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乾元帝原本就有打压徐家之意,顺势准奏。

这一下,百官看出来了,乾元帝厌恶徐家了。瞬间群情激愤,御史们开始对所有徐家人展开攻击。徐家人在六部处处插手,占据的位置也太多了。

左都御史首先攻击徐皇后的弟弟,他弟弟的官儿不大,在礼部做侍郎。

左都御史当面抨击徐赟,吐沫星子直喷他脸上:“堂堂承恩公府,竟然出了盗贼,徐侍郎还有什么脸面腆居礼部侍郎一职?要是我,早就挂冠求去了,哪里还有颜面来面圣?”

徐侍郎没有辩解,家族子弟出了这样的丑事,他无可抵赖。

当即,徐赟按照都御史的要求,摘下乌纱帽,跪在当殿:“微臣治家不严,无颜在朝为官,请辞礼部侍郎一职,请陛下允准!”

乾元帝看着这个大舅子,只是叹息,这徐赟却是徐家的清流,人才俊朗,才华横溢,从来洁身自好,不爱沾染家族的恩荫。是当初孝慧太后最喜欢的侄子。

乾元帝挽留道:“都御史参奏,是他们的职责,徐侍郎有委屈只管跟他们申辩,又何必意气用事,当殿辞官呢?”

乾元帝如今的身体,暂时不想换皇后,换个新皇后越发难伺候。对于徐家人,他预备小惩大诫一番,也就罢了。

毕竟卷宗也没偷成嘛。

承恩公见儿子辞官,心如刀绞,别人尤可,他这长子可是自己一步一步考上来的。

十几年寒窗苦读,不能就这么被人作践。

徐赟可是徐家的希望!

他顿时怒了,跟御史们跳脚吵嚷起来:“你们指责老臣治家不严,老臣认了,毕竟那徐铖做官是我保举,我识人不清,我认罚。可是,我儿科举出仕,年年京察优等,何故不能为官?”

左都御史一啐:“物以类聚,群以种分,你徐家出了一个梁上君子,难保不能更上一层,再出个十个八个?且现在说的是徐赟有没有资格在礼部为官,而不是讨论他是恩荫还是科举。请承恩公正面回应问题,不要东扯西拉,混淆视听。

请问承恩公,你可知道礼部官员有哪些职责?

你不知道我就费费口舌告诉你吧,请听了。礼部掌嘉礼、军礼、管理学务、科举考试等等事务,徐赟一个盗窃之门出来的人,有什么资格掌管嘉礼,掌管军礼?

“尤其是管理学务与科举考试两宗,这涉及到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徐家自己就是梁上君子,有何颜面教导学子们?教导他们如何监守自盗?还是教导他们挑衅皇权?”

傍边的楞青御史忙着帮腔:“对啊,读书人可是天下的表率,朝廷的栋梁,不能因为你们徐家一己之私,误了国家大事啊。”

承恩公气得差点厥过去了。

他没有洗清徐家身上偷盗印记,倒被冠上挑衅皇权的重罪。

他强撑着精神辩白道:“徐铖偷盗卷宗犯了罪,我们认了,该杀该刮,绝无怨言。可是,你不能红口白牙乱说话,我们徐家什么时候挑衅皇权?”

左都御史冷笑:“偷盗皇家之物罪在十恶不赦,难道不是挑衅皇权?”

承恩公怒吼:“我徐家什么时候偷盗皇家之物?”

御史将卷宗戳到承恩公眼前:“天子御审的案件卷宗,难道不是皇家的东西,倒是你徐家的东西不成?噢,我明白了,怪不得那徐铖敢在天子头上动土,却原来,是你这个老不羞的混账东西教的啊。”

承恩公气的破口大骂:“你这个小畜生欺人太甚!”

左都御史冷哼:“你这个老不羞,你私德不修,家教不严,纵侄偷盗,罪在不赦。你还有何颜面在此辩白?我若是你,羞也羞死了,早就找个地洞钻进去把自个埋了,遮羞完事,哪里还有脸面四处招摇?你这是嫌弃你们徐家的名声不够臭,要出来散散臭呢?”

承恩公闻言都事血冲脑门,眼前一花,仰头就倒了:“气死老夫也……”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顿时吓呆了。

承恩公这是被人骂死了?

乾元帝也吓着了,忙着吩咐:“快叫御医!”

一场硝烟弥漫的嘴仗,因为承恩公晕厥不得不终结了。

楞青御史喃喃自语:“这就败下阵了?我还有许多的话没说完啊!”

左都御史笑着拍了他一下:“这种机会以后多的是,承恩公本来只是个才智平庸之人,不过因为家里的女儿长得美,这才被屡屡加恩,爬上高位。等你遇到那些凭着真本事走到高位之人,你就会发觉,他们才华横溢,思维敏捷,旁征博引,言辞犀利,那才是最越难对付之人。”

贾琏这里得知徐家如今陷入焦头烂额之中,却没有攀扯顾家之人,顿时觉得这承恩公不是等闲之辈。

他看似在朝堂上被众人压制,被人指着鼻子骂到晕厥,其实是在向皇上卖惨祈怜,皇上只要不想废后,就会设法平息朝臣的怒火。

翌日。皇上叫大起,当庭宣布,皇后禁足,承恩公罚俸一年。

承恩公府世子徐赟罢黜礼部侍郎官衔,贬谪出京前往南诏出任知县,官阶连降三级。

徐家二房大爷,同在刑部任郎中的徐铮则被直接罢黜回家。

乾元帝倒没说永不录用,但是徐家这个偷盗的毛病让六部衙门都不敢收留。偷到卷宗可大可小,小自不必说,大起来可以夺人性命。

像上次贾琏请罗世成偷偷查阅卷宗,贾琏是查询自家祖宗抵押印信,并非窥探衙门与潮堂。罗世成与他行方便,也不是私下行动,他是征求了上司同意之后,方才替贾琏查阅。

徐家窥探天子断案卷宗,这是窥探天子隐秘,说他大不敬还是客气了,直接说他反叛谋逆也不为过,这可是死罪。谁敢兜揽这样的祸害进门?

所以,除非徐家的外甥做皇帝,不然徐家子弟至少蛰伏三十年,等这一批老人都致仕了,大家都淡忘了,他们才能再行入朝。

否则,人家一句话,不愿与梁上君子为伍,你就被人扒皮了,还做什么官呢,哪里有脸呢?

徐家的名声算是臭大街了。

当然,徐家子弟也可以学习徐赟,外放去那些别人不愿意去的偏远闭塞之地做个小官儿。

却说这一次偷盗事件,虽然最终乾元帝没有按照朝臣的意思,把徐家打成谋逆反叛,徐家也损失惨重。

徐家不仅丢失了刑部与礼部的的重要官位,徐家一个做吏部郎中的远方侄子,也被排挤去了太仆寺去做了员外郎。另一个在工部任郎中的堂兄弟,则被派遣去了陪都金陵。

总之,徐家在京都的官员一起边缘化了。

贾琏看完邸报,甚是失望,徐家伤筋动骨,他刻意针对的顾家,却稳如泰山。

相比于徐家,贾琏更希望顾家倒霉。

对此,贾琏深感不安,心道,这不成,得想个法子让徐家把顾家拱出来,为下一波整倒顾裴开个道。

什么能够刺激徐家呢?

什么也比不过平安洲事发,更能刺激徐家了。

徐家隐忍不过是为了从平安洲叛逆事件中脱身,倘若自己能够提前把徐家跟平安洲勾结的事情揭露出来会怎样?

思及此,贾琏马上提笔给王子腾写了一封信,然后通过岳父王子胜的特殊渠道,六百里加急送去了平安洲。

随后,贾琏一直在五凤楼潜伏,但是,他再没捕捉到任何有用的消息,就连贾芸所言的忠顺王府长史也没看到踪迹。

贾琏的倒顾行动暂时处于停顿状态。

就这般在沉默中,时间到了腊月初。

李明堂夫妻与米淮山一家进京了。

那一日行不大堂可谓热闹非凡,乾元帝没有亲临,却派了大皇子代表自己亲临行不监察审讯。

大皇子日前在西山历练,初次进营在鸟枪营任伍长,如今因为在在什长出缺的选拔赛中胜出,已经升任什长。

贾琏也在西山历练,两人闻名却没见面。再者,于榴玥与贾府牵连颇深,潜意识中把贾府当成娘家。

故而,大皇子对贾琏也很客气,这日开堂审案,贾琏作为当初剿匪的官员列席旁听,大皇子虽没说话,却在堂上朝着贾琏一拱手。

贾琏也拱手回礼算是打过招呼。贾琏刚要落座,忽然被人拉扯了下袖子,贾琏看时确是冯紫英,不免一嗤:“老冯,你最近很闲啊,哪哪儿都有你啊?”

冯紫英干笑:“哥哥等下就知道我的好处了。”

贾琏满面狐疑,却身在刑部大堂,不好多言。

一时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位堂官入座。

审讯开始。

堂上喝令带证人。

米夫人上堂,一眼看见憔悴的米氏,就哭上了:“篪儿啊!”

母女们抱头痛哭。

几位堂官心有不忍并未打断他们母女相认,及至她们开始正常的说话了,黄尚书这才一拍惊堂木:“肃静!”

米氏与米家夫妻忙着禁声。

米氏回到堂上跪定,米淮山夫妻有功名诰命在身,无需跪拜。

李明堂夫妻也是身有功名诰命,也站在一旁听审。

黄尚书首先发问:“米员外,米夫人,堂上这一妇人自称米氏,乃你们亲生女,你们可认?”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