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坐着歇息了一会儿,此时也慢慢缓了过来,闻言点了点头,语声虚弱道:“你跟我想的一样,我已经派人去查了,想来不久后便会有线索,现在麻烦的是福临的病……”
话未说完便忽然咳嗽起来。
俞青与苏茉尔急忙扶起她,一面帮她抚背一面命人去传太医进来。
片刻后众太医便到了,为首的周太医给孝庄诊查了一番,开了方,道:“太后娘娘急火攻心,伤了心脉,兼之肝火太旺,导致肝风内动,日后须得静养,不可动气劳神,否则有中风之虞。”
苏茉尔忙接过药方,孝庄却毫不在意,扫了众人一眼,沉声道:“你们说实话,皇上到底中的什么毒?”
众太医面面相觑,许久,为首的周太医上前躬身行礼,低声道:“回皇后娘娘的话,方才微臣等人给皇上仔细诊查了一番,又在太医院的藏书阁中查阅了一番,已经大致弄清楚了。
这毒原是出自南疆一带,并不是那等剧毒之物,只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药物,乃是专门给……给……”
孝庄见他吞吞吐吐,便知其中另有隐情,皱眉道:“到底是什么,你直说无妨。”
周太医额上冷汗涔涔而下,顿了顿,咬牙道:“是南疆女子为了助孕给男子服用的,此药服下后女子会极快怀孕,但会大量损耗男子精血,极易伤及根本,一旦服用过多甚至会有损寿数。”
室内一片寂静,孝庄抬起头来,重重喘了口气,啪的一声把茶盏摔了下去。
周太医等人一惊,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伏在地上不敢说话。
苏茉尔急忙收拾碎片,俞青给孝庄顺了顺气,道:“您别气坏了身子,周太医他们虽有失职,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治好皇上的病,不如先听听他的解释,再处置他们也不迟。”
说罢看向地上众人,蹙眉道:“你们这太医是怎么当的?明明每日都会给皇上请平安脉,竟然连皇上中毒了都未曾察觉?”
周太医身子一颤,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微臣等人每日给万岁爷请平安脉,但此药服下后并无中毒反应,只是会在一段时间内有精血不足之症状。
三年前曾有一段时日皇上脉象如此,当时正逢秀女入宫,微臣便以为是皇上……皇上多番临幸后宫所致,便按例开了些补肾固精的方药,不曾想到此处,还请娘娘责罚!”
俞青闻言一顿,侧身看向孝庄,“这依您看该如何处置?”
孝庄静默片刻,面无表情道:“罢了,哀家暂时不追究了,你们先想法子治好皇上的病吧,及早戴罪立功才是。”
众人感激涕零,急忙磕头谢恩。
待众人出去了,孝庄才沉下脸来,重重喘了口气。咬着牙一字一句道:“去把董鄂氏这个贱人给押过来!”
俞青一惊,与苏茉尔对视一眼,正欲说话,却见孝庄话未说完,忽然一头栽倒下去。
顺治与孝庄相继病倒的消息终于泄露了出去,外面越传越离谱,甚至有人传言顺治命不久矣,前朝后宫顿时乱成一片。
翌日,以襄亲王为首的一众八旗贵族恭请皇后出来主持大局。
如今的大清还处在风雨飘摇中,内有三藩虎视眈眈,外有反清组织到处作乱,现在皇帝与太后接连病倒,确实需要一个人稳住乱像,而最适合的莫过于皇后。
近年来皇后在民间的声望居高不下,以汉臣为首的多数官员都无异议,随后八旗旗主也挺身支持。
数年经营下来,朝堂上已经有了不少俞青的亲信,已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八旗许多贵族都成了皇后船队的股东,几年来跟着赚了个盆满钵满,船队带来的财富,把八旗贵族同皇后的利益紧紧连在了一起,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
他们想谋得更多的利益,自是巴不得皇后上位。
然而有一部分宗室与老臣却以不合规矩为由出言反对,却被驳了回去,双方为此争执起来,相持不下。
作者有话要说: 到了结尾了反而卡文了,这章字数不多,容我先捋一捋思路,缺少的更新到时再补回来。
第48章 清穿(17)
双方在朝堂上吵的不可开交, 以襄亲王为首的宗室渐渐占了上风, 正逢第一批牛痘接种完成, 皇后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三日后, 顺治终于醒转过来。
据闻当日皇上与皇后密谈了大半个时辰,没人知道两人到底谈了什么,只知道次日皇上下诏,封三阿哥玄烨为太子。
谕礼部曰:"帝王绍基垂统, 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 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 诞生嫡子, 已及二龄。兹者钦承皇太后慈命,建储大典,宜即举行。今以皇三子子玄烨为皇太子。尔部详察应行典礼, 选择吉期具奏。"
虽然有些突然, 但三阿哥自幼养于中宫, 与嫡子无异, 又聪慧好学,天资过人,被册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众大臣也不过嘀咕两句罢了,倒也不觉奇怪。
只是随后的另一道圣旨却让朝堂上众人纳闷起来,圣旨上言道因皇上龙体不适, 百官奏对暂由皇后代为批阅。
历史上女子监国并非没有前例,只是极为少见,仅有的几位却多是武后、吕后之流,这皇后监国在大清朝实属头一回。
不少老臣心内暗惊,只是皇帝旨意已下,太后也不发一言,大有默认之态,外有科尔沁,朝堂上又有襄亲王、简亲王为首的一干宗室全力支持。
皇后临朝已成定局,自此,仅有几个反对的老臣也没有再出声,只在心内祈祷,希望皇后不会是下一个武后。
慈宁宫中,孝庄神色莫测的盯着俞青,目光沉沉。
俞青似乎并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对,接过苏茉尔手中的药碗,拿起小匙轻轻搅动了几下,试了试温度,方送到孝庄嘴边,温声道:“姑母,药已经凉了,可以喝了。”
孝庄却并没有张口,而是定定地看着俞青,半晌,忽道:“孟古青,你想要做什么?”语气极为严厉,声音却有些含混不清。
孝庄前番晕倒,虽然及时救治了回来,却落下了后遗症,右手活动不便,说话也有些含混不清。
俞青闻言,微一挑眉,不解道:“姑母此言何意?孟古青不明白。”
孝庄咳嗽了两声,喘了口气道:“你别跟我装糊涂,这几日朝上到处都是恭请皇后临朝摄政的声音,昨日福临忽然下旨封玄烨为太子,还让你代理朝政,定然是你做了什么否则,以福临的性子,怎么会下这样的旨意?”
若不是这次事件,她根本没察觉孟古青在朝堂竟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影响力,实在让人心惊。
俞青放下手中药碗,看向孝庄,淡淡道:“您误会了,我并没有逼迫皇上,这是皇上自己的决定。如今皇上的情况您也知道,大清根基未稳,实在经不起动荡了,皇上做此决定,也不过是为了大清的将来着想。”
孝庄闻言,顿时静默下来。
顺治这次虽然醒转过来,到底大伤了元气,人虽然清醒了,却依旧缠绵病榻。
所有太医都看过了,得出的结论都是一样,皇上虽然熬过了这一劫,却伤了根本,余下的日子也要万分谨慎小心,不可劳心劳神。
听其言下之意,顺治只怕寿数无几,且多半都是要在病榻上渡过。
对此俞青倒不觉奇怪,当初乌云珠的药便伤了顺治的元气,这些年来又沉迷女色,顺治的身体早就外强中干。
这次大病这一场,身体已经被掏空的差不多了,即便日后小心调养也无济于事,只要是一场小小的风寒都有可能会让他丧命。
俞青见孝庄沉默不语,微微一笑,“玄烨这孩子也是您看着长大的,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孝庄闻言,抬眸看了面前微笑的女子,心下忽然一惊,难道孟古青从那时候就开始计划这一切了?
她自然是喜爱玄烨的,年纪虽然还小,却不得不承认,他被皇后教养的很好,若让她决定太子的人选,也会选择玄烨。
只是有这么一个强势的母后,玄烨日后又不知会如何,大清亦不知会如何。
当初是出于多方考量,才同意福临的提议,没有更改玄烨的玉碟,如今却不得不庆幸当初的决定,否则如今只怕……
想到此处,孝庄蓦然抬起头来,紧紧抓住俞青的手。
那手掐的她生疼,俞青微微一怔,“姑母,您这是做什么?”
孝庄恍若未闻,紧紧盯着俞青,目光锐利,“孟古青,我不阻拦你,只是你要以科尔沁的名义发誓,绝对不会做出不利于大清江山的事!”
俞青听出孝庄的话外之意,知道她在担心什么,看了眼一旁面色紧张的苏茉尔,垂下眼眸,沉默片刻后抬起头来,平静道:“太后放心,孟古青以科尔沁的名义发誓,绝不会做对不起大清的事,这大清的皇帝只会是玄烨,待玄烨年长些,这政务自然会交还于他。”
孝庄闻言,心下一松,喘了口气放开她的手,道:“好,我相信你,只是,你要记住你说过的话。”
俞青苦笑着揉了揉手上的红痕,正欲说话,忽有小宫女来回话,“主子,承乾宫贤贵妃已经带去永寿宫了。贵太妃娘娘和各宫娘娘也快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