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胖胖的栗子)


而各朝代的小说作者们通过这个视频又来了新灵感,为了抢占第一市场开始了疯狂写作。
至于百姓们感叹几句后,就看下一个视频了。

【现在的摄影师都这么拼了吗?】
【据最新新闻报道,M国总统有力争夺者懂王演讲时遭遇枪袭,但因为懂王在演讲时有摇头晃脑的习惯,子弹原本是冲着他的后脑勺去的,但因为子弹打到的时候,他恰巧摇头晃脑,这次的子弹只打中了耳朵。
现场有尖叫躲避。】
【而当时的摄影师是这样表现的:美联社记者在听到枪响后三四秒钟就反应过来冲上去拍照了,甚至在这个时候,现场还有不断的枪声。
他快门都要按冒烟了,拍出了一张可以把懂王载入史册的照片。】
【这张照片,不光火了相机,甚至路上都有人穿同款衣服了,还有《纽约时报》记者抓拍的子弹飞过耳朵的瞬间。】
【面对的风险,摄影师们的第一反应是举起相机连续按快门!】
【当代摄影师是真够拼的啊!】
[鲜血,握拳,国旗,甚至有女性保镖象征男女平等,懂王这次真的稳了。]
[这要是选票不给他都不合理,这表现,甩了老登不知几条街。]
[我才几天没上网啊,现在网上都这么热闹了吗?]
[这一幕,放古代高低也得是刺客刺杀皇帝吧。]
[不,应该说是刺客刺杀最有机会继承皇位的皇子。]
[还是时代进步了,要是搁古代在哪儿能看到这一幕啊?还是转载的现场视频。]
[难怪人家能拿普利策奖,这工作精神绝了。]
[好像在他拍照的时候,懂王还看了他一眼。]
[我说,懂王为啥摆pose,原来看见了摄影师。]
[摄影师:我今天就是死也要去拍这个名场面。
懂王:我今天就是死也要出片。]
[我勒个超强意志。]
[一生要出片的懂王和他的第一站哥。]
[历史的经典瞬间就这么诞生了。]
[那我们这算不算是见证了历史?]
[“你可以击中我的头我的心脏,但不能击中我的耳朵,因为我的耳朵是用来听见群众的声音的。”
——懂王]
[这个文案也可以封神了。]
[这个受伤部位真是命不该绝。]
[原本可是要打后脑勺的,要是打中了绝对死。]
[他胸部还中了一枪,不过,他穿了防弹衣。]
[这运气,简直绝了。]
[……]
“这个国家,好像是后世那个第一大国。”
“选票是什么?”
“按照光幕的解释,他这总统是需要大家选择每个人都有资格,选择下一位皇帝是谁,是吗?”
“可是如果有不怀好意的人煽动民间,蒙蔽大众,怎么办?”
“我就说火枪不能乱用吧。”
“这要是火枪在民间泛滥了,那别说百姓会有生命危险了,就连皇帝出宫巡查都不能安心出宫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煽动的百姓,给皇帝来一枪,一枪爆头。
“还是需要管理好火枪啊!”
“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为什么这个第一国家不懂?”
“或许是有利益可图?”
“……”
各朝代看着后世的一些冲突,努力的吸取着其中的经验,顺带分析一波这个国外冲突起来的原因。
【#皇遁·九族剥离术#】
【多亏大清灭亡了,不然这评论区有一个算一个,就要尝尝皇族大招:皇遁·九族剥离术。】
清朝的皇帝听到这个:我去!又来!
【有网友提问:“假如让你写一本小说,你的主角一觉醒来穿越到清朝,恰逢斗诗大会,要主角上去吟诗一首,你会让你的主角会说什么?”】
【网友一:“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
元稹:这不是我写的吗?后世人竟然还记得这首诗。[惊喜.jpg]
【真是好一个诛九族的诗啊!】
元稹:???什么鬼?[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jpg]
唐朝的其他诗人听到这里纷纷研究,但也没看出来什么啊?怎么会沦落到诛九族这么严重。
清朝的皇帝大臣们:……他们好像知道了,这次视频要说什么了。
【网友二:“一行征雁向南飞,八骑野猪入关来。
野花夺朱非正色,两袖清风望复明。”】
在听这首诗的时候,清朝官员纷纷低头,都在研究地面上的纹路:这纹路,可真纹路啊!
【网友三:“一行征雁向南飞,两路明军破塞北。三方枭雄八旗醉,四面楚歌大清危。”】
清朝百姓:!!!(这首诗太直白,有光幕翻译,百姓都能听懂。)这真的是可以说的吗?!!
感觉人头,现在虽然还在他们的脑袋上,但却飘乎乎的。
[这主角天地会的吧。]
[这些诗词说出去,主持官升官发财全靠你了。]
[一行征雁向南飞。
两袖清风望复明。
敢问此君何处去?
试问乡间刺探情。]
[九族狂喜。]
[反复思量,清风无常,复知我心,明月永存。]
[秀啊,秀!]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这好像没有什么吧?]
[看怎么看了,心里有鬼的就觉得有,心里没鬼的就觉得没。]
[那我就: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我记得这个诗,好像历史上真的有吧,我记得我在哪听到过来着。]
[的确有是清朝的作者,不过,作者本人因为这首诗被雍正处死了,认为是对清朝的大不敬,咱也不知道他从哪儿看出来大不敬了。]
[清朝的皇帝都这么容易破防的吗?]
[皇上:一行征雁向南飞。我:两袖清风望复明。
皇上: 蒹葭玉自露华清。我:梦里衰红清转明。
皇上: 清风催气难催我。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皇上: 杞人忧转切。我:翘首待重明。]
[你这就差把“反清复明”四个字儿打皇帝脸上了。]
[明隐朱褪山河危,故主虽亡魂亦归。
纵有清风吹明月,犁庭旧梦终可回。]
[九族快乐局。]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雍正:明月好啊,明月好啊,你竟然这么想明月我就送你去见朱元璋吧!]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义不留郎。
自古胡虏无长运,不信山河不姓唐!]
[九族:登登等灯登…登登等灯凳……]
[九族:6,活爹你是真的6。]
[好嘛,贴脸开大。]
[“明”在清朝可是禁词,一说到明的话反清复明,中大奖——九族剥离之术。]
[你猜乾隆头上那四个字是什么?]
看到这个评论,乾隆顺势往上面看去。
[反清复明。]
[正大光明。]
[如果真的有这本小说,那我觉得这本小说应该叫:《穿越之活剐三千六百刀》。]
[这个评论区出不来,完全出不来。]
[清朝爱解读说,现在不用解读了,当代网友直接把事情摆明了。]
[只可惜这个评论区不能让清朝皇帝看见。不然绝对很有意思。]
[……]

这次光幕太要命了。
那些没有暗讽的意思的那些诗的作者还有生命之危呢,更别提,这次的光幕视频就差直接说“反清复明”了。
不,光幕已经说了。
后世人不用直面皇帝有那么大胆子,可是他们这些还要在皇帝手底下讨生活呢,可没这么大胆子,每个人都看着脚底下的地面,仿佛能从这个地面上看出一朵花来。
这次清朝皇帝们的脸色真的是青一阵子,紫一阵了。
他们是万万没想到,这次后世人拿的是文字狱开刀。
作为皇帝他们自然知道有些人写诗的本意并非如此,但在这方面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毕竟万一对方真的有谋反之心呢?
皇权的稳固高于一切。
但现在光幕将这件事点出来了,他们就必须对此做出整改,不改?那岂不是给那些反贼起事的理由。
无论朝廷改多少,至少朝廷的态度得摆出来了,否则光幕说光幕的,你做你的,那不就等于说朝廷与光幕对着干吗?
就算百姓们想不到这一层,起事的反贼们也会告诉百姓们这一层。
现在百姓们对于光幕,可比对朝廷信服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皇帝,他们改也得改,不改也得改。
各朝代的皇帝看着这些诗大概明白了。
这个清朝有所谓的文字狱,清朝前面就是明朝,而清朝作为异族政权,本身就对中原汉人抱有防备之心,所以在文字狱这方面只会更加严格。
但这样大兴文字狱抠字眼,那也必定会造成不少冤假错案。
毕竟同样的汉字,要是想翻译成另外一种意思,可太容易了。
尤其是大家朝廷上的文臣,大多都是玩笔杆子出身的,想曲解政敌一两句话的意思可太简单了。
后世人大概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再加上清朝末年,清朝皇帝的表现,后世人自然不喜欢这个清朝了。
所以,后世人才有了这次评论区里的一幕。
后世人未必真的想“反清复明”,不然若是将明朝放到后世,后世人必定不愿意。
后世人大概率就是纯粹的讨厌清朝这样的举动,所以才会在评论里这么说。
不过……
大概猜出来归大概猜出来,说实话,现在各朝代的皇帝大臣们的确很好奇,清朝皇帝们的脸色。
至于清朝百姓们可就没有大臣们那么谨慎了,哪怕这是说反皇帝的,一些躲在家里的百姓们,被光幕带大了胆子,也敢偷偷议论两句。
谁让光幕上面的弹幕不带本名,大家讨论起来,掺杂在各朝代百姓的弹幕里,根本不显眼,他们讨论起来也没负担。
“后世人可真敢说。”
“要是咱们这边儿要是敢这么说话,早被抓走砍头了。”
“之前据说有一个大官他写了一首诗,我也不知道叫啥,然后被人告了,直接被流放了。”
“都当官了,为什么要写反诗?反诗不是反贼写的吗?”
“据说原本不是那个意思,反正皇帝认为是那意思,皇帝就怕了嘛,就把他给流放了。”
“都当上皇帝了,还能把话搞反,真笨。”
“主要是不一样,比如说:我问你吃饭了吗?要是在每天早上刚吃完饭的时候问,那就是平常问你吃饭了吗?要是咱俩打起来,我问你吃饭了吗?你觉得这俩话一样吗?”
“就算是这样,这皇帝也不咋聪明,咱们小老百姓理解错了,当皇帝的也能理解错了,这不就证明这个皇帝笨嘛?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可都不识字,据说皇帝都有大儒教他学识字呢。”
“哦,那要这么说,他的确不聪明。”同伴瞬间被说服。
“……”
看着弹幕上那些议论更多的弹幕,甚至对皇帝无丝毫敬畏之心,清朝皇帝们的脸更黑了。
可惜黑脸不顶用,百姓们又看不到,仍旧讨论的热烈。
在各朝百姓讨论的热闹之时,视频也缓缓来到了下一个。
【#以前的人竟然这么高吗?#】
【才知道,原来以前的人竟然长的那么高的吗?】
【别说,是他们挖掘出来的身高了,就是他们当年的平均身高,我现在都没长成。】
【据最新新闻报道,河南贾湖遗址发现一座夫妻合葬墓,其中墓中的男主人身高1米97,女主人身高1米78。】
【阿岗寺遗址保护中心主任表示:“贾湖”大概率是一个巨人部落,里面男人的身高1米97和1米98的比比皆是,当时女人的平均身高也达到了1米68。】
【主任认为会有那么高的身高,大概率是和当时的环境有关,因为当时还是丛林法则,适者生存,如果没有强壮的身体,就会被淘汰。】
[从古本来人就挺高的呀,秦始皇都198.6cm,他的佩剑都有163cm。]
[春秋战国时期,女性的穿着已经说明了。当时肯定都是高挑身材,不然曲裾裙矮子穿着能好看?]
[那为啥现在没有长高的了?]
[可能因为战乱太多,高个子被拉去打仗都绝种了。]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有可能。]
[这个是真的有可能。]
[所以大家现在长得矮,是因为高的都死了。]
[古人不矮,以前出土的衣服特大号,还有兵器啥的都很重,房屋也不矮。如果我们的基因矮,那现在孩子不可能越来越高。那不是突变了吗?]
[只有上一代基因突变。]
[上一代饥荒啊!父母那一代还吃粮票呢!!营养太差了,现在孩子们都能吃饱穿暖,自然就长得高了。]
[现在的孩子是真高,那天在公园里看到一帅哥,原以为是大学生,再不济最低也得是个高中生吧!结果……
我就看着他拉着他妈的胳膊撒娇要吃冰淇淋。后来才知道这孩子小学六年级,12岁。那个头都快1米8了。]
[一天去儿科给我三岁大的姑娘看病,我后面排着一对母女,那女孩跟我一样高,才上初三啊,我都不好意思和她站一块儿。]
[吃的都有营养了,孩子们个头普遍都比老一辈高。]
[以前女性平均身高1米68?[宕机.jpg]
[那1米55的我算什么?算什么?]
[算你长得矮。[邪笑.jpg]
[扎心了,扎心了。]
[那和现在比,这直接少了10厘米。]
[差的有点多啊。]
[如果古人的平均身高是这样的,那以前说古人说的八尺,九尺男儿,力拔山兮气盖世我是信的。]
[七尺男儿是不是已经在二米左右了。]
[以前一尺是二十几厘米,跟现在的不一样,七尺不到170,八尺就有180+。]
[这个各朝代的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
[古人的身高都很高,孔子就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山东大汉,不然怎么能以德服人。]
[孔圣推崇君子六艺,肯定武力不一般,毕竟君子六艺里也包括武力。]
[孔武有力,说的就是孔子。]
[虽然他老人家看起来很猛还能打,但他真的是个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大家别把他当黑涩会了。]
[据说在先秦时期,孔子与他人交谈:先以德服人,如果不行再武德服人。]
[怪不得现在有这么多山东人都长得那么高。]
[……]

“以前的人原来长这么高吗?”
“所以说现在大家长得不高是因为吃的不好,而是以前长得高的都被拉去打仗了。”
“1m8那是多高啊!”
“按照光幕的翻译好像是6尺5。”
“后世的娃娃,长得可真高啊!”
“后世的娃娃都吃的好,可不就长得高,咱们现在连吃饱都吃不饱,更别提让娃娃长高了。”
“还是得努力种粮食啊!”
“要是能把后世的东西弄出来就好了,那样收割的田更多,咱们也有时间开荒地了。”
“开荒地也没用,你也不怕好不容易开了荒地,让县里的师爷给你强占了。”
“算了,算了,还是老老实实的种地吧。”
“……”
原本对于开荒还有些盼头的百姓,听到这里,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开荒固然好,但也费时费力,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养肥一块地,若是这块地真的归自己还好,但如果是好不容易开的荒地,结果便宜了他人,那还不如不开。
【#五常闭门开小会。#】
【现在网上流传着一个梗:各国不怕联合国开大会,就怕五常开小会。】
【那五常闭门开小会,到底都在开些什么?】
【原以为联合国是个很严肃的地方,结果没想到哪怕是五常国家开会,和平时开大会也没什么不同。】
【五常开一次闭门会议,其他国家能脑补十部电影,分分钟危及地球,世界毁灭的那种。
其实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聊天扯皮。
李代表在回忆录中说:有一次M国大使建议大家学打字。
Y国大使说:不想学。
F国大使说:没时间。
E罗斯大使说:他有秘书不用学。
李代表说:我服从多数。
于是,最后还是只有M国代表在大会上打字。】
[建议取消一票否决权,直接被五常的一票否决给否决了,太无解了怎么防?]
[我们可以觉得联合国轻松,是因为我们是五常。]
[有次有人提华夏退出五常,咱们投了同意票,被M国否了。
在不在五常不重要,有实力才重要。]
[M国:我只是想给你添堵,不是真的想把人踢出去,开启世界大战啊!]
[你以为的五常是给特殊权利,其实五常是让五个国家相互看着点,权利随便你们用,只要别想着退组织就行。]
[在谈判桌上才代表着这件事有的谈,要是不在谈判桌上,那一言不合,就是直接开打了。]
[我觉得他们日常对话很有可能是这个样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