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零留守妈妈想开了(清越流歌)


就算男孩父母不是什么办厂的大老板,最少也是个包工头。
柳素琴听说深市最不缺来自赣省湘省的小包工头,离得近嘛。
这也是他们炒粉生意好做的主要原因,周围老乡多,不缺客源。
想到这些,柳素琴又打了个广告,“小同学,我们晚上固定在夜市街那边卖炒粉,有时间可以来光顾啊。”
灶前的林南江正娴熟的开始颠锅,诱人的香味随着锅气弥散开,圆脸男孩忍不住翕动鼻子嗅闻,满口应下,“好呀,你家炒粉这么香,我明天放学带同学们一起去。”
第一单生意顺利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早餐摊正式开张,后面陆续有客人过来,跟夜宵街那边客似云来的场面没法比,但也远超一开始的预期。
到九点钟准备收摊,柳素琴看到她泡的二十斤粉丝已经不剩多少,经验丰富的她和林南江几乎是异口同声,“看样子今天早上至少卖了六十份炒粉!”
说完两口子对视一眼,彼此眼中写满了“发财了”的狂喜。
钱是人的胆。
林南江再没有早上在菜市场的畏手畏脚,这会儿昂首挺胸、底气十足,一鼓作气的把摆摊家伙什都搬上车,就头也不回的拉着媳妇儿回家。
回到小单间还是老规矩,林南江进进出出搬东西,柳素琴坐在床上数钱。
家里面积太小,小桌子怎么放都要对着门口,坐在桌边干点什么,别人一探头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大白天的,柳素琴不想这么招摇,便坐在床上面对墙角数钱,反正她是不会嫌脏的。
柳素琴巴不得能搂着大把大把的钞票睡觉。
林南江吭哧吭哧忙活完,车子也用抹布擦干净还给房东大爷,才迫不及待回了家,反锁房门,凑到她跟前小声问,“怎么样,早上赚了多少?”
柳素琴默默把刚写完的记账本递过去,看到上面的数字,林南江激动的差点叫出声,“这么多!”
今早的营业额是三百五十七块五,净赚两百以上,比林南江之前说的“百八十块”翻了一倍不止,他手指不停摩挲着账本上的数字,眉眼都要飞到天上去,“早上净赚两百多,晚上七八百,四舍五入一天就是一千,做什么生意能这样赚钱的?媳妇儿,咱们是真的要发了啊!”
柳素琴同款没见过世面的嘴脸,兴奋搓手手,“是啊是啊,难怪那么多人都去做生意,咱们打一辈子工也不如这样摆两年摊的。”
可是兴奋劲过去后,她反而踌躇起来,“看这样子,早餐卖炒粉也挺好。”
“那是,我们不卖炒粉还能卖什么?”林南江脱口而出后,才想起早上的对话,“对了媳妇,你之前说另有安排什么来着?”
该忙的也忙完了,夜宵摊暂时还不急着做准备,这会儿时间充裕,柳素琴也就全盘托出了,“之前不是分析过么?这边的人口味偏清淡,早上卖炒粉可能不合适,我就想着是不是换一个品种,比如馄饨什么的。反正炒粉也好,馄饨也罢,这些设备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再添置什么,方便得很。”
林南江眼睛一亮,“馄饨好啊,咱们那条街上的摊子,就数馄饨和肠粉那几家最受欢迎,要是我们也做这个,早上馄饨晚上炒粉,正好不用自己抢自己的生意了。”
不过说完他又自己冷静了,“馄饨生意再好,也要会包才行,像我们从小到大没听过这玩意儿,直到来了深市打工才尝上味道,连馄饨里面有什么都不知道,又能卖哪门子的馄饨呢?”
“谁说不会的?”柳素琴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又让林南江目瞪口呆怀疑人生了,“媳妇你会这个?”
“我会。”她胸有成竹、侃侃而谈,“你忘了吗?我们寝室以前有个福建来的女孩,她老是跟我们聊起他们老家馄饨的做法,有用面粉做馄饨皮的,还有用猪肉做馄饨皮的,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步骤都记住了,做法很简单的。”
事实是柳素琴上辈子作为空巢妇女,寂寞空虚,又不爱打牌,闲得抠脚,没事就在网上搜菜谱,满汉全席、蛋糕小吃她都愿意学一学,就想着悄悄的努力,等丈夫孩子们过年回家露一手,亮瞎他们的狗眼。
千里香馄饨的教程她不知道刷了多少遍。
听一听就会做了?林南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他更清楚媳妇不是吹牛的人,尤其是跟赚钱有关,她说会肯定就会,于是恍恍惚惚的问,“那、那我们家是用面粉皮还是肉皮?”
“当然是面粉了,正好家里就有。”跟赚钱有关,柳素琴不仅不会乱说,还浑身都是使不完的牛劲。
她也不继续休息了,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今天中午就吃馄饨,也让你见识见识。”
林南江很自觉的跟在媳妇后面,小心道,“你来指挥,动手的活都交给我。”
“不用,你负责剁肉馅就行,我来擀馄饨皮。”
家里没有擀面杖,林南江还去找房东借了一根,又被陈大爷拉着聊了会儿天,回来柳素琴已经把面活好等待醒发了,正站在灶台切葱。
林南江欲上前接过她手中的活,“怎么在切姜葱,还切得这么碎?剩下的我来吧。”
“做点葱油提味,这是馄饨汤底鲜香美味的关键。今天只是试一试,要的不多,我这边快弄好了。”柳素琴没让他接手,转而提醒道,“你再去洗点姜葱,等下拍碎了用开水泡一泡,调肉馅要用姜葱水。”
林南江听话的去干活了。

第10章 盘点当月收入。
柳素琴上辈子都没来得及大展身手,这会儿可算是逮着机会,在林南江眼巴巴的注视下,擀面皮,调肉馅,动作如行云流水,很快就包了一桌子小馄饨。
接着烧水下馄饨,调汤底,煮好的馄饨连着汤一起倒入调料碗,鲜味瞬间弥漫开来,林南江当时就激动的喊出声,“成了,就是这个味儿!”
老规矩,馄饨煮好给陈大爷家送了满满一海碗,正好把借的擀面杖一起还回去。
林南江负责跑腿,回来也没空着手,端了半盘白切鸡,进门就美滋滋道,“我们有口福了,陈大爷家今天吃鸡,还是村里自家养的鸡,你闻闻香不香?”
“挺香的。”柳素琴也没觉得一碗馄饨换房东半盘鸡有什么,人情往来不就是这样,有来有回的。
再说他们经常送自家做的吃食,房东也不是每次都回这么重的礼,偶尔只有一把自家地里种的青菜,她也没觉得吃亏啊。
看着自家男人把白切鸡摆到她跟前,柳素琴笑着招呼道,“正好馄饨也不烫嘴了,趁热吃吧。”
就着白切鸡吃了一大碗馄饨,林南江把汤底也喝得干干净净,完了用纸巾抹抹嘴,“真好吃,以后早餐就卖馄饨吧,肯定比卖炒粉好。”
柳素琴看他这么说,也多了几分信心,“好,明天多买点大葱和红葱头回来熬葱油,后天早上就改成卖馄饨。”
“还可以买点虾皮,我看外面卖的馄饨有些放这个。”
柳素琴点头,含笑看着他,“这样也好,煮馄饨不用颠勺,省得我老担心你胳膊受不了。”
“都说了你男人我年轻力壮,这点活不算什么,就是瞎操心。”林南江假装抱怨,嘴角却比AK还难压。
嘿嘿,媳妇心疼他,比一天赚一千都更让他欢喜呢。
由于明天需要准备大量的葱蒜熬葱油,肯定是卖不成馄饨的,可是早餐摊两百多的利润也不能放过,所以第二天一早采购回来,柳素琴和林南江照旧马不停蹄准备去小广场卖炒粉。
这次跟头一天的情形差不多,营业额也有三百五十多,他们却不甚满意了。
两口子回到家收拾完,赶紧关上门对着账本琢磨,“咱们去夜市街卖炒粉,就没遇到这种事,刚开头那几天,生意是明显一天比一天好的,最忙的那阵子我颠勺都颠不过来了。可这次的早餐摊,才第二天就不如第一天了,别看就少了几块钱,可万一积少成多,每天都少一点,这生意早晚没得做。”
柳素琴认同他的观点,“没错,这就是个信号,看来我们之前分析的没毛病,早上不适合卖炒粉,这两天生意不错是因为吃个新鲜,过了这阵新鲜劲,势必会冷清下来。”
林南江总结到道,“不能再等了,明天就换成馄饨!”
夫妻俩意见一致,接着商量了下细节,比如是在家里包好馄饨再出摊,还是先准备好肉馅和馄饨皮就可以,到了现场直接现包现卖?
以及定价什么的。
两口子做生意主打一个低调跟风,小本买卖经不起折腾,最好是周围人都不要注意到他们,他们才好闷声发大财。
所以悄悄换了早餐品类,两口子也不搞特殊,定价就跟着市场行情走,别人家中碗馄饨四块钱,他们也卖四块。
基本都这样,中碗馄饨一共十二个,大碗则有十五个馄饨,要价四块五。
林南江想起他昨天试吃,小小一个馄饨,愣是炫了两大碗加上面汤,才勉强混个水饱,而且下午很快就饿得咕咕叫,一点也不顶事,赶紧添了一句,“大碗的馄饨份量也不大,要不咱们再加个更大份的,二十个卖五块钱,怎么样?”
这点小事,柳素琴并无意见,随口应了下来。
不过第二天出摊,林南江就发现他的担心纯粹是多余的,来买馄饨的基本都是女人和学生,人家饭量本来就不大,到最后超大份的愣是没几个人点。
这样也好,柳素琴回家一算账,发现出门前擀好的两千张馄饨皮全用完了,大约卖了一百五十份馄饨,营业额高达六百五十!
他们的馄饨摊主打一个现包现卖,提前调好馅料,两口子到了现场分工合作,林南江负责制作、收银和打包,柳素琴只需要坐在边上包馄饨。
都说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柳素琴和林南江都是实打实的老实人,哪怕重生回来,她这辈子为了赚钱,努力学着精明强干,却也变不成真正的奸商。
两口子绞尽脑汁想多挣点钱,也只想出进货时讨价还价、尽可能压缩一点成本的笨办法,像是把原材料换成便宜劣质的、更甚者偷工减料这些操作,他们是想都没想过的。
所以老实人柳素琴包馄饨,一斤猪肉只包出三百五十个馄饨左右。换成更精明的老板娘来操作,一斤肉包馅包四五百个馄饨,毫无难度。
那样还赚得更多。
但是就按照柳素琴这种包法,早餐摊所需的进货成本依然不超过一百块,别看营业额远远比不上夜宵炒粉摊,可净收入的差距却并不大。
只要早餐摊把货备足,利润赶上夜宵也是很容易的事。
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啊!
柳素琴美滋滋的又数了一遍钱,一边跟林南江商量,“今天收摊早,显然是不够卖的,咱们明天准备个两百份吧。”
林南江激动的搓着手,“那明早岂不是能赚七八百?我的老天爷,抢银/行也没这么容易的吧。
就这样,两人被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开启了早晚疯狂圈钱模式,披星戴月,万般辛苦不觉累。
不知不觉,金秋十月悄然流逝。
以前在厂里打工,每天上班的动力就是盼着老板娘一号发工资,而现在自己当了小老板,柳素琴和林南江根本熬不到下个月。
三十一号这天晚上,两人迫不及待开始统计月账单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他们从十月二号开始试着摆摊做生意,一直到三十一号,风雨无阻,一天不落,三十天时间竟然净赚四万一千零八十块。
光是柳素琴名下的存折里,就存了四万两千整,手上的现金也有近五千,也就是说加上之前的积蓄,两口子的总身家接近五万块了。
五万块啊,那可是他们两个在厂里五年的总工资,没想到摆摊一个月就赚回来了。
即便柳素琴和林南江每天回家都恨不得数钱八百遍,对于自己赚的每一分钱都心里有数,可当全部的存款和现金被翻出来摆在眼前,夫妻俩一时间还是恍恍惚惚,有种介于梦境和现实的不真实感。
尤其是林南江,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还在那找媳妇确认,“这是真的吗,我们真的拥有近五万了吗?”
被他这么一问,柳素琴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斩钉截铁道,“对,听说今年黄金涨价,算上结婚前买的首饰,咱们手上都已经超过五万块了。”
得到媳妇的肯定,林南江虽然还没完全消化现实,但也找回了些真实感,条件反射的接道,“太好了,媳妇你喜欢金首饰,咱们今年赚了钱,再给你多买点。”
“不买不买。”这可是九零年啊,有钱还买什么首饰,去买房子它不香吗?
柳素琴想也不想拒绝了自家男人不靠谱的提议,美滋滋盘算道,“这个月刚开始学摆摊,只赚了四万出头,下个月咱们勤快点,应该能有四五万,这样等到年前收摊休息,咱们手上应该能凑个十万左右……”
林南江突然头脑一热,脱口而出,“凑够十万,都可以回老家盖大房子了!”
说完忍不住呲个大牙乐出声,万万没想到被媳妇狠狠瞪了一眼。
“你在想屁吃。”柳素琴上辈子就是信了他的邪,一门心思攒钱在老家盖房,好家伙,终于等到儿子出生,他们的存款也堪堪攒够八万,准备了宅基地开始动工,最后多年积蓄全部搭在这栋房子里了。
毕竟他们只是在乡下盖房子,钢筋水泥和请工人的费用也一点不便宜,甚至还可能更贵。
柳素琴后来跟人闲聊才知道,那时候他们要是去县里买最新的商品房,小一点的也就十来万块,可是等到儿子考上大学,他们终于想起来在县里买房,当时房价已经涨到七八千一平。
而老家斥巨资盖的房子,除了她自己住,卖都卖不去。
上辈子每每提起这个,柳素琴就有点喘不过来,怨自己也怨男人眼光短浅、没苦硬吃。早知道最后还是要去县里买房,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买?那样说不定后来还能有钱给闺女也买一套。
哪怕只付个首付,让闺女自己还房贷,也不至于老被指责重男轻女了。
所以柳素琴吸取教训,这辈子打死也不早早回老家盖房子。
不过她也只是一时气上心头,这辈子林南江表现还是不错的,所以看他一脸不知道说错了什么的茫然和无辜,柳素琴也缓和了语气,好声好气的跟他讲道理,“不是说好我们一家人就在深市打拼,怎么又突然想回去盖房,难道是你觉得钱赚够了,已经可以回老家种地了?”

第11章 初步达成买房统一意见。……
一听媳妇说不做生意回去种地,哪怕知道这应该不是她的本意,林南江也把头摇成了拨浪鼓,“生意这么好,肯定要一直做下去啊,傻子才这个时候回老家种地呢。”
柳素琴:“那你说盖房子,是为了打发我回家带孩子?”
林南江再次疯狂摇头,“没有没有,我们一家人当然要一直在一起。再说你和孩子整天不在身边,我赚再多钱也没意思。”
他再傻也知道媳妇有点不高兴了,不等她继续问下去,赶紧表忠心道,“媳妇,我就是随口一说,不是真的要回盖房子,家里的钱当然是你说了才算。”
柳素琴不为所动,“真的吗?我不信。”
林南江:……
唉,媳妇太聪明也太了解他,根本忽悠不过去,他也只能坦白从宽,“好吧,我是有那么一点点想法,毕竟咱们就要当父母了,这辈子最大的任务,不就是好好培养孩子,再看着他们结婚生孩子么?养闺女比较省心,孩子大了好好挑个女婿就成,可要是再来个臭小子,那就不轻松了,家里至少要有个像样的房子,才能给他娶上媳妇。既然是这样,咱们有能力早点盖房子,为什么不盖呢?这样过年回老家,也能住上新房舒服舒服。”
这家伙果然已经蠢蠢欲动了,柳素琴不动声色的套话,“你知道回老家盖个房子要多少钱吗?”
“我知道!”一聊起这个,林南江瞬间来精神了,眉飞色舞,“村长家去年盖的三层带院子大别墅,全部加起来也就不到五万,十几个房间呢,都贴上了瓷砖,每一层还都有卫生间和淋浴!今年材料费涨了点,但咱们家也要不了这么大的宅基地,面积小一点,五万块也尽够了。”
说到这里想起媳妇还大着肚子,今年都不回老家,更不可能盖房子,他又补充道,“就算等到明年年底回去盖房,钢筋水泥再涨价也不可能翻倍,最多也就多花上几千块罢了。”
“那你觉得同样的时间,深市的房价会涨多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