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带货直播通秦皇汉武(荔景)


而随着一道铃声响起, 姜宛便见到他们竟是将课桌和椅子靠背都放倒,然后躺下开始午睡了。
姜宛有些惊讶, 现在的课桌竟然都高级成这样了?他们以前都是趴在桌子上睡的午觉, 经常起来的时候手都麻了。
不仅姜宛惊讶, 天幕下的人更是惊讶。
唐,李世民不由感叹,“这后世果真是有意思,连学生使用的课桌都能玩出花来。”
随后他两眼亮晶晶望向阎立德, “爱卿,不知道这能不能仿制出来?这后世的小学生都能用* 上,咱国子监的学生不能没有吧!而且若是制造难度低的话,朕觉得直接在朝中安排上,可比现在跪坐着舒服多了。”
阎立德:……呵,陛下你其实就是自己想用吧。
不过对于一个醉心于建筑、机械的人来讲,研究这些自是求之不得,他当即叩首,“臣定不负使命。”
而且他看天幕那么久,早就好奇后世那些坐具、床具,他还在家偷偷复制了几件,可比大唐现在用的使用起来舒服得多,正好趁此机会一并推广了。
明,天启帝朱由校再次一排自己的脑门,“这后世怎么那么多的奇思妙想,朕怎么就没有想到!”
说着他又进了他的工坊,拿起笔,开始疯狂作图。
张老师看见姜宛惊讶的样子,摇头笑道,“还年轻人,不刷短视频吗?这都在短视频上宣传了好多次了。”
姜宛无言,以前当牛马忙着搬砖,哪有那么多时间刷短视频呢?
张老师只是随口一提,也不是真想嘲笑姜宛,摆摆手道,“跟我去办公室坐着歇会儿吧,这几年学校变化可大了,一会上课你再看保证更加吃惊,他们午休的时间不长,也就半个小时,很快就上课了。”
姜宛点头然后就跟着张老师进了办公室,进去前她生怕连办公室都配备了一些她没见过的东西,显得她像土包子。
不过幸好除了办公室里都装上了空调,给每个老师都配备了电脑外其他的并未太大不同。
张老师显然是个很会利用时间的人,在自己座位上坐下后便一边校阅学生的作业一边跟姜宛聊天,询问姜宛的近况。
半个小时飞快过去,随着一声铃声响起,张老师也到了该去上课的时间。
“我去上课了,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在教室后面看看,要是没兴趣的话现在就可以走了,我还要上课也不多留你了。”
姜宛自然回答有兴趣啦,毕竟她还真有些好奇现在的教学条件到底高级成了什么样。
很快她跟着张老师到了教室,为了避免打扰学生们上课,她甚至没有进门,只站在走廊上往里看。
学生们都已经将桌椅恢复了原状,纷纷拿起了课本准备上课。只是至于其他的姜宛似乎也没发现有什么大不同。
就在她想会不会是张老师忽悠她之时,便见到讲台上那块之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黑板竟然瞬间亮了起来。
原来那竟是一块电子屏!
而后她就看到张老师直接手指点击屏幕,甚至还用手指在上面画圆、画坐标等等,万一画错了还能直接用手变换成橡皮擦擦掉。
而且哪怕图形画不准也没关系,黑板还带自动校准工具。
虽然能理解原理,但姜宛还是有些恍恍惚惚,好家伙,他们小时候写的科幻作文都成真了是吧!
眼前这一幕都把姜宛惊讶到了,更何况是天幕下的人呢?
西汉,刘彻睁大双眼,一瞬不瞬看着天幕。
虽然他根本听不懂张老师讲的那些都是什么东西,但一点不妨碍他看那黑板各种神奇的操作。
“那黑色的板子怎么就突然间亮了?而且手指还能在上面作画?”
半晌后他才收回目光,酸了真酸了!
唐,李世民惊讶地张大嘴半天才合上,感叹道,“这也太神奇了,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可比现在我们用的笔墨纸砚好多了。”
一旁的李承乾和李泰也惊呼出声。
“哇!出现了一个圆!”
“哇!圆消失了!”
“太太太好玩了吧!”
李泰一阵惊叹后率先回过神,然后望向李世民,“耶耶,咱大唐能不能把这个做出来呀?!”
李世民对此也是心驰向往,再次望向阎立德。
阎立德顿时额头直冒冷汗,他比谁都想将天幕上的那些神仙手段复制出来,可他真的办不到啊!
他连忙摆手,“陛下!这臣是真做不出来!咱大唐的技术差得太远了!”
李世民倒不是不通人情的的帝王,也知道自己是在难为人,叹了口气道,“咱们大唐还是太落后了,慢慢来吧。”
姜宛也没在数学课的教室外多留,毕竟如今她的数学水平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继续听下去就是为难自己。
于是她趁着张老师空档的间隙比了个自己要离开的手势得到赞同后,便抬脚离开了。
只是这离开教学楼的一路上她经过了好几间别的教室,而且凑巧都还在上理科的课程。
第一间教室正在上物理课,讲台上的老师面前摆着电池、电线、电流表、开关、电阻器以及灯泡,正在做着电学实验,通过改变组合方式,那几个灯泡一会亮,一会不亮。而台下教室里的学生们则低着头奋笔疾书,显然在疯狂记录着实验结果。
第二间教室正好在上化学课,老师正用镊子夹着镁条点燃,然后瞬间爆发出耀眼甚至刺目的光,引得台下学生连连惊呼。
好不容易下了楼,姜宛竟又路过了生物实验室。
她朝实验室里望去,便见到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条鱼,而孩子们受众还拿着小刀和镊子不断地切着,显然是在做解剖实验。
姜宛走得并不算快,一边走一边记录着教室里的场景。这些画面也都被姜宛的镜头原封不动投影到了天幕之上。
西汉,刘彻满脸疑惑,“朕怎么觉得他们不像是上课,怎么像是术士们在表演杂耍?之前姜姑娘不还说那些术士都是骗人的吗?怎么他们上课还教这些?”
唐贞观,李承乾和李泰的眼睛都亮了。
特别是李泰连连惊呼,“哇!哇!哇!好神奇呀!怎么会那么亮?”
说着他转头望向李世民,“阿耶,你这么聪明肯定知道是怎么回事吧?”
李承乾闻言也转过头望向李世民,眼睛亮晶晶的,显然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而在他们心中最无所不能的就要数自家父皇了。
李世民看着自家崽子们渴望的眼神,突然就感觉到了之前臣子面对他提问时的尴尬。
他也很想知道为什么啊!
李世民虽然很想在孩子面前维持自己高大、无所不能父亲的形象,但他不是托大之人,更不愿对着孩子说谎。
于是他想了想道,“承乾、青雀,阿耶帮你们问天幕,一定弄懂为什么!”
出了教学楼后,姜宛才开始继续说话。
“不好意思,刚才不想打扰学生们上课,所以不敢说话。不得不说,许多年不回学校,没想到竟然高级成了这样。而且也更加注重学生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了,再不像我们以前那样死读书。”
姜宛一边道歉,一边查看弹幕。
然后就看到满屏提问的弹幕。
【掌上明猪:主播你们的课堂怎么还教学生那些术士的手段?你不是说都是假的吗?】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主播,为什么改变那些五颜六色的线的排布,然后那些珠子就有的亮有的不亮了?而且是什么让那些珠子亮的呢?也没有火啊!】
【开局一个碗:怎的还在学校里教切鱼?学校是还教学生厨艺吗?孔夫子可是说过君子远庖厨啊!】
姜宛一愣,好家伙,这群人开始考她初中理科问题了啊!
不过想了想他们之前那些“九漏鱼”一般的表现,会问出这些问题也不奇怪。
而且想到自己接下来要介绍的科目,刚好对口了。
于是她想了想道,“大家别急,这些实验就是我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些科目其实可以统一被称之为科学。”

姜宛一边返回书店一边给众人介绍。
“科学其实就是人类对宇宙事物的客观认识, 几千年前便已经有了,只是农业社会时,其发展缓慢, 直至近代欧洲文艺复兴之后。”
“度过了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后, 欧洲开始文艺复兴,提倡解放思想, 这时科学家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世界。”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观测天象, 证明了地球是围着太阳转。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建立了现代的宇宙观, 后来牛顿又发现了力学三大定律, 万有引力等等,进一步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大家逐渐意识到这个世界并不是由所谓的神来控制,自然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 天象也只是自然发生的事。只要人认识到自然规律, 就可以利用它们,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摆脱了神学的控制。”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话,但带给天幕下众人的震撼却是不亚于之前给大家看到的“神迹”。
毕竟天文于华夏古人来讲从来不是单纯的学说, 还是政治。
秦, 嬴政面沉如水。
他们所在的大地不仅是个球,而且还围绕太阳运转?日月星辰的运行竟也不是神来控制?
那他从前担心那些天降异象是老天对他统治的不满岂不是笑话?
明, 朱元璋笃信天文星象学说, 一建立大明便颁布法律严格禁止民间私自学习天文。
他拍着大腿怒斥, “这西方人怎的那么没有规矩,民间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私自观测天象!他们的国王难道不怕他们借机生事……”
只是他越说话声音越小,因为姜宛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他这个世界没有神,这自然也谈不上什么天象是神的惩罚, 从而动摇他的统治。
而且以他现在的知识量实在是难以理解地球是如何绕着太阳转这种深奥的理论,毕竟他完全感受不到地球在转。
良久后,他叹了口气道,“传钦天监,让他们仔细研究,朕要知道这天幕说得是不是真的。”
天幕下的众多学者们也都仔细听着姜宛的话,只是心情各有不同。
西汉,董仲舒满脸怒色,不断摇头,“不可能,这不可能!”
他并不是真信那些什么星象学说,但他的主张却是基于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若是根本没有所谓的神,他还怎么用天象去约束帝王的德行?
东汉,张衡却是狂喜,拍掌大笑。
“原来竟是这样呢!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太阳东升西降了!只是不知那望远镜又是何物,竟然能让宇宙观测有这么大的进步,要是主播能卖那望远镜就好了,不行介绍一下原理也好啊。”
当然天幕下绝大多数人都是无法接受的,天下并没有神这件事无异于是摧毁了他们有生以来的价值观。
至于佛教、道教的人士们此时更是直接开始驳斥天幕胡说八道。
他们很想直接去弹幕反驳,但是想到之前有人骂了之后直接被拉黑再也见不到天幕后,犹豫再三他们还是没有开口,只能对着天幕无能狂怒。
姜宛并不知道她的这番话竟是引起了诸朝这么大的震动,她说完后,便赶紧趁着红灯的机会过了马路,然后回到了书店。
回到书店时,书店还是跟离开之时差不多。而且大概是到了中午,大家都有些昏昏欲睡,老板甚至直接搬了个躺椅坐在门口睡着了。
姜宛本想跟老板打声招呼,告诉他自己回来了,然而叫了一声却发现完全没反应。
见状姜宛也不勉强,直接进了门去到之前的座位上坐下,只是忍不住吐槽道,“现在的老板真是心大,都不怕小偷来偷吗?不过的确电子支付流行之后大家都不带钱了,估计他那收银台里也没多少钱。至于这一屋子的书,估计更没人愿意偷,属于是搬回家都嫌沉的。”
天幕下望着书店书籍垂涎欲滴的众人们:!后世人怎么回事,书籍这么珍贵的东西怎么可能没人偷?
姜宛稍稍准备了一番后便继续开讲。
“之前也提到过,这时欧洲开始了大航海,发现了新的大陆,从而开始殖民全球,这些殖民地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矿产等等资源,也是庞大的倾销他们商品的市场。而英国是其中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
“之前有人问英国为什么被称之为日不落帝国,指的便是英国的疆域内不论何时都有领土处在白昼之中。之前已经说过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还会自转,所以地球上东边的位置会比西边先看到日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所以每一刻都有一个地方太阳升起。而大英能做到疆土上不论何时都有白昼,也就意味着它的疆土几乎横跨了地球所有的时区。”
明永乐,朱棣已经让人将姜宛展示的世界地图复制了下来。
虽然依旧有些听不懂那些专业术语,但是并不妨碍他听懂了英国的疆土宽广的程度。
他不由感叹,“乖乖,这也太大了吧!”
从前他觉得自己北上赶跑元人,将元人的土地纳入大明便已经算不错了,如今看简直是坐井观天了。
然而更让他扎心的是姜宛接下来的话。
“说真的每次看到大英之前的殖民地都要感叹一番,最高峰达到了3550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地球四分之一的面积啊!但明明我们华夏曾经也是有机会的,要知道永乐大帝朱棣让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早了半个多世纪!”
“1405年郑和率领62艘海船和2.7万人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舰队,他们先后到达了南洋、印度洋等三十多个国家,远至波斯湾、红海甚至是非洲好望角。”
“郑和下西洋让大明与很多国家都产生了一些交流以及商业贸易,宣扬了大明国威,但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当时的大明觉得自己物产丰富,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让百姓停留在自给自足的阶段,对商品的需求并不高。同时他们将海外那些地方视为蛮夷之地,对海外扩张领土毫无兴趣。海外小国只要对大明口头称臣再进献一些当地不太值钱的特产就能得到大明丰厚的奖赏。”
“如此下来,郑和下西洋便成了赔本买卖。在朱棣死后,郑和下西洋便被叫停,直到宣宗继位想恢复祖父的容光才又搞了一次,但那也是最后一次。”
“而后明朝为了避免海盗侵扰,更是直接下令海禁,民间与海外的交流也便越发少了起来。”
朱棣听完姜宛的讲述,整个人都快傻了。
什么?原本的时空里他竟然放着宝山不入让郑和下西洋只是宣扬国威?他怎么可能那么傻?
朱棣很想为自己喊冤,抬眼却看到几个儿子用“果然如此”的眼神看向他,他顿时什么喊冤的话都说不出。
好吧,按照他以前的个性,的确看不上海外那些蛮荒之地。
但这能怪他吗?若不是天幕出现这世上谁又知道海外会有那么多高产物种,会有那么的丰富矿产呢?
别骂了,别骂了,朕已经知道错了!
这一次大航海时代一定是他大明开启的!

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姜宛心中很是遗憾, 狠狠地感叹了一番,但她也知道华夏错过了大航海并不单纯是某个皇帝的问题,于是还是解释了一句。
“当然还是要说明的是哪怕换一个皇帝, 华夏古代应当也是没办法像欧洲那般开启大航海时代殖民全球。”
“首先郑和走的是本质是已经成熟的航路, 而欧洲却是为了绕开奥斯曼帝国探索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只是附带产品。其次华夏一直地大物博, 从古至今都是重农抑商, 自给自足, 永乐朝还是大明的巅峰时期,海外那些土地天高皇帝远, 对大明来讲管理那些不毛之地比所获取的利益还多, 自然不会愿意殖民。”
“事实上朱棣已经算得上封建帝王里视野比较宽广的了,毕竟大多数帝王连海权的意识都没有。”
朱棣听完姜宛的这番话后终于顺过气来,然后瞪着眼望向自己的三个儿子, “听见姜姑娘的话了吗?这可不是朕的问题, 朕的眼光领先大部分人, 你们这些一直反对朕出海的才是鼠目寸光。”
三个儿子被朱棣训得直接抬不起头,最后还是长子朱高枳开了口。
“老爷子, 您消消气, 我们这不是之前不知道赚钱嘛!您也知道的咱大明现在穷啊!现在知道这出海能赚钱,我肯定支持啊!况且我们之前不都已经说要支持了吗?”
其余两个儿子也都顺着老大的话, 好好拍了一通朱棣的马屁, 朱棣这才终于顺过气来。
往日之事不可追, 而天幕上预告的那些事更是发生在另一个时空又和他有什么干系呢?他要做的是不能错过如今近在咫尺的机遇。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