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点头道:“行呗,你这房子多少钱一个平方?我要不要先把钱给你?”
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尤利民也一码归一码道:“我那房子的定价自然是不能和雅苑比,但是之前买地建房子也花了不少钱,我仔细算过,一平方最少得卖五十块钱,我才能有点赚头。”
对于叶宁来说,现在买房子怎么着都是便宜的:“那就是五十块钱一平?我那户型一百五十平,我给你七千五对吧?”
尤利民也不好意思挣叶宁太多钱:“咱们这都是老熟人了,你给我七千块就行了,多的五百就当我给小姑娘买衣裳了。”
“行,我先定下一套,钱我明后天再给你。”倒不是叶宁不愿意提前给买房款,而是回来的时候为了安全,她和顾骁身上都没留多少现金,现在要买房了,还得去储蓄所现取款。
尤利民明天有事要忙,叶宁也没法闲着。
叶卫明要重装雅苑的房子,他们得回现代采购热水器,厨房橱柜这些,另外叶宁之前买的快递也在快递站堆了好些天了。
那可是大冰柜、老式三轮车和服装设计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就为了给厂里培养相关的人才,叶宁还买了打印机和A4纸,准备回头把教材仔仔细细地筛选一遍后,再重新打印装订好后拿到这边来。
马玉书他们这次在这边待了这么长时间,也得回现代修整两天了,所以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家三口和顾骁打过招呼后,就直接开着车上了山。
回到现代后,家里半个月没住人了,马玉书都顾不上休息,就又折腾着换起来沙发套子、席子、毯子。
叶宁也没闲着,手机开机后发现快递站已经给她打了好几个电话了,连忙给人回拨了过去。
快递站的老板接到电话后,多多少少也是有些不高兴的:“你这快递都是大件,已经在我们这里放了好几天了,你要再不给我们打电话,我们这边都准备退件了。”
这事叶宁确实不占理,所以她也放缓了语气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我这前段时间进了一趟山,手机没电关机了,我现在就来取快递。”
叶宁开着三轮车往镇上来回跑了五趟,总算是把滞留在快递站和物流站的快递全都运回了家。
原本她还担心这三四百块钱的买的人力三轮车质量太差,等拆开外面包着的泡泡纸后才发现这三轮车用来还挺实在的,那车斗的铁皮绝对是超过了五毫米的,平常食堂的采购员他们只运点菜市绝对没有问题的。
叶宁已经计划好了,三辆三轮车,厂食堂放两辆,山上的养鸡场放一辆,怎么着都够用了。
冰柜就一台,这玩意儿送去厂里之前,叶宁还得用铲子把冰柜上面的品牌标志给铲掉,回头要有人问起,她就说是找朋友买的杂牌便宜货。
只要没有人无聊到把冰柜的外壳拆掉去仔细的观察里面的机器类型,想来应该是能搪塞过去的。
快递拿回来后,马玉书和叶卫明都得去镇上查账,等他们出门后,叶宁也别想闲着,还有慢慢一大箱的服装设计教材等着她呢,她的用改正带把资料里一切和后世的年份有关的地方全部糊起来,然后再一本一本地重新打印装订。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叶宁从毕业后就没有再看过纸质书了,偏偏这还一处遗漏的地方都不能有,这就让她必须得集中注意力了,打印完三本书后,她甚至觉得自己就已经算得上是服装行业的半个专家了。
叶宁一个人弄得头晕眼花,等马玉书他们回来后,她立刻就把他们拉来当了壮丁:“我是真不行了,我去做饭。”
马玉书听见这话忍不住笑道:“就你那个厨艺,还是算了吧,我和你爸可不想又干活又饿肚子,你要累了就去院子里转一转,剩下这些让你爸先弄着。”
叶卫明梗着脖子道:“这么多书我一个人得弄到什么时候去了,你们该煮饭煮饭,该休息的休息,等会儿休息完了可都得来帮忙。”
最后等这一箱子书重新打印装订好后,叶家三人都表示至少在未来的一整年里,他们都不想再在家里见到任何一本纸质书了。
叶宁不懂装修,第二天叶卫明和马玉书要去市里采购厨浴用品,她想着左右自己去了也帮不上忙,索性先把这些东西送到那边去了。
三轮车还好,虽然笨重了一些吧,但至少有轮子能骑着走,那冰箱因为叶宁特意买的旧型号,那真是沉得不行,她也是用尽了吃奶的力才把那玩意儿搬了过去。
叶宁先把三轮车送去了养鸡场。
这会正是周大海他们在山上捡鸡蛋的时候,所以叶宁到的时候山腰的屋子里一个人都没有。
叶宁也没急着走,直接去周大海他们在屋后面种的那块菜地里晃悠了一圈。
那顶上还带着小黄花的嫩黄瓜,摘下来都不用洗,一口咬下去,那是又脆又甜,还有红艳艳的西红柿,皮薄瓤红,吃着也是清甜多汁,等叶宁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吃下去一根黄瓜,两个大西红柿了。
叶宁拍了拍手从菜地钻出来的时候,真好和拎着篮子准备来摘菜的江钰来了个四目相对。
“叶姐姐!你回来了!”
叶宁捂着嘴打了一个嗝后,才一脸不自在地朝江钰点了点头。
江钰没有注意到叶宁的不自在,又连忙问道:“马婶子回来了吗。”
说完不等叶宁回答,江钰就又一脸兴奋地说道:“上次婶子不是说那个叫松露的菌子很少见吗,本来我们都约好了要一起去松树林找松露的,但是她去市里后一直就没回来,我前几天自己去松树林了,捡到了半篮子松露呢,我也不知道我捡的是不是婶子说的那个东西,正等着她回来看呢。”
半篮子松露?饶是叶宁听了这话,也是不由得愣怔了好一会儿的。
见小姑娘一脸期待地看着自己,叶宁很快就回过了神来:“你婶子有事还没回来,不过我也知道松露长什么样子,你先带我去看看。”
江钰自然不会拒绝,当即就拉着叶宁回了自己的房间,然后从房间角落混着松针的土堆里刨出了几个黑乎乎的圆蛋蛋。
注意到叶宁诧异的视线后,江钰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婶子说这东西贵,我也拿不准这玩意儿晒干了味道还一样不一样的,大海叔说这东西既然是长在地下的,摘回来后用土盖着,应该能多保存一些时间。”
“这几个好的可能不好分辨,这个是野猪吃剩下的,里面长这个样子,叶姐姐你看这样的是不是松露。”
其实叶宁都不用看了,毕竟这松露拿到手里后,不用凑到鼻尖就能闻到一股特别的香味了。
这味道闻着既像泥土,又带着一点坚果香,细闻之下甚至还能闻出一点烟熏味,就冲着眼前这玩意儿的丰富味道,就铁定是松露没得跑了。
叶宁在江钰一脸期盼的注视下笑着点了点头:“是松露,多亏你想了这么个办法储存,现在看着还新鲜着呢,拿到市里去应该是能够卖个好价钱的,回头我帮你卖了,再把钱给你。”
别说是在现代了,就是叶宁他们前几天在深市吃的松露菌菇饺子,那价格也是很高昂的,所以哪怕不拿到现代去,这些松露也是值不少钱的。
然而江钰却想都不想地就拒绝了:“不卖!给叶姐姐和婶子吃!”
叶宁没想到江钰会这么说,呆愣了片刻后她才接着说道:“这些黑松露真的很值钱,你年纪小,可能没有概念,我这么说吧,就这半篮子松露的价格,都超过我之前给你爸的那些钱了。”
然而江钰却还是一脸执拗地摇头道:“那也不卖,之前说好的,要找松露给婶子尝一尝!”
看着小姑娘明亮的眼睛,这拒绝的话叶宁怎么都说不出口了,只能妥协道:“好,那就谢谢小钰了,回头我研究一下这东西怎么弄好吃,咱们都尝尝味!
第199章 “我是镇服装厂的叶宁……
叶宁一说起好吃的, 江钰就想起了上次那顿火锅的鲜美滋味,她到底是年纪小,以前又长期饿肚子, 这会儿别的什么都不馋,就馋那一口吃食, 忙不迭地就吸溜着口水连连点头:“好!”
两人正说话间周大海他们也捡完蛋背着背篓回来了,见到叶宁后,周大海连背上的背篓都还没来及的卸下来,就先说开口道:“叶小姐, 你可算是回来了, 你和顾骁不在的这段时间, 我们每天都往镇上送鸡,也往服装厂送过几次蛋,每次都是两大筐,这收入我都仔细地记过账了,你在这里等着,我现在就去拿给你看!”
“嗯,这三轮车是我特意给你们找来的,有了这辆车,你们干活也要方便一点。”
周大海和周老三看着眼前的三轮车, 脸上皆是喜悦之色:“太好了!有了这辆三轮车, 我们之后买饲料就要省事多了。”
虽然叶宁这鸡是养在山上的,但是平常也不能真的就一点吃的都不给喂。
因为这鸡和猪不一样,猪吃猪草是能够生长的,之前顾骁让人种在山上的红薯藤和其他植物块茎基本上就足够他们吃,后面顾骁还让人在山上补种了一茬
之前山上这些鸡吃的靠着叶宁时不时从现代带过来的米糠,数量少不说, 叶家这一个多月里已经没有养鸡了,她在村里买太多了明面上也说不过去。
好在土地下放后,农民们第一批种下的小麦和玉米也成熟了,叶宁想买粮食当鸡饲料,也不像以前那么困难了,这十里八乡随处都能买到。
现在的粮食价格也低,这麦麸和米糠,三五块钱就能买到一大堆,就是那干玉米粒的价格,也不过才七、八分一斤,这还是因为玉米面这会儿也是正经粮食,所以价格并不会比稻谷便宜多少的原因。
前端时间村里家家户户的玉米都收上来了,周大海他们是很想花钱给养鸡场囤一些饲料的,但是因为叶宁和顾骁都不在,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叶宁正翻着周大海递过来的账本呢,听他这么一说,当即就笑道:“这有什么,只要是养鸡场应该的支出,就算我和顾骁不在,你和三哥就自己看着办,总不能我们一两个月不回来,山上的鸡就一两个月吃不饱吧。”
说着叶宁又注意到了账本上的几笔入账:“这是?”
周大海探头过去看了一眼:“这个啊,是现在天气热,养鸡场的鸡蛋放不住,所以前我们学着顾骁之前的做法去镇上摆摊卖了几次鸡蛋,销量一般,挣到的钱也不多,眼下库房有一批蛋都快不新鲜了。”
夏天天气热,也是母鸡产蛋的高峰期,平均下来,一只母鸡三天下两只蛋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然而叶宁这个养殖场的名气还没有打出来,接不到那些学校、工厂的大额订单。
周大海他们平常运着鸡蛋去镇上卖,人家见他们卖的数量多,挑挑拣拣不说,结账的时候还要往下压价,平常一毛钱一个的鸡蛋,能被压到八.九分钱去。
偏偏他们还不能不卖,因为现在养鸡场每天都是一千多枚鸡蛋的产出,这低价卖出吧,好歹还能见到一点钱,真要犟着不卖,最后鸡蛋放坏掉了,那就一分钱都赚不到了。
也因为周大海他们肯让价,这卖蛋的生意还算过得去,不过和养鸡场的每天的产出比起来,卖掉的那点鸡蛋还是算不上什么:“现在库房里面还有几筐五六天之前的鸡蛋,卖也不好卖,再放上几天,就得臭了。”
和愁眉苦脸的周大海相比,叶宁的心态就平和多了:“没事,正好等会儿我要去镇上一趟,等会儿我带两筐鸡蛋去纺织厂问问,看他们的职工食堂要不要,要能谈成长期供货的生意,咱们也算皆大欢喜。”
在八十年代,鸡蛋可是老百姓主要的营养来源,叶宁是肯定不会让库房里的那些鸡蛋变质的,她准备先去找找能长期合作的客户,真要卖不出去,她也早就想好了别的处理办法。
“诶!那我们先把鸡蛋搬出来,等会儿你把车开过来后就能直接装了。”周大海他们也知道自己就是一个帮工的,这鸡蛋坏不坏其实和他们也没多大关系,只不过乡下人骨子里就见不到浪费,更别说浪费的还是鸡蛋这种一般人家里舍不得吃的好东西了。
养鸡场的这批鸡蛋确实不能再耽搁了,叶宁和周大海他们商量好后当即就拎着那半篮子松露上山回了现代。
这黑松露虽然看着还挺新鲜的,但是到底从土里刨出来有几天时间了,就这么放着也不行,还是拿回来洗一洗放到冰箱里急冻上更加稳妥。
叶宁清洗松露的时候,也没忘记给在市里采买的马玉书打去电话,说了松露的事情。
马玉书听完女儿的话后,窝心之余,又有些嗔怪:“哎哟小钰这还是也是实在,我就是随口这么一说,她倒是当真了。”
叶宁深有同感地附和道:“谁说不是呢,足足半篮子,也不知道她找了几天,反正我冻上了,你得空搜一搜,看这玩意儿怎么弄好吃,这么贵的食材,可不能糟蹋了。”
马玉书有些担心:“这么多我们吃的完吗,要不趁着我们正好在市里,我去问一问有没有餐厅收这玩意儿?”
叶宁很想说他们这么多人,就半篮子松露,真要吃的话肯定是能吃完的,话出口前她又想到这东西都是作为点缀入菜的,可能也不适合像其他蘑菇那样用来打火锅或者炒着吃:“行,你问问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我们这松露每一颗都超过一两了,算是品相最好的那一种,要是价格合适,卖掉一些也行,反正那松树林里应该还有。”
“行,我等会儿就去问。”马玉书也是这么想的,当然了,卖松露不是他们缺钱,而是她们都看出来了,江钰这孩子是个知恩图报且要强的人。
这样的人容易想得多,平常叶宁给她送点衣裳和粮食她都诚惶诚恐的,这以后上学了,学杂费,生活费加在一起更是要花不少钱,还不知道她心里会怎么想呢。
马玉书和叶宁都觉得趁着这个机会把松露卖掉换点钱,回头再跟江钰一说,让她知道她自己也是替叶宁赚了不少钱的,那她的心里可能会轻松一些。
挂掉电话之前叶宁还不忘交代道:“我等会儿要去一趟镇上,晚上再回来接你们。”
挂掉电话后叶宁回到山上开着小汽车下了山。
她刚把车开到山腰,就见周大海和周老三已经把两筐鸡蛋搬出来了,他们做事仔细,这竹筐的底部和四周都用稻草仔细垫着,就怕会碰碎了。
两人把鸡蛋搬到后备箱后,还不忘嘱咐:“叶小姐,这筐里的鸡蛋太多了,你等会儿开车的时候可得开慢一点。”
叶宁点头,临走前又对眼巴巴盯着自己的江钰道:“小钰把你小灵姐姐教你的字都写一写,等我回来给你带好吃的。”
江钰站在周大海他们身旁点了点头,直到车影消失在山脚了才恋恋不舍地回房间开始学习了起来。
叶宁开着小汽车行驶在乡间的土路上,心里盘算着这次去纺织厂改用什么东西当敲门砖。
乐阳镇的纺织厂规模虽然不小,但是生产机器落后,能够生产出来的布料品种和花色都很单一,以前大家没得选,就只能捏着鼻子买,现在随着市面上私营纺织厂越来越多,花色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就是那些国营的供销社,都不怎么愿意从镇上的纺织厂采购布料了。
叶宁虽然没有去镇纺织厂的车间看过,但是之前她在供销社是见过纺织厂生产出来的红绿大花布的。
这样的布料,她肯定不能买回去加工成衣裳的,但是要只是做秋冬款外套的里衬,那纺织厂的布料还是可以满足的,毕竟人家虽然样式老土了一些,但都是用的正儿八经的棉麻和蚕丝,质量还是很有保障的。
叶宁到纺织厂的时候时间已经半下午了,这个时候正事厂区工人上班的时间,工厂门口只有穿着蓝色工装的门卫守着。
纺织厂自然不会缺布料,所以这里的工人一年能有两套工装,还别说,这穿了工装的精气神确实不一样,叶宁想着这一次她在深市卖衣裳也赚了一些钱,或许可以给服装厂的工人也给安排上厂服。
虽然叶宁开着现在很少见的小汽车,但是尽职尽责的门卫一看这小汽车不是自家厂里的,立刻就拦住了她:“干什么的?”
“我是镇服装厂的叶宁,找你们厂长谈生意的。”叶宁摇下车窗说明来意。
镇服装厂的名声乐阳镇谁没听说过啊,在这个镇上其他工厂经营惨淡的情况下,就这新开的服装厂不但没有半点颓势,反而在前段时间扩招了一批工人,听服装厂的工人说她们的加班费比一天的工资都多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
-
我和相亲首富闪婚了(0梦江南0) 【先婚后爱+协议婚姻+总裁首富+扮猪吃虎+宠妻狂魔】
于玲为逃离催婚魔爪,与相亲对象赵辰签约光速领证。他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