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强推完结+番外 (糯米水晶糕)


  一更忽然觉得眼睛酸酸的——他以为,他以为自己爷爷平日只爱种花,根本就不喜欢自己,没想到他今日来了,却还特意和宝二爷说了这番话。
  “老孙,我此去江苏,花田庄子的事儿就全凭你了,太太那里应当是不会对你们多加插手的,外头的事儿我托付给了琏二哥。如有什么……叫人写信给我。不要意气用事。”虽然后来拈阄的时候花田庄子还是分到了二房,但是一些场面上的事情还是得托付给贾琏,毕竟贾政和贾珠都是官身,不好出面处理庶务,而王氏、李纨又是内宅妇人,对对账是可以的,别的却……然后前日贾琏与宝玉信誓旦旦地打了包票会替他照顾好庄子的。
  可是以后的事情,又有谁知道呢?因此宝玉给老孙头先打了预防针。
  老孙头听明白了:“宝二爷您放心,庄子的进进出出都有我看着呢,若是又什么万一,大不了老孙头我带着徒弟们去江苏找你,听说南边冬天滴水不结冰,更加适合种花哩!”
  一更忍不住插了一句:“阿爷,您说的是更南边,苏北的冬天还是结冰的。”
  “就你能?你知道的多!”老孙头拿手指赏了小孙子一个‘毛栗子’吃吃。
  一更捂着脑门子,觉得也不那么伤感了。阿爷还是那个牛气哄哄臭脾气的阿爷,要是没有遇到宝二爷,恐怕现在也就是在家里的炕头抽抽旱烟、骂骂人、发发呆吧?
  作者有话要说:  活力更新榜,一周两万一的字数要求,感觉自己三天就可以干完了……喂,多珍惜我一点哦。
  今天上午去外贸公司仓库交货了,冻成狗,整个白天都是懵的,头疼,可能感冒了。我觉得我特么就不能穿好看的!女神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穿得少不感冒的?我今儿是大衣和薄的连裤袜,觉得脚丫子变冰块了。后来想想,女神都有空调吧,我这个苦逼的小贩没空调活该冻死吧。
  傍晚下班打算先睡一觉再起来吃饭然后码字……反正整个人很暴躁,也不想说话,就想发脾气。
  一个人完全忙不过来,招人也招不到,估计是年轻人都嫌弃工资低吧。我很想去一个安静温暖的房间呆着,不要有老外过来,不要有电话响起,给我点吃的,给我网络我就能活了。


第68章
  除了老孙头, 武三师傅也特意来找了宝玉一趟, 一来是很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不能随他南下。宝玉完全理解, 毕竟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的,作为顶梁柱呢,即便荣国府给的钱再丰厚也舍不得离开家吧。
  然后武师傅又吞吞吐吐地提起, 自己那个大儿子,去年中了生员, 但是自觉学识还不够, 不知道怎么地, 说想要去江南游学,想去拜入江苏淮安的白鹤书院——听听,游学!半大小子,京城都没出去过,游什么学,回头别把自己给搞丢了。
  但是武平倔啊, 虽然平时文文气气的, 但是主意比弟弟武安正着呢, 从小到大几乎没挨过打, 做什么事儿都是可有分寸、有计划的。
  武师傅是粗人,也不知道学子出去游学是为个啥, 但是大儿子走这条路是有天赋的,既然他说的,那就是有道理的吧,江南路远, 家里人是不放心的,却有武家阿奶一拍大腿:“三儿你别瞎吼吼,平哥儿比你小时候主意正,有出息。哎!不是说宝二爷要去江苏?”
  遂武师傅拉下脸皮来寻宝玉,想叫武平蹭个顺水船。
  白鹤书院在淮安,正巧了,苏北郡王的王府也在淮安,不过是船上多给一个房间的事儿,宝玉自然是满口子答应的。
  …………………………
  荣国府内因为分家事宜如何纷乱且不说,但是宝玉年后要出行的事儿也是不能耽搁的,他本就是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又是二房嫡出的哥儿,虽然现在两房分家了,但是宝玉在下人眼里的地位并未下降,说白了,就是人家有钱、有身份、有前途。
  所以跟随宝二爷南下,也是一个相当抢手的差事。但是奈何老太太和二太太原先给宝二爷挑的人都是尽能干的,现在有那些想要去烧热灶头的人,连门路都摸不着,更别说想要挤进去了。
  关于分家事宜,老祖宗是甩手了,只叫王氏领着李纨和王熙凤顺带着邢氏处理后宅下人归属的事宜,自己则指挥着鸳鸯等人给宝玉收拾行李:
  一年四季的衣裳是必须有的(宝玉知道套数是少不了的了,只能尽量要求简洁大方,以免太过奢华,影响不好);
  药材补品是必须有的(不论是日常的补气补血健胃健脾治疗头疼脑热伤风痢疾的常规药,还是人参鹿茸灵芝雪莲等等名贵药,老祖宗还一度想把萝卜粗壮的人参和锅盖大的灵芝叫宝玉带去,但是好歹是被宝玉劝住了,说自己并不需要——可不是么,位面交易平台的储物间里还放着一大堆呢);
  贾母还想叫宝玉把冯大夫带上呢,被宝玉好说歹说给拦住了:“殿下就藩,陛下必然会赐太医随行的,老祖宗就不必操心这个了。再说了,孙儿的身子骨您还不晓得?头疼脑热都没有过。没事儿的。”
  于是冯大夫才得以免除一把年纪还要离乡背井之苦。
  宝玉的坐骑白马长风也要带着去,那么马夫也要配起来……
  都说穷家富路,宝玉原本收来薛家口脂的分红足足三年,每月是六千两雷打不动,还有花想容中老祖宗把自己的一股分给宝玉的,三年就是足足二十多万两,除去日常开销,买东西孝敬便宜老祖宗、爹、王氏,以及给贾珠贺喜的银子,还剩下十七万两多。荣国府的人只知道宝玉有钱,可不知道他这么有钱!
  十七万两多!这可真是一笔巨款了。
  贾母倒是大约对宝玉兜里的钱有数,但是也不妨碍她疼爱宝玉,硬是又悄悄塞了一万两银子、还有王氏塞来五千两、贾珠夫妇送来一千两、客居的薛家人送来银钱若干、二房公中拨了宝二爷一整年的份例、苏北郡王叫初一送来的安家银子和宝玉的俸银。恰好是凑了二十万两。
  讲真宝玉不缺这个钱,位面交易平台里头,最不值钱的就是钱了,不过好歹如今收来的是大家的心意,也方便日后取用,所以他倒是没有拒绝,人情也记下了。
  还有武家阿奶托武三师傅带来的腌小菜,是她最拿手的,叫宝玉带着路上吃,要是嘴里没味儿,下粥饭是最好不过的了。
  同武家阿奶心有灵犀的还有刘姥姥,不过这个倒不是吃的。
  上回,一更送刘姥姥回家,顺便就与那王狗儿说了一个于刘姥姥一家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情:叫王狗儿牵头去十里八乡收牲口——因为香皂需要的动物油脂实在是太多了,连着带动了京城附近的养殖业都兴旺起来,距离京城近的地方油脂可贵,为了避免价格虚高,香皂作坊就要去偏远一点的地方收油脂了。当然,王狗儿去收牲口也不是做白活的,具体如何给个辛苦费便是宝玉全权授予一更去和王狗儿敲定的。反正刘姥姥一家子现在是银子也有了,来年的活计也有了,便是那天听一更说起宝二爷年后要去苏北做官的事儿哩,刘姥姥叫王狗儿赶着车,给宝玉送来一翁乡土,并谆谆嘱咐:“听说有那出远门的人水土不服,拿家乡的泥土多嗅嗅就好了。”
  当然,原本的土方子是拿家乡的泥土泡水喝了,刘姥姥忖度着宝玉是金贵人,恐怕不敢尝试这样的方子,于是她同老亲打听清楚了,嗅一嗅也是同样有效果的。
  宝玉谢过两位老人家的好意,并不因为对方赠予的东西不值钱而轻慢了——自然是因为礼轻情意重,能得非亲非故的老人家的记挂,也算是自己做人的成功了。
  …………………………
  除了各种物质方面的硬件条件,贾母和王氏还关心了宝玉日常服侍的丫鬟问题:“宝玉啊,只带一月二月够了么?要不要老祖宗/太太身边指一个能干的过去?”
  宝玉是避之不及地摆手摇头:“可别了,郡王殿下统共也没带几个丫鬟,我带那么多像什么样子,孙儿还特意留下三四五六月在家里给我看院子呢。再说了钱嬷嬷和一二月很能干,又是跟了我这么多年的,早就用习惯了。倒是有一点,钱嬷嬷跟我南下,倒是不好叫她丢下家里人吧,正好我缺一个管事的,帮我带带一更他们。”
  虽然老祖宗他们都觉得没什么,可是宝玉觉得叫钱嬷嬷和她家的两地分居太不人道了,万一过几年回来,钱嬷嬷的丈夫纳了小呢?岂不是自己坏了钱嬷嬷的家庭生活?
  宝二爷那里不需要添新人的消息倒是叫后宅许多小丫鬟咬碎了牙,默默难过了好一会儿,譬如贾母房里先前以为十拿九稳会被派去照顾宝二爷的珍珠……不过这些破碎的芳心与宝玉并没有什么关系,基本上除了用了多年的、自己院子里的几个月之外,其他的丫鬟在他眼里都差不多。
  皇子就藩的启程日期定在正月十六。
  正月十四这一天,小辈们办了酒席给宝玉践行,为何是十四而不是十五?
  因为贾琏叫嚷着要不醉不归的,若是摆在正月十五,万一宝玉真的喝多了第二日起床晚了耽误出发时辰就麻烦了。虽然苏北郡王大婚之日宝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和酒量已经在京城流传开来了,但是小心无大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