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七零:前夫假死我改嫁,他急了(旧时光)



第179章 多找自己的问题
这人是,他粗糙的大手摩挲着那只磨得发亮的搪瓷缸,喉结上下动了动。
“陆厂长,我寻思着,咱们厂新成立的羊毛衫车间,设备都是顶好的。这对于我们加大出口量有好处。但是——”
老周的声音顿住,会议室里的众人不自觉地竖起耳朵。
陆良辰眉头微微蹙起,以他对老周的了解,话锋一转必有关键之处。
但他没有出声打断,而是微微前倾身体,用鼓励的眼神示意老周继续说下去。
老周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咱们纺织厂,说到底还是应该以布料纺织技术为主。可咱们车间的纺织机都是老物件,锭速跟不上不说,断纱率也高得吓人。这次广交会要是能跟港澳同胞取取经,说不定能找到改良的法子。”
他的话语中满是对厂里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厂里纺织机械的渴望。
也不怪他着急,厂里最近对多方面的机械都进行了升级,可唯独对他们纺纱车间的机械没有进行改良,这怎么可以?长此以往,他们不就落后了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仿佛是众人对老周提议的无声回应。
销售科王科长“砰”的一声把搪瓷缸重重磕在桌上,十分傲慢地开口了。
“老周,现在是计划经济,设备都是上头调拨,你说得轻巧!咱们现在连坯布指标都没完成,还谈什么改良?”王科长扯着嗓子,满脸不屑。
几个老同志也跟着随声附和,有人更是掏出烟袋锅子,“吧嗒吧嗒”地抽了起来。
不一会儿,刺鼻的烟味弥漫在整个会议室,墙上“工业学大庆”的鲜红标语也渐渐被烟雾模糊。
陆良辰刚要开口解决这混乱的局面,质检科的李主任突然“嚯”地站了起来。
这个总把《选集》揣在怀里的中年人,此刻眼神坚定,语气铿锵有力。
“咱们厂之前出口的布料因为色牢度不达标,出现过被退回了两批的情况,这对咱们厂里的信用度影响多大,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过咱们厂今年在固色度方面有了改良,我相信,今年的广交会上,我们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我们目前的机械和工艺水平,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落后的,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在广交会上,通过技术换技术的方式,达到改善机械的目的?”
“胡闹!”王科长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陆良辰忍不住蹙眉。
“李长宇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核心技术都是国家机密,能随便交流?你还想用我们厂的先进技术换别人的技术,你居心何在?”
王科长涨红着脸,手指几乎戳到了李主任的鼻尖。
李主任满心委屈,他不过是觉得这个提议有可行性,想要为厂里出份力,如今却被如此质疑,自然据理力争。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如果能和兄弟厂家互通有无,再好不过,能实现共赢。”
“不是我说你,李长宇同志,做人要脚踏实地,别整天想些不切实际的……”
“王主任!”陆良辰重重拍了下桌子,一脸严肃地说:“不要只看别人的问题,也要多看看自己的毛病。”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主任一听这话,顿时不乐意了,脖子一梗。
“陆厂长,您这话说得不中听,我怎么就只看别人的问题,不找自己的毛病了?我在厂里规规矩矩上班,脚踏实地干活,还有错了?”
“好一句规规矩矩上班,脚踏实地干活,你是说你每天早上八点半到厂里,喝茶看报纸一个早上,回家吃饭睡觉,下午回到办公室聚众赌博吗?”
陆良辰目光如炬,直直地盯着王主任。
这个王主任,他早就看不顺眼了,作为销售部门的负责人,工作态度懒散至极。
若不是计划经济,销售科没有任务也能正常出货,就凭他这样的工作作风,厂里的布料怕是都能堆积成山。
“陆厂长,你可不能冤枉我……”
王主任嘴上还在辩解,但眼神却开始躲闪,声音也越来越小,明显底气不足。
“我有没有冤枉你,你自己清楚,别人也都清楚!别把人都当成傻子!”
“现在距离广交会只剩一个月,咱们连学习的态度都没有,怎么完成国家任务?怎么在广交会上创外汇?”
“领导人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作为销售部门负责人,可有此次广交会的销售计划?”
陆良辰语气严厉,字字如锤,敲打着众人的心。
王主任却依旧一副大大咧咧、毫不在意的样子,满不在乎地说:“要什么计划啊,到时候,摆出去,就有人来和我们谈,何必麻烦……”
“闭嘴!”陆良辰忍无可忍,一声怒吼,震得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忍不住身子一颤,整个会议室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王主任涨红了脸,但心里依旧不服,可他识时务,才被陆良辰收拾了,他不敢说话,只能将不满都憋着。
谭书记这时候开口了,他扫视着众人,目光中满是失望与期待。
“今天这个会,是希望各位同志能提出有效的意见建议,而不是别人说什么,立即否决什么,并且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毫无计划!”
这番话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大家心里都明白,他这话主要是说给王主任听的,甚至有好几个人还偷偷瞥了一眼满脸不自在的王主任。
王主任的散漫态度,他们都知道,心里不舒服很久了,今天看到他被厂长收拾,其他人很开心。
财务科张会计推了推缠着胶布的眼镜,小心翼翼地开口:“陆厂长,各位领导,要是能申请到技改专项资金,或许能置换部分关键部件……”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我记得五八年广交会,咱沪市第三纺织厂合作过。他们的印花工艺在东南亚很受欢迎,要是能恢复联系……”市场科陈主任赶忙翻开牛皮纸笔记本,紧接着说道。
陆良辰看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心里很是满意。遇到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会详细询问具体细节,和大家深入探讨;对于不太合适的提议,他也会耐心引导,给出合理的建议。
会议的气氛越来越好,颇有种渐入佳境的感觉。
“这是我昨天晚上根据姜海棠同志的想法,整理出来的一份这次广交会的计划书,谭书记您看看。”陆良辰将几张纸递给谭书记,小声地说。
谭书记满脸狐疑地接过计划书,低头认真看起来。
看着看着,他的眼睛越来越亮,脸上的笑意也越来越浓。
这份计划书考虑周全,切实可行,比会上提出的一些建议更加符合当前实际情况。
“不错,陆厂长,就按照这个准备,真是没想到,姜海棠同志不光技术方面是一把好手,方方面面都有突出表现。”
谭书记忍不住赞叹,语气中却也带着几分遗憾。
这姑娘太年轻了,假以时日,还不知道能成长到什么地步。
其他人好奇地伸长脖子,却也只能看到只言片语。
只有谭书记旁边的工会主席老成凑近看了两眼。
他刚到任不过一周时间,对纺织厂的情况还不算太了解,但只看这份计划,也不得不承认确实不错。
墙上的座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不知不觉指向了十二点。
陆良辰看着写满密密麻麻字迹的会议记录,眼神中满是欣慰,在“技术革新”“横向联合”几个字下重重画了圈。
陆良辰站起身,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
“散会前明确分工,技术科三天内列出设备改良清单,市场科负责联系往届合作单位。记住,广交会是国家对外展示工业成果的窗口,咱们就算啃硬骨头,也要啃出个名堂!”
散会后,几个干部一边往食堂走,一边还在热烈地讨论着。
“说不定真能闯出条新路。”
“我听说,机械厂那边的袜子机就要造出来了,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厂多给一些。”
“这是肯定的,不给谁也不能不给我们啊!”
“那可不一定,以前我们和机械厂的关系也不算太好。”
“你们没听过说?就连袜子机的生产图纸,都是咱厂姜工提供的。”
有人立马露出质疑的神色:“那姜工这不是吃里扒外吗?她的图纸怎么能给机械厂?那是属于纺织厂的。”
旁边的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给我们,我们自己能生产出来?靠我们几个人用手捏泥巴?给了机械厂,咱们拿机器,不是更好?”
那质疑的人摸了摸脑袋,憨厚地笑了:“我这是糊涂了,就是觉得,咱们厂里的,不能白白便宜了别人。”
“什么便宜别人啊,这是共赢懂不懂?你看看,咱们厂的羊毛衫机,那不就是机械厂生产的?现在咱们厂的羊毛衫,销路多好。”
“我听说,姜工不光是咱们厂的工程师,还是机械厂的工程师,在机械厂也拿着一份工资呢。”
“真的假的?”几个人立即都凑近问。
姜工在纺织厂的工资就很高,要是还在纺织厂工作,那一个月的钱老多了吧?
“肯定是真的,我二舅姥爷的外甥女的小姑子的堂姐夫就在机械厂上班。”
几个人聊得热火朝天,丝毫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有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正竖着耳朵偷听。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秋兰。
她被吴秀云安排去接触姜海棠,想办法把姜海棠哄好。
可今天早上找了一圈都没见到姜海棠的影子,正满心不乐意地准备回家,没想到却听到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

第180章 讨好
得知姜海棠一人竟然有两份工作,嫉妒之火瞬间在心中熊熊燃烧,凭什么她能这么好命?
李秋兰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气喘吁吁地推开家门。
吴秀云正百无聊赖地坐在床上,仔细端详自己的手指。
看到李秋兰急急忙忙跑进门,她随口问道:“怎么跑这么快?”
“娘,我听到一个消息……”李秋兰顾不上喘气,噼里啪啦将听到的消息一股脑全说了出来,还忍不住气愤地骂了姜海棠几句。
吴秀云眼睛一转,顿时计上心来,阴恻恻地说:“要是这样那就更好了。”
“好什么呀,娘,您是不是糊涂了!”
“她这么有出息,就更应该让你哥娶了姜海棠。两份工作,一份给你,一份给你哥,你哥的这份工作,要是你二哥回来,就给他,要是他回不来,卖了换钱就行。”
她虽然刚到纺织厂不久,很少和外人交流,但也清楚工作指标是可以卖钱的。
听说,一份正式工的工作,能卖一千块钱呢,那可是老大一笔钱了。
“可我年龄不够!”李秋兰满脸愁容地说:“还要等好些年呢。”
吴秀云沉思片刻,说:“那就先让她干着,等什么时候你长大了再转给你。”
吴秀云和李秋兰似乎都忘了,姜海棠的工作,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娘儿两个在屋里商量得热火朝天,连门都没关。
正巧门外有人经过,将这番自私又贪婪的对话听了个清清楚楚。
那人又气又恨,没忍住对着李胜利的宿舍门啐了一口,暗暗为姜海棠打抱不平。
此时的姜海棠并不在纺织厂,她一大早就去了机械厂,关注袜子纺织机的生产进度,尤其是王良才负责维修的那台机器的情况。
等她忙完回到纺织厂时,已经是下午了。
她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李秋兰一脸堆笑地走了进来。
看着李秋兰那副假惺惺的样子,姜海棠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嫂子……”李秋兰刚开口,就被姜海棠冷冰冰的打断。
“打住,李秋兰,我不是你嫂子,你嫂子是梁素雅,别叫错了。”姜海棠语气疏离,眼神中满是警惕。
李秋兰心里恨的牙痒痒,可想到自己的目的,只能强压下不满,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海棠姐,你别和我计较,我说错话了,这不是习惯了嘛。”李秋兰按照以前自己对姜海棠撒娇的样子开口说。
姜海棠看着李秋兰刻意讨好的笑容,心中警铃大作。
此刻的李秋兰,年纪尚小,心思都写在脸上,那眼底的算计,又怎么能逃过姜海棠的眼睛。
她不动声色地整理着桌上的图纸,淡淡道:“有事直说吧。”
李秋兰绞着衣角,眼珠转了转:“海棠姐,我听说机械厂那边在搞新机器,你能不能……带带我?我也想学学技术。海棠姐,以前你最疼我了,肯定不会拒绝我,对不对?”
她特意放软了声音,还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撒娇。
姜海棠闻言,手中的动作一顿。
她抬头看向李秋兰,目光犀利如刀,将对方眼中一闪而过的贪婪看得清清楚楚。
“你才几岁?我如何能带你?再说了,你和我有什么关系?你是厂里的职工吗?凭什么让我带你?”
她的语气不冷不热,直接将话题堵死。
李秋兰咬了咬嘴唇,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见姜海棠已经低头继续看图纸,一副不愿再谈的模样。
她只好怏怏地离开,临走前还不忘狠狠瞪了姜海棠的背影一眼。
贱人,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她,给她等着,等她哥得手了,她要好好折磨姜海棠,让她知道大小王。
姜海棠看着李秋兰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李家人,果然又不安生了!
正想着,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办公室的干事探进半个身子:“姜工,陆厂长叫你去办公室,说是广交会的事。”
姜海棠应了一声,连忙整理好图纸,锁上门,朝厂长办公室走去。
推开门,只见陆良辰和谭书记正围在一张铺开的广交会场馆平面图前讨论着什么。
“小姜来了,快过来。”陆良辰招手示意她过去,“我们正在商量展位布置的事,你脑子活,点子多,来给参谋参谋。”
姜海棠走到桌前,目光在图纸上快速扫过,这张图和她昨天晚上给陆良辰的差不多。
“这是最新的展位安排图吗?”姜海棠问。
“差不多。”陆良辰点头。
“我觉得咱们可以把新成立的羊毛衫车间产品放在这个位置,毕竟设备新、工艺好,是咱们的亮点。”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至于传统布料展区,可以设置一个技术展示角。我们厂以前发生过固色度不高的问题,那我们就把我们改良后的色牢度测试过程展示出来,让外商更直观地看到我们的进步。”
谭书记闻言眼前一亮:“这个主意好!不过技术展示会不会涉及保密问题?”
“我们可以只展示部分非核心工艺,重点突出成果。”姜海棠解释道,“而且现在国际市场对环保、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展示反而能增加我们的竞争力。”
陆良辰不住点头:“好,海棠,这件事,可能还需要你劳神费心。我安排韩知秋和康小夏同志全权配合那你的工作。”
姜海棠浅笑着瞪了陆良辰一眼,陆良辰看着,嘴角不由划过一抹笑。
“我这也是没办法了,要是厂里有得用的人,我一定不会让你这么辛苦,不过你放心,等下一次,我们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姜海棠愣了一下,知道陆良辰看出自己的想法了,她笑着回答:“陆厂长请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谭书记看着两个人这互动,不由笑得灿烂。
“你们小两口这对话,可真有意思。”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姜海棠忽然就想去看看羊毛衫车间的生产情况。
她刚走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
“这批羊毛衫的领口走线不规整,必须返工!”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有点陌生。
“返工?你知道这要浪费多少时间和材料吗?”一个熟悉的女声响起,“现在工期这么紧,我们必须加快生产!”
姜海棠推门而入,只见一个年轻的小同志正举着一件羊毛衫,脸红脖子粗地和车间女工辩解。
“质量不过关,就算按时完成又有什么用?到了被别人笑话吗?就这样的产品,还去广交会参展,我看,连我们金城都出不去。”
女工还想反驳,看到姜海棠进来,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姜工,你评评理。这批货要是返工,肯定会影响我们的产量,百货大楼定了一批羊毛衫呢,我们都在加班加点地生产。”
姜海棠接过质检人员手中的羊毛衫,仔细查看起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