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红楼当天师 完结+番外 (约是)


  七月时,朝堂已收回西北大半土地,同时,献上红衣大炮改良方案的季云舒日益声名鹊起。
  状元之才,却又精通安邦定国之重器,如何不令人拜服?
  西北局势一定,朝中弹劾宁、荣二府的奏折也开始与日俱增。
  贾赦私交平安洲节度,恃强凌弱,逼死石呆子侵占古扇,王熙凤私放印子钱,秦可卿金丝楠棺材逾制……
  一桩桩,一件件,一旦坐实,都足以致贾家于万劫不复之地。
  荣国府。
  贾母病了。
  在此之前,她虽年纪大了,却精神矍铄,安享尊荣。如今荣国府大厦将倾,她忧虑成疾,整个人顿显老态。
  贾敏前来探病,坐在贾母榻前,母女俩一阵沉默。
  贾母深知女儿一直在尽力打点,艰难地拉住了她的手,喘息着问:“上面可有透露出什么意思?”
  贾敏对上母亲殷切的目光,叹息道:“大理寺愿意通融,家中之人都并未受什么苦,女儿没用,全身而退几乎不可能了……”
  贾母慢慢阖上眼,泪珠滚滚而落,流入两鬓白发中。
  外面传来风拂过树梢的沙沙之声,在这样万籁俱静的时刻,显得尤其清晰。
  甚至,令人感到畏惧。
  贾敏望着迅速消瘦的母亲,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低落之情,忍不住随之落下泪来,踟躇着劝道:“依我看来,府中无一能为者,败落不过早晚之事,母亲何必执着于脱罪?若能借此机会,断臂求生,好好教养子孙,以期恢复祖上荣光,未必不是好事……”
  贾母闻言,蓦地睁开双眼,里面满是惊怒之色。
  贾敏顿住声音,再也说不出话来。
  贾母的目光慢慢变得迷离,喃喃道:“一旦没落,再想崛起,谈何容易?所谓世家,哪一个不是世代积累?”
  贾敏知道母亲身在局中,勘不破家族兴亡大事,不由叹了口气。
  难耐的沉寂中,贾母忽道:“我听闻,谢世子与太子私交甚笃,只要是谢世子所求,从未违拗。”
  她定定望着贾敏,颤巍巍的语气里带上了祈求:“如今太子监国,林家无能为力,却不代表靖安侯府没有办法!”
  贾敏愣住了。
  一切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个府邸,曾经承载了她年少时无忧无虑的岁月,只要一想起,就觉得充满了美好。可是此刻,她却只想逃离这里,摆脱这沉重的束缚。
  贾母见贾敏不答,目光微沉:“敏儿,这么多年来,母亲待你如何?”
  贾敏眼眶泛红,泪光盈盈。母亲待她的好,她怎会忘记?
  她难堪地别过头,声音艰涩:“且不论靖安侯府身处朝堂,自有立场,您这样,让玉儿嫁过去,如何立足?”
  贾母本就精明,如何不知女儿的为难?
  她慢慢抽回了交握的手,阖上双目不言不语。
  贾敏脸色惨白,嘶哑着声音道:“女儿……会尽力一试。”
  房中逐渐恢复了安静。
  贾母听着贾敏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只觉心中又沉重又痛苦。那是她千娇万宠大的女儿,她如何忍心逼迫她,让她如此为难?
  满心的凄苦逼得贾母几乎喘不过气来。她费力地捂住胸口,咬着牙,将哽咽都咽了回去。
  她活了这么大年纪,难道就为了眼睁睁看着家族覆灭吗?
  早知如此,她宁愿当年就随着国公爷而去……
  鸳鸯似有察觉,站在门口轻声问:“老太太,您可有吩咐?”
  半晌没有回音。
  鸳鸯小心翼翼走到榻旁,就见贾母脸色灰败,满脸是泪地昏死在床上,几乎没有了声息。
  荣庆堂里顿时灯火通明,一阵忙乱。
  ……
  贾敏回到府里,泪渍依然未干。
  她独自坐在榻沿,发了许久的呆。
  就在她下定了决心,要见谢嘉树一面时,圣旨下了。
  夺去贾家爵位,所有财产抄没,贾珍、贾蓉、贾赦、贾琏、贾政、王熙凤尽皆流放西南。
  荣国府里,贾母、王夫人都病倒了,当家理事的唯有贾宝玉与薛宝钗。
  听说府邸被围,刑部和大理寺带人来抄家,本应肩负起一切的贾宝玉却被接连的厄运弄懵了。
  丫鬟、仆妇们冲进怡红院,急得六神无主:“二爷,怎么办?怎么办?”
  薛宝钗望着神情呆滞的贾宝玉,慢慢放下手中的针线,神情麻木地站起身,厉声道:“慌什么?”
  在满屋惊惶的目光中,她挺直了背脊,走进内室,迅速更换了见客的衣裳。
  刑部、大理寺官员走进贾府正厅中,就见薛宝钗衣着整齐,妆容精致,落落大方立于厅中:“敢问各位官爷,可要将我等女眷一并带走?”
  众官员一怔,摇头道:“我等奉命查抄府中财物,圣上宽和,言明罪不及家中女眷。”
  这并非谦词,而是出发前,就得到的指示。
  薛宝钗僵硬的身躯稍稍松懈,点点头:“那就请官爷手下留情,只抄家产,勿伤了府中女眷!”


第91章
  毕竟是开国功臣之后, 太子特赐贾家在京家眷一座府邸作为容身之所。
  举朝皆盛赞太子仁德, 优容功勋之后。
  林府。
  贾敏长长地舒了口气,堵在胸口的浊气仿佛一扫而空,整个人重新焕发出精神气。
  有时候,未知总是令人畏惧。等待灾厄降临令人那样惶恐难安, 而一旦真的直面这些不幸, 似乎也就没什么大不了了。
  这个结果已经比她预想中好太多了。
  贾敏从来不畏惧艰难。一切尘埃落定后,她抛开心结,细细地张罗起贾家众人搬家的所需之物。
  林如海坐在一旁,始终含笑望着她。贾敏抬起头来,不由回以一笑:“再给他们送些银子吧。”
  太子赏的是一座百年老宅, 荒废许久, 若要住人, 需重新修葺一番,再置办些简单的家具和生活用品。
  贾家的财物和仆从都被抄没,正是最缺银子的时候。
  林如海见她这些时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彻底舒展开, 仿佛挣脱了什么沉重的枷锁,心中跟着一松, 温声道:“都行, 你说了算。”
  贾敏坐到丈夫身畔, 与他商量:“我去那边探望了一回,母亲那样爱美的一个人, 连个像样的镯子都没能留下。我想着, 宝玉媳妇是个能干的, 给他们送一千两,由他们自谋出路。只是母亲年纪大了,又病着,不如把鸳鸯赎回来,还由她照顾母亲……”
  贾府抄家后,众多仆役自然要重新发卖。这些世代为奴的人居然个个身家不菲,直令人大开眼界。
  这样养尊处优的刁奴,当然没人愿意买,下场堪忧。
  贾敏到底是出嫁女,无法干涉太多,更无拯救所有人的胸怀。贾家毕竟被抄家了,家眷总要自力更生的,哪里能照旧呼奴唤俾?
  第二日,贾敏探望过贾母,回到家时犹带泪痕。
  林如海听说她回了,疾步回到正房,推开虚掩的门,见她哭的悲伤,忧心忡忡地坐到她身旁,抬手为她拭泪。
  贾敏见他笨手笨脚地用手来抹她的脸,将她的妆都抹花了,嗔怒地拨开了他的手。
  林如海见状放下心来,笑问她:“怎么刚好了两日,又伤心成这样?”
  贾敏偎入他怀中,轻声道:“母亲没怪我,她……她看开了许多。”
  林如海搂住她安慰:“那是好事,不哭,不哭了啊。”
  ……
  时间转眼进入八月,谢嘉树定亲将近一年了。
  两人的亲事按程序已到了纳征之礼,又称大定。
  这一日,旭日初升,光芒迫不及待地洒满大地。林府内外都挂起了大红灯笼,明艳旖旎的红色灯光,混杂着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一派鼓乐齐鸣,喧阗震天的热闹景象。
  靖安侯府乃簪缨之家,世代受帝王器重,显赫已极,随着府中一百二十四台塞得满满当当聘礼渐次抬出,流水般送向林府,沿途经过数条街道,围观之人人流如织,热闹喧腾不已。
  络绎不绝的人群,引发热议的丰厚聘礼,将人来人往的街道都染上了喜气。
  这样的排场,就是皇子成亲,也不遑多让了。
  纳征过后,就是请期,即商量婚期。
  靖安侯夫人盼孙媳许久,期待着早日完婚,择了最近的吉日十月十八。
  林如海深疼黛玉,想多留她一些时日。他身为探花,文采斐然,连回数个帖子推拒,归结起来不过一句话:明年再成亲。
  双方你来我往,商榷数日,终于折中将婚期定为十二月初六。
  ……
  林府。
  贾敏将嫁妆册子递给黛玉,细细交代道:“聘礼中有一整座汤山的地契,作为压箱带过去……我们家京郊约有五六千亩良田,庄头夫妻都是忠厚可靠之辈,会一起陪嫁过去……还有京城的三家铺面……”
  黛玉眨了眨眼,默默道:“母亲,不用这么多。”
  贾敏瞪她:“什么不用!”
  望着黛玉懵懵懂懂的神情,贾敏不由轻戳她的额头,数落她道:“我们家几代赫赫扬扬,又只你一个女儿,难道还会缺你的嫁妆不成?你嫁过去后是世子夫人,要当家理事,嫁妆丰厚些,那些管事婆子丫鬟不敢小瞧你,你也能轻省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