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萧何的子孙,哪怕身处乱世,也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登基为帝以后,他开始向佛,崇尚节俭和吃素,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自愿的基础上,就连山海阁的饭菜,也能用金子买到,所以从来都衣食无忧的萧衍从没想过自己可能会被饿死的一天。
“什么,萧衍最后是被人饿死的?这也太好笑了吧,简直跟齐桓公有的一拼。”刘邦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杨坚有些不适的皱眉,“纵使梁武帝前半生英明,后半生昏庸,那也是帝王,怎能被人戏言轻蔑?”尤其还是当着他这个帝王的面,对方不把梁武帝看在眼里,同样让他这个帝王容颜有损。
“啊,咳咳咳!萧衍是皇帝,乃公也是皇帝,在这山海阁,谁还摆什么帝王的谱啊。”刘邦道。
“不知阁下又是什么帝?须知这天下现在只有一个帝王,隋帝杨坚。”独孤伽罗皱眉,上前一步道。
“天下只有一个帝王,中原这是再次统一了?!”
“太好了,乱世终于过去了!”众人惊呼,纷纷为这长达数百年的乱世结束而感到高兴。
见他们这样,独孤伽罗心中的火气不自觉的消散,她唇角微弯,与有荣焉道:“没错,天下又统一了。”
省略其过程,他们隋朝的确终结了东汉末年延续至今的乱世。
“你就是那个再次一统天下的帝王?”嬴政陡然看向杨坚道。
杨坚一愣,笑道:“不错,就是朕。”
“哦,不知你建立的朝代,比魏晋如何?”嬴政没有因为天下再次一统而贸然欣赏杨坚,万一杨坚的一统天下也是曹丕、司马炎之流呢。
“你居然把朕的大隋跟魏晋相提并论,这是对朕大隋最大的侮辱。”听到魏晋,杨坚感觉自己受到侮辱。
“我呸,你建立的大隋说不定还不如魏\晋呢。”曹丕和司马炎异口同声道,他们怎么了,他们魏晋地位至于如此低吗?
“朕的大隋,有秦朝的气势,也将有汉朝的昌盛气运,魏晋怎么能比。”杨坚极为自傲道。
毕竟他是结束乱世,再次一统天下之人。
“噗,居然想和秦汉比肩,那我问你,你们隋朝还用九品中正制吗?”曹丕似笑非笑的问杨坚。
“九品中正制还有一些残余,不过对朕来说问题不大,朕已经想出可以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方式。”杨坚道。
“哦,真的假的?”曹丕眯眼。
“九品中正制可不仅仅是一个制度,它之所以数百年都没被人撼动并取代,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们堪称功不可没,而能改动九品中正制,就说明皇权能够压制住世家。”司马炎看向杨坚莫名道。
“如果你有改动九品中正制的实力,那你的王朝的确强过魏晋。”刘彻等人道。
曹丕和司马炎脸色黑了黑,却着实没脸反驳。
“我观尔等谈吐不凡,不知诸位可愿来朕的大隋任职?”杨坚眸光微动,心里涌起爱才之心道。
“哈哈哈,听到没有,曹丕、司马炎,人家想请你们去干活呢,你说你看上谁不好,非得这样想不开的找上他们两个!”刘邦乐不可支道。
其他人也哄笑,曹丕,终结了东汉,建立魏朝;司马炎,结束了魏朝,建立了晋朝。
只能说,敢请这两位给自己干活的帝王,是真怕自己屁.股下面的皇位坐得太稳啊。
“去去去,我们是不行,可是你们同样不是屈居人下的料,何必五十步笑百步。”曹丕和司马炎两个权臣篡位达人脸红道。
“曹丕、司马炎,怎么可能,若你们真是曹丕和司马炎,怎么可能还那么和睦。”杨坚淡笑道,以为这是他们的婉拒。
事实上他看上的何止是曹丕和司马炎,还有刘邦、刘彻等人,只是当略过嬴政的时候,杨坚忍不住眉头微皱,最终还是没把对方纳入拉拢范围。
因为他居然感觉自己有些把持不住对方,真是奇哉怪也。
“要不是不同的时空,我早就弄死司马炎了,哪还能容忍他一直蹦跶!”曹丕摇头灌了一口酒,酒气涌上脸颊道。
杨坚还想说什么,独孤伽罗突然拽了拽他的衣服,“那罗延,你快看他们的衣服,好像真是不同时代的。”
秦汉的衣着大都端庄,秦朝以玄色为主,黑色衣袍边缘滚着红边,汉朝则是上玄下赤,鲜艳的红色开始多起来。
至于到了魏晋,衣着大都松垮舒适,以飘逸的广袖长袍为主。
还有少数如羊献容、冯有紧身窄袖的胡服装扮,一眼望去,可谓囊括数百年的衣着审美。
更不用说女子们的妆容,更让独孤伽罗感到心惊肉跳,那种感觉,就好像前人真的跨越时空,和他们面对面。
“既然你能再次一统天下,想必本事不小,不如你来猜猜我们的身份?”刘邦看着杨坚笑道。
“阁下和史书上汉高祖的性格有些像。”同样的嬉皮笑脸,一身流.氓气息。
杨坚也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刘邦身上的流浪气上面,可是却无法做到,因为他感觉自己就像是面对另一个自己一般。
而对于自己的能力,杨坚十分的有自知之明,所以他是自信的。
可是现在,他撞上了同样自信的刘邦。
只一瞬间,杨坚就想起史书上汉高祖的性格。
“看来你眼力劲的确不怎么样,寡人明明是秦国君王,嬴稷是也。”刘邦嗤笑道。
话落,刘邦挨了嬴稷一下,“小子你占谁便宜呢!”
“他才是嬴稷,你就是汉高祖,同样都是流.氓,秦昭襄王比汉高祖气质贵气的多。”杨坚定定的看向刘邦道。
“之前不是不信我们的存在吗?”刘邦饶有兴致道。
“是啊,尽管很匪夷所思,朕和皇后的确见到了诸位。”杨坚坦然承认道。
正因为会看人,杨坚才相信自己的判断。
独孤伽罗没有质疑杨坚,而是顺着杨坚的思路,猜测那些女子的身份。
历史上,能留名的男人很多,但女人却不多。
但是,但凡能留下属于自己的.名字的女人,皆是大名鼎鼎之辈。
想到这点,独孤迦罗眼波流转,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些名字,那些女子的.名声或善或恶,却有着历史也不能掩盖的光辉璀璨。
“不知,哪位是吕后?”独孤伽罗看来看去,眸中闪过一丝疑惑。
因为她总感觉有些不对,那些“落单”的女子,没有一个气势和她想象中的吕后像的,而像的那位,却没有“落单”。
“吕雉这么一个大活人不是在这吗。”刘邦示意独孤伽罗去看跟嬴政一块用餐的吕雉。
独孤伽罗沉默了,很想问为什么他们夫妻俩人是分开的。
但是想到汉光武帝刘秀的操作,却又觉得吕雉和刘邦两人依旧在一起才不正常。
“不知这位是?”杨坚看向嬴政,心里突然闪过一丝猜想,心底登时涩然。
若对方真如他所想的那样,那还真不是他能驾驭得了的人物。
“这位是始皇。”吕雉笑着为他们介绍道。
果然,杨坚心头猛沉,“始皇帝,久仰了。”
如果说他至今还无法超越的一个人,莫过于秦始皇。
“不过始皇帝为什么会和吕后在一起?”独孤伽罗实在忍不住心头疑惑。
吕后不跟汉高祖坐一起罢了,可为什么会和始皇帝在一起?
“朕想请吕后去朕的大秦做皇后。”嬴政道。
“哦。”杨坚和独孤伽罗两人不知该做什么反应,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
始皇想让吕后去做他的皇后,事情还能这样做?
“朕还没死呢,你们给朕收敛点!”刘邦用酒杯敲桌子道,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吕雉和嬴政都没有理会他,杨坚侧头和独孤伽罗悄声道:“怎么感觉汉高祖有些可怜呢?”
“若吕后真成了始皇的皇后,那汉高祖岂不是就没皇后了。”独孤伽罗道。
“确实,始皇的确没有皇后,难怪想抢人家汉高祖的皇后。”杨坚道。
“那也是汉高祖和刘家做事不地道,是他们活该。”独孤伽罗嗤笑。
杨坚对刘邦难免有些感同身受,独孤伽罗却一点也不同情。
独孤伽罗觉得要是自己受到汉高祖那样的对待,绝对做的比吕雉还要过分,相比之下,她都觉得吕雉太过心慈手软。
杨坚察觉到独孤伽罗的情绪,笑道:“那是,在这一点上汉高祖的确没办法跟朕比。”
他待自己皇后多好,再看看刘邦,根本不做人。
“嘿,你小子,刚来就敢贬低乃公,胆子可真不小啊。”杨坚故意音量放大,让刘邦想无视都难。
刘邦也知道自己私德不行,可还是被人头次怼脸说。
“大家同为男人,你小子装什么大尾.巴狼啊。”刘邦嗤笑,才不信杨坚的鬼话。
杨坚不服了,“汉高祖莫要以为天下男人都像你一样无情无义,朕和皇后年少夫妻,彼此间一心一意,膝下五子四女皆为皇后所出,此生无异腹之子。”
刘邦等人听的目瞪口呆,“乖乖,九个同父同母的皇室血脉,那的确世间少有。”
上一个如此“深情”的还是汉宣帝刘病已,对自己皇后许平君情深,可就算这样,也没耽误刘病已和其他人生孩子。
哦,至于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娶妻当如阴丽华”,佳话流传的汉光武帝刘秀,这话听听就行了。
“朕不如你。”刘病已看着杨坚摇头自嘲道。
他也以为自己对许平君好,可也为纳别的妃子而动摇过,之所以没纳,是为皇后的安危考虑,生怕再出一个霍成君。
如果说刘病已还有点良心,对许平君心里还有些愧疚,那刘彻等人就是理直气壮了,他们看着杨坚神色诡异,“你是怎么对着一个女人坚持那么长时间的?”
刘彻扪心自问,就算卫子夫姿容绝色,又给他生了太.子,还有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以及后世子孙刘病已和辅政大臣霍光,如此多的利益,也左右不了他的喜新厌旧。
所以杨坚的行为,对于向来喜新厌旧的刘彻,很难无法理解。
“诸位做不到的事,不代表别人也做不到。”杨坚淡淡的自傲道。
“皇后的事先不说,你既然是帝王,那就来看看你的功绩如何。”刘邦嗤笑,才不跟杨坚比自己的短处。
却不想杨坚的政绩也不差,武能北击突厥,分化突厥,被异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内政上,有“五省六曹制”,“输籍法”、“大索貌阅”,《开皇律》等。
“‘五省六曹制’是朕用来取代‘九品中正制’和‘三公九卿’的制度,五省分别是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秘书省和内侍省①,六曹则为吏、度支、礼、兵、都官、工②,它们各司其职,诸位可以看看朕的‘五省六曹制’比之始皇的‘三公九卿’制如何?”杨坚一上来就要跟嬴政比。
至于“三公九卿制”和“五省六曹制”之间的“九品中正制”则被杨坚忽略个彻底。
曹丕十分不服,但却没有任何办法,谁让“五省六曹制”的确比“九品中正制”好呢。
被杨坚无视并不屑的曹丕十分不甘心,“你这制度是不错,可这制度也绝对得罪了大部分贵族,你把他们惹恼了,他们不给你干活怎么办?”
可别以为这是曹丕危言耸听,而是事实,谁让才学和权势大部分都掌握在世家的手中,帝王们要想安稳,必须得跟他们合作。
“这个问题朕自然也想到了,与‘五省六曹制’配套的还有科举制,朕打算用科举制在民间选拔人才,只是就像你说的,阻力不小,朕至今还没把科举制施行下去,不过朕肯定,一旦科举制成功,那些世家将对皇权再形成不了威胁。”杨坚自信道。
“科举制,你这主意不错,朕打算用了。”听完科举制,刘彻眼睛一亮,随后对杨坚毫不客气道。
杨坚:“……以武帝的权威,推行科举制的确不是问题,始皇也觉得科举制不错吗?”
说着杨坚看向嬴政,眸中蕴藏着自己也没察觉到的希冀。
“科举制的确不错,朕也一直为手下人才不够用而烦恼。”嬴政大大方方承认道。
刘邦忍不住翻白眼,“始皇你都把另一个刘邦以及汉初功臣们尽收囊中,就别再哭穷了!”
嬴政看了刘邦一眼没有说话,可是他的意思明显是:还不够。
仅仅只是汉初功臣们,如何能满足的了嬴政的胃口。
“科举制若是能为始皇所用,也不算枉费朕的一番心思了。”杨坚按耐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装作云淡风轻道。
“‘输籍法’,简单来说,就是有钱的多交税,钱少的少交税,没钱的不交税。”
众人侧目,“这话说起来简单,实施起来却一点也不容易啊。”
尤其是刘彻,因为军需,可没少跟贵族们斗智斗勇,听到“输籍法”,刘彻激动的拍桌道:“桑弘羊,快,把输籍法记下来,咱们也要实施!”
桑弘羊:“……”
其他帝王他们身为臣子可能还会劝诫一二,武帝就算了吧,他们没有这个胆子。
至于大秦那边,官员们微顿后,也开始奋笔疾书起来,因为他们知道他们陛下一定会施行这个。
“‘大索貌阅’,也就是整顿户籍,搜查隐户所用,因为它,朕的大隋人口如今已有四千多万,目前还在增加中。”见不少人奋笔疾书,杨坚咳嗽一声,和独孤伽罗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正襟危坐道。
“店主,给隋帝上茶。”就近的萧衍顾不得沉浸在自己被饿死的噩耗,赶紧聚精会神的听着。
很快茶上来,杨坚润了一下嗓子。
“乃公明白了,始皇要是有大索貌阅在手,哪里会多次遭遇刺杀,过后还找不到刺客啊。”刘邦拍手,恍然大悟道。
杨坚一个不慎,猛地咳嗽起来,不愧是汉高祖,是真不怕戳中始皇帝的痛脚啊。
果然,众人看到嬴政脸黑了黑,却没立即发作。
“科举制和输籍法也就算了,这些对朕来说都不是问题,倒是大索貌阅有些麻烦。”嬴政之所以没发作刘邦,是因为刘邦说的都是实情。
事实上,大秦目前的问题何止是大索貌阅,还有官吏不够,以及官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咳,还有朕的《开皇律》,自秦后,虽有以吕后开始废除酷刑,可都零零总总,不成体统,更别说之后经历乱世,刑罚越发严苛,朕的《开皇律》明确废除了诸多酷刑,明目罪名,可更好的治国。”杨坚道。
吕雉等废除过律法的人朝杨坚看去,“能修改并制定新的律法,的确是大魄力。”
“这一条条政策,都离不开皇权稳固,乃公承认之前小看你了,你绝非魏晋之流的帝王可比。”刘邦道。
曹丕、司马炎:……他们想反驳,却根本反驳不了,因为谁让他们根本没多少拿得出手的。
别说他们在治国上没有开创性,就是让他们直接照着杨坚的所作所为抄,他们都做不到。
不是每个帝王都是秦始皇、汉武帝的。
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的历史名声不咋地,可他们手中的权势毋庸置疑。
“若是你的隋朝能一直推行这些政策,盛世可期。”嬴政看向杨坚道。
杨坚唇角微勾,道:“朕有麒麟子们。”
刘邦看他这些,嗤笑道:“别这么自信,本事如始皇,不也生出个胡亥那个败家子吗,乃公子孙众多,能让乃公高看一眼的子孙也寥寥无几。”
这话杨坚就不爱听了,他抿唇,“不会的,朕的大隋会一直兴盛下去,绝对可以比肩强汉。”
“那行,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若是真能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你隋朝绝对有功绩。”刘邦也不是真不想杨坚好,而是避免杨坚太过自信。
“店主,劳烦给他们办张金卡,钱我们秦朝出,就当这些政策的费用。”嬴政对史诗道。
杨坚有些受宠若惊,不过却没推却,他有钱是没错,可不代表他会把钱拒之门外。
随后杨坚看向刘彻,除却嬴政,就刘彻用他的政策最多。
刘彻冲杨坚笑道:“今天你们夫妻这顿朕请了,算是聊表心意,别这么看着朕,你身为后世人应当知道朕为了打匈奴,很缺钱的。”
“借口,汉武帝可不缺钱去盖奢华宫殿。”杨坚对刘彻鄙夷道。
刘彻缺钱又不缺钱,在打匈奴上,他的确缺钱,可是给自己盖宫殿的时候,他也从没吝啬过。
至于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造成下面百姓流离失所,刘彻高高在上,并看不到。
“别骂了,朕已经再改了,朕已经停止盖宫殿,把所有钱都拿去打匈奴,继续开疆拓土了。”刘彻觉得杨坚的话刺耳,却也知道这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