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 (凌沧州)


  平儿低声劝道:“奶奶,您这是何苦呢?若是您保养得当,此次生下一个哥儿,任谁也动摇不了您在府上的位置。”
  王熙凤摇了摇头,道:“不,她是公主,她老子是皇帝。”
  月色透过纱窗照进屋里,王熙凤脸上明明暗暗:“薛家妹子前脚去公主观,老太太后脚就把二爷叫了过去,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必定是那位公主耐不住道观寂寞了...”
  王熙凤虽然经历前事,性子好转了一些,但孕期女子体质特殊,情绪反复,多疑猜忌,没有的事情都要想三分,更何况此事疑点重重,因而不顾平儿的劝说,执意要搜查。
  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的贾琏还未料到危机来袭,他惬意地翻了个身,沉浸在香甜的美梦之中。
  好巧不巧,那封他折的工工整整的信,微微露出了一角。
  王熙凤与平儿对视一眼,眼神中满是果然如此,轻手轻脚,便取走了信。
  王熙凤回到屋里,借着烛光,打开书信。
  一封信看完,如遭雷击,一张俏脸瞬间吓得雪白,浑身冷汗淋漓。
  平儿看她这般模样,便知大事不好,小心翼翼道:“奶奶?”
  过了好一会儿,王熙凤脸上方有些血色,她抓着平儿的手,道:“二爷...二爷这是要...”
  还未说完,便住了口。
  平儿不知信上写了什么,能把王熙凤吓成这样,还以为公主在信上写了要贾琏休妻之类的话,于是温言相劝道:“二爷最是喜欢奶奶了,必然不会做那种绝情的事。”
  南安王府,宝钗独坐听雪亭饮茶。
  府兵来报,说左立去了水晏的院子。
  按照计划,此时左立正在与水晏商议过继之事。
  水晏多疑,必然不会答应,相反还会质疑左立的用意。
  水晏一旦质疑左立,宝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此后再去寻北静太妃。
  北静太妃的大名宝钗听了太多次,心计与大局观原高于目前的四王,纵然不为收复江城兵力为己用,哪怕为了给水溶铺路,她也是乐意见到南安王府内斗不止的。
  天家亲情,薄凉至此,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他们的悲哀。
  一阵夜风吹来,宝钗紧了紧衣服。
  她抬头望天,乌云遮住了星光。
  最好最坏的打算她都做了,只看水汷有没有那个福气,能从战场上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王熙凤拿到信之后会干嘛?
1、给王子腾
2、烧了
我的天,有生之年居然能上佳作推荐。。。
开了个贾环的坑,喜欢贾环的小天使们可以收藏一下(*?︶?*)

  ☆、八十一章

  烛影晃动,左立翩然而至。
  宝钗倒上一杯茶,放在他的面前。
  杯子是一水的白玉制成的,触手温润,不是左立所熟悉的水雯的杯子。
  想是他上次空手捏碎杯子给宝钗留的印象太深,所以宝钗这次不敢再用水雯的杯子来招待他。
  左立低头饮了一杯茶,茶水是有几分烫的,看来宝钗在这里并没有等了太久。
  然后,左立便撇到了宝钗身旁的小火炉。
  左立:“...”
  收起目光,左立道:“昭王拒绝了我的提议。”
  此言一出,宝钗漂亮的眸子刹那间失去了光彩,强颜欢笑道:“劳烦统领走这一遭了。”
  她的神情不似作伪,眉目低垂,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一瞬间,倒让左立生出了三分愧疚。
  回想起水晏刚才的言谈,左立心里还是有些别扭。
  两代南安王,可谓对水晏仁至义尽,老南安王甚至还为此折了一个女儿过去,如今水汷蒙难,水晏却拒绝帮他,多少让人有些唏嘘,心生寒意。
  水晏并非在太子膝下长大的人,到底没有其父仁风。
  看着面前满是失望的宝钗,左立只好道:“此法行不通,王妃再想想其他法子,或许能说动昭王。”
  宝钗摇了摇头,轻声道:“你是太上皇面前红人,你的话,他尚且不听,更别提旁人。”
  “罢了,许是我命中无子。”
  宝钗低下了头,黯然神伤,夜风吹在她穿着的雪青色的衣裳上,夜深露重,她的身影微微抖了抖。
  又说了一会儿话,宝钗便与左立告辞,起身正准备,忽而又像是想到了什么,复又坐下,紧了紧衣领,说道:“还有一事,倒要劳烦统领了。”
  左立道:“王妃请讲。”
  宝钗拢了拢被夜风吹乱的鬓发,道:“郡主执意要去江城寻找王爷,我与太妃怎么也拦不下。”
  左立微微皱眉,放在膝上的手指摩挲着那枚薄薄的刀片。
  宝钗笑了笑,道:“江城出了这么大乱子,太上皇必然是要派人过去查看的,除了统领,太上皇自然是不放心旁人的。此去江城,路险人恶,郡主天真烂漫,不谙世事,还望统领多费心照看郡主。”
  说完,宝钗转身离去。
  听雪亭中,左立坐在椅上,若有所思。
  烛光下,他银色的面具闪着寒光,而在他的掌心,躺着一枚薄薄的刀片,被他的体温暖的温热。
  次日清晨,宝钗起了个大早,前去服侍南安太妃,温言细语,劝了几劝,南安太妃方潦草地吃了几口饭。
  简单吃完饭,南安太妃便要去佛堂祈福,宝钗欲跟着一同去,南安太妃道:“这个节骨眼上,府上事情多,你去忙你自己的事情吧。”
  宝钗眉头轻蹙,却并不准备离开。
  南安太妃又道:“不用担心我想不开,去吧。”
  见南安太妃如此,宝钗不好违逆,让莺儿与其他大丫鬟守着她,又嘱咐了一番,方抽身回去。
  回到屋里,宝钗亲手写了帖子,让下人送到北静王府,交给北静太妃。
  又写了一个帖子,让下人送到王子腾府上。
  一连几天,北静太妃皆推辞,只道自己身体不好,恐宝钗沾染了病气,因而并不见客。
  宝钗见此,再往北静王府递帖子时,便加上了一句:不知北静王狩猎那日穿的袍子,修补好了没有?
  帖子既然送出,宝钗便安心在家中等待。
  日渐西斜,到了下午,北静王府果然派人来请。
  宝钗略一收拾,便动身去北静王府。
  北静王府与南安王府虽然同为太~祖皇帝赐下的宅院,但因着第一代的北静王是开国王爷功臣之最的原因,北静王的宅院,是四王里面最为奢华,也是占地最广的院子。
  与之南安王府雕刻着的海浪祥云不同,北静王府的楼台亭阁雕刻着的,是大漠苍鹰,望之让人顿生豪迈之气。
  穿过长长的走廊,再绕过假山流水,宝钗终于抵达了北静太妃的院子。
  还未走进院子,便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药味。
  前方引路的小丫鬟道:“太妃病的有几年了,她嫌来回熬药送药麻烦,便把要熬的炉子罐子搬到了自己院子。”
  宝钗点点头,问道:“太妃得的是什么病?近几日可好些了?”
  丫鬟并不回答,只道:“您见了便知道了。”
  丫鬟挑帘,宝钗进入屋内,绕过屏风,便见一个身着绀紫色衣衫的女子斜倚在贵妃榻上,微微露着绣着雪中红梅的月色裙摆。
  宝钗知道这便是北静太妃了,上前行了个晚辈礼。
  北静太妃戴着玉色护甲的手指轻轻扬起,便有小丫鬟上前扶起宝钗,又有小丫鬟奉上了今年的新茶。
  宝钗大大方方入座,谢过北静太妃的茶,抿了一口茶。
  放下茶杯,宝钗抬起头,北静太妃那双上挑的凤目也正打量着她。
  她打量着宝钗,宝钗面带微笑,也打量着北静太妃。
  弯刀一样的眉,上挑的凤目将眼角凌厉的威势隐藏的很好,唇上那抹淡淡的红,微微露着三分病色。
  这样的女子,虽在病中,却丝毫不掩其风华绝代。
  宝钗甚至能想象的到她年轻时的模样,明眸善睐,顾盼生辉,一颦一笑,都能牵动无数人的心肠。
  然而这样一个如花美眷,却被无数人所忌惮,就连当今睿智如太上皇,提起她时,心里也会打个突。
  她的才,她的智,以及在丈夫死后独立撑起北静王府的铁腕手段,都足以标榜史册,以供后来无数个丈夫早死的女子来学习观摩。
  北静太妃讲话,也与平常的贵妇不同,单刀直入,却又让人摸不准她真正的用意。
  北静太妃道:“能叫水汷舍命相救的女子,果然不一般。”
  她挑了挑眉,道:“三丫头命大。”
  南安太妃尚要恭恭敬敬叫上一句“三公主”的永昌公主,到了北静太妃这里,变成了“三丫头”。
  南安太妃,只是南安太妃,而北静太妃,不仅仅是北静太妃,她的手里握着的,是戍守北疆的数十万铁骑。
  北静太妃敢如此,宝钗却不敢不恭敬,道:“公主是太上皇之女,一国帝姬,自然有龙气庇佑。”
  北静太妃不予置评,道:“左立在她房间守了数日,她一字未吐,反而到了你这...”
  北静太妃凤目微眯,赞赏道:“南安王妃好手段。”
  话虽是赞赏,宝钗却不敢掉以轻心,比之刚才,更加谨慎。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