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家木门通七零 (ALAMM)


眼下地里浇水是大事,别人都忙着收花生、玉米了,顾骁还从叶宁这里拿了一部分葡萄苗回去种,这都需要人打理。
顾骁点了点头,很想问自己忙完地里的活计后能不能来找叶宁,但又怕她会觉得自己太粘人,犹豫再三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送走顾骁后,叶宁一进堂屋就看到了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的父母。
现代人不能离开手机,所以哪怕马玉书他们到了这边,也会提前把手机充满电,下载好小说和电视剧晚上打发时间。
叶宁把自己重重地砸进沙发后,舒服得喟叹出声:“回去睡觉不?”
马玉书懒懒地一摆手:“算了,我们今天没有找到松露,约好了明天走远一点,今天就在这边睡了。”
山上晚上的气温降下来后,待着倒是挺舒服的。马玉书没有白天那么迫切地需要空调了,就又觉得这边的空气好了:“多在这边待上一段时间,我们的五脏六腑都能净化一遍了。就这边的空气,那是多贵的空气净化机都赶不上的。”
“行吧,那我回房间休息了,明天一早还得回去取月饼。”现代的物流发达,一般的快递两三天就能到货了。叶宁这次是买的月饼太多了,加上月饼的包装盒不是在一家店买的,等它们一起到货多花了一两天的时间。
第二天叶宁一觉睡到早上十点钟,才收拾好自己回了现代。
手机连上无线网刷新一看,之前下单的快递果然都已经到了。
为了不留信息,叶宁订做的三百个礼品盒是竹编的,上面贴了研色服装厂的标识。单是这三百个竹编礼盒,就让叶宁开着车拉了整整三趟。
本该是这次节礼中的主角——月饼,倒是一车就拉回去了。为了给马玉书减轻做饭的负担,她回去的时候还从镇上买了凉菜卤味。
叶宁搬着一车一车的月饼和包装盒过去的时候,马玉书出门捡蘑菇还没回来,她只能和叶卫明先打包月饼。
原本叶宁计划的是一盒里面塞两封月饼,这不是她之前没计划这么多吗?现在多了不少要送礼来往的人,之前定下的月饼就不太够了,所以每个包装盒里就只塞一封月饼。回头再把糖、干桂圆什么的往里面一塞,也算是满满当当的了。
整整四百封月饼,都要拆开换上叶宁另外定制的包装纸,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怕马玉书回来的时候会带上江钰和顾灵,叶宁和叶卫明率先就把月饼的包装纸给拆掉了。
品相完整的月饼单独放在一个垫了梧桐叶的筐子里,运输时磕碰坏掉的月饼和碎屑就捡出来放在洗干净了的搪瓷盆里。
江钰她们捡完蘑菇本来是想各自离开的,但是架不住马玉书心疼两个孩子在山上转了大半天,捡来的蘑菇还都给了自己,说什么都要带她们回家做点吃的。
她们从现代过来的时候,除了牛肉和鸡腿之外,还另外带了一些食材和调料,马玉书请两个小孩回家吃饭的底气还是有的。
叶宁听见院外的动静,见马玉书她们进院子时,心里真是一点都不意外,还连忙招呼道:“快去洗了手来吃月饼。”
马玉书自然是知道这些月饼的来历,闻言也是反应很快地给女儿当起了捧哏:“你这找人订的月饼总算是到了,怎么样,味道好吃吗?”
叶卫明生无可恋地摆了摆手:“好吃,你也快来尝尝吧。”
其实月饼这种糖油面粉的混合物,刚开始吃的时候,味道怎么着都是不会差的。然而网购多多少少是有损耗的,这破了皮的月饼,叶宁他们已经捡了十几个出来了。
真要说的话,这些月饼包装一下也是能送人的,但是一个礼盒里面只塞一盒的话,月饼的数量就很宽裕了。叶宁就想着把外形完整的月饼包起来,稍微有点不好看的都被她挑了出来。
这都中午了,叶卫明吃了卤肉也觉得不扛饿,就捡着坏得严重的月饼吃了两个,这会儿嘴里都是这个味道。
月饼可是精细食物,哪怕是坏了的,叶家人也是舍不得扔的。坏了的月饼拿去送人又怕人嫌弃,叶卫明不想之后几天都拿月饼当主食,所以招呼江钰她们过来吃月饼的语气,那真是比叶宁的都还要急切。
对于江钰她们来说,这月饼可是难得的好吃食,哪怕是磕碰坏了的,她们也没有嫌弃的道理。
于是在叶家人的热情招呼下,两个小丫头不但吃月饼吃了个爽,临下山的时候,马玉书还给两人包了两大包。
“马婶子你可真好!”看着手里的牛皮纸袋,顾灵真觉得马玉书身上有光。
上次马玉书给她们打包的牛排和炸鸡,虽然冷掉后味道就没那么好了,但是和家里常见的食物比起来,那也是很好的东西了。
顾灵她们还好,在山上就吃了不少,打包回去的家里的大人都是紧着她们吃的。听说周大海家里的几个孩子,为了能多吃一个炸鸡腿,直接从村头打到了村尾。
这月饼的数量比上次的炸鸡还要多,顾灵和江钰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要是省着一点吃,都足够她们吃上十天半个月了。
马玉书忍俊不禁道:“这就好了?这点月饼碎了,不值什么钱。你们拿回去放开了吃,回头你们的叶姐姐还会送你们包装好的礼盒,到时候里面都是完整的月饼,那才真叫好呢。”
马玉书这话一出,顾灵她们的视线也不由得瞟向了院子里堆着的竹编礼盒。她们不懂包装,只觉得这里面衬了红丝绒布、盒子上面夹了烫金标贴的礼盒看起来精致得不得了,已经盘算起了吃完月饼后,要把这个漂亮的盒子拿来当百宝箱用了。
送走江钰她们后,叶宁他们又花了一个多小时,总算是重新把换好包装的月饼一一塞进了包装盒里。
虽然现在天气热,但是月饼放上几天是没问题的。现代很多中秋前一个月生产出来的月饼,能一直卖到一两个月之后,直到实在卖不掉要过期了,才会把包装回收,然后把月饼处理掉,又或者直接低价卖给饲料厂做饲料。
顾骁这人实在靠谱,叶宁说这两天没事需要他,他就真的两天后一忙完就上山来了。
顾骁今天来是想把堆在院子里的建材先运到市里去的。看着停在院外的大货车,叶宁连忙招呼道:“正好我买的月饼到了,我们先把这些东西运到厂里去吧。等把节礼发下去后,我们就能专心忙市里装修的事情了。”
看着院子里堆着的这么多礼盒,顾骁也是忍不住挑了挑眉:“这么多?”
叶宁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有备无患嘛,多准备一点。等回头打包好后,你跟我一起去政府一趟,把该送的礼都给送了。”
说实话,这种明目张胆送礼的事情叶宁也是第一次干,不过和私底下给娄爱民他们送礼相比,她还是想直接摆到明面上送。
“好。”顾骁点了点头后,连叶宁递到手边的水都没顾得上喝,就又一趟一趟地搬起了中秋礼盒。
对于厂里的工人来说,能有福利领那自然是顶顶高兴的事情。是以叶宁他们拉着礼盒到服装厂后,原本只是想借着食堂地方大,自己把礼盒里的东西全部塞好的,结果食堂的工作人员一听说这些是给他们发的节礼,连休息都顾不上了,全都自发地过来帮忙了。
见叶宁没开口,过来帮忙的周巧珍和陈素芳还不忘叮嘱道:“每一盒里塞上四把干桂圆、两块红糖,白糖和冰糖也是一盒两包,可千万别弄岔了。”

大家一起动手, 这节礼的打包进度比叶宁预想中的要快上不少。
她和顾骁早上九点多才到服装厂,这还不到工人们吃午饭的时间,三百个礼盒就已经全部打包完成了。
这中间大家还不是一直都在忙活这件事情, 因为之前叶宁订购的糖不够装三百个礼盒的,所以顾骁又跑了一趟糖厂。
中间食堂的工作人员们也去忙活了中午的餐食, 真要说起来,也就叶宁和周巧珍、陈素芳三人是从头忙到尾的。
周巧珍看着在长条餐桌上堆成一排墙的礼盒,试探性地问道:“既然已经都装好了,要不就趁着中午大家吃饭的时候给发下去?”
叶宁点了点头:“正好明天就是星期天, 后天中秋, 等会儿下午开工的时候, 你就和大家说一声,这周加上中秋,咱们放两天假!”
周巧珍不敢置信地瞪圆了眼睛:“多放一天假?”
现代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除夕都是法定节假日,但那也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敲定的。
此时这边就没有中秋节放假的说法,主要是产能不够,现在工人一年到头,除了每周日之外,额外只有总数为七天的法定假期。
这国家都没要求的事情,用人单位自然是不会做的。
不过叶宁想着这段时间厂里生产秋装, 因为羊绒呢子面料太厚, 车间里的生产情况没有那么顺当,眼下又不是赶货期,索性就给大家多放一天假了。
虽然周巧珍现在已经是副厂长了,但是不管在什么位置,只要不是给自己当老板,想放假的心就都是一样的。
在叶宁这里得到确定的答复后, 她心里也是欣喜雀跃。从她来厂里上班之后,每个星期也就只有周六晚上能在家里休息一晚上。
没工作前,周巧珍并不觉得家里有多好。虽然也有温情,但因为她没考上大学,母亲偏心哥哥们,也不让她下地,只让她待在家里做饭、洗衣服,以及带小侄子、小侄女。
真要说起来,周巧珍也没觉得那个时候自己偷了懒,但是乡下人,不下地就是原罪。别说她的嫂子们了,就是她自己的亲哥哥们,对此也是颇有微词。
原本那会儿,周巧珍都想着要不就听家里人的话,相看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成家算了。
没想到叶宁的服装厂开起来之后,她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参加考核,结果一下就考过了,后面更是没在车间待上几天,就当上了厂里的大领导。
现在周巧珍每个月拿着两百块的工资,叶宁为人大方,上个月她和陈素芳没当满一个月的副厂长,对方也给她们发了整整两百块的工资。
拿到工资的第一天,周巧珍就去把自己心心念念的自行车买了回来。
平常她吃住都在厂里,剩下的工资她自己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买了粮油米面点心带回家,让家里人都结结实实地高兴了一番。
其实现在的社会,没结婚的女孩子,普遍都要上交工资给家里,不过大部分人都没有周巧珍这样的工资。她和父母商量过后,定下了每个月上交五十块钱工资的事情。
其实对此,周巧珍的哥嫂们还是有些不满意的,不过她现在的腰杆已经很硬了,直说自己交上去的工资比在车间工作的嫂子一个月的工资都多,他们要是不满意,她干脆就不交了——正好镇上现在也能买到房子了,她可以把钱存下来在镇上买套房子安家,以后也不用再在家里看哥嫂的脸色了。
最后一家人商量过后,也是同意了周巧珍一个年轻小姑娘要自己留下大半工资的事情。
自从周巧珍能挣钱后,她现在每周回家,那是直接就过上了“吃饭等人喊,喝水让小侄子倒了递到手边”的日子。
这在家里的日子一舒坦,她心里也就愿意回家了。
一听这周能在家里多休息一天,她也能在家里多睡两天懒觉了。
现在的天气太热了,车间里因为机器和人多,温度更是比外面要高上两度,所以现在工人们上班,脖子上是必须得挂上一条擦汗的毛巾。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先在食堂外面的一排水龙头池子前面把汗巾彻底洗透了,再一把糊到脸上抹两把,才算是又活了过来。
今天白班的工人刚进食堂,手里攥着擦汗的毛巾还在往下滴水呢,就见食堂的两张长桌上堆着小山似的礼盒,而她们那个财大气粗的华侨老板,和厂里的两个副厂长,正站在一旁一脸笑意地看着她们。
周巧珍的娘家嫂子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后,忍不住凑到她身边小声问道:“这是啥啊?看着怪精致的。”
不止周巧珍的嫂子,食堂里突然多了这么多东西,其他工人也忍不住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各种嘀咕猜测了起来。
食堂里怪热的,叶宁不想卖关子,清了清嗓子道:“临近中秋,这段时间大家赶工也辛苦了,我特意给大家准备了中秋节节礼,里面有月饼、糖、桂圆,另外还有海鱼。不过这玩意儿味道实在太大了,我就没往礼盒里面塞了。”
随着叶宁的话音落地,食堂的杂工也从库房里把一筐筐的海鱼搬了出来。
“中秋节礼!”围观的工人一听这话,双眼一下就亮了。
在场有不少人都是从乡下来的,月饼这样的东西,之前她们好多人都没吃过,没想到这才刚来厂里上班这么短的时间,厂里就免费给大家发。
还有糖、干桂圆、海鱼干,这里面随便拎出一样来,那也是她们平常舍不得花钱买的好东西啊。
有个这次刚招进来补那四位销售的工人,不敢相信自己只上了几天班,就能得到这么一份丰厚的节礼,忍不住反问道:“是以前供销社卖的那种,圆圆的、上面印着字,还有夹心的点心?”
对于这位带点婴儿肥的新员工,周巧珍和陈素芳都很有印象,说来也是唏嘘。对方来厂里应聘的时候,那浑身脏得像在泥坑里滚了几圈一样。
本来她们是不想要这种仪容不整的员工的,奈何对方当时就给她们俩跪下了,说自己是乡下来的,父母要把她嫁给一个瘸子换亲,她是连夜从窗户里爬出来逃到镇上来的,要是不能找到一份工作,她很快就会被家里抓回去结婚,希望周巧珍她们能给她一个参加考核的机会。
周巧珍和陈素芳同为女人,对女孩子的同理心总是要更多一点的。当时两人想着就给对方一次机会,要是能过自然是万事大吉;但要是对方过不了,她们也是问心无愧了。
最后就是这位叫春燕的小姑娘特别争气,在十几个参加面试的人里面,就属她手最稳,车出来的缝线最笔直平整。
等春燕正式通过考核后,因为两人身形差不多,周巧珍就借了两套衣裳给她,后面又借钱给她买了饭票。
好在春燕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带上了自己的身份证明,不然周巧珍就是想帮她都没有办法。
春燕以前一直生活在乡下,只读过两年书,以前倒也经常听村里人说城里的那些工人日子过得很好,但是等她自己真当上了,才知道这个“好”是怎么一个好。
之前有领过加班补贴的工人倒是见怪不怪了:“可不是嘛,咱们叶厂长大方着呢,前两天才让大家吃上了免费的牛肉,现在又给大家发了这么丰厚的中秋节礼,在整个市里的厂子里都是独一份了。我那个在丝厂上班的表姐这个月都不用开支,原本我家里人也担心我们厂的情况,回头我把这些节礼带回去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厂里的财力有多雄厚。”
因为春燕第一个出声,叶宁直接朝她招了招手:“大家都过来排队,咱们早点把礼盒发了,你们也好赶紧去吃饭。”
现在天气太热了,工人们在车间里闷了一上午,中午都是要争分夺秒地回宿舍睡会儿午觉的。
叶宁作为服装厂的大老板,这种能在员工面前拉好感的事情自然是要亲自上阵的。
不过她也不想耽搁大家太久的时间,她和顾骁,周巧珍和陈素芳,四个人分成两队,分别给大家发放起了礼盒。
所有排队上前的人,不管是什么工种,都是人手一个中秋礼盒、一条差不多有小孩胳膊般长的海鱼。
等春燕拎着礼盒和海鱼去打饭后,排在她后面的工人都按捺不住了。在厂门口值班的保安们听到消息匆匆赶过来的时候,那排队的队伍都快从食堂门口一直排到了车间门口了。
工人们手里捧着搪瓷缸子、饭盒,却没有半点去打饭吃的心思。
牛肉炖土豆不是每天都有的,今天中午食堂的菜色也很简单:西红柿鸡蛋汤,丝瓜炒鸡蛋,炒青菜。
因为叶宁开养鸡场,所以食堂里用得最多的食材就是鸡蛋了。
叶宁之前特意规定了,厂里工人中午的这一顿至少得一荤一素再加个汤。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这鸡蛋就算是荤菜了。和其他厂里的食堂要收费相比,服装厂中午这一顿是完全免费的,所以哪怕一个星期有四天都要吃水蒸蛋、鸡蛋炒黄瓜、丝瓜、西红柿等一众以蛋入菜的饭食,大家心里也是没有半点不满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