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贾琏 [金推] (香溪河畔草)



戴权为什么敢处理这东西?只有一个可能,戴权是知情者,或者,他要么是六福钱庄的东家,要么是六福钱庄的后台。

所以,东西进了六福钱庄已经是他嘴里的肉,根本不需要契约。

贾琏顿时满眼精光。戴权贪财,他早知道。

前世贾珍为了秦可卿的葬礼好看,替贾蓉捐官。戴权讹一千二百银子,还说是半送。一个县令的实缺也只要五百银子打点,龙禁卫只是虚衔而已去翻倍。

只是,戴权一个太监,无儿无女,他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同时,贾琏再次思虑,戴权在六部处处插手,卖官鬻爵,上皇到底知不知道?

不知道,戴权仗的谁的势?

知道的话,为什么放任不管?任由戴权出入豪门王府,上下串联?

一个大内侍卫的名额他说卖就卖了!银子不入国库,到拿回他自己家里去了。

而且,这戴权手眼通天,他不仅仅卖了龙禁卫这一个官职。

据贾琏知道,他还买过同知,监生的名额。

还有那皇后宫里的夏太监曾经出入过忠顺王府,戴权也曾经跟忠顺王打的火热。

上次南苑作怪的老五老六,就是戴权的干儿子。只是自从南苑出事之后,贾琏再去寻找二人,这两人便了无踪迹了。

戴权到底是以权谋私,还是奉命行事?

之前,贾琏没细想,如今细思极恐!

贾琏顿时出了一身白毛汗!

旋即,贾琏抓住了一个重点,那就是上皇觉绝对不会谋害乾元帝!

那么,戴权是跟谁合作要害死乾元帝?真的是跟忠义郡王忠顺王吗?

还有,因为老五老六身死,那野猪崽子为何到了太后娘娘的凤辇之中,始终是个不解之谜!

当初,贾琏发觉老五老六的动机不纯,是因为他身怀异能。故而,贾琏没敢把这个情况跟太后与乾元帝通报。

他甚至不敢跟冯紫英这个好兄弟言讲,他只是自己暗暗查证,也吩咐贾芸注意老六老五的踪迹,却始终不见人影。

贾琏猜测,他们大约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光是贾琏查不出来端倪,通政司也没查出祸根是谁。

那一次跟这太后娘娘去过南苑的宫女太监,一个个都被慎刑司刑讯过,却始终没有人交代,也就无法查出元凶了。

如今,太后娘娘跟前的宫女太监,除了那天没去南苑的,那日去了南苑的宫女女官,拢共就只剩下太后娘娘的陪嫁丫头大姑姑素橘了。

目前,贾琏可以断定,谋害乾元帝的事情戴权必定参与其中。

至于谁是他真正的主子,贾琏以为有三个可能。

一个是徐皇后,再一个是顾家的淑妃娘娘,最后一个,则是三皇子之母吴贵妃。

谁的嫌弃最大?

贾琏却在原地打坐,脑子里天人交战,却是始终难以在三个嫌疑犯中找出最值得怀疑的之人。

不过,眼下贾琏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马上跟冯紫英通气,有人要对刑部大牢的渔民不利。

贾琏很快将徐家在刑部有两个危险人物的情报,通过信鸽传给了贾芸。贾芸很快找到冯紫英。

冯紫英这版很快就跟刑部堂官黄尚书取得联系,刑部跟通政司本来就是合作协调的关系。且冯紫英这个情报对于黄尚书来说,无意识快救命仙丹,否则,一旦被人把刑部的审讯卷宗偷出去,他这个刑部尚书也就干到头了。

冯紫英如今只是正四品,黄尚书这个正一品却对着他长身作揖:“冯兄弟,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兄弟,咱们今后相互扶持,相互提点,我老黄若是心口不一,天地不佑。”

冯紫英一笑摆手:“你谢错人了,至于是谁提点你,你应该知道!”



第127章127



黄尚书也是老成精的人物,瞬间猜出来了。

“冯大人说的可是荣国府的贾都尉?”

冯紫英笑得欢快极了:“我就说嘛,聪明人一点就通。”

黄尚书点头叹息:“我早就看出来了,贾都尉对这些渔民很是宽宥。”

冯紫英摆手:“错了,不是他对渔民宽宥,而是他原本就是个心软之人,所以,跟他打交道,大人不要担心被坑骗。”

黄尚书颔首:“这我知道,眼下还是早些解决这些渔民的去向问题,否则,这一日一日的防备要防到几时?这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啊。”

冯紫英点头:“大人这话很是,不过诏安这事儿成不成,最终还要靠着你们这些老臣出力才成,毕竟老臣谋国嘛!”

黄尚书言道:“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烦请告诉贾都尉,请他安心,渔民在我刑部绝对出不了事情。”

冯紫英没想到自己一番实话,竟然给贾琏拉了一个强劲的盟友。这也是黄尚书不得不跟贾琏结盟。

这件事情自从他同意小豹子替母滚钉板开始,他已经跟顾家对上了。

自从登闻鼓敲响,除非黄尚书使计谋,在大堂上打死了罗义与米氏,不让他们面圣,否则,黄尚书跟顾家根本没有和解的余地。

黄尚书如今是骑虎难下,与其被顾家与贾琏两面夹击,还是顺势而为跟贾琏结盟,共同对抗顾家的好。否则,任由顾家这样手眼通天的瞎胡闹,他必定会落得个身败名裂。

却也是徐家人太心急了,当晚就动了手。

黄尚书起初还以为要熬上几夜才能抓住内奸,结果布下的陷阱当晚就奏效了。

黄尚书直接把人一捆,连同参奏徐家的奏章一起送到乾清宫。

乾元帝顿时大怒,徐家竟敢窃取天子亲自审讯的案卷,这是赤果果的挑衅啊!

不怪徐家心急。

他们是在被平安洲的消息吓坏了。尤其是如今圣上对皇后的恩情越来越淡薄,初一十五连个面子情分也不做了,皇后整个一个活守寡。更糟糕的是,宫中大小八个皇子,竟然没有个出自徐家。

徐家哪里还敢出一丁点错呢?

他们必须把平安洲的事情摁住,否则,徐家即刻就有塌天大祸。

只没想到,这一招被贾琏的神功破了。

谁能想到隔着几间屋子说话竟被贾琏听去了?

乾元帝已经忍了徐皇后很久了。却是徐皇后这些日子,明里暗里在宁寿宫跟太后娘娘抱怨乾元帝不守规矩,初一十五也不到坤宁宫宿夜。

太后娘娘身为婆婆,只有暗地提醒乾元帝雨露均沾,不要日日宠信小宫女。闹得后宫不宁。

乾元帝真是冤比海深却说不得,他能说他腰腹无力,力不从心吗?

顿时心里对徐皇后生了怨气,索性轮流到德妃贵妃淑妃宫中去喝茶,就是不去坤宁宫。

徐皇后因此越发性急,这才一道道家书勒令家里,想尽一切办法跟平安洲撇清关系。否则,自己的后位岌岌可危。

徐皇后尤其强调,最好能够跟淑妃的娘家结盟,徐皇后可是很聪明的女人,她已经看出来了皇帝十分喜欢淑妃母子。

徐皇后虽然憎恨淑妃,可是死到临头,也只有先解除自身的危机才好谋求将来。

承恩公这才着急起来,得知淑妃要捞顾裴,他也只有命令家族后辈全力以赴。

孰料却一脚踩进了黄尚书的牢笼里。

黄尚书没有‘堵’,他用的‘疏’。

徐家想偷,他就故作不知敞开了然他们偷。然后,再当场把人抓住,然后连人带着卷宗送进乾清宫。

这卷宗就是当初金銮殿上的审讯结果,徐家这是窥探天子啊,乾元帝岂能不怒?

当晚,乾元帝就驾临坤宁宫,徐皇后还以为乾元帝回心转意,要夫妻和美呢。

结果,乾元帝咆哮如雷,把徐皇后骂的狗血淋头。

徐皇后被他骂的三荤四素之后,终于明白,他父亲竟然派人去刑部偷盗登闻鼓冤案的审讯笔录。

徐皇后顿时如遭雷击,她本来已经跟皇上相敬如‘冰’了,如今娘家出了这事儿,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徐皇后唯一想到的计谋,就是极力证明她不知情:“陛下请听臣妾一言,臣妾每日在深宫伴驾,承恩公府做下的事情,臣妾在深宫哪里得知呢?还请陛下明察!”

乾元帝也骂了半日了,一口腌臜气总算出了,闻言冷冷一哼:“你最好不知情!”

这边徐家被抓住的司务,直接被投进刑部大牢。徐郎中很聪敏,没有直接参与盗窃。但是,他的堂兄偷盗刑部机密卷宗,他哪里能够幸免?直接被乾元帝给停职反省。

然后,乾元帝还是怒气不息,派人去承恩公家传旨,申斥他老丈人:治家不严,徐家子孙品行不端,罚俸一年。

这是头天晚上的事情。

翌日,整个朝廷的御史跟打了鸡血一般,同仇敌忾,一起参奏皇后的父亲承恩公:教子不严,治家无方。

堂堂承恩公府竟然出了偷盗之人,且偷盗的势是天子的机密卷宗,这是什么行径?

这在战争时期就是奸细,是谋逆!

即便是太平盛世,偷盗天子审讯的卷宗,也是大不敬。

故而,所有御史一致要求乾元帝,对徐家严惩不怠。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