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用指腹搓揉着伞面,“何为复合布料?”
“嗯……陛下可以理解为,里面含有多种不同的材料,比如蚕丝、麻布、竹片等。”
她也不懂,随便说几个古人知道的东西吧,反正差不多就那个意思。
“竹片也能用作布料?”
“打个比方而已,总之里面含有许多不同的东西。”
刘彻移开手指,摸着伞骨,“你说制作这个的叫铝合金?”
“是。”
“金子的……复合材料?”刘彻斟酌着问。
“不是复合材料,它名字虽带金字,可用料却没有金子。”
刘彻笑了一声,“取名够怪的。”
沈乐妮干笑。
“你说这铝合金和铁的材质差不多,那这两个相比……哪个更坚硬?”刘彻注视着伞柄,淡声道。
“或许是铁。”
“不易生锈,不易腐坏?”
“是。”
刘彻听后不再说什么,他又试了一次,“确实足够精巧。”
小小一物,暗藏着许多如今没有的东西。
看完后,刘彻把伞搁在案上,看着沈乐妮,平淡道:“你送朕此物,不单单是献礼吧?”
“自然。”沈乐妮唇角含笑,娓娓道来:“万年前,人类尚且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后来又慢慢进入了农耕社会,这说明了人类生活在不断进步,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刘彻咀嚼着人类文明几个字。
“而一个物品的诞生,往往需要技术不断发展。所谓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创造事物的方法。”沈乐妮慢声慢语地解释着,尽量以最简单明了的话让两人理解。
刘彻两人认真听着,默默消化。
两人都不是愚笨之人,加上沈乐妮说得慢解释得也清楚,因此说了这么多,也差不多都能理解。
沈乐妮继续道:“等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诞生新的事物。这种复合布料与铝合金,是技术经过了数千年发展,才诞生的新东西。它不单单是一种布、一种材质,而是无数技术积累的体现,是人类进步的体现。”
“我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这把伞无论哪个构造,无一不是精巧的。但它只是未来之人生活里的一个最普通之物,人人皆买得起、用得起。”沈乐妮与刘彻对视着,从容问道:“陛下,一个国家,能将这些精妙的工艺和技术用在百姓日常生活琐碎里,那么是不是能说明,这个国家已经足够强大?国家强到无人敢犯,社会和平安定,百姓吃饱穿暖,才会有精力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上做研究。陛下觉得,我说的可对?”
刘彻听完,许久没有开口。
而霍去病内心早已震撼得无以复加。
殿内一片安静。
“陛下,如今您可相信了?”沈乐妮适时出声问道。
刘彻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但他舒展了神色,说了句:“你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沈乐妮唇角绽开一抹弧度,又道:“那陛下不妨再看看我穿的这套衣物。”
刘彻依言瞧了瞧,“何意?”
“这是我初来大汉时所穿的衣物。陛下对于这套衣物,有何看法?”沈乐妮没急着解释,而是反问道。
刘彻想了想,说道:“从古至今,凡寻常男女,除了特殊原因,穿衣需得体,不可过度露肤,不可显露身形。”
意思就是沈乐妮这身打扮,从平常来看,从古至今就是不得体。
沈乐妮微微一笑,解释道:“露肤修身的服饰,是一个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之一,它代表的本质是思想上的自由与开明,是男女平等,社会大同。”
“哦?”刘彻挑高尾音,似乎对此话很感兴趣。
“陛下不如想想,自古繁荣的朝代,例如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思想足够自由,才能足够容纳万物。”
她说的话,句句含着哲理,刘彻两人已是听得入了迷。
仔细想想,好像确是那么回事。
刘彻神情明显有了愉悦
之色,沈乐妮见状,心里便是一松。
“这么说,在两千年后,你的国家很强大富足?”刘彻颇感兴趣地问。
“是!”说到这个,沈乐妮明显自豪起来,有了底气,连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两分,“我的国家,兵强马壮,政通人和,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刘彻笑了笑,“听上去是非常强大。叫什么名字?”
呃,沈乐妮面露为难的笑,“抱歉,有些事情,我无法告诉陛下太多太细。”
“为何?”
沈乐妮琢磨着道:“若是告诉陛下,或许我就会被送回未来。”
刘彻挑眉。
“嗯……就是四个字,天道限制。”
“也罢。”刘彻靠回椅背,一手搁在案上,语气散漫道:“你既来自未来,那你说说,以后的大汉如何?”
他能问出这个问题,证明他已经初步相信了她。
真是不枉费她说了一大堆啊,口水都要说干了。
系统!给我发工资!我要手机!
某系统装死。
沈乐妮抽回思绪,她思索了下,说了一句:“天下之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谁都跳不开此规律。但是大汉,被后人称为强汉。”
“强汉?强汉……”刘彻反复嚼着这两个字,忽然朗声大笑。
一边的霍去病也是默默念着这二字,内心突然有一把火烧了起来,热血在血脉里疯狂涌流。
见刘彻笑,沈乐妮的高兴也是打心底的。
片刻后,刘彻收起所有情绪,正色道:“你说了这么多,令朕不得不开始相信你。朕也能看出,你学识渊博,见识广大,有气魄胆量,比大汉许多世家子弟都出色。”
“谢陛下夸赞。”沈乐妮笑着应下。
霍去病也是松了口气。
“你为什么要见朕?”刘彻明白,她让霍去病把她的事告诉他,其实就是想见他一面。
“因为您是皇帝,只有获得您的同意,我才能在长安或者整个大汉,做我想做的事。”沈乐妮丝毫不隐瞒。
刘彻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是个心如明镜的聪慧女子。
“你要做什么?”
沈乐妮慢语道:“我来帮助大汉之军,变得更强。”
“就凭你一人?”
“当然不是,只是我不便说。”
刘彻也不过度深究,只问:“你想怎么做?”
沈乐妮直视着他,说出自己的目的:“我要训练大汉军队。”
刘彻再问:“为何要这么做?”
“因为,我想看见华夏大地,早日一统。”她目光坚定,掷地有声。
刘彻内心一震,他注视着沈乐妮的双眼,从那明亮的眼神里感受到了一股力量,不可撼动,于是他忽感心潮澎湃,一种说不清的情绪激荡在心间,令他血液发热发烫,直冲脑仁。
这是一种战意!是对天下一统的决心!
“好!”刘彻扬声吐出一个字,继而哈哈大笑起来。
霍去病看向沈乐妮,心里也是同样的感觉,震撼激奋到指尖都在战栗。
刘彻笑够了,便收起神色,问道:“那你用什么训练大汉之军?”
“用未来的方法,一句两句说不清,介时陛下亲自来看看就知道了。”
“未来的方法……”刘彻念了一遍,妥协道:“也罢,朕便等着。”
沈乐妮试探着问:“这么说,陛下您同意了?”
刘彻嗯了声。
“那就多谢陛下啦!”沈乐妮激动一笑。
欧耶!成功!
“说吧,你需要什么,或者需要朕做什么?”刘彻询问。
沈乐妮心里再次复盘了下,嘴上说道:“我想要自由出入各处军营校场,以及训练所有将军将领和军卒,包括殿卫军的特权。”
听完,刘彻并未置喙什么,只哼笑了一声,道了句:“你胆子不小。”
沈乐妮不知该如何回答这句,轻轻试探:“呃,谢陛下夸奖?”
刘彻被她这副模样险些逗笑,刹住嘴角要露出来的弧度,清咳了咳,故作思考的模样。
“还有。”沈乐妮见刘彻脸上并没有不悦之色,便补充道:“我要一直留在霍公子身边。”
霍去病闻言便是一怔。
刘彻也是愣了一下,他看了看两人,嘴角噙着不明的笑:“理由?”
“我觉得他人还不错。”沈乐妮笑眯眯回了句。
刘彻知道她肯定有什么瞒着他,但他也不追究。他默了默,看着沈乐妮,语气平淡地说:“如果你在下次上朝时,有办法能堵住朝臣的嘴,朕就给你这些特权。”
沈乐妮唇角带笑,欣然应下:“是。”
刘彻观察着她的神情,“大汉诸多文臣武将,谏臣酷吏,你就丝毫不怕?”
“回陛下,怕是怕的,只是有些事情,是不能因为害怕,就放弃去做的。”沈乐妮坦言道。
刘彻深感同意。
不得不承认,他对这个女子,对她所在的时代,越来越感兴趣了。
于是他问道:“除了你不能说你的朝代之名,其它的有什么能说的?”
沈乐妮想了想,回道:“陛下,两千多年后,那时候的华夏之地已然没有了朝代之说。”
“没有朝代之说?”刘彻坐正身子,“何意?”
“就是没有皇帝了。”沈乐妮直接道。
此言一出,刘彻和霍去病两人皆是瞳孔一缩。
“没有皇帝,岂不是国家乱套了?”刘彻平静地询问,脸上看不出什么。
沈乐妮抿唇一笑,“没有皇帝,但有领导人。”
刘彻思忖着问:“两者有何不同?细细说来。”
“两者的区别,其根本在于……”沈乐妮详细地解释了二者的区别,最后道:“所以,在两千多年后,虽然没有了皇权制度,但我们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只要有足够能力胜任,人人皆有机会。”
刘彻良久无言。
他实在是想象不到,沈乐妮所描述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稷。
而霍去病被此番话深深震撼和触动着。
刘彻手指敲击着案台,呢喃道:“人人平等……”半晌,他抬起眼看向沈乐妮,平静的脸上看不出什么来,“这么说,你是批判皇权制度的?”
“不是。”虽然刘彻表情很平和,但沈乐妮依旧感觉到了如山的压力,她镇定回道:“皇权社会能延续数千年,说明它适用于当时。但沧海桑田,社稷变换,新物总会取代旧事,这是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
很新奇的词。
但确实有道理。
刘彻松了松表情,语气闲适得像在唠家常,“未来是什么样子?”
沈乐妮思索着说:“很繁华。”
“有多繁华?”刘彻身体微向前倾,一派好奇之态。
沈乐妮身姿挺拔,从容且掷地有声地说道:“十四万万人,皆能吃饱穿暖。人人可读书,想做什么,只要不触犯律法,就能做什么。”
“十四万万人?”刘彻震惊到少有地显露了情绪,“未来竟有如此多人?”
“是。”
这么多人,都能吃饱穿暖,他们究竟得有多少粮食?关键是每个人都能读书……刘彻无法想象,非常好奇。
沈乐妮继续道:“不光如此。未来的华夏,上可九天揽月,下可潜入万米深渊。可飞天,可遁地。医术发达,人人都能看得起病。”
她说得越多,刘彻就愈发有兴趣,而霍去病早已震撼到无以复加。
沈乐妮顿了顿,本来有些打算说的,但想了想,最终还是没说出来。
看她之后能不能搞到一份世界地图。
殿内有些安静,刘彻一时没说话,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沈乐妮也不再说,安静等待着。
良久之后,刘彻收了思绪,唇角扯着弧度,突然说道:“说了这么多,朕还没问,你是否是华夏子孙?”
沈乐妮也面带浅笑,自豪回道:“自然是。”
“那,可为汉人?”刘彻的目光带着探究。
沈乐妮点了点头,却解释道:“陛下,在两千多年后,华夏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虽然生活着许多不同族群的人,但我们不分彼此,都是同胞、都是家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什么强敌,我们都会紧紧抱在一起,铸成一道钢铁之墙,共同抵
御和面对!不为别的,只因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都是华夏之儿女!”
她的声音不大,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人情不自禁被她话中滔天的情感所影响。
华夏儿女,华夏儿女……
良久,刘彻畅快地仰头笑了两声,罢手道:“行了,朕知道了。若你没什么说的,你二人就出去吧。”
沈乐妮应了一声,同霍去病一起行礼退下。
刘彻凝视着案上的茶盏,看不清眼里的神色。
人人平等?
是个宏伟的目标啊。
出了宣室殿,霍去病就忍不住向沈乐妮询问道:“刚才你说的那些,都是真的?”
“当然。”沈乐妮拢好大氅,看向霍去病,“你不信?”
霍去病摇头,“不是,只是我……”
“怎么,被吓到了?”沈乐妮打趣道。
想不到霍去病承认了,“确实如此。你所描述的华夏,强大到令人实在难以想象。”
沈乐妮抿唇笑了笑。
“如果我能亲眼见一见,便此生无憾了。”霍去病感慨道。
沈乐妮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机会的话,一定第一个让你看。”
霍去病无声一笑,不置一词。
“今日你为何不拿上那副马具?或许就不用说那么多来获取陛下的信任。”霍去病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那副马具可是我的杀手锏,是我最大的底牌,自然要用在非常重要的时刻。”
“什么时刻?”
沈乐妮目光平视着前方,“没听陛下说么,他让我下次上朝堵住所有人的嘴,才给我特权。”
“所以你是打算把马具用在此?”
沈乐妮嗯了一声。
“你有把握?”说实话,那些谏臣和文臣的嘴,就连如今的舅舅也不敢轻易招惹。
沈乐妮语气平平,“我不需要获得所有人的同意,想做什么,只需要陛下点头即可。”
其实她有一个最大的底牌,那就是系统奖励的物品她都可以通过思想控制来随意凭空变出和收回,她不是没有想过直接让刘彻看看她能凭空变出东西,那样或许她就不用如此费口舌了。但这样做的话也有被怀疑是妖邪的风险,而且那本书是她开展军训的根基,不能被任何人看见。
凭空变物一事太过神秘玄幻,用这个的时机还没有到来。
这是她护卫自身安全的最大底牌。
霍去病点点头,这说得确实不错。
“可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训练一国之军的先例,你就不怕被那些朝臣用唾沫淹了你?”他促狭道。
沈乐妮扬唇一笑,“那就让时间,来让他们闭嘴。”
霍去病冲她拱了拱手,“有胆魄,去病佩服。”
被历史名人当面夸赞,沈乐妮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还有一事。”霍去病想起方才在宣室殿内,刘彻与沈乐妮的某个对话,不由问道:“你方才说的,要一直留在我身边……是什么意思?”
他说着,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耳根子忽然有些红润起来。
“嗯……我已经说了呀,我觉得你人不错!”沈乐妮对他笑嘻嘻道。
霍去病知道她有些事瞒着他,但他并不打算追问。
只要她是来帮助大汉的,就足够了。
“陛下。”卫青行了礼,“不知召臣过来有何事吩咐?”
“没什么,有个事想问一下你。”刘彻还是端坐在案台前,“此次回朝,去病带回了一名女子,你可知?”
“臣知。”卫青知道今早去病带那个叫沈乐妮的女子来见了陛下。
刘彻看着他,“你对这个……沈乐妮,知道多少?”
卫青回道:“臣只知她是突然出现在安顺镇的,被当地一个妇人收留,做了户籍。她二十五岁,会武。此番来长安,带着那个收留她的妇人之子。”他顿了一下,继续道:“她说,她来帮助大汉军队,变强。”
突然出现?
刘彻沉思不语。
“陛下,臣以为……”卫青迟疑着,“这个女子似乎并非我大汉之人,但又不像异族……”
刘彻抬眼看他,“为何这么说?”
卫青便将那晚双眼所见的事情如实说了出来。
“站军姿?”
“是叫这个。”
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训练,竟然就折服了卫青,看来这个来自未来的女子,是有些东西。
“她没有和你说……”刘彻本想问问沈乐妮是否对卫青提过她的来历,可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了她说的天道限制四个字,便把剩下的话收回了肚子里。
卫青不明,“什么?”
刘彻改口道:“你可知,她向朕要什么特权?”
“特权?”卫青有种不太好的感觉,“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