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皇帝又垂垂老矣,某些人拉拢云家还来不及,谁会上赶着诋毁?
“边关大捷!边关大捷!草原可汗已被俘虏,不日押解回京!”
“边关大捷!边关大捷...”
酒馆外面传来一声声高喊,让安静的酒馆瞬间沸腾起来。
云迁脸上露出笑意,看向那三人:“既然今日有喜事,那便不与你们计较,自己收拾去边关吧!”
那三人连连磕头:“多谢国公爷高抬贵手,小的们这就回家收拾,赶往边关。”
云迁嗤笑一声,朝阿福挥挥手,阿福立刻会意,遣了几人跟在那三人身后,直到三人离开京都数里这才回转。
他也不怕三人不去边关,即便是不去边关又如何,即便是回到京都又如何,那也只能像阴沟的老鼠,暗无天日的活着。
“云国公,真是大喜....”
云迁转身大步离开,懒得搭理这个十二皇子,大步离开酒馆。
这十二皇子要么就是装傻充愣,另有所图;要么就是真的傻。
他感觉应该是后者。跟傻子打交道,只会影响自己的气运。
眼前人视若无睹的行为,让十二皇子脸上的笑都挂不住了。
还是下人轻声道:“殿下,这般好消息传来,殿下该去给皇上报喜才是。”也算是缓解了十二皇子的尴尬了。
这个市井巷子路窄,马车进不来,十二皇子装作若无其事行走在小巷子里,路边百姓投来的目光,让他觉得如芒刺背,脸上温和的面具越发僵硬起来。
一上马车,十二皇子的脸就阴沉下来,一巴掌扇在下人脸上:“若不是你拉着我来这里,哪会有这事?!你家主子我,这次真的是面子里子都没了!”
云迁正在拐角买糕点,马车从他身边经过,听到里面的巴掌声,心中只觉好笑。
这个最受皇帝宠爱,被朝臣夸奖性资敏慧的皇子,也就这么回事嘛!
买好糕点回到镇国公府,已经是晚饭之时。
“国公爷,老夫人已经等候多时了,一直在问您何时回来呢。”李嬷嬷一见云迁身影,连忙上前说道,眼中含着一丝埋怨。
她是老夫人身边的得力嬷嬷,跟着老夫人已经三十几年了,国公爷出生的时候就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了。丈夫儿子跟随老国公去了战场,留在战场。老夫人感叹她家男人儿子的忠勇,将之留在身边,山珍海味的吃着,还有丫鬟伺候。
看国公爷,就像是看小辈一般。
怎么什么人都想训斥他一二?!
云迁心里不爽,瞟了她一眼:“不是传话回来,让娘先用餐,不用等我了?你们这些下人也不劝着点儿!”
“国公爷,奴婢哪里是没有劝了,可老夫人就想看看国公爷,奴婢们也劝不动啊!”李嬷嬷一愣,脸色有些不自然起来,只以为今日国公爷心情不好,忙赔笑道:“老夫人身子骨不好,困在府上多日,也想您多跟她说说话不是。”
云迁嗤笑一声:“你们这些下人是干什么吃的,我娘感觉无聊,你们就不能逗她开心?!”
李嬷嬷连忙噗通跪在地上,脸色有些苍白:“是奴婢的错,还请国公爷责罚。”
“哼!不过是说两句就委屈上了?”云迁也不看她,大步朝屋里走去。
进了屋,靠窗的矮榻之上半躺着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太太。老夫人是个信佛的,屋里一股焚香后的香气,幔帐角挂着佛珠,手腕上缠着佛珠,拇指缓缓的拨动着。
云迁上前,坐在榻边,轻声唤道:“娘。”
老夫人听到呼喊,睁开眼,无悲无喜,倒像是坐在佛堂里的佛爷了。
“是迁儿回来了啊。”
“嗯,娘今日可是感觉身体好了些?”云迁将人老夫人扶起来,垫上大靠枕。
“都是老毛病了,过几日就好了。”老夫人露出一抹笑,沾上了烟火气:“方才怎么听到你与李嬷嬷在外头争执?”
自从那场变故之后,老夫人一夜白头。三个儿子那时已经说好亲事,只等战事了了就要成亲。结果丈夫儿子都留在战场之上,儿子还没有留下子嗣。
接连操持四场丧事,之后便是闭府谢客,信起了佛。
“不过是一些小事。”云迁笑道:“我今日回来之时,听到外面传信兵来京,边关大捷,英儿就要回来了。”
老夫人噌他一眼:“还等你来告知我?早就有人回府跟我说了。”
“英儿就是倔,这以后啊....”她又叹一口气:“我还听说你在市井之上与人发生冲突了?还是那十二皇子,和秦家小姐?”
云迁呵呵一笑:“娘,你莫要操心外头的事,自有皇上担着。若不是看在两人的身份上,我都要直接将人打一顿。”
老夫人垂下眼眸,双眼多了几分沉思与疑惑。
“行了,先不要说话了,咱们用餐。”情绪是是一瞬,老夫人拍拍云迁的手,吩咐起下人送饭菜进来。
府上就他们两个主子,端上来也就三菜一汤,摆在榻前的小圆桌上。
云迁本就是在府外吃过,也不过是陪着又加了几筷子的菜。
“咱们府上啊,就你三哥喜欢吃鱼,还喜欢钓鱼,一坐能坐一整天。”老夫人看着桌上的鱼,想起了往昔,忍不住道。
云迁一怔,看一眼老夫人,道:“娘,你莫不是记错了,三哥性子急,嫌鱼刺太多,哪里愿意吃。不过倒是喜欢钓鱼。”
老夫人手下一顿,思索一会儿,呵呵一笑:“是娘老糊涂了,瞧我这记性。”
“娘说三哥喜欢吃鱼,也是对的。若是能将鱼刺都挑出来,他也是乐意的。”云迁笑道:“只是有一次,下人没挑干净,扎了嘴,就再也不吃了。”
老夫人笑道:“那时候你还小,难为你还记得这般清楚。”
云迁叹一口气,哀怨道:“三哥又喜欢钓鱼,每次钓回来的鱼,都要厨房做了,非要大家都尝一尝。每次这个时候爹和大哥二哥就不回家,最后全进了我的碗里。”
老夫人哈哈一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谁让全家就你喜欢吃鱼,会吃鱼呢?”
“果然有国公爷在,老夫人心情就好了。”李嬷嬷轻手轻脚的走进来,笑道:“以后啊,还请国公爷不要总是往外面跑,多陪陪老夫人。”
“翠心来得正好,遣人来撤下去吧。”老夫人呵呵一笑,招呼道。
李嬷嬷连忙应下,喊了门口的两个丫鬟来,很快将桌子收拾干净。
“前些日子皇上赐下上等燕窝,李嬷嬷,你去开了库房,拿去让厨房炖两盅来,好给娘补补身子。”云迁吩咐道:“你是娘身边的得意人,去厨房给我盯着点儿,可别让他们毁了这上等燕窝。”
“国公爷真是有孝心,老夫人好福气。”李嬷嬷笑道,看一眼老夫人,见老夫人点点头,连忙告退,去了厨房那边。
房里还有两个丫鬟站着,云迁不耐烦的挥挥手:“都去门口候着,我跟娘好好的说说话。”
两个小丫鬟连忙告退,去了门口。
云迁看向老夫人,直言道:“娘,你方才对我多有试探,是在怀疑我?”
老夫人一愣,眼神扫过云迁的脸,没有说话。
云迁也不是故意这般说的,方才就吃鱼的那段,他敏感的感觉老夫人的用意。只是他不愿意把一切变得复杂,将时间浪费在猜猜猜上。
人都有一张嘴,又不只是用来吃饭的。
“娘是发现了什么?觉得我与之前有所不同?”云迁没想到老夫人能一眼看出他的不同,心里开始琢磨怎么圆谎。
老夫人沉思片刻,点点头:“你确实与之前有所不同。”
云迁笑道:“娘,你不会真的以为我就是个纨绔,不学无术之人吧?”
老夫人眼中闪过惊异。
“就像,我也不会认为娘你就是个不问世事的人一样。”云迁补充道:“我是您和爹的儿子,我的三个兄长都有惊世之才,我再怎么也不会是废物吧!”
“我的儿子,自然知晓他的秉性。”老夫人回了一句。
小一嘿嘿一笑:“云真人,看来老夫人是不相信你这个说辞呢!”
云迁低声道:“英儿就要回来了,皇帝老了,全朝上下表面上平静,实际上波涛暗涌....我们国公府总是要被拉入这漩涡之中的。”
“娘,我们还要这般躲着吗?”
老夫人合上双眼,轻声道:“我国公府本就有祖训,不参与党争和皇子夺嫡。并且整个国公府只有我们祖孙三人,有什么好争的?”
“那父亲和兄长们的仇呢?”云迁轻声道:“仇人还都活着...”
老夫人掀了掀眼皮,看过来,拨动佛珠的手指加快:“什么仇?是不是有人在你耳边说了什么?”
“娘,你还是不相信我?”云迁摇摇头:“草原蛮人突然进攻边关,前太子圈禁,难道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吗?”
老夫人厉眼扫过来:“你到底听到了什么?”
草原部落为何忽然来袭击边关,全都是因为朝中有内应,而这个内应就是当时的太子。
皇帝少时登基,二十年前已在位三十多年,年过五旬。
先皇后生下大皇子之后就去世了,皇帝感念先皇后少年情谊,大皇子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几乎是皇帝在位多少年,太子就坐了多少年的太子。
太子被皇帝亲手抚养长大,父子情深。
那一年,皇帝偶感风寒,久治不愈,几近濒死,太子临危受命监国。
太子自小被皇帝教授为君之道,监国几个月里,无论是处理国事还是提供解决方案,都游刃有余,甚得朝臣赞扬。
几乎是全朝认为,皇帝若是挺不过去,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下一任皇帝,明里暗里投靠太子。
若是皇帝就那么死了,太子登基,也就没有后面那些事了。
偏偏皇帝没有死成,春暖花开之时,身体又逐渐好了起来。
皇帝病愈重回到朝堂,朝堂之中的风向隐隐有了变化,对待这个太子,像是在对待一国之主。
就连他最信任的几位朝臣,也是对太子多有赞扬。
他才是皇帝,这个国家的主人!
余下来的几个月,皇帝暗中打压太子,对太子多有训斥。偏偏一半的朝臣为太子求情分辩,这样更是触怒皇帝,心中的危机感更甚。
朝堂似乎变得平静下来,也只有太子感受到自己举步维艰,他心思聪慧,很快就想通皇帝的心思。
尝过权力滋味的太子,哪里甘心?即便他是退了,他的那些好弟弟也不愿意他全身而退,都想咬下他身上的一块肉!
太子在皇帝打压之下,差事频频出错。
一些摸清皇帝心思的大臣,在朝堂之上出言太子不堪大任,提出废除太子。
随着更多大臣明白皇帝心思,那些围在太子身边的朝臣,渐渐远离。
太子怎么甘心?
被逼急了的他,选择联系草原部落,将边防图和巡查路线告知草原部落。
以送出去两城为交易,让草原部落进军边防,将镇国公调往边关。
事情很顺利,镇国公以及镇国公世子公子都去了边关。
太子便联络死忠,围了皇宫,企图逼宫让位。
调令军队护驾的兵符在皇帝手中,无符不得调兵,现在围了皇宫,消息送不出去,无人前来救驾,皇城的下个主人也就是他了。
太子通敌,就是为了调离镇国公众人。
镇国公掌管云家军,声望高,即便是没有兵符,也能紧急调来军队护驾。因此镇国公就是造反的变数,将人调离是最合适的做法,连带镇国公三位在军中的公子一起调走。
皇帝知晓此事吗?
他作为在位三十几年的一国之主,对皇城的控制就不是太子预测的那么一些,太子有所行动之时,他就知晓。
但是皇帝心中忌惮太子,连续几年打压太子,可太子在民间的声望还是那么盛。想要彻底解决了太子,只有将计就计。
因此镇国公在边关厮杀的时候,皇城也是波涛汹涌。
有一国太子提供的布防图,镇国公一时不察,踏入敌军陷阱,死伤惨重。
镇国公察觉到事情不对,改变策略,艰难赢下战事,揪出奸细,顺藤摸瓜查到真相。
在运送奸细回京之时,旧伤复发,死在了路上。
而皇城这边,太子围宫,皇帝将计就计将太子抓住,太子见大势已去,欲撞柱而亡。
或许是太子的控诉,也有可能是他最后的决绝,牵引了皇帝最后一点儿内疚之情,请来御医救治。太子脑子受创,醒来之后心智犹如幼儿。
皇帝看着满心满眼都是自己这个父亲的太子,心中不忍,废了太子之位,将之圈禁在王府之中。
密信呈到御前,皇帝杀掉所有的知情人,掩下事情真相。
但是对于镇国公,皇帝心里还是有一些愧疚的,直接让病弱的原身袭了爵位,又对镇国公府多有赏赐。
表面上皇帝对镇国公好到让外人羡慕,实际上,这府上的下人有一半是皇帝的人。
皇帝也怕掩盖的事情泄露出来,怕剩余的云家生出反叛之心。
对镇国公的荣宠既是收拢民心,也是监视。
原身作为镇国公府的主人,总是能知晓某些消息的,只是他被养得太废物了。即便是知晓其中有猫腻,也不敢细想。
云迁也是慢慢的拼凑出其中的真相。
眼前的老夫人可不是什么被打击,不问世事的人。
嫁入国公府之前,也是镖局的小姐,自小习武,性格坚韧。与平常女子不同,是不会一直沉溺在悲伤之中的。
云迁代替原身,满府之中,也只有她第一眼察觉到他的不同。仅凭这一点来看,云迁也觉得她与表现出来的不同。
听着云迁一一分析,老夫人神色恍惚,眼中透着悲伤,口中喃喃道:“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凭什么啊!凭什么!”
过了许久,老夫人这才收了心神,脸上露出疲惫之色:“咱们云家一心爱国忠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你父亲提前知晓,也只会按照陛下吩咐行事。”
“如今陛下对我镇国公府心怀愧疚,对你也荣宠有加...那都是你父亲与兄长的命...”
老夫人像是一下子卸去了精气神,苍老了十岁。
“迁儿,你也不要对陛下心怀怨恨。我只求英儿以后能有个好夫婿,平安一生。”老夫人劝道。
云迁一时间觉得之前对老夫人的分析是是错的,难道她已经没有了年轻时候的锐气,甘愿现状?
“我为何难以有子嗣,英儿的娘为何早逝...娘,你真不知晓吗?”
老夫人落下眼泪:“这都是命啊...儿啊,莫要折腾,想想英儿,想想咱们全府上下...”
云迁紧紧盯着老夫人,找不到一丝破绽,那些话都是她的真心话。
“我就是想着英儿,英儿大胜归来,又未定下亲事....”
老夫人摇摇头:“一切都由陛下定夺,定会为英儿指一个合适的人家。”
云迁只觉得有些泄气,这原主娘真是油盐不进。
小一:“云真人,你想干啥?难道还要让老夫人造反不成?”
云迁叹一口气:“这几年老皇帝在为十二皇子造势,还有秦婉婷与系统的对话,都表明下一任皇帝是十二皇子无疑。可就十二皇子那傻样儿,还不如换一个。”
小一砸吧嘴:“有些难。”
室内一时间安静下来。
忽听到外头传来李嬷嬷的声音:“你这两个小丫头怎么不在屋里头伺候着,到外面躲懒起来了!”
老夫人轻咳一声,李嬷嬷收了话头,连忙走进来,端着两盅燕窝。
“老夫人,您这是怎么了?”李嬷嬷见老夫人眼圈有些红,连忙上前,看向云迁埋怨道:“国公爷,怎么惹得老夫人不高兴了?”
老夫人摆摆手:“不怪他,是我想起了离世的国公爷和孩子们。”
李嬷嬷眼圈泛红:“老夫人,都过去了。”
老夫人拍拍李嬷嬷的手:“哎,倒也惹得你难受了。你家的和孩子,也是那时候没的...”
李嬷嬷身体一僵,老泪纵横,两人执手相看泪眼。
云迁见不得眼泪,隐隐后悔跟老夫人提起这些事了,忙告辞离开。
夜里小一回来,询问起查探的结果。
小一挠挠头:“脱离你的识海,我还是不能离系统太近,会被发现。”
云迁也无奈:“那你探听到了什么?”
“能知晓一点儿,那个系统给她看了‘未来’的某些记忆,‘未来’她是贵妃,死在冷宫。现在一心想要提前结识十二皇子,到时候成为皇后。”
云迁:“这么看来,系统的目标就是十二皇子,十二皇子就是气运者咯?”
小一摇摇头:“这个你倒是猜错了,他们的目标是十二皇子不假,但是十二皇子却不是气运者,真正的气运者是云白英。”
相似小说推荐
-
一篇BG男生子文(蒸包上笼) [现代情感] 《一篇BG男生子文》作者:蒸包上笼【完结】晋江VIP2025-11-07完结总书评数:63 当前被收藏数:1398 营...
-
下山(伴夕生) [古装迷情] 《下山》全集 作者:伴夕生【完结】晋江VIP2025-11-02完结总书评数:85 当前被收藏数:979 营养液数: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