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最佳导演 (江边一只橙)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江边一只橙
- 入库:04.09
单机位、没剧本、没演员........你确定真的是电影吗?
埃迪·雷德梅恩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是在深夜。
他刚刚结束《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的拍摄,回到英国的家中。
打开推特,看到的第一条就是来自老朋友普莱瑞思的。
起初埃迪还有些恍惚。
似乎是不敢确认。
他还记得这位年轻姑娘第一次邀请他的样子,彼时的她同他一样都是食物链最底端的新人。
可三年时光匆匆掠过。
他还在演些不出名的配角,而她,已是炙手可热的著名导演。
自然而然的,他们再无联系。
埃迪说不出自己现在是什么心情。
将手机合在了桌上。
去洗漱间洗了把脸。
水很凉,水珠沿着面颊滚落,快速、迅捷。
埃迪走出了洗漱室。
犹豫许久,还是翻开合上的手机。
普莱瑞思的那条推特依然挂在首页。
首先看向评论。
而出人意料的,并没有想象中《萨冈》获奖后的大片赞美,遍布眼帘的竟然几乎全是些讥笑与嘲讽。
“拍了部《萨冈》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
“你太让我失望了。”
........
????
埃迪皱了皱眉。
翻回普莱瑞思的推特。
然后他就明白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没剧本、没投资、单机位........
........
什么鬼??
随手划了一下,竟刷出了一条来自普莱瑞思的私信。
她说。
“嗨,埃迪。好久不见,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参演我的新电影?”
埃迪沉默了两秒,然后关掉了推特,假装自己没看见。
第70章
“演员联系好了吗?”保罗问。
“.......没有。”
“他们或许没有看见信息。”
保罗看着普莱瑞思。
“........好吧, 或许他们对我这个项目不感兴趣。”
保罗叹了口气。
“你都同哪些人联系了?”
“莱昂纳多、埃迪·雷德梅恩和休·劳瑞。”
“.......”
“你呢?你同哪些制片公司联系了?”普莱瑞思反问道。
“华纳、啄木鸟、狮门.........”
“有回复的吗?”
“没有........”
普莱瑞思与保罗对视许久。
“或许我们该有诚意些?”普莱瑞思说。
“怎么?”
“亲自去找。”
保罗想了想。
“还不够。”
“哪里不够?”
保罗拿起手机, 点开推特, 递给普莱瑞思。
“营销方式。”
“........”
普莱瑞思低头看了一眼手机, 又抬头看向保罗。
“我需要做些什么?”
“发挥你的优势。”
“怎么打动我的, 你就怎么打动观众。”保罗说。
“........”
于是,次日。
普莱瑞思在推特上发了三页的长评。
从她第一次去伊拉克说起, 一直谈到了战火、难民、牺牲的英雄。
她说, 莫要让此时的光明遮掩了存在阴霾的事实。
她说, 即使她声音微弱也要一直不断的发声,因为唯有如此, 光明才会到来。
.........
文章最后,她po上了韦赫·戈莱斯坦拍摄的所有照片。
文末有一行手写的斜体小字——“图片来自韦赫·戈莱斯坦, 一位56岁的驻伊拉克战地记者,在他有限的26年记者生涯里, 已陆续报道了136场战争, 撰写了1268篇稿件, 中枪16次,陷入反zheng府军动乱三十一次, 一个月前,于伊拉克巴格达地区触雷而亡, 这是伊拉克战争中死去的第36位战地记者,也是各国驻伊拉克176名战地记者中年纪最长的一位。
谨以此文, 献给伊拉克地区的难民, 以及死去的战地英魂。”
埃迪是在第二日的清晨看到这篇推特的。
无可置否的, 他被打动了。
可是他依旧在犹豫。
战乱中的伊拉克、贫穷的甚至连投资方都没有的剧组、异想天开的单机位拍摄........
或许这部电影在立意上与好莱坞一贯的围绕士兵展开的“战争电影”不同。
但是这种“不同”并不能够让他忽视其余的苛刻条件。
人身安全、影片质量。
所有的一切他都得考虑。
正当思索着,门铃响起。
埃迪放下手机,起身开门。
普莱瑞思穿着米色衬衫站在门口,及肩的头发被清爽的捆成马尾。
她笑着看着埃迪,说。
“嗨,好久不见。”
“........进。”埃迪说。
普莱瑞思熟门熟路的来到客厅。
打开了窗帘。
阳光透过落地的玻璃窗洒在屋内。
普莱瑞思坐到了沙发上。
沙发旁的实木桌上散落着几本剧本。
其中几页还有面前男人的手写批注。
埃迪给她倒了杯水。
普莱瑞思看着埃迪。
“我想你应该知道今天我为什么来这儿。”
埃迪挑了挑眉。
“如果你是为了你的新电影来的话,没错,我的确知道。”
“你的答案呢?”
埃迪沉默了会儿,回答。
“我仍有些疑虑。”
“比如?”
“比如单机位拍摄、比如尚未成形的剧本、比如无投资下的资金链缺陷。”
埃迪顿了顿,敛着眼眸,继续说。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你想要拍什么样的电影,故事片?剧情片?又或是实验片?你总得让我知道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普莱瑞思回答道。
“这部作品太复杂了,任何资本链的轻易介入都有可能改变这部作品的基本属性。”
埃迪平静的看着普莱瑞思,不置评论。
他穿着件早上刚出浴时的羊绒浴袍随意坐在沙发上,头发湿漉漉的,像是黑色的云雾。
可是即使如此,他又仍然是儒雅的,就像是17世纪英国古堡内的绅士。
普莱瑞思隔着暖黄的阳光看向阳光下的埃迪,突然感觉到一种苍白无力、却又显而易见的隔阂。
这是一种鲜明的、带着标志意义的距离感,仿佛提醒着她——这依旧是前世那个世界。
普莱瑞思看着埃迪。
手中是埃迪同她倒的水。
又突然想到第一次见到埃迪时的场景。
他以为她要跳河自杀,而她把他当成了强盗。
普莱瑞思恍惚的看着埃迪。
深棕色的睡袍优雅而得体。
几乎是换了一个人。
她突然意识到,那个小孩心性、总喜欢穿绿衣服的埃迪消失了。
而面前的这位,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后世大银幕上的有距离、内敛儒雅的英伦绅士、“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
沉默了一会儿,普莱瑞思从包中拿出一个牛皮纸袋。
“这是关于剧本以及拍摄想法的导演阐述,或许你可以看看。”
言罢,普莱瑞思将牛皮纸袋推到埃迪面前。
拿起包,站起身。
“我先走了,下次再见。”
言罢,便离开了公寓。
埃迪走到门边,目送着普莱瑞思渐行渐远的背影。
许久,合上门。
将普莱瑞思喝过的水杯拿到厨房间里。
洗净。
放回支架。
普莱瑞思离开前递给他的牛皮纸袋安静的放在桌面。
迟疑许久,还是打开。
**
普莱瑞思是在夜里收到埃迪的回信的,他最终还是接下了这部电影。
松了口气,赶紧通知了保罗。
保罗此时正在忙于与制片公司周旋。
这已经是他被拒绝的第六次了。
好莱坞八大制片公司如今只剩下了梦工厂以及迪士尼。
“没有制片公司也没关系,反正我们只需要一部摄像机。”普莱瑞思说。
保罗有些疑虑,皱着眉。
“没有灯光、录音和摄像.......就靠我们两个.......可以吗?”
普莱瑞思直接回答“有什么不可以,你学生时代不是也是这么拍过来的吗?别告诉我你没有经历过一人兼整个导演、制片、演员、摄像、灯光、场记、摄像的日子?”
非科班出身的保罗·哈吉斯:.........不好意思,我还真没有经历过。
当然,注重面子的保罗·哈吉斯并没有说出来,只是尴尬的咳嗽了一声,不置评论。
“签证办好,过几日我们便去伊拉克。”普莱瑞思下了结论。
“这么快?”
普莱瑞思不可置否的挑了挑眉。
次日,普莱瑞思便与埃迪、保罗来到了驻英伊拉克大使馆。
他们走入馆内的那刻,所有人都小心张望着他们。
普莱瑞思将埃迪、保罗领到办事处,自己坐在外头等待。
一位带着头巾的中东男人走了过来。
身侧的办事处小姐恭敬的站了起来,说道。
“穆哈默德大使。”
男人点了点头。
走到了普莱瑞思身侧。
“你就是克兰德导演?”穆哈默德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问。
普莱瑞思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