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黎转头望向谛听,面色平静,张口就说,“弟,你的客人?我身体不适,客人你招待好。”
完完全全是主人家的口吻。
谛听和谢元修皆是一愣。
谛听无奈点头:“好的阿姐,你身体不适就回房歇息,若下午还未转好,我让杏林来为你看诊。”
黛黎随意颔首,把烂摊子一扔,转身回房了。
谢元修还想追,谛听却从后伸手,按在他的肩上。
“三公子。”谛听看着是个读书人,但这一出手力道却不小,“成大事者,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谢元修听懂了他话语中的警告,他额上的青筋绷起:“先生,若能得令姐,我必珍之重之,寻尽天下珍宝令她开颜。”
谛听收回手,双手抱臂,“且不说家姐已嫁人,若我未记错,三公子你已娶妻,尊夫人的母族是徐州望族,家姐不做妾。此事不妥,三公子以后莫要再提。”
谢元修面色难看。
在黛黎看来,偶遇谢元修完全是一段小插曲,对方于她不过是个陌生人。待明日她离开甜水郡后,她便与那个连姓名都不知晓的男人此生不复见。
时间转眼来到了下午,绣娘帮黛黎简单收拾了个小行囊,便随车队驱车出城。
车轮碾过青石砖,进入黄土路,将喧嚣抛于后方。
甘泉寺在甜水郡的西北侧,出城两刻钟后,黛黎透过车窗看到了巍峨的庙宇从青山中探出。
除了他们的车队以外,官道上还有其他车驾。
清一色的马车,一辆驴车都无。
行到前脚后,山路蜿蜒而上,道路被开拓过,可供两车并行。在行过如同盘蛇的山路后,道路渐趋平缓。
视野豁然开朗,竟是此地被开出好大一片空地,此时此刻不少马车已整齐有序地停于其上。
黛黎见状问同车的绣娘,“庆典不是明日么?怎的他们也今日来了?”
绣娘:“吉时在午正,天刚亮到午正仅有三个时辰。大户人家重礼节,要准备之事颇多,不如提前一日到寺中,反正此地有一批厢房可供他们入住。”
黛黎没问出那句“要钱否”,想也知道是要的,估计要价还不少。
以为黛黎是不喜和陌生人住一个院,绣娘道:“夫人您安心,您的屋舍在另一处。”
黛黎顺势提出,“这庙宇中应该没有禁地吧,待会儿我想去走走。”
绣娘如此说:“香客不得入之地皆有人看守。”
黛黎点头。
他们的车驾并没有停在庙宇旁的这块空地上,而是抄了旁边的小道从侧门入内。黛黎有意识记路,发现车驾停在了庙宇最西边的小院。
这个小院不算大,只一进的院子,无开后门,可能是尽可能营造寺庙的森严气势,这里的围墙非常高,大概有一丈多,且顶上彻的还是一片一片的斜瓦。
小院里有棵树,黛黎目测了下距离,目光沉了沉。
不行,就算爬上去也够不到墙边。
三个方向都没有出口,想要出去,唯有从小院的正门出。
对了,屋里还有窗户!
黛黎走进小屋,“这屋里是否很久未有人住过,怎的有股味儿。草香,我那个游鱼花鸟香笼带了否,赶紧把香点上盖一盖味儿。”
话毕,她抬手推开海棠纹的窗牗。
这窗户一开,外面的凉风呼地吹了进来,清新凉爽。
黛黎眯着眼睛感受着风,目光从窗外眺望出去,外面是青山翠林,更远处是柔软如棉花的云。
她悄悄深吸了一口气,好像闻到了自由的味道。黛黎扭头问绣娘:“绣娘,典礼会持续几日?”
绣娘笑了笑,“哪有几日,只两个时辰不到,毕竟百姓们还要营生。”
黛黎垂下眼。
两个时辰不到,四个小时不到,她要在庆典结束以前离开下山。
不对,应该说她要在庆典结束以前,抵达渡口并坐上船……
行囊交由两个女婢整理, 黛黎提出四处逛逛,绣娘伴她左右。
黛黎一口气没歇地走过了许多地方,将这座甘泉寺的地表一层全部逛了遍。
中式对称在甘泉寺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中心是八仙庵,往两旁的是大小的殿和堂, 以及数量相等的塔。
八仙庵前空出好大一片地方,前庭开阔非常,有一樽巨大的宝鼎坐落其上,供主持者焚香。
黛黎站于宝鼎前抬头, 只见两旁庙宇高耸, 她还看到了高层开有窗户。若是此地明日聚集大批信徒,可临窗观全局。
黛黎收回目光, 继续往其他地方走。
她的小院在西边,而东侧则是香客的厢房。庙里比不得城中高档传舍, 厢房一间挨着一间,分布密集, 其内空间也小。
不过观一众提前入住的香客, 他们面带笑容,显然满意极了。
“绣娘,你明日也会参加典礼吗?”黛黎问。
“一般来说所有信徒都要出席。”绣娘没有立马说自己去不去,而是问黛黎, “夫人想参加否?”
黛黎迟疑着说:“有点感兴趣, 不过我这人的新鲜劲去得快,就算参加也待不了多久,到时中途退场是否不太好?”
绣娘心道确实不好。
气氛正浓时,忽然有人走了,容易破坏信徒情绪, 也容易引发他们的不满。
“时间还早,且再看看。”黛黎指了指楼上,“我能上去吗?”
绣娘:“您请。”
黛黎一口气上到这座八仙庵的最高层,从这里临窗望出去,她看到了寺庙的某部分,看到了青翠的山,也看到了来时之路。
不过亏得山中林叶丰茂,遮挡部分颇多,来时路若隐若现。
黛黎收回目光,心里有数了。到时候她贴边走,走在树下他们看不见她,“我有些饿了,回去吧。”
她们是下午出城的,经过乘车、游寺等后,待黛黎重回西边的院子,黄昏已至,灿烂的晚霞如油画般于苍穹上铺开。
青莲教修行者不剃头,没有必须吃素这一说,今晚的夕食吃的是梁饭,还有炙羊肉。
黛黎不爱吃羊,但不吃肉没力气,为了明日那场硬仗,她把那小碟羊肉吃了个一干二净。
“对了,庙中来了如此多陌生人,我这西苑颇为偏僻,夜里会有人守夜否?”黛黎问。
绣娘颔首,“当然有。西苑通往外的院口,全天都有两人看守,夫人您放心吧。”
黛黎如今住的小屋与旁边的院子一同组成“品”字区,而绣娘口中的“院口”,则是“上口”和两个“下口”之间的横道。
“甚好,那我就安心了。”黛黎点头。
今夜黛黎睡得特别早,但可能紧张,躺到榻上后她完全没睡意。
她只有三颗小药丸,如果绣娘和另外两人一同看着她,哪怕她手中有药,这药也不好用。
黛黎抱着被子在榻上翻了个身。
“一般来说所有信徒都要出席”绣娘也是信徒,明日得想办法支开她。
辗转半夜,黛黎终于睡着了。
心里惦记着事,翌日她起得特别早,不过有人比她更早。黛黎醒后没看见绣娘,一问方知对方去帮忙准备了。
黛黎找草香她们聊天,“你们是第几回参加庆典?”
一个说参加过一次,另一个说没参加过,还说典礼不寻常,唯有有大事发生才会举办。
黛黎估摸着二女入教的时间估计也就几年,还停在最基础的门外,没到干事的程度。
“我还未见过信徒朝圣,你们随我出门瞧瞧。”黛黎眼珠子转了转。
二女无有不从。
黛黎带着人特地经院口那边出去,果真见有二人看守。
披甲持刀,气势十足。
黛黎外出时,还被他们盘问了一两句,得知她想从外面去看甘泉寺大门后,守卫没阻拦,放她出去了。
在逐渐走远时,黛黎听到后面有人小声说话:
“说起来,半年一回的神药该发了吧,我等好久了。”
“快了快了,下个月就能发。真期待啊,我每回吃了都感觉开朗异常,体力倍强。”
“真羡慕那些已晋升神使的人,他们能拿到的神药更多……”
随着黛黎走远,后面的讨论声听不清了。
走过一段后,黛黎看到了甘泉寺的大门。
山门高高架起,不少布衣跪拜着通过,进寺之人络绎不绝,穿着不一,高矮胖瘦皆有之。唯一一样的,是他们面上的虔诚。
在外逛了一圈,在距离典礼开始还有半个时辰时,黛黎回去了。
回去时绣娘已在屋中。
“夫人,您去了何处?”绣娘问。
“随便逛逛罢了。”黛黎以手扇风,做出酷热难耐的模样,“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诚不欺我也。草香,你拿些党参,茯苓,五味子和麦冬,再加几块肉一起煮半个时辰,给我炖一小锅参苓生脉汤,用昨日晚膳那般大小的锅即可。”
绣娘见黛黎坐下,一副累得不想再动的模样,沉默片刻到底问:“夫人,典礼您还参加否?”
黛黎摆手,“不了,我累得很,一去还得两个时辰,我熬不住,还不如在房中歇息。你自行去吧,不必管我,我与她们二人在房中即可。”
绣娘迟疑,面上有纠结之色,“我在屋内陪您吧。”
黛黎接话,“别了,方才我在外逛一圈,听闻此番典礼还挺重要,多参加这些盛典有益于提升你在教中的地位。且我也无需你陪,我就在屋内午睡,你在这儿我还嫌你动静大,碍得我睡不着。”
“这……”绣娘明显意动了。
作为忠实的教徒,她的确非常想参加典礼。
黛黎继续说:“你有什好忧心的,院里有草香她们,外面有侍卫看守,我有需要随便喊声,多的是人,不缺你一个。你去看看也好,到时回来你与我简单说说典礼之事,也全当我去见识过了。”
绣娘被她说服了,“我前去观礼,草香和梅香留下伺候,夫人您有需要随意唤她们。”
黛黎点头:“当然。”
参苓生脉汤要炖半个时辰,当初黛黎是卡着点回来的,相当于这锅汤刚炖好,那边的典礼就开始了。
绣娘早在典礼开始前的一刻多钟离开。
草香端着热气腾腾的锅回来,那汤锅约莫有成年男人五指张开的巴掌大,锅深十来公分,别说一个人,两个人都能喝到撑。
黛黎听到了撞钟声。
咚咚咚,每一声间隔相等,古寺钟声,悠远绵长。
随着这几记钟声,黛黎只觉有一根无线的弦一圈圈地绕在她心头上,时间每过去一秒,她的心就被吊着提起一点。
典礼开始了,她的倒计时也开始了。
四个小时,用一点少一点,中途还不知会不会出其他意外。
“夫人,消暑汤熬好了。”草香说。
参苓生脉汤新鲜出炉,还热乎得很,黛黎嫌弃道:“这太热了,如何喝?你去拿盆凉水进来。”
梅香依言而行。
水很快端进来了,小锅放入其中泡。
待泡到温热,黛黎命草香将锅端出,而后当着二女的面,自己先舀了碗汤,一口气喝干净。
喝完这碗,再喝一碗。
一连喝了两碗后,黛黎才罢手,而此时小锅内还有大半的汤水。
“再去拿两个碗来。”黛黎吩咐。
待新碗取来,她分别舀了两碗满满的汤,还往其中添了许多肉,“你俩把汤端出去给外面那两个守卫,这大热天的,犒劳一下他们。对了,你们在一旁候着,待他们吃完再将碗筷带回来,省得他们离开岗位。”
汤很满,里面还加了肉,少不了要配上筷子。一个人端,难以拿稳,梅香和草香同去。
见二人出门后,黛黎赶紧拿出小袋子,将里头的东西倒到掌心上。这小丸子昨日晚上被她稍作处理过,每一颗都对半切开,一分为二。
黛黎本想全部倒进去,后面迟疑了下,脑中一瞬间掠过许多东西。
不能全部放进去!
她不知道这药跟党参茯苓会不会相冲,万一相冲失效了,她们喝了不管用,她是一点机会都没了。
得留一手。
黛黎从中挑出两小半,也就是一整颗的小黑丸。剩下的四小半,她尽数倒入锅里。
方才她喝了两碗汤,又盛出去两碗和许多肉,如今剩余的汤水不多了。汤是温热的,比凉水好融药,但比不上热水来得快。
黛黎拿着勺子飞快搅动,还用木勺底将药丸压散,尽可能把药融了。
好一通忙活后,锅里总算看不见明显的药渣了。而此时,外面也传来了脚步声。
二女拿着碗筷入小院。
还未进屋,黛黎就对她们说:“去洗一洗碗筷,也给你们盛一碗汤,剩下一点,给你俩分完正正好。”
梅香和草香说不馋是假的,先前黛黎顶着太阳在外面走了多久,她们就陪着走了多久,回来后一口水没喝就被吩咐去干活。
“党参似乎放得有些多,微苦,下回可以放少一些。”黛黎这时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两人端着碗向黛黎道谢,而后齐齐饮汤。
黛黎坐在椅上,在她们仰首时,搭在膝盖上手不住缓缓收紧成拳。
那药有股苦味,但和党参的苦不能说完全一样。如果这两人先前吃过那种药丸,亦或是参与过药丸的制造,她必定会露馅。
黛黎一瞬不瞬地看着两人,手心冒出一层薄汗。
神经绷紧到极致,她前仿佛了一幕幕景象:
二人只喝了一口便猛地抬头,直言汤水不对劲,一人上前制服她,另一人对外面的守卫大喊。
于是,锅被端了下去作证物保存,绣娘和谛听后面闻声而来,将她身上剩余的药丸搜了出来。
完了,都完了。
“哒。”陶碗放在案上,发出了轻响。
这一声仿佛变成了一击重拳,一拳将黛黎面前的种种幻境捶了个粉碎。那些可怖的画面尽数化成碎片零落于一地,又被突然刮来的风卷了去。
“多谢夫人赏赐。”二女齐声道。
黛黎猛地回神,后背出了一层毛汗。她稍顿,而后才露出一个轻松的笑容,“小事罢了。别站着,你们坐吧,我回房小睡片刻。”
话毕,她从坐上起来,径直回房,一副后面不打算管她们的模样。
待看不见黛黎后,二女才坐下。
坐下不久后,草香开始频频揉眼睛。
不知怎么的,她只觉今日特别困,眼皮子越来越沉,最后窗外的鸟鸣渐远,她眼前一黑,整个人靠在软椅上睡着了。
大概半刻钟后,黛黎蹑手蹑脚地从内间出来,见二人皆歪倒在椅上,顿时大喜。
黛黎快步出来,拿出剩下的两小半黑丸,保险起见,分别再喂给二人。
等待片刻后,黛黎将体型与她更接近的草香抱进内室,而后开始脱她的衣服。
草香的衣服由麻布制成,颜色是平平无奇的原色。黛黎利落换上,又拿出剩余的少许乌膏简单给自己化了个妆,待一切完成,她将草香的钱袋子也揣兜里。
不仅拿她的,外面那个也不放过。
黛黎推开窗户,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撑在窗台上,借力蹬地爬窗。
双脚刚落地,来不及站稳,黛黎立马往不远处的树下跑,躲入隐藏地。
走在树下,有树冠作遮挡,除非同一平面遇上,否则谁也看不到她。
黛黎开始小跑,不敢浪费半点时间。
从钟声敲响的庆典开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来分钟,剩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尤为珍贵。
跑过一段后,黛黎气喘吁吁地停下。
不行,盘旋下去太慢了,且走寻常路也有暴露风险。
她转头看向另一侧,这边没有被踩出来的路,枝叶横生,草木茂密得很。从这里直线下去,难度虽是大了些,但能省很多时间。
黛黎捡了根树枝当登山杖,而后下意识伸手摸腰侧,后知后觉秦邵宗给她的那把短刀被拿走了。
没刀削树枝,只能凑合着用。
怕密集的草丛里有蛇,黛黎一边下山,一边拿棍子敲草叶密集之地。一路急行,中途虽有点小波折,但好歹成功下山了。
时间比她预计的,缩短了小半。
从树丛里钻出来时,黛黎心里却猛地咯噔了下,因为——
山脚下,没有载客的车架。
先前她猜测有人会坐驴车前往甘泉寺,而后驴车会在山脚候客,到时候她可以乘驴车前往渡口。
但看着这空荡荡的一片,黛黎心里哇凉哇凉的。
她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既然甘泉寺与北城门只有一刻钟多些的车程,这些载完客的车夫,不是没可能在做完生意后回城。
反正出城也快,到时候提前出来接人就行。
第74章 万众寻她
眼前空无一人, 别说驴车和车夫了,连几块成型的木板都没有,黛黎只觉一阵绝望涌上心头。
相似小说推荐
-
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金乔沐) [无CP向] 《(历史同人)在秦朝忽悠人的日子》作者:金乔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1-03 完结总书评数:922 当前被...
-
将军夫人重生后(风月摆渡人) [穿越重生] 《将军夫人重生后》作者:风月摆渡人【完结】晋江VIP2025-11-02完结总书评数:90 当前被收藏数: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