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许真的只是为了去瞧一眼……
锦乡侯可不愿被和珅记恨,他忙叫儿子领路,请和珅去转一转了。
和珅转了一圈儿,眼瞧着摆宴的院子就在眼前了,他这才淡淡出声道:“锦乡侯的宅子虽美,不过并不见大肆耗费金银之处。”
锦乡侯公子松了口气,忙笑道:“父亲性情朴素,不爱弄金银。”
和珅点了下头。
“侍郎便在这处转一转?我去拿些酒来陪侍郎吃一些?”
“嗯。”
锦乡侯公子见自己揣摩准了他的心思,这便高高兴兴地走了。
和珅今日来,身边带了个丫头,整日往日给黛玉送东西那个。
“你去请黛玉。”和珅转头与她道。
那丫头点头应了,忙入了院子。
过了会儿,黛玉便带着紫鹃出来了。
和珅瞧了瞧她今日的打扮,白色褙子,褙子外裹了一层毛边儿,那毛纤长得很,有些都挠到黛玉面颊上去了。
黛玉似是有些痒,便扭了扭头,不一会儿面颊就红了。
和珅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再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了。
他心底更见柔软,甚至手指也有些痒,想要拉过黛玉来,揉捏一下她的面颊,好将那挠人的毛,给按下去。
黛玉早熟悉了这样的套路,因而这时也不惊讶。
她快步走来,还朝和珅眨了下眼:“便知晓是你在等着了……”
和珅见她脸蛋儿红红,唇红齿白的模样,突地有些将她抱在怀中。
于是这样想着,和珅便张开了双臂。
黛玉微微瞪大了眼,有一瞬的惊讶。
不过想想,自上回和珅将她紧紧拥在怀中后,二人便又变得亲近了不少,许多肢体上的接触,倒也不是那样叫人害羞了。
于是黛玉思考再三,最后还是顺从了内心,干脆地投进了和珅的双臂间。
后头的紫鹃见状,脸刷地就红了,根本不敢再往跟前这对璧人看去。
“过来。”和珅低声说着,那气都吹动着黛玉耳边的碎发微微飘扬了起来。
黛玉正怔忡的时候,就被和珅抱着带入了一旁的林子间。
“这边不会有人过来。”和珅低声在她耳边道。
“嗯。”黛玉低低地应了一声,突然有些紧张。
黛玉不自觉地攥紧了手指。
这会儿什么话都想不起来要说了。
而这时候和珅也的确不大想说话。
因为就单单只是这样的相拥,也已经足够美好了。
带着凉意的风从二人耳边吹拂而过。
黛玉抓着和珅的袖口,竟觉得就停在这一刻也是好的。
二人不知相拥了多久,和珅才低声问她:“可解气了?”
黛玉微惊:“卫若兰的事……”
“倒不是我去做的。”和珅摇头,无奈一笑:“是和琳满心不忿,欲为你出气,这才动了下手脚。不过他本也未做什么,只是选了个好时机。谁晓得,史湘云生生将自己折腾成了这个模样……”
黛玉觉得自己有些坏。
听了这话,只觉得想笑,更觉得和琳这番举措带着暖意。
却半点也不同情史湘云。
和珅替她理了理略凌乱的发丝,这才又将话题岔开:“你那日在信中说,宝钗要说亲了,只是不知晓那些人家好与不好,是吗?”
“唔。”
“此事你也不必操心了,你只带个话与她,问她可愿进宫。”
黛玉猛地扬起头:“进宫?”
“薛姨妈原本打的应当也是这个主意。”和珅顿了下,“而事实上,若要真保住薛家百年,也只有这一途。寻常人家,宝钗嫁过去,不会为娘家带来助力,而薛蟠又是个靠不住的……何况,她会不甘心的。”
黛玉并不怀疑和珅的话,只是到这时,她才觉得,自己似乎从未看清过宝钗。
不过转念一想,宝钗之所以这般,怕是因家中无所依仗,所以才不得不百般为自己盘算。相较之下,自己岂不更幸运?
“除非……”和珅又开口。
“除非什么?”黛玉跟着问。
“除非再有个像我这样的,才可护得住薛家。”和珅道。
黛玉没好气地道:“可你却只有一个。”
和珅盯着她的双眸,这才云淡风轻地道:“是啊,谁叫我已经是你的了。”
黛玉脸颊“刷”地红了,嘴里也跟着甜了起来。
那吹来的凉风里都像是挟裹着甜味儿。
这梅花的味儿。
真的是甜的。
黛玉不自觉地想。
第八十八章
史侯夫人走了。
据说她走的那日, 神色冰冷, 竟有些不愿再管史湘云之意。
史湘云似是也伤了心, 一时便不大出门了,下人们再议论也无趣儿了,到底是闭了嘴。
只是史侯夫人走后才没两日, 贾母院儿里又吵嚷了起来。
紫鹃学给黛玉听, 道:“那日宝二爷去了老太太的房里, 老太太多疼他呀,那日却是骂了他几句。后头才晓得, 原来那日卫若兰来府里了,竟是来寻史大姑娘退亲的。人还是宝二爷带进门来的,欢欢喜喜说要让史大姑娘退了亲便高兴了。”
黛玉听罢, 都有些哭笑不得。
“他竟是个这样的蠢货!”
紫鹃也叹了口气:“幸而宝二爷如今成亲了。”
不然真闹得贾府上下无法, 只好将黛玉配给他的时候,还不知晓要被这位祖宗拖累出多少事来呢。
“说什么呐?也与我说说。”丫头打起帘笼, 便见宝钗盈盈笑着踏进门来了。
黛玉见了她,便立时起了身:“巧了,正有话要与你说呢。”
宝钗面上笑容更盛:“倒是与林妹妹心有灵犀了。”
黛玉拉着她坐下, 又让紫鹃几个煮茶去, 屋子里转瞬便只余他们二人了。
“他瞧了信了。”黛玉抿了下唇, 低声道:“他,他叫我问姐姐。”
“问什么?”宝钗歪头等着她往下说。
到底还是对和珅的信任占了上风,黛玉开了口:“问姐姐可要进宫?”
宝钗猛地攥紧了手帕,眉梢微微上挑, 神色有了微妙的变化。但瞧不出是喜是怒来。
过了好一会儿,宝钗才松了口气,笑道:“多谢妹妹为我这般谋划。”
黛玉一头雾水,她如何谋划了?
随即又听宝钗道:“倒也不怕与妹妹说了,我家中原也有这样的心思,只是困于现实,方才打消了这样的念头。”薛家没有这个力气送她进宫。王家虽有,可王家已经有个元春了。薛姨妈这才退而求其次,想要她嫁给宝玉。
于宝钗来说,嫁与谁都是没分别的。
可宝玉既然是这副模样,那为何不求个更好的将来?
从前是苦于没有借力的那根枝,如今既有,便也没有可犹豫的地方了。
宝钗自幼接受的教育,便是要她为家族付出一切,她生来于自身的欲望又淡薄,她从不求外表如何,只求让周围的人都喜欢她,只求薛家长久荣昌不衰。
黛玉与宝钗的心思实在是两样人了。
所以原先黛玉还当宝钗并不愿进宫,毕竟瞧了元春的模样,便知晓那深宫高墙,是会磋磨人的。
不过宝钗既喜欢便好,各人本也有各人的追求。
“那我今个儿便让人回了话去。”黛玉道。
宝钗又是一笑,她少有大笑的时候,毕竟那样不大端庄。如今才见她笑得热烈,又见她拉着自己的手,亲昵地道:“辛苦林妹妹了,林妹妹这份情,我是记在心头的。”
黛玉如今比谁过得都要自在,她与宝钗又没有什么利益相干,二者近来又亲近了不少,她想了想,还是与宝钗道:“盼宝姐姐得偿所愿。”
宝钗又笑了起来:“先谢过妹妹的吉言了。”
说罢,二人便相约在园子里走了走。
今日没有什么史湘云,更没有什么卫若兰,就连贾宝玉也因着自己搞砸了事,闷闷不乐地呆在了房里,与袭人亲热。
园子里难得清静不少,二人便逛了许久方才归去。
宝钗回到蘅芜苑中,薛姨妈正在等她。
“今日怎么早早便出了门?”薛姨妈为她取了披风,拉着宝钗在桌边坐下:“这几日你也瞧过了,觉得如何?”
说罢,薛姨妈皱起了眉:“这史大姑娘是个祸害,整日在荣国府里闹腾,她自己不说,还坏了旁人的名声。”
“无事了。”宝钗笑得一如往昔:“母亲也不必为我瞧人家了。”
“你可是心下有打算了?”薛姨妈知晓她向来是个有主意的,便立马追问道。
“我前些日子与林妹妹提了一嘴,当时也没想着其它。今日她便回了个信儿给我,说是和侍郎叫她来问我,我可愿进宫。”
薛姨妈一怔,随即眼眶微酸:“竟是,竟是从他身上捡了一条路来走。”
“咱们本也是要这样打算的,如今不正是最好的结果么?”
薛姨妈点着头,但心里还是难免绞着疼。
他们都见过了元春。
见了元春的风光。
也见了那珠钗凤冠下,元春的羸弱。
但宝钗若真能进宫,便是要光耀他们薛家了。
薛姨妈咬了咬唇,道:“待过两日,好生备礼谢过林丫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