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糯米水晶糕
- 入库:04.09
官和吏虽然经常被连在一起叫做官吏,实际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这提出叫贾瑛为吏的人莫不是与荣国府有仇吧?就算工部的郑尚书再爱贾瑛之才,也不会如此毁人。
十六皇子盯着提议如此的官员看了几眼,把那人看得背后汗毛竖起,恨不得往底下钻,心下直安慰自己:闽北郡王前些日子差人吩咐自己的事儿一定是得办好的,有闽北郡王顶着,苏北郡王如此刀锋似的眼神也不可怕了!真的!一点也不可怕了!呜呜呜……谁知道苏北郡王和贾瑛关系铁的事情是实锤啊!
然后平时上朝并不说话,只是站站的苏北郡王开口了。
“贾瑛本就是公侯之后,怎可去做掾吏?”苏北郡王出声,“这样吧,父皇,儿臣年后就要南下了,这王府属官还多有空缺,不如授这贾瑛长史一职?”
长史一职,自古就有,原先丞相制未被六部分权的时候,丞相、国尉和御史大夫的属官中都有长史,为属官之长,秩皆千石,其中以丞相长史职权尤重。彼时,王府也有长史,诸王幼年出就藩国,州府之事即由长史代行,王府长史也是位高权重。
前朝初年行三省六制,削弱相权,后干脆组建内阁制度,原先一人之下的丞相分权之后,成了好几个阁老,朝中的长史一职逐渐消失。前朝行节度使制,诸皇子皆被圈养京中,王府长史也没什么权利。
本朝,完善了六部制度,又恢复藩王分封制,朝中并无长史一职,仅亲王府、郡王府有长史,总理王府对外事务。是虚衔,朝廷赐名而不出俸禄,俸禄由所属王府发,品级高下视所属王府主人品级而定,从三品至七品不。主要职能就是总管府内事务,并无参政议政之权责。
御史李文渊还欲开口。
苏北郡王往前一步:“李御史还有什么意见?”语气端是霸道无比。
李文渊抬头:“有!”硬是不畏强权、铁骨铮铮。
“您说。”苏北郡王一字一顿地开口,是个人都能感觉到他的情绪了。
闽北郡王先是斜了一眼自己找的窝囊废,又看了看李文渊,觉得这样的人只要敢和十六做对的,都是好样的,都是自己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于是胖乎乎的闽北郡王也给李文渊打气:“李大人,你别怕,有啥说啥!父皇会给你做主的。”
方一开口就感觉拉低了金銮殿的格调,纵使有些人是站齐郡王一方的,也觉得齐郡王有一个这样的弟弟,比东宫那边逊色多了。
老皇帝看了胖儿子一眼,把胖儿子看得缩回队列里,然后才问:“李爱卿还有什么看法?”
“这贾瑛若是成为郡王府长史,日后不可擢为实职,否则,要科举有何用?”原来,李文渊并不很反对封官宝玉,只是强调虚实之分。
更有朝臣听明白了:是呀,一个郡王府的长史顶了天就是从五品的虚职,这贾瑛要是等到了年满二十想要捐官儿多花点钱就能捐得了——如今不过是提早五年,又给他省了几千两银子罢了,怎么看,这买卖都不亏!至于日后苏北郡王若是成为亲王了,那对应的长史是从三品的这回事,大家先没考虑,毕竟从苏北郡王到亲王……还有很长的路。
齐郡王一系的人原本针锋相对的就不是苏北郡王,因此也就并没有竭尽全力地反对。只有闽北郡王很光火。因为他父皇居然就这么同意了!
就这么同意了!!!自己想叫爱妾的兄弟做长史一事还被母妃骂了个臭头,好歹那小子还是秀才呢,比白身贾瑛不是强了不少?
【早好几年我就看出来了,这贾瑛和十六是一丘之络。果然现在还是鬼混到一起去了!父皇怎么也这么糊涂,不就是一个破抽水机么,奖励奖励,奖励个屁!】闽北郡王如是想着。
………………………………
“不就是一个抽水机么?宝玉表弟竟能得封从六品的郡王府长史?”薛蟠目瞪口呆.jpg
“哥哥可小声些,宝玉表弟做的那抽水机应用于农事,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当得起这样的封赏。”薛宝钗也是觉得心累,咱们一家三口还住在别人家里呢,哥哥您能不能说话注意着点?叫别人传出去,倒好像是我们做客人的见不得主人家的好似的。
“不是,可是……妹妹,你不觉得还是爆米花机更有前景吗?”
“……”宝钗心说:我还是劝母亲以后多置办田地和铺子,将来以收租为生吧,不然恐怕薛家的产业就要败在哥哥手上了……
…………………………
皇太孙府。
下朝之后,原本要往太孙妃小胡氏屋里去的皇太孙脚下一转,去了贾侧妃的院子。
听说去了之后,回头贾侧妃娘娘的眼眶就红了。
下头人有立马就去给太孙妃娘娘汇报的,小胡氏吹了吹热茶:“去吧,去吧,这便去吧。好歹那贾氏会生,一胎生了一儿一女,讨得一个好口彩,不然殿下如今就不是去提点几句罢了。”
………………………………
荣庆堂。
荣国府全部主子。
“哎呦,宝玉啊我的宝玉,我都一把老骨头了你却要出远门了,会不会再入土之前再也见不着我的宝玉了!一想到这个,我是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下哟。”贾母一把搂着贾宝玉,真是难过的不行。
宝玉能怎么办呢,虽然自己力气大,可是也不好用来挣脱老祖宗爱的抱抱呀,只能拼命打眼色给周围人求救。
王熙凤连连劝着:“老祖宗,宝玉这得了封赏是好事,可不能哭,叫陛下知道了,还以为咱们家怎样有意见呢。”
黛玉也说:“老祖宗放心,宝玉表哥此去江苏,爹爹定然会多加照拂的。”
只剩下贾政干巴巴地在旁边附和应是。
贾母一听就火了:“是是是,你这个做老子的都不心疼儿子,宝玉才这么小,都没出过远门!”
贾政弱弱开口:“出过。”那年妹妹病危……母亲您忘了?
“出门一个月和出门几年能一样吗?”
贾政被堵得说不出话了,也是委屈的很:上个月苏北郡王来拜访您的时候,您不是说宝玉的前程如何还是要听他老子我的意见的么?那我应下了,您当时也没说有意见啊!苏北郡王和宝玉谋划好了,陛下那边也私下过了一遍了,现在朝堂上最大的刺头李御史都没意见了,这事儿就这么砸实锤了,怎么您老不乐意了,要反悔么?那可是欺君之罪哟,老娘!
其实贾母心里什么道理都明白的,苏北郡王说想要宝玉做他长史的时候,贾母打心眼里就是觉得挺不错的——这样的发展对宝玉来说挺不错的,背靠大树好乘凉。所以她才把老二推出来,因为知子莫若母,她晓得老二肯定也会答应的,而且是无比乐意地答应,就好像当初国公爷快不行了,给老二求了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他不也是屁颠颠去了?自己什么都能想明白,就是心里头舍不得……呜呜呜……
听得在一旁不说话的贾赦抽抽鼻子:“老太太,这是好事儿,你要是舍不得宝玉,叫我们琏哥儿去替了他?”
嘎——贾母收住了伤感:“你少气我两年,我就能安心等着宝玉娶妻生子了。啐,亏你想的出来,替?我倒是没意见,你去和陛下说呀,你去呀你去呀。”
贾赦搓搓手:“您看,您这就有力气了吧?吃点啥?琏儿媳妇,叫小厨房端点吃的来,别饿坏了我们老祖宗。”
贾琏这时候却噗呲一笑,惹得大家都看了过去。
他连忙解释:“我这可不是笑话老祖宗耍小孩子脾气,喏,我是想到大哥哥、我、宝玉现在全部都是从六品,可不是有趣么!”
还真是啊,从六品的翰林编修、从六品的同知、从六品的长史……不过除了贾珠是实打实的职位,前景远大;贾琏和宝玉都是虚职,日后升迁基本是没可能的啦。
闻讯而来给宝玉道贺的人家也有,贾母发了话:“老二家的,哪些人家送来的东西都记下咯,日后宝玉要还这些人情的。你来我往方是正理儿。”
说起这往来人情,到底是府里的还是宝玉个人的这件事儿,贾赦又有意见了,他嬉皮笑脸地说:“老祖宗,宝玉这年后就要去江苏了,那薛家购口脂的买卖还做不做?”
“老大,你想说啥?”
“我吧,就是觉得,咱们府里头这不是还没分家么,原先您多心疼宝玉,叫他拿着单独的分红,我们也没啥意见。毕竟这口脂的事儿是宝玉一手操持起来的。可是这花田庄子,确实是府里的产业哎……您看,宝玉要是去了江苏,顾不上这边的买卖了,这花田庄子是不是得另外叫人管着呀?哦,薛家日后每个月的银子指定还是给宝玉送去的,这是咱们一早就说好的。”【不过,只要捏着花田庄子,还愁没有钱财的路子?】贾赦只差没直接给贾母说叫贾琏来领差事了,叫贾琏觉得羞愧不已。
贾母脸色一冷,就要发怒,宝玉连忙拍了拍贾母的背,问外头:“翡翠豆腐羹可送来了没有?冬日里干燥,地龙烧旺了容易上火。”
这么一打岔,屋里的气氛总算不那么凝滞了,然后宝玉正色说:“赦大伯说的是,我年后就出京了,这花田庄子的事儿是得托付好。依我看,此事还真需要另寻稳妥细心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