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计划经济时代,挣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工人开工资,是一个挣钱的门路,但是,城里每年都有一大批知青下乡,城里工作岗位更是紧张,临时工都有很多人抢,不现实。
 做买卖,那是投机倒把,抓到就完了,会被送去劳改的。
 在当下的情况,想要挣钱,只有养殖这一块了。鸡,不能多养,每家有定数。但是猪可以,国家鼓励农民养猪,队里也有养猪的任务。
 现在粮食有限,人都不够吃,更不可能给猪吃了,所以,现在猪普遍长不大,顶多一百六七十斤,很少又能过二百斤的。
 想着养猪,亚宁的口水都要泛滥了。来这几个月了,吃肉的次数,五根手指就数过来了,真是馋肉了。
 后世的时候,亚宁虽然嫌弃自己的体重,但是真控制不住爱吃的嘴,尤其爱吃肉,怎么吃都不腻歪。
 后山大队个人养猪的少,只有队里集体养了七头猪,其中五头是任务猪,两头留着过年杀了分肉。队里一百多户,好几百口人,就那么两头猪,一人都分不上二两。
 亚宁不仅想养猪,还打起了那个大泡子的主意,要是在泡子那养上几百只鸭子,鸭蛋,鸭肉都有了,能给队里创收,还能给孩子分几个鸭蛋。这都是后话,亚宁得自己先养殖成功,才能说服大队长和于支书同意集体养殖。
 亚宁想的很好,可是问题也不少,没地方养啊。知青点就这么大,前院不能养,味道太大了,后院东西角建了茅楼,还有菜地,也没地方建猪圈。
 不管了,问题总能解决的,先睡觉吧,睡醒了再说。
 这几天,亚宁腌的辣萝卜好了,知青点的人都说好吃。亚宁准备去看看冯奶奶,好几天没见了,有点想念了。
 亚宁挎着篮子,装了一大碗辣萝卜和炒熟了的榛子就出门了。
 天阴沉沉的,还刮着冷风,夹杂着雪粒子,直打脸。
 拢了拢衣服,紧了紧围脖,亚宁快速的朝着牛棚走去。
 天冷,道上没有人,大伙都在家猫冬呢,没人出来挨冻。
 “冯奶奶,你在吗,我是亚宁啊。”敲了敲门,亚宁等待里面的回应。
 屋里冯奶奶和周爷爷四位老人围着火盆取暖,周知青也在,几人各干各的,没有说话。
 听了亚宁的声音,周知青起身去开门。
 “吱嘎。”
 亚宁看着门里的周知青,愣了一下,马上又转过神来,不太自然的笑了笑,“周知青也在啊,我找冯奶奶。”
 “进来吧,奶奶在屋里烤火呢。”周自强侧身让开,亚宁顺势进了屋。
 “亚宁,快来烤会火,外面挺冷的,怎么过来了。”冯奶奶亲切的叫亚宁过来烤火,拍着身边的小板凳让亚宁坐下。
 “周爷爷好,南爷爷好,叶爷爷好。”亚宁快速朝几位老爷子打招呼,几位老爷子也点头回礼,又干自己的事了。
 亚宁拎着篮子坐在冯奶奶旁边,“冯奶奶,我腌的辣萝卜好了,拿来给你尝尝,还炒了榛子。就是裂口的少,不太好扒。”亚宁把篮子推到冯奶奶旁边。
 “我看看,你之前拿来的辣白菜很好吃,都快让你周爷爷他们抢光了。”冯奶奶掀开篮子上的粗布,一碗红艳艳的萝卜条漏出来了。“看着就有食欲,一会把碗给你倒出来。”
 冯奶奶又从袋子里抓了几把榛子,放在几个老爷子和周自强跟前,“尝尝,亚宁炒的。”
 一会,就响起卡巴卡巴嗑榛子的声音。几位老爷子的牙口还挺好,亚宁听着声音,都觉得牙疼。
 亚宁自己都是拿着石头,坐在地上砸的,有时候使劲使大了,就砸碎了,里面的榛子仁都碎了,和皮混一起,没得吃了。
 “冯奶奶,现在农闲了,还有活吗?”亚宁看几位老爷子都在,应该没什么活了。
 “每天按时喂牲口棚里的牛马,打扫牛粪什么的,其他没什么干的了。年年都这样,冬天基本就是猫冬了,大队长和于支书对我们很照顾了。”冯奶奶感叹一下,相比其他老朋友,她们在后山大队过得不错。
 “大队长他们真心不错,对我们知青也很公正。”亚宁附和道。“农闲了,我们也没啥事了。愿意动的,就去附近大队找同学串门,嫌冷的就窝在炕上看小说。我得回把初中,高中课本带来了,没事翻翻,要不真不知道干什么。”
 “你这大老远的还把课本带来了?”叶爷爷惊讶的问。
 不愧是京大教授,对学习的事尤为敏感。
 “嗯,都带来了。我觉得虽然现在不能考大学了,但是知识总会有用的。长时间不看书,容易忘掉了,想用的时候就晚了。”原主是真爱学习,成绩一直不错。
 亚宁学习不怎么样,想要以后考上好的师范大学,就得提前做准备。语文和政治尤其得好好看看,作文什么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亚宁还有点陌生。
 “不错,你这学习态度不错。高考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人只有多学习,多读书,才能开阔眼界,懂道理。”叶教授深有感悟,虽然暂时落难了,但是,他坚信这一切只是暂时的,会改变的。
 听了叶教授的话,亚宁不自觉的点了点头。又想起之前稿费闹得笑话,变和冯奶奶说起这事。
 “冯奶奶,你不知道,我前几天闹了很大一个笑话。”
 冯奶奶笑眯眯的看过来,等着亚宁讲她的笑话。
 亚宁说了自己想写稿子挣稿费,去大队部找报纸,被周知青告诉现在稿费制度取消了的消息,自己惊讶的表情,都有点失常了。
 “哈哈……呵呵……”
 果然,听别人的笑话就是解压,冯奶奶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冯奶奶,你可是大家闺秀,这么大声点笑,真的好吗?亚宁都想是不是自己讲话的水平提高了,真有那么好笑。
 “你这么想挣钱啊,钱不够花了?”笑过的冯奶奶怕亚宁没钱花了,急忙问道。
 那边三个老爷子加上一个冷脸的青年都看向她。
 “没有,钱够花,我父母每次寄包裹都给放钱了。就是想着猫冬好几个月,写稿挣点零花钱,也不能一直让父母接济啊。我过年就十八岁了,成年了,想着自食其力来的,结果……”亚宁无奈的摆了摆手,计划还没实施就流产了。
 “嗯,现在想挣钱不容易。后山大队这条件算不错的了,一年到头也剩不了几个钱。”
 南爷爷也感慨到,别看老爷子一直在部队,该明白的都明白。
 “这不,前几天我又琢磨了一下,觉得养猪也不错。除去交任务猪的,自己还能剩半头猪肉,还能卖一头,国家还支持。”
 亚宁想起她的养猪计划,觉得非常可行。
 不管怎么说,后世亚宁在大学还是学过一学期养殖的,绿色食品有关于养殖的课程,不太深,基本的都讲了,亚宁对养殖这块挺有信心的。
 “养猪也不错,这是目前唯一的机会,就是打猪草挺辛苦的。”南爷爷他们部队也是养过猪的,知道猪吃得多。
 “唉,打猪草我倒不怕,就是我现在没有地方养啊。知青点地方有限,没有盖猪圈的空间。”亚宁遗憾的叹了口气,自己还得琢磨琢磨,在哪能养猪。
 几人关于养殖的事情,聊的很开心,或多或少,都有些经验或听闻。
 一直默不作声的周自强听到亚宁的养猪计划,眉头动了动,若有所思,但是也没说什么。
第32章 罗兰知青点说八卦
 自从上次在牛棚和冯奶奶她们聊过后,亚宁对于养猪更上心了。努力回忆大学学过的养殖课程,把一些重点记下来,整理好,放在空间里,可不能被人看见,这里很多东西是现在没有的,她可不想被人抓住把柄,被当成特务。
 对于上次在医务室造成的误会,亚宁也释怀了。她觉得周知青没在意,自己要是还别别扭扭的,就有点矫情了。
 之后见过几次周知青,正常的沟通,一切又回到从前,彼此认识,但不是很熟的状态。
 “亚宁,你在吗,我来找你玩了。”人没到,声先到了。
 亚宁听出来是罗兰的声音,秋收的时候,彼此熟悉了,性情相投,来往的比较频繁。“进来吧,我在屋里呢。”音未落,罗兰推门进来了。
 “你这几天忙啥呢,好几天没来知青点了。”亚宁说着拿出自己炒的榛子递给罗兰。
 罗兰接过榛子,坐在炕上,喘了口气,神秘兮兮的看着亚宁。
 “你这什么眼神,奇奇怪怪的。”亚宁笑着拍了下罗兰的胳膊。
 “我和你们说个秘密,你们先不要和别人说。”罗兰忍不住八卦的心,又想让别人保守秘密,有点矛盾。
 屋里除了招娣和杨柳,其他人都在。天越来越冷了,赵卫红最近也没再和同学出去玩,太冷了。
 罗兰看了看四人,小声的说道“你们知青点的江招娣要和我堂哥结婚了。”
 罗兰的话像一颗炸弹,在四人中间炸开。谁也没有想到,一直像个隐形人的招娣突然要结婚了,还是和队里的人,大伙就觉得不可思议。入冬以来,招娣时常出去,大伙以为她想开了,不再顾念家里,对自己好点了,交到朋友了。没想到是处了对象,嘴真严,一点口风都没漏啊。
 “定下来了吗?”胜男姐反应过来问,她来的时间比亚宁她们长,之前也有知青嫁给队里的人,日子过得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
 “腊月初八办酒,这几天没来,这不是帮着收拾屋子了吗。”罗兰没想到亚宁她们一点都不知道。
 “你堂哥家几口人啊,好相处吗?”亚宁觉得招娣在家也不会受宠,不然怎么总让下乡的女儿往家邮粮,邮钱,从不给招娣寄点东西。
 “我叔家八口人,大堂哥结婚了,有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堂妹,比我小一岁。我婶子比较厉害,但是讲理。我大堂嫂比较爽利,但人挺好的。小堂妹最小,有点娇气,可也得下地干活的。堂哥人不错,能干,小学毕业。”
 罗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他堂哥的情况,亚宁几人也不知道说什么。婚姻大事,谁也不能帮着做主,既然招娣决定了,应该各方面都考虑清楚了。
 亚宁几人没再细问,问多了就不礼貌了,想说的话,招娣自己会对她们说的。
 亚宁招呼罗兰吃榛子,又给她冲了一碗红糖水,李丽几人也拿出一些零食,大伙坐在炕上,边吃边聊,也挺有意思的。
 “哎呀。差点忘了。”罗兰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四人八双眼睛都盯着她看,不知她又有什么新闻了。
 “你们屋里的杨柳好像也处对象了,好像和东山大队大队长的儿子。”
 罗兰又放了一颗炸弹,威力更大一些。
 亚宁她们新来的不知道,胜男姐知道东山大队大队长的儿子。那是一个名声在外的,因为他爸是大队长,他自己也在公社做临时工,据说要转正了。
 这两年,关于东山大队大队长儿子眼光高,相亲很挑剔的传言都传到后山大队了。
 自己挣着工资,又是大队长的儿子,家里条件不错。虽然人长的不怎么地,却想找个模样好看,有文化的老婆,相了一个又一个,就没成的。
 亚宁她们听胜男姐和罗兰普及了一下杨柳的绯闻男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杨柳虽然有点小白花属性,但长的确实不错。杨柳细腰,白白净净的,有点林妹妹的架势,脸上总带点轻愁,眼泪说来就来。
 之前说她吊着队里男青年给她干活,被于支书教育了一回,杨柳再没让别人帮她干活,今年分粮,基本工分都不够。
 不声不响的,和东山大队长家的儿子扯上关系了。
 罗兰能说出来,代表事情基本属实。这姐妹爱八卦,但是八卦来源都比较真实,不是杜撰的。
 杨柳和她们来往的不多,说过了,也就不再纠结,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罗兰,你家里没给你相看呀。”亚宁开始问起罗兰的亲事,队里像罗兰这么大的一般都定下来了。
 罗兰也没扭捏,大大方方的分享了自己的相看历程。
 “怎么没相看,入冬后,都看了两回了。”罗兰说的很无奈。
 罗兰十八岁了,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就回了大队,是队里少有的高学历。
 现在城里工作岗位紧张,罗兰初中毕业,在队里看着不错,在城里就不行了,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毕业后帮他哥看了一年孩子,侄子能送托儿所了,她才回来。
 罗兰妈很着急她的亲事,相来相去也没有合适的。
 罗兰想找个读过书的,起码不是文盲的。
 可是附近队里能念完小学的都少之又少,罗兰又不想找知青,觉得不踏实。
 不知道是不是大队长和于支书说过什么还是队里人务实,这几年有几个女知青嫁到了队里,可是没有队里的姑娘嫁给知青。
 张向阳那么受大姑娘小媳妇的爱戴,总有人给他送吃的,偶尔帮他干点活,但是死活要嫁给他的大姑娘还真没有。
 罗兰说之前相看的,不是人不行就是家庭不行,有一个,人长的不错,也初中毕业。刚见面时觉得还行,接触一下就暴漏了,那么大人了,张嘴闭嘴就是我妈说,罗兰直接拒绝了。
 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妈宝男吗,亚宁一听就想起这个词了。这样的男人真不能嫁,一起生活太憋屈,啥都是我妈说。
 说了一些小八卦,大家聊的挺开心的,漫长的冬季,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不能上网冲浪,再没点八卦,真没法活了。
 “再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年前公社要组织一个大集,各个大队以大队的名义,在集上摆摊换东西,这次东西比较多,供销社还会拿出一些瑕疵物品,不要票的。到时候人得老多了,你们去不去,咱们一起啊,早点的。我妈说给我买块布,做件新衣服,接着去相看。”
 罗兰说了一大堆,这个消息不错,到时候看看有没有能用上的东西,买起来方便,比去供销社合适。
 关于大集,大伙又向罗兰问了下细节。
 罗兰告诉大伙,大集的地点在公社的广场上,各大队组织人去,具体几天,罗兰也不清楚,她也说听他爹说了一嘴。
 罗兰留下三个重磅炸弹回去了,留下亚宁几人慢慢消化。
 晚上,躺在炕上睡不着,也不能老点没有灯,费油不说,还呛眼睛。
 大伙沉默着,都在酝酿睡意,干躺着也挺难受的。
 “我要结婚了。”
 招娣的声音不大,但是屋里静悄悄的,大伙都听见了。
 “咦,要结婚了?”
 杨柳惊呼了一声。
 “想好了吗?领了证就没有反悔的余地了。”胜男姐关心的说着,她有点怕招娣冲动,将来后悔。
 “想好了,罗铁柱人不错,能干,会过日子。他家人也挺好相处的,还不重男轻女。”招娣对不重男轻女这点很满意,她自己吃了太多的苦,不想将来自己有女儿了再吃同样的苦。
 大伙沉默了,招娣的苦她们无法感同心受,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对招娣的事情指指点点。
 “我侧面了解了一下他家的情况,最近也经常和他家人接触,他家对他妹妹和侄女都挺好,没有因为是女孩就不待见,吃喝也不差别对待。”
 听了招娣的话,大伙沉默了。招娣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为之努力了。
 作为一起下乡的室友,她们能给予的除了祝福也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了。
 亚宁也没有对任何人说关于恢复高考的话题,不说人家信不信,这事要是传出去,到时候够亚宁喝一壶的了。她没有能力改变历史,也没能力改变别人的未来,自己好好苟着,别被扒了马甲,自己出事,还会连累原主的家人。
第33章 让亚宁接受无能的大花布
 知青点最近有点沉默,女知青听了罗兰带来的小道消息和招娣宣布的婚讯,都有点压抑。她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对于回城遥遥无期,年龄小点的还好,年龄大的几个,其实都有点急的。
 回城回不去,在当地找对象结婚又不甘心,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选择嫁在当地,那样回城的希望会更加渺茫。
 男知青那也很安静,点长和钱胜利,常山基本都是在看书,偶尔去山上转转,看能不能碰上个野鸡什么的。
 张向阳不愧是妇女之友,每天都有很多大姑娘来找到出去学习,聊聊诗歌什么的,每次回来都冻的嘶嘶哈哈的。但是人家乐此不疲,出去的频率不低。
 队里的姑娘可能是被家里告诫过了,没有单独来找张向阳的,都是三四个一起的,张向阳也很注意分寸,聊学习,聊诗歌,聊城市的生活……一般不会涉及到感情问题。
相似小说推荐
				- 
				 全家相逢在古代(昕语昕愿)				[穿越重生] 《全家相逢在古代》作者:昕语昕愿【完结】番茄VIP2023-10-10完结简介:  苏晨曦农大本科毕业生,早...
				
-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木妖娆)				[穿越重生] 《穿成给植物人冲喜的寡妇》作者:木妖娆【完结】晋江VIP2025-09-01完结总书评数:13106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