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在凌冽寒风中奔跑,为的是他们这些人。
不知道谁打开了车窗朝着他们喊话。
“同志,谢谢你们!”
接着,此起彼伏谢谢的声音传入车轨旁正在深一脚浅一脚奔跑的人们的耳朵里。
不知谁带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沙哑的歌声从车厢里传到车厢外,在旷野里回荡着。
当列车最终在距离脱轨车厢五十米处停下时,老孟扯着大喇叭喊,声音哽咽:“通知餐车,带上热水,下车救人!”
小王望着窗外奔跑的身影,眼眶发热,重重地点了点头。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那些奔跑的身影的鞭策,417次车上有更多的人下了火车,他们有的人拿了干粮,有的人带了水,有些人拿着自己的保暖装备……
总之,在这个寒夜里,两列火车上的人在旷野里相遇,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救援活动。
姜海棠和赵晓梅等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他们几个人共同用一张被子,其他的被子,给了更需要救助的人,就连小桃子的小花被,也给了别人。
听到火车停下来的声音,她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抱着小桃子的手臂更加用力。
“停下来了,陶奶奶,停下来了。”姜海棠激动地喊着。
“我们是不是有救了?”赵晓梅喃喃地说。
姜海棠一直盯着前方,很快,她看到了夜色里走来许多人。
很快,那些人到了他们跟前,一个中年男人正在和陆良辰沟通着什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秒都伴随着深入骨髓的寒冷,但因为有救援的人到来,众人心中没有了之前的恐惧。
停下来的417列车,给了他们希望。
陆良辰高声地呼喊“救援的人已经来了,老人、孩子和伤员可以优先去417次列车的餐车,其他人再坚持一下。
“还能动的男同志跟我准备接应救援!”
他的声音,在呼啸的寒风中,竟然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人们在这种危难时刻,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
很快,127次列车上的人们自发地帮着老人小孩和伤员们上了417次列车。
而剩下的人,也分到了一点点热水,可以短暂驱寒。
一个多小时之后,一辆火车缓缓从旁边的轨道行驶过来,这是接替127次送乘客们回家的列车。
车上受伤严重的伤员没有办法原地转移,只能等到下一个站点下车去医院。
列车员说,车站已经有救护车做好了接应准备。
至于没有受伤的人,可以乘坐这趟列车继续前进。
半夜,所有人全部上了列车。
虚惊一场的人们上车之后,依然心有余悸。
列车缓缓向前,那侧翻的列车还躺在原地,距离他们越来越远。
车上有很多人开始哭起来,哭这一场劫后余生。
姜海棠很清楚,今天晚上,注定了,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处理这起事故夜不能寐。
而他们,列车上这些精疲力尽的人们,在哭过之后,沉沉睡去。
他们并不知道,这时候,一则快讯通过广播发出。
“127次列车脱轨事故救援圆满结束,除一名重伤员抢救无效外,其余乘客已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据悉,此次事故发生后,列车长以及两名司机身受重伤,一名叫做陆良辰的乘客带领乘客展开救援,参与救援的乘客还有姜海棠、金又晴……以及其他没有留下姓名的英雄!”
因为这则消息,127次列车侧翻的事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除了车上这些心有余悸的人们之外,许许多多的人们关注着这一次事故的救援以及调查工作。
火车继续前进,很多乘客在中途下车了,也有很多人一直到了终点站。
沿途各个站点都有记者蹲守等待着采访,只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当时列车上的真实情况。
这起列车侧翻事故的消息通过广播报纸在各处流传开。
许多接受过记者采访过的乘客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陆良辰一家人。
更有记者将这些消息梳理汇总,在电台上征集陆良辰和其他救援人员的线索。
一家子人是通过电台得知知道陆良辰乘坐的火车出现事故的消息的。
陆母攥着半导体收音机的手不住颤抖。
“老陆,我记得良辰这孩子......”
剩下的话,她不敢说出来。
“没事的,没事的,你没听,咱儿子是救人的英雄,他好好地活着呢。”
“对对对,你说得对,老陆,我要去车站等着他们。我要亲眼看着他好好的。”陆母很着急。
但却被陆父制止了:“我们去了车站,也未必能找到他们,不如安心在家里等着。”
家里其他人也忙劝着陆母。
陆良谨也从单位急匆匆地赶回家,陪着父亲和母亲一起等弟弟的消息。
陆家姑姑和陆家小叔两家人也急急忙忙到了陆家老宅里,一起等候消息。
就连一贯以来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的陆家老爷子,也在书房里焦急地踱步。
与此同时,列车正缓缓驶入某个小站。
姜海棠透过车窗看到了站台上举着“向英雄学习“横幅的人群。
只等车上的人下车到了站台,记者立即举着采访本蜂拥而上。
“同志,请问您是127次列车上转过来的乘客吗?”
“同志,请问您参与了127次列车侧翻的救援工作吗?”
“同志,您能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况吗?”
列车缓缓前进,姜海棠说:“有点吓人。”
“等下车之后,我们从侧面直接离开,不会遇到记者。”
姜海棠点头,她相信陆良辰有能力将她和小桃子躲开记者带出去。
列车很快在京城站停靠,这是本次列车的终点站,下车的人格外多。
陆良辰和姜海棠混在人群里,陆良辰拎着行李,姜海棠抱着小桃子,三口人悄无声息地躲开记者离开了车站。
记者没有找到陆良辰,但找到了金又晴等几个知青,也见到了赵晓梅和陶玉和祖孙。
金又晴是个喜欢说话的姑娘,难得遇到采访,当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过她并不知道姜海棠和陆良辰的工作岗位。
这个漏掉的信息,被随后接受采访的陶玉和老人补充全面了。
至此,陆良辰以及姜海棠的信息被记者全面掌握,并且通过报道广而告之。
而这时候,陆良辰已经带着姜海棠到了家了。
陆家住在大院里,大院的青砖围墙上“欢度春节”的红色标语在夕阳下格外醒目,几个孩子正踮着脚往路灯上挂红灯笼,说不出的岁月静好。
陆家有一栋单独的小楼,从外表看,是三层小楼,红砖青瓦,很是漂亮,门楣上新贴的春联墨迹未干,“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的对联在冬日的余晖中泛着光。
门前,两株老槐树枝桠上积着未化的雪,已经挂上了红灯笼,十分喜庆。
但姜海棠知道,能住在这个大院里的,没有一般人,能在大院里住上一栋三层小楼,更不可能是一般人。
姜海棠两辈子也没有进去过这样的地方,一时之间有些胆怯。
原本活泼淘气的小桃子这时候也安静暗下来了,紧抿小嘴,一言不发。
陆良辰握住姜海棠的手:“不用担心,我家里人都是极好相处的。”
姜海棠点点头,跟着陆良辰进门。
铸铁暖气片散发着融融暖意,将严寒隔绝在大门之外。
门内的五斗柜上摆着一个用炮弹壳改造的花瓶,里面插着几枝腊梅,旁边摆着几张照片,照片里有一张是陆良辰穿着军装的照片,剩下的,姜海棠不认识。
“可算到了!”率先开口的是一个中年女子,看着也就四十岁不到的样子,穿着藏蓝涤卡列宁装。
接着又是一个女人,看着比方才开口的年龄大一点:“良辰啊,知道火车出事的消息,我们是真被吓到了,好在你们都好好的。”
“小姑,二婶,劳你们操心了,我没事,好好的。”陆良辰笑着,显然和家里人的关系不错。
“爷爷、爸、妈、姑父、我回来了。”
陆良辰依次向长辈们打招呼,然后又给姜海棠介绍了一遍,最后才介绍自己身边的人。
“这是姜海棠,我对象。这是小桃子,我女儿!”
陆良辰介绍这两人的时候,胸膛挺起,十分骄傲。
众人看着他如此,颇有些一言难尽的味道。
“快进来,这一路上辛苦了,我们坐下说话。”陆母忙招呼他们到屋里。
屋子里有暖气,走进大厅,一路上的寒气都散了开去。
陆良辰脱了大衣,又接过姜海棠的大衣一起拿过去挂起来。
姜海棠将小桃子的帽子、围巾和大衣一件件脱下来,交给陆良辰。
陆家人看着三个人自然的动作,很清楚,平日里怕就是如此相处的。
陆爷爷微不可见地点点头,显然满意。
这位老军人中山装的风纪扣系的一丝不苟,看得出来,是一位非常严肃的老人。
小桃子穿着姜海棠给她织的大红色上面绣了白色小猫咪的小毛衣,局促的站在大厅里,
她的小手紧紧地攥着姜海棠的手,表情多了几分严肃。
“小桃子,过来让奶奶看看。”
陆母何婉仪知道儿子收养战友的女儿,她是反对的。
儿子都没结婚,身边就有了孩子,会影响婚姻大事。
但她拗不过儿子,加上老爷子和丈夫都赞成,最终也只能顺着。
在见到小桃子之前,她其实也在担心,自己会不会不喜欢这个莫名其妙成为自己孙女的小姑娘。
也担心,要是自己不喜欢小孙女,儿子会不会有意见。
但是,当她看到小桃子的时候,心里忽然就柔软了,尤其是看到乖乖巧巧粉粉嫩嫩的小桃子,她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堆起来了。
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经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两个臭小子一个比一个顽皮。
可不像小姑娘一样乖巧可爱。
小桃子抬头看看陆良辰。
陆良辰微微点头,小桃子这才慢慢松开姜海棠的手,一小步一小步地朝着何婉仪挪过去。
“哎呦,看看这乖巧的,让人心疼。”何婉仪笑着对陆家小姑陆思敏说道。
“可不是。”陆思敏也在盯着小桃子看。
“咱们陆家可算有个女娃了。”陆家小婶袁一楠对小桃子也很有兴趣。
她生了三个儿子,老大老二结婚了,她现在有三个孙子,也稀罕女娃娃呢。
走到何婉仪面前,小桃子乖乖站定。
“来,奶奶抱抱。”
何婉仪伸手将小桃子抱起来,放在自己怀里,顺手从旁边的果盘里拿过一个橘子,给小家伙剥开。
小桃子软糯糯的向何婉仪道谢。
“小姑娘就是不一样,可比咱们家这几个皮猴子招人稀罕多了。”袁一楠伸手拉住小桃子的小手,凑近了说。
而另一边,陆父陆开敏一脸笑容地看着姜海棠。
“你就是小姜同志吧?”
陆开敏开口,在场的人几乎都将目光看向姜海棠。
虽然听说这个姑娘很优秀,但对于他们陆家的人来说,再怎么优秀的人没见过?
听说,这姑娘是个乡下人呢,估计读书不多,也不知道品性如何。
面对十来口人的打量,姜海棠落落大方,脸上是得体的微笑。
她轻声开口:“是,陆总工您好,我是姜海棠。”
陆父是一位军工专家,是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对搞科研的人,天生带着三分滤镜。
知道姜海棠在机械和纺织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之后,他从心里已经认可了姜海棠这个儿媳妇。
对姜海棠已经带了三分滤镜。
“你叫我陆叔叔吧。”陆开敏态度依旧和蔼。
“我听老胡说,你是个十分优秀出色的姑娘,给纺织厂解决了不少困难,好啊,好啊,年轻有为。”
陆开敏一点都不怀疑胡厂长夸大其词,毕竟,老胡那个人,最是一板一眼,不可能昧着良心说话。
何况,老胡还拿着姜海棠的图纸来给他看了,确实非常好。
“是胡厂长谬赞了,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谦虚谨慎,性子不错。”陆老爷子点头说。
陆老爷子身居高位多年,说话做事不苟言笑,就算在夸奖姜海棠,但面上依然是一脸严肃。
姜海棠暗忖,陆良辰面对别人不苟言笑时候的表情,和陆老爷子还真是一模一样。
“爸,您这么板着脸,小心把未来的孙媳妇给吓跑了,要是良辰娶不到媳妇,可不好哄。”陆思敏笑着对陆老爷子说。
陆老爷子瞪了她一眼,对姜海棠说:“我大半辈子,习惯了,改不过来,没有不喜欢你的意思。”
这是在解释?
姜海棠有一瞬间的错愕。
陆老爷子可是开国功臣,现在也身居高位,就算是这些年动荡不安,也依然能屹立不倒,是响当当的人物。
现在,却向她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解释。
“陆爷爷,我没有误会,良辰平时也这样。”
谁知道,这句话不说的时候还好,话才说出来,陆良辰就挨骂了、
陆爷爷板着脸教训陆良辰:“你这个臭小子,对自己媳妇怎么可以板着脸?”
陆良辰一时没想明白,怎么就挨骂了?
他哀怨地看了一眼姜海棠,姜海棠也不好意思了,这下连解释的话都不敢说了。
“哎呀,爸,您这脾气要改改,小姜第一次到咱们家,您生气也不怕吓着她。”陆思敏忙又开口。
“我是小姑,以后就叫你海棠行吧?”陆思敏客客气气地说:“海棠,你爷爷就这么个性格,习惯就好了。”
“这次是良辰这小子该挨骂,对外人板着脸就算了,对自己家里人,可不能这样。”陆开敏笑呵呵地说。
“海棠啊,要是良辰对你态度不好,你给阿姨说,阿姨帮你收拾她。”何婉仪也笑着开口。
姜海棠还从来没有被人这样珍而重之过,一时之间,受宠若惊,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我……”
“我听老胡说了,你是个苦命的娃,你放心,以后到了我们陆家,就是我们家的孩子。”何婉仪脸上都是慈爱,能看出来,这番话都是真心的。
“你二叔今年过年回不来,几个孩子在外面野去了,等下我让小张喊他们回来吃饭。”陆开敏搓了搓有点发红的手,又解释了一句:“你大哥和你大嫂得到晚上才能从厂里回来。”
“开饭了——”系着蓝布围裙的保姆王婶从厨房探出头,厨房里的香味窜出,“肉馅饺子下锅喽!今早我排了俩钟头队才割着的前腿肉。还是提前请供销社的老刘偷偷给留的,可新鲜了……”
陆老爷子坐在八仙桌主位,表情严肃地说:“都上桌吧,孩子们得单独留出来,等他们回来了再热。”
陆良辰正想过去抱小桃子,但何婉仪已经先一步把小孙女搂进怀里。
圆桌上的饭菜虽不算奢侈,但在也算丰盛,中间一大盆清炖鸡,汤面上飘着零星的油花;旁边是酸菜粉条、炸得金黄的藕盒、蒜苗炒鸡蛋,还有一碗用酱油烧得发亮的红烧肉。
最边上摆着一条鲤鱼,是陆老爷子托人从水库弄来的。
主食是掺了玉米面的白馒头和焦黄的米面贴饼子,还有几个红薯,甜香味混着饭菜的香味飘了满屋。
陆老爷子坐在主位,其他人分别在两边。
“海棠,来,坐我边上。”何婉仪拉着姜海棠的手,让她挨着自己坐下。
姜海棠有点局促,她来之前,其实一直都担心陆家人看不上她,嫌弃她。
但没想到,她在陆家真的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何婉仪没有多说话,又低头问怀里的小桃子:“乖宝,自己吃饭还是奶奶喂你?”
小桃子攥着木勺,忙不迭点头:“自己吃!我会吃饭!”
“小桃子真厉害,这么小就会自己吃饭了。”
被夸奖的小姑娘面上露出羞涩的笑。
陆思敏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进姜海棠碗里,脸上都是笑容。
“海棠啊,多吃点,厂里最近忙坏了吧?听说你们车间在赶一批出口的货?”
姜海棠连忙双手捧碗接过,脸颊微红:“谢谢姑姑。广交会上,有一位香江客商定了货,要求比较高。”
“年轻人拼事业是好事,但也得注意身体。”何婉仪盛了碗鸡汤推过去,“良辰,你这个当厂长的,可别光顾着抓生产,把人都累垮了。”
陆良辰正掰着贴饼子往酸菜粉条里蘸,闻言笑道:“妈,您这可冤枉我了。我上周我还让食堂加了夜班餐,特意批了半斤红糖给女工冲水喝。”
何婉仪瞪了儿子一眼,她说的是这个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小年小月(耳东兔子) [现代情感] 《小年小月》作者:耳东兔子【完结】晋江非V高积分 2025-10-20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59605 总...
-
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Felio) [无CP向] 《(综英美同人)[综英美]电子拳击可以拯救哥谭吗》 作者:Felio【完结+番外】晋江VIP 2025-09-17完结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