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清楚,不到万不得已,不想给陆良辰添麻烦,也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办好。
“好,都听你的。”陆良辰抓着姜海棠的手:“走吧,我送你回去。”
姜海棠笑道:“就这么两步路,我自己回去就行,你忙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闲一点,早点睡觉吧。”
“那不行,我是你的未婚夫,必须要送你回去。”陆良辰的语气不容置疑。
最终,姜海棠还是顺着陆良辰的意思,让他送自己回家,在陆良辰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关上了院子大门。
姜海棠在书桌前摊开借来的书籍,台灯的光线柔和地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
她手中的红笔在书页间来回穿梭,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要点。
窗外夜色渐深,而她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她面前的本子上,已经记录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和草图。
她的研究目标虽然是军工布料,但是遇到关于其他纺织方面正好需要用的内容,姜海棠也会单独记录下来,这些都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参考。
这个晚上,姜海棠在梦中的书房里翻到了相关的书籍,她认认真真地将书中的内容都记在脑海里,连一些细微的参数和实验步骤都不放过。
翌日一早,匆匆吃了早饭,姜海棠回到办公室,立即开始整理梦中掌握的知识内容。
纸张一页一页翻过去,姜海棠将书中的重点内容都做了标记,还结合厂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改进设想。
等她忙完这些,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起来。
瞧见姜海棠还在忙,段长河和黎景程过来喊她一起吃饭。段长河敲了敲门,探头进来,“姜工,中午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
“走吧,我们一起去食堂,我打饭回家陪小桃子一起吃。”姜海棠舒展了一下僵硬的筋骨,笑着开口。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让她的肩膀和脖子都有些酸痛。
“您可不能总这样,对身体不好,要适当地活动活动。”黎景程看着姜海棠,便知道,这有事忙了一个早上,一时半刻都没有休息。
“我知道了,景程、长河,我昨天和王师傅还有周小梅同志……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厂里现在用的染色工序损耗率那么高,很可能是因为……”
姜海棠一边锁门,一边和两个年轻的技术员说着自己昨天的发现。
她详细地解释着染料分子结构与布料纤维的结合原理,以及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二人相视一笑,有些无奈地摇摇头。
姜工可真是一个工作狂人,这一点值得他们两个学习。
“我们最近计划成立一个专项课题研究小组,你们有没有兴趣?”姜海棠忽然话锋一转,问道。
二人对视一眼,专项课题研究小组?
他们没听说这个消息,但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下意识里却觉得,这肯定不是一般的课题研究,心里既好奇又期待。
“我们愿意!”
“愿意!”
二人几乎同时回答,声音中充满了热情和干劲。
姜海棠没想到二人回答得这么干脆,“你们都不问问我是什么课题?”
“不管是什么课题,只要能为纺织事业做贡献,我们都愿意。”
二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姜海棠笑了,这两个年轻人,果然不一般,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让她十分欣慰。
三个人一起朝着食堂的方向走,边走边聊一些技术上的话题。
“姜工,您说的损耗率问题,我们染色车间也注意到了。”段长河说起这个话题非常有兴趣。
“上个月有批军绿色布料,染废了整整三十匹。只能当做瑕疵品处理,看得心疼。”
黎景程也说道,想起那批布料,他的脸上满是惋惜。
“我事后研究过,这批军绿色布料的色牢度不达标,纤维断裂强度也有问题。我怀疑是染色温度和助剂配比的问题。”
“姜工,会不会是咱们现在用的固色剂成分太单一?而且染色时间好像也过长,能耗太高了。”
姜海棠看着两个年轻人认真的样子,嘴角不自觉上扬。
午后的阳光透过树荫洒在三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明天是星期天,你们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还有几位其他的同志也要来。”快到食堂的时候,姜海棠给二人说道:“周末愿不愿意免费加班?”
二人哪里有不愿意的,一口答应下来。
第194章 各方配合
当天下午,姜海棠一直都在办公室,那些泛黄的书页间夹着无数自制书签,那些标注荧光色的段落都被她工整誊抄在活页纸上。
计算器在她指尖飞速跳动,草稿纸上密密麻麻排列着混纺比例公式,某个关键数据被反复涂改,墨迹层层叠叠形成深色斑块。
窗外暮色渐浓,办公区的喧哗声逐渐消散,唯有她笔下沙沙作响,将两个研究方向的推演过程细化到每个实验步骤。
当她终于放下笔时,腕间的机械表已指向晚上八点,月光透过百叶窗在数据图表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想起还没有邀请元俊峰和常志宴两位同志,她又急匆匆地去了一趟宿舍区。
元俊峰和常志宴二人是舒启华和顾昀笛推荐过来的人,刚到厂里不久,但工作十分认真,而且,非常有能力。
回到家里,姜海棠在纸上详细列出了每个人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她希望能组建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
次日清晨六点,姜海棠就被闹钟惊醒。
厨房灶台上,铝锅咕嘟冒着热气,她一边熬着小米粥,一边在一旁的草稿纸上记录突然闪现的灵感,或许可以尝试将天然苎麻与化学纤维混纺?
这个念头让她连盛粥的动作都加快了几分。
八点不到,姜海棠抱着装满资料的帆布包匆匆出门,讨论约定的午后,她想着早上再将之前记录的不全面的问题梳理一下。
晨光中,厂区主干道上的白杨树在晨风中舒展着嫩绿的枝叶。
她拐进办公楼时,发现黎景程和段长河正蹲在台阶上吃包子。
两人见到她,立刻大口将剩下的包子吞下。
他们手里还拿着笔记本和笔,显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你们来这么早?今天是周末,怎么不多睡一会儿?”姜海棠笑着问二人。
“姜工,我们七点半就到了!”黎景程咧着嘴笑。
“哪里能睡得着,一想到今天有大事要参与,我们两个昨天晚上就聊了半个晚上。”段长河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只是,虽然聊了半个晚上,却没有一点头绪,还是不知道今天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邀请二人进门,姜海棠又去打了一趟热水回来,给二人倒上热茶之后,才说:“厂里打算研发军工布料,要成立专门的研发小组,今天讨论的主题就是这个。”
二人半晌没开口,饶是他们想了半个晚上,讨论了许多可能,也没想过,是要研究军工面料啊。
他们觉得,这是意料之外,但又觉得,应该在意料之内,只是他们谁都没敢朝着这个方向想。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后,两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午后,办公室渐渐热闹起来,众人围在简易拼起的长桌旁,草稿纸像雪花般铺满桌面,红蓝铅笔地批注在阳光下交错闪烁。
黎景程带来的染色样本在阳光下呈现出微妙差异,王铁柱正用游标卡尺测量布料厚度。
“关键是原材料。”姜海棠用铅笔轻点图纸,“普通棉纱强度不够,混纺比例又影响防火性能……”
办公室门突然被轻轻叩响。
众人警觉地停下讨论,姜海棠迅速用报纸盖住桌上的样品。
“请进。”
门开了,一个穿深蓝色中山装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手里拎着鼓鼓囊囊的公文包。他的身旁站着的正是周小梅。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我表哥郑明远。”
郑明远推了推黑框眼镜,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姜海棠身上:“打扰了,我是省化工研究院的郑明远,很荣幸能来参加你们的讨论。”
姜海棠连忙起身相迎。
她注意到这位专家虽然年轻,但眼角已有细纹,左手虎口处还有一道淡淡的化学灼伤疤痕。
郑明远没有寒暄,走到办公室之后,找了凳子坐下来,直接从公文包取出一个牛皮纸袋:“这是上级批准提供的资料,限本小组内部传阅。”
他顿了顿,又拿出个密封的铁盒:“还有这个,新型阻燃剂样品,十克。”
姜海棠接过这两样东西,手心微微发汗。
真没想到,今天的讨论还有这样的意外惊喜。
“郑同志来得正好。”她稳了稳心神,”我们正在讨论原材料问题。”
郑明远走近桌前,目光扫过那些染色样本,突然指向其中一个:“这个色号不对,军用标准是GSB05-1426,你们用的是民用色卡。”
黎景程“啊”了一声,脸顿时涨得通红,显然,他也没想到。
姜海棠却眼前一亮:“郑同志熟悉军用标准?”
“我在军工材料研究所实习过半年。”郑明远语气平淡,却让在场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讨论持续到夕阳西下。
当其他人陆续离开后,郑明远特意留到最后:“姜海棠同志,有件事必须单独和您说。”
姜海棠心头一紧。
郑明远从内袋取出封信:“我已经得到相关领导首肯,加入你们这个项目。上级指示,这个项目代号‘绿盾’,每周三我要向军区李干事汇报进展。”
信纸上的红头文件让姜海棠手指微微发抖。
她没想到这项任务规格如此之高。
而且,上面还专门安排了专家级的人协助他们完成任务。
“我明白了。”她深吸一口气,“请组织放心。”
“李干事特别交代,你们需要的分析天平已经在运输途中。”
走出办公室时,天边仅剩几缕霞光。
姜海棠抱紧装着资料的公文包,突然看见陆良辰正挂着个网兜站在不远处,网兜里装着青菜和一条五花肉和一条大鲤鱼。
“今天供销社来鲜鱼,我抢到一条,给我们的姜工补补身体。”他自然地接过姜海棠手中的包。
姜海棠心头一暖。
两人并肩走在暮色中,陆良辰突然压低声音:“郑明远来了?”
姜海棠惊讶地看他一眼。
陆良辰笑了笑:“下午厂办接到省化工研究院的电话,说要给我们厂技术支援。”
“你……”姜海棠欲言又止。
“我什么都不知道。”陆良辰眨眨眼,“不过厂里刚批了间大办公室给你们组,明天就能用。”
姜海棠突然明白过来,心头涌起一阵暖流。
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安排,不知陆良辰费了多少心思。
晚饭后,陆良辰在院子里开始种花,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了两颗月季花苗,姜海棠在灯下研读郑明远带来的资料。
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一种新型混纺工艺,正是她们需要的。
但有个关键参数被墨水涂黑,显然是保密需要。
姜海棠咬着铅笔头,突然想起梦中书房里那本《特种纺织材料》。
她闭上眼睛努力回忆,果然记起几组关键数据。当她迫不及待地记在笔记本上时,发现这些数字竟与文件中未被涂黑的部分完美契合!
“良辰!”她激动地跑向院子,“我可能找到解决方法了!”
陆良辰放下铲子,看着小姑娘发亮的眼睛,突然伸手拂上她的发顶:“别太累着。”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姜海棠鼻子一酸。
第二天清晨,姜海棠一大早就醒来了。
她蒸了一锅馒头,又煮了稀饭,还特意煎了三个荷包蛋。
“今天什么日子?”陆良辰看到丰盛的早餐的时候,十分意外。
姜海棠把热腾腾的馒头塞进他手里:“庆祝我们组搬新办公室!”
她顿了顿,“还有……谢谢你。”
“只是说一句谢谢吗?”陆良辰促狭问。
姜海棠忽然抬起胳膊,搂住陆良辰的脖子,在他脸上印下一个浅浅的吻。
陆良辰一愣,手里的馒头差点儿掉在地上。
他愣愣地看着姜海棠,小姑娘居然……
陆良辰看着小姑娘漂亮的脸庞和水润润的唇,终究没忍住,亲了上去。
新办公室位于厂区最安静的西北角,原先是仓库,现在摆上了六张办公桌和一个大实验台。
段长河正带着几个工人安装水管,说是要接个简易水槽做实验。
“姜工!”黎景程兴奋地指着墙角,“看这是什么!”
他掀开一块帆布,露出台崭新的分析天平。
姜海棠惊讶地抚摸着这台精密仪器,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
她转头看向门口,郑明远正倚在门框上微笑:“不是给你们的,只能借给你们用三个月。”
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新办公室召开。
姜海棠将梦中记下的数据与郑明远提供的资料结合,提出了全新的研发方向。
她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段长河同志带着元俊峰和常志宴两位同志负责织机改造,我和郑同志以及王铁柱同志主攻材料配方。黎景程和小梅同志负责数据记录和标准对接。”
众人摩拳擦掌,唯有郑明远眉头微蹙:“姜组长,有个问题。新型阻燃剂的主要原料石棉,现在全省都紧缺。”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
姜海棠想起梦中那本书的后半部分,提到过某种替代材料……
“也许我们可以试试用其他产品替代……”剩下的话没有说完,门外突然传来咳嗽声。
第195章 我只要跟着你
谭书记背着手,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走进办公室,身后跟着一位面容冷峻、气质不凡的陌生同志。
新的办公室内窗明几净,新添置的实验设备摆放得整整齐齐,墙上还挂着与科研相关的图表和标语,经过布置,焕然一新。
两人缓缓环顾着办公室,谭书记眼神中满是赞赏,满意地点点头,声音爽朗地说道:“不错嘛,有点科研单位的样子了。”
那位陌生的同志则一言不发,径直走到实验台前,目光如炬地仔细查看上面的仪器和资料,神情专注而认真。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谭书记笑着开口,“这位是军区后勤部的司志鹏同志,今天是专门来看大家的。”
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礼貌地向司志鹏点头致意。
“辛苦各位了,”司志鹏向前一步,声音清朗坚定,充满激情,“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一拖再拖,留给大家的时间比较短。但我相信,凭借各位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一定能攻克难关!”
众人纷纷表示这是应该做的,不辛苦,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随后,姜海棠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简要地向两位领导汇报了当前的研究成果和遇到的困难。
当她提到石棉短缺这个棘手问题时,谭书记和司志鹏心领神会地交换了个眼神。
“原料问题,我们会尽量协调解决。”谭书记突然提高声音,神情严肃而郑重,“经厂党委研究决定,正式成立‘军工布料技术攻关小组’,姜海棠同志任组长,直接向我汇报!”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红头文件,郑重其事地放在桌上。
姜海棠看到文件末尾盖着厂党委和军区后勤部的联合公章,心中顿时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之前所有的担忧和顾虑似乎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有了军区的背书,项目推进的诸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送走谭书记和司志鹏后,郑明远悄悄拉住姜海棠,眼神中透着好奇:“姜工,你刚才想说什么替代材料?”
姜海棠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选择信任眼前的同事,低声说道:“水镁石。我在一本外文资料上看到过,它的纤维特性与石棉相似,但更安全。”
其实,这不是她从外文书籍上看到的,而是在梦中看到的。
郑明远眼睛瞬间一亮,兴奋地说道:“这个我知道,我们省的灵县就有水镁石矿!”
姜海棠惊喜万分,没想到幸福来得如此突然,她立即欣喜地追问:“真的?”
“我同学就在省地矿局,我回头和他咨询一下详细情况。”郑明远笑着说。
姜海棠急切地问道:“郑主任如果有电话的话,可以现在就电话联系吗?”
郑明远毫不犹豫地点头:“自然可以。”
当天下午,郑明远就通过厂部电话联系上了他那位地质专家老同学。
更令人惊喜的是,对方表示灵县的水镁石矿恰好是他们在勘探的,并且可以提供少量样品。
相似小说推荐
-
小年小月(耳东兔子) [现代情感] 《小年小月》作者:耳东兔子【完结】晋江非V高积分 2025-10-20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59605 总...
-
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Felio) [无CP向]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作者:Felio【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5-09-17完结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