就被领走了——原本有贾珠和贾兰这对父子珠玉在前,更是有一个远在关外都依旧让府里不少丫鬟小媳妇挂念的宝二爷,贾环在荣国府就不是丫鬟们的钦慕对象,这下子,更加没有人把主意打到环三爷的院子里了。
  叫赵姨娘知道之后又生了一场气,不过也没人在意她的想法就是了。
  ……
  傍晚的时候,李纨身边的素云附耳对大奶奶说了几句,李纨神色莫辨地道:“咱们这个三奶奶,也是个伶俐人呢。”能让爷们自己出面去拒了太太送去的丫鬟,可不伶俐?
  素云是李纨的心腹丫鬟了,从前在李家的时候就陪着李纨,后来陪嫁来了荣国府,便自梳不肯嫁人,就连李纨有身子的时候想让她伺候大爷,她都躲得远远的,所以如今在李纨面前最是得用。她劝说自家奶奶:“奶奶何必把些许小事放在心上?总归这一次,太太在环三爷那里碰了一鼻子灰,被老爷训斥了,现在短时间内也不好再提给咱们大爷指人来了,奶奶现在只要稳着,等明年兰哥儿媳妇进门,太太就算再如何,也不会不顾着规矩,在孙媳妇进门之际给儿子指丫鬟的,老太太那边也不会准的。”若不然,就是叫兰哥儿媳妇看笑话了。
  李纨一想:【也是,现在最重要的是开年后兰哥儿的婚事!贾环日后终究是要被分出去单过的,区区庶子而已,她武氏在精明能干,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第二天,从荣国府侧门出去的好几辆牛车,载着丫鬟婆子和小厮去荣国府的姻亲世交家里送东西,就连贾兰未过门的未婚妻都收到了几块极好的皮子。这也向外传递了信号:咱府里的宝二爷好着呢!咱大明的黑省好着呢!
  …………………………
  关外这边,天寒地冻,大家伙儿都知道,这时候,蒙古联军基本上是不会在进攻了,不过这个年过得也特别警醒——毕竟基本也不是绝对,万一人家真的冒着鼻子耳朵被冻掉的危险在大年三十儿搞一场突袭呢?
  临了,临了,黑省固若金汤的城墙可不能在过年期间被蒙古人给破了。
  要说下头人这个年过得不安生,那么吉省和黑省的驻军将领们也很焦躁,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回鞑靼和朵颜三卫是不从大明咬下一块肉不甘心的了,那么开春以后,一场恶战势必难免。
  而且开春之后,龟/缩战术就比较被动了,大明不可能真的抛弃城外的村落与良田,那是不战而败,主动向内推进了边界线啊——再说了,被暂时安置在城里的百姓也不会愿意以往的家园就这么被人给占了的。
  如果说,十一月的时候,宝玉随机应变的战术暗合了当时朝廷众多大臣们的想法,那么年后,恐怕他还是要让那些一意觉得可以和蒙古人坐下来好好谈谈的文官们失望了。
  关外风声鹤唳,京城也不怎么太平,虽然大家都想要在辞旧迎新之际表现出一副天下太平的样子,但是朝中的暗涌不是说压就能压下的。
  就在陛下封笔前一天呢,文武百官还在争论“蒙古联军到底是真的有止战的意思还是因为天气恶劣想要蒙蔽我朝军队”呢。
  文官大多觉得人家肯定是因为没有在黑省和吉省占到便宜,被咱们大明的国威所震慑了,所以知难而退
  武将则是觉得,这群野蛮的蒙古人不可能这么快就想要和咱们和谈的,不然他们两方合作纠结了十万大军岂不是成了笑话?
  论嘴炮,舞蹈弄棒的当然比不过摇笔杆子的,所以先前一时间,就连京城百姓都知道:【哦,蒙古联军?不是说不打了么?要撤了么?等天暖就撤了么?】——王氏当时就是听信了这个传言,才脑袋发昏想要给二儿子千里送小妾去的。
  叫一众以孙老将军为首的、真的在边关呆过的武将很是痛心疾首:【不可能啊不可能,蒙古人是狼子野心,出刀必想要见血的啊!】
  好在,后来,不知怎么地,茶楼酒肆、秦楼楚馆自有说书人或者戏园子开始主动讲/演一些励志人心的关于保家卫国的名将戏剧,一阵子之后,民间的声音又变了,百姓们开始有了愤怒感和危机感。
  斯文——礼部主客清吏司员外郎(教坊司)之子——悄悄找了朱犇:“朱兄弟,我手下的人不错吧?”
  朱犇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斯文的肩膀:“斯大爷果然是和几大梨园的班主交情深厚,这回多亏了你了。”
  斯文屁颠颠地说:“可别这么说,我这都是当年得了宝二爷的指点,才能够混出点名堂来的。”【当年这家伙是跟薛蟠一起混的纨绔子弟,不过是其中秉性稍微纯良一些,不光光只惦记让呆霸王付钱的人,后来某次夜游得了宝玉青眼,宝玉点拨了对方几句,斯文便利用其父官职和从小耳濡目染的本事,在京城各大戏班子中混开了。】
  朱犇拱手道:“不论怎么说,还是辛苦斯兄弟了。此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至于朝中的争论,在陛下封笔之前,最后也只得出一个‘令关外诸将领提高警惕,便宜行事’的中不溜旨意。
  十六对此很是无奈,他因为有暗卫和宝玉私下的书信,对关外的消息反而更加清楚一些,可是这些都没办法拿到明面儿上来说,尤其是当朝中某些人是铁了心觉得战事起是劳民伤财、自己支持武将就是好大喜功。
  二月,冰雪初融,蒙古联军的前头部队在吉林省和黑省外分散的村落中猫了一个冬天,更加体会到住房屋的好处,比在草原上住蒙古包可舒坦多了!还有炕!虽然一开始大家不会烧炕,可是后来多烧几次,也便认识到了这土炕的好处!
  【汉人的生活真的是太好了,更加衬托得咱们蒙古人过得凄惨。长生天一定希望他的子民也能生活美满富足的!】其中朵颜三卫的将士们都是这么想的。
  这也是鞑靼的阿鲁台希望看到的结果,他可不愿意好不容易挑拨起朵颜三卫对大明的不满之后很快就被化解了。
  不过……黑省是硬茬子,还是应当先攻吉省才是!


第393章
  吉省将军李云个人能力一般, 但是好在他还算有自知之明,在被蒙古联军连着攻击了三天之后,他算是明白了:感情自己所在的吉省在蒙古人眼里, 就是那好捏的软柿子!人家打定主意想要从自己这儿咬下一块肉来了!
  水泥城墙牢固, 大家都知道。
  可是再牢固,一味地防守终究不是办法——尤其是敌多我寡。
  蒙古联军经过一整个冬天的休整, 也在想要拿水泥城墙怎么办,于是早早伐木准备好了撞城门的大木桩子, 还有登云梯, 因为朵颜三卫的首领和鞑靼的阿鲁台给手下人下了重金利诱:一旦攻下大明一座城, 里头所有的东西,只要拿能到手,就归那人所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