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糯米水晶糕
- 入库:04.09
十一月一号,大朝会,十六直接把宝玉的折子甩给下头站着的文武百官看。
对于此,扯皮总是难免的。
武将们的意思是,一个字:【揍!】打到人家服气为止。
文官的态度两个字:【教化!】方能彰显我泱泱大国气度。
反正阁老和六部尚书还没说话,下头的其余官员已经自成三派开始唇枪舌战了——其中一派是和稀泥派。
这是大朝会的日常,仿佛要是没什么重大事情拿出来吵一吵,身为食君之禄的臣子们就有多么不尽责似的。
【实则,这些人要是能少一点套路,我那些忧心的事情才是真正被分担出去了!】十六的眼神从下头那群比菜市场讨价还价的妇人们还要热闹的百官身上扫过,然后微微摇了摇头,开口点了蔡阁老,问其有什么看法。
要是按照蔡阁老年轻时候的性子,一定二话不说就支持给对方一点颜色看看的,可是……现在么:“老臣愚见,当加强布防。”
原本卫阁老都打算在老蔡开口之后习惯性反驳的呢,现在一听:【唉?老蔡这次说的话,不像是他的性子啊!莫非是有诈,想要诓我去支持陈兵关外?哼,我才不会上当。】
“回陛下的话,臣以为,蔡阁老说的是。”卫阁老亦这么说,倒是叫下头原本吵得不可开交的百官都停下了争执。
“林爱卿以为如何?”十六面色难辨喜怒,转而问林如海。
众人的眼睛也全都改为盯着林阁老(的后背),想看看,这位每每都能和他远在黑省的女婿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的林阁老,这次会怎么说。
叫众人更加大吃一惊的是,林阁老居然也赞同蔡、卫两人所言。
这还是三位阁老补齐之后,开天辟地头一回,三位大人居然在某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
叫原本就涨红着脸的文官们扬眉吐气:【打什么打?打打杀杀是野蛮人做法!看到没有,三位阁老都言加强布防,可见是从咱们大明自身入手,只要咱们的驻军铁板一块,保护好黎民百姓,纵使那些番人想来抢东西,也无处下手!】
武将们则是犹不甘心:【放屁!你们这些拿笔杆子的懂个屁!关外本就是地广人稀,村落分布稀疏,驻军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将每一个村子都保护起来?!】
吵了一天,没个结果——也不能说没结果,因为从第二天起,前一天打朝会结束之后,悄悄摸摸串联过一回的文官们第二天转了风向,开始参贾瑛了,参他失察失职。
这消息传到荣国府的时候,连王氏都不像以往那么惊慌了——任谁一年最起码听到三五回儿子被参的消息,一连听了这么多年,都没法子慌乱……
更何况,现在萌哥儿是大皇子伴读,就刚刚昨个儿还得了皇后娘娘的褒奖,得了一套羊毫湖笔,这怎么看,也不是他老子要倒霉的样子。
反而是贾政,前些年都在外头修黄河河堤呢,这算是回京之后头一回见折子纷纷如雪花地往陛下案头飞去,参的都是自己那个二儿子,下朝后回复有些神不守舍。遂,难得地,王氏在二老爷面前居然带上看一点儿的优越感:“老爷大可放心,从前的日子里,眼红咱们宝玉的人可多了,不过每一次,那些人都不能得逞。万岁爷心里头明白着呢,老天爷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王氏一边伺候贾政宽衣,一边略骄傲地说。
贾政却是不相信后宅妇人,尤其是自己这个多年来见识一直没有怎么长进的妻子说的话,他换了居家的衣服,便招来人问:“珠哥儿呢?”
“大爷当值还未回来。”
“等他回来之后,叫他来我书房一趟。”贾政甩甩袖子走了,王氏在后头哎哎了两声:“老爷,点心还没上呢?”
“不吃了。”
“不吃便不吃。去,把妍姐儿叫来,今个儿有杏仁豆腐和浆酪。”王氏对丫鬟吩咐道。
……
贾政在外书房等着翰林院当差的大儿子回来,等到贾珠将王氏的话以文绉绉的用词说了一遍之后,贾政已经稍微放心一些了,再等到不一会儿,林府也有人送来口信与贾政,二老爷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不在京城这些年,二儿子居然这么被人羡慕嫉妒恨?!
要是从前,贾政一定觉得这是什么苍蝇不叮无缝蛋等等,肯定是自己儿子行事乖张的错,但是现在,二老爷已经不在是死读书的糊涂人啦,在外修黄河河堤三年多,要是再没学到一些人情世故,他早就被黄河沿岸的州府县大大小小的官员坑了无数次了!故而如今的他倒是能够想到重点:【宝玉被人参,并且被这么多人参,一定是因为他做的某些事情,妨碍了朝中人的利益了么!不过老祖宗、珠哥儿和林妹夫都说没事,应当……就没事的吧?】
没事?
当然有事!不过有事的不是宝玉,而是别人!
过了两天,户部李侍郎等人回来了,风尘仆仆但是面带红光——凭谁都知道,这一趟去关外,虽然路上是辛苦了点儿,但是实打实的是美差,且不说这是为国库增加收益的大好事,单单是“试吃”参鲍品质的那几天,就让李侍郎等人觉得自己见天地被滋补了个够!
不过李侍郎是个有分寸的人,试吃可以,拿要这种事儿是绝对不会干的。他带回京城的不仅是海货丰收,当场卖了出去,收了白花花的现银子(运送银子的车队则是行进地更慢)这个好消息,还有一本折子!李侍郎,他,要参人一本!
叫人惊掉眼珠的是,户部的李侍郎要参的人并不是最近被参得火热的黑省将军贾瑛,而是黑省巡抚!
却原来,李侍郎这次去黑省,不只是因为参鲍丰收,还因为奉陛下密旨去查黑省这些年的税赋账目,这一查——王巡抚从前的一些中饱私囊、受贿的证据也就查出来了,虽然这些年收敛了点儿,但是前些年累积的罪证也挺可观。
虽然查王巡抚是朝中不少官员所希望并促成的,但是当时大家关注的重点是海货丰收,想着既然不是正常的三年一叙职,那就找找看王巡抚的小辫子,让他腾位置出来。现在小辫子有一把,但是在派人去摘明年的果子之前,首先得把朝中人对于已经不知道到底有那几个部族反正估计草原上的那些蒙古人十有七八都参与进来的打草谷事件给搞清楚了,不然派去的人不是镀金,而是填坑去的!
第389章
所以这个时候, 黑省西某村落被不知名强人劫掠的事情更是需要好好处理。只有处理妥当了,原打算派人去黑省镀个金的人才放心安排自己这边的人过去呀。
十一月六日,小朝会。
当跑题远至十万八千里, 依旧在讨论贾瑛到底有没有失察失职这个问题的时候, 又有一个坏消息传入京城了——短短十余日,关外三省频频被打草谷的人光顾, 造成严重的财物损失及一定的人员损失。
这一天,八百里加急入京, 一路飞奔赶往皇宫, 送到了正在上朝的陛下手里, 金銮殿上的万岁爷看了之后,直接就恨恨地大骂:“欺人太甚!”
【这是咋啦?陛下好久没发这么大的火了哎!】
下头原本闹哄哄的都安静下来,伸长脖子想要从接过加急奏折的蔡阁老身上看出个究竟, 当然,看人家蔡阁老的后背心只是徒劳而已。
蔡阁老看完,沉默不语,转手将折子递给了卫阁老。
卫阁老心下一个咯噔, 然后接过来,一目十行地看过去,看完之后紧闭嘴巴, 又把奏折交给林如海。
林如海原本是担心女婿那边又有什么变故,待看到奏折头一句“末将李云有负圣恩……”便放下了一大半的心,再继续看下去,却又把提早放下的心给提起来了——这是吉省将军李云的请罪折子, 和前几天宝玉发来的格式大差不离,并且更加情深意切,更加真心忏悔,因为黑省是一个村子被劫,吉省是足足三个!
十六很生气,于是不等六部尚书慢吞吞看过去,直接叫初一把李云的请罪折子给念了一遍。
这下子,满朝哗然:这些蒙古人是疯了吗?以前也有来打草谷的,但是那都是灾年,而且不会这么连着来——现在这个举动,对方难道真的不是想要挑起征战吗?
等到第二日,朝中众人的疑惑就被解开了。
十一月七号,又有八百里加急军报飞来:一是好消息,是黑省北驻军生擒了十余个想要去黑省北某村子抢劫一番的蒙古人,现等候陛下发落的旨意;另一则则是坏消息,吉省那边,与强人交锋的时候,驻军弄丢了焰火三枚,并且被抢走棉花种子、油菜种子若干。
狼子野心!狼子野心!狼子野心!
这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即便是文官,其中也有不少人觉得前几天自己等人嚷嚷着要感化这些野蛮蒙古人的行径真的有点傻。
居然一而再再而三地骚扰边境村子?!居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居然敢觊觎我大明的传讯焰火和良种?!!!
事关军机,再不是财物的损失而已,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是有这个觉悟的:【是该给这些蒙古人一点颜色瞧瞧了!不管是朵颜三卫还是鞑靼,都是狼子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