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红尘滚滚(碎碎念的猫)


“赵娴姐,你放心。”
白宁对于蔡文的印象一开始就不好,心里已经打到不欢迎的名单了。
青璃也同样点了点头,假装自己什么都不明白然后一副全听你的样子。
在蔡文出现后,青璃发现天道恢复的速度越来越快。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青璃可以感觉到,这个世界外的屏障已经完全修复,世间万物都脱离了死板的模式,鲜活起来。
也就是说,不会再有奇怪的力量再来随意影响这个世界的运行。
而在九月下旬的一个下午,青璃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寄件人是蔡文。

第252章 智者不入爱河 30
邮递员先把信件送到供销社在生产队的下伸店里,而后这封信被村长带回来送到了青璃的手上。
对于竟然会有人给青璃寄信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毕竟这年头除了知青会有外地人寄信过来,本地人很少收到信,况且是他们这种农民。
“青璃,你还跟他联系?”
见到寄件人的名字,白宁有些不明所以。
想不明白,青璃为什么还会跟那人联系,难道是那个人有什么特殊的?
白宁绝对不相信青璃跟蔡文之间有什么暧昧的,毕竟两人之间差距太大了,蔡文在青璃眼里估计跟个小屁孩没什么两样!
“没联系啊,看看他写的什么。”
青璃也一头雾水,给她寄什么信,不会是寄错人了吧?
转念一想,应该不会,毕竟这年头寄信还是挺麻烦的。
拆开信,里面只有寥寥的几句话,而落款的日期,显示的是九月初寄出来的。
“要恢复高考了?”
白宁惊讶出声,其实她知道最近几个月会有这个消息,只是不确定是哪天而已,没想到蔡文竟然给她们寄了消息,并且给了一个误差不超过五天的大致的时间。
这蔡文路子有点野啊,这么早就收到消息了?!
“千里迢迢寄回来,应该是真的。”
青璃知道,蔡文可能觉得之前上门道谢有些敷衍,所以收到消息后就第一时间给她们传了消息。
他也不算是泄露消息,毕竟8月份的时候,就有消息出来了,他只是比别人更确定一点时间而已。
这个消息公布后,迟早会传到他们这里,然而因为路途的原因,等真正传到这里,估计留给他们学习复习的时间就不多了。
蔡文的这一举动,给她们多了将近半个多月的复习时间。
而这半个多月,没准就是人生的跨越。
“那就开始准备吧!之前不知道具体时间,现在有了,复习计划可以列起来!”
青璃将信纸折好,准备等下去一趟知青点,将消息告知他们。
“不要以为你学的很好,还有很多人也在日以继夜的学习,这是恢复考试的第一年,之前十多年的人都会拼尽全力准备,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想考上心仪的学校,就要拿出万分准备,接下来的时间,都听我的!”
青璃拿出当严师的范儿,认真的看向白宁。
“我知道,我会努力的。”
白宁知道自己的弱势,她想考农学的话,最好考理科,相比于其他科目,她的化学部分有些不扎实,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有时候会混淆,还有一些成分的辨别,因为没见过,几乎都是靠着课本硬背。
晚饭前,青璃将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带去了知青点,孙尧和郭朴听闻消息的时候抱头痛哭,他们多年的坚持没有白费,终于等到了重新用上知识的一天!
青璃走的时候,两人非常坚决的送了好些吃的,表达自己的谢意,要不是赵娴拦着,两人能把所有吃的都送了!
最后青璃见不拿点,两人一副过意不去的样子,就挑了点花生白糖回去。
拿了东西回来,长辈们自然就会问,于是也就知道了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并且了解到招生对象里有所有的工人农民时,都是震惊的。
在得知只要考上大学,出了学校后国家分配工作后,所有人都激动起来,就连奶奶都支持白宁去考!
那可是国家包分配工作!
这说出去倍儿有面子,没准还能当干部,他们这草窝窝里说不定还能飞出金凤凰!
这一年多的时间,青璃和白宁在不知不觉间改善了奶奶张梨花的部分思想认知。
奶奶最喜欢的是白聪,只要让她相信,姐妹俩过得好,那么白聪就会好,全家人的生活也会好!
掐住了命脉,再用对应的方法去解决,事情就简单多了。
到了后面,有别人酸姐妹俩能读书学习的时候,奶奶已经坚决拥护两人了,觉得是别人目光短浅。
“必须考!姐妹俩都去!接下来你们就把心思放在复习上,农活儿就别干了,做做家务活就行。”
白建华此时表现出决断力,他看得出,自家两个孩子都喜欢学习和读书,而且很努力,既然有机会,那就去!
他没考虑青璃年纪小,是不是再等等的问题。
现在是第一年,不限年龄不限条件,要是再过两年没准政策就变了。
试一试吧,反正也没什么坏处,没考上就当积累经验了。
全家人都同意白建华的话。
今晚对于所有收到类似消息的人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第253章 智者不入爱河 31
10月21日,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这一官方盖章的消息一传出来,就迅速在城市间传遍了,继而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了。
各地的广播电台都在竞相传递着消息,这代表着靠关系推荐上学的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更为公正、公开、客观的考试制度兴起,让更多的人能有机会参与进来。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迅速吹过国家的每一片土地。
一个身处丘陵盆地的小村庄,高华平正拿着镰刀慢慢靠近屋角。
泥墙的墙皮都有些剥落,这是一间堆放杂物的闲置屋子,破旧的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主人家从各种地方捡回来的塑料制品都堆在这里。
因为疏于打扫,整间屋子到处都布满了蜘蛛网。
高华平一边紧紧盯着墙角一米多长的菜花蛇,一边用左手打掉遮在眼前的蜘蛛网。
菜花蛇整体是棕色的,有黑色花纹覆盖其上,它伸着头盯着高华平的方向“嘶嘶”叫着。
时不时还会上下伸缩自己的头,做出攻击的样子。
然而高华平已经无所畏惧,他知道这种蛇是无毒的,不过能避免被咬还是避免的好。
一人一蛇互相盯着,屋子里的气氛有些安静,而站在屋外的人也大气不敢出。
就在菜花蛇一伸一缩十多次后,高华平找到规律瞅准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中的镰刀扔了出去!
下一秒,锋利的镰刀直接将蛇头钉在了地上!
伤口深可见骨!
这是高华平重复了几十次的动作,准确度绝对没跑。
头部被钉住,整条蛇开始扭曲身体,绕成各种奇怪的姿势,高华平也不急,只站在原地等着,过了几分钟,蛇的身体都瘫软下来,死的不能再死了。
高华平这才上前将镰刀头从地上拔出来,随后直接将蛇头砍下来,鲜血从伤口渗出,看着还有些吓人。
用镰刀头粘着蛇头,高华平面无表情的用手捏着蛇颈位置从屋子里出去。
“赵大叔,蛇处理好了,里面我也看了一圈,没有别的蛇,下次还有的话去喊我就行。”
高华平笑着看向等在门外的人说道。
“哎呦,你这娃娃抓蛇还真有一手哩。”
围观的赵大有和蔼道。
他年纪大了,不方便抓,这才去找了高华平,不然按他的性子一般不会麻烦别人。
“赵大叔,那……老规矩,这蛇我就拿走了。”
“您在家好好休息。”
看着两指粗的菜花蛇,高华平不禁喜上眉梢,今天又能吃顿肉了!
“好好好,这点盐你也带回去,大叔这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
赵大有用旧报纸包了一个小纸包笑呵呵的递给了高华平。
乡下互相借东西、送东西都用纸包,要么就自己带着碗盛,用过的纸还能再继续循环使用,大家都习惯这样。
“这怎么好意思,有这条蛇就够了。”
高华平连忙拒绝。
“拿着拿着,这是大叔的心意,你不拿着下次就不喊你了。”
赵大友虎着脸假装生气,随后将纸包塞进了高华平的上衣口袋里。
因为手里还拿着蛇,高华没法手去挡着,最后只能接受。
把想要拒绝的话吞回去,他笑道:“那我就收下了,谢谢赵大叔,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回去吧,回去的时候路上小心点。”
赵大友摆了摆手。
告别了赵大叔,高华平走上了回家的乡间小路。
这里是个贫穷的丘陵山区,不过很少能看见树。
据说大树都在“大炼钢”运动的时候砍完了,后来也没人想起来去种,毕竟能吃饱就很不容易了,也没人关心是不是有树。
自从没了树,山丘上就长满了名为“马桑”的灌木,可以用来烧火,也算是有点用。
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种植水稻或者小麦高粱之类的农作物,产量非常低,所以政府号召大家都种红薯。
红薯在本地也叫红苕,红薯虽然易养活产量高但是不经饱,经常刚吃了没多久就开始饿。
其他粮食基本上都靠粮票和钱购买,很珍贵,因此大家都省着吃。
红薯虽然不经饱,长肉却很快,有的人家养猪都是喂的红薯,那猪的体重可以说是见风涨,蹭蹭的快。
高华平来这里一年多了,刚来的时候他还是个110多斤的瘦子,现在已经成了130多斤的壮小伙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吃的多好,才养成这样的,其实他之前都是几个月不见一次肉的!完全是红薯的功劳。
红薯吃不饱,粮食又金贵,所以大家都想方设法找点别的东西吃。
野兔、田鼠、茅草根、野鱼等等,只要没毒的都吃过,而高华平则因为偶然的原因走上了抓蛇的路。
其实以前他跟别人一样很怕蛇,不过在饿肚子和恐惧中间选的话,他选择吃蛇!

农村里只要有人出没的地方很少有毒蛇,大多数都是菜花蛇。
在刚开始抓蛇的时候,高华平也被咬过几次,因为没毒,也就流点血,用肥皂水清洗一下伤口就行。
在抓了几次后,他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村里有蛇出没的时候都会喊他去抓,抓完后可以直接把蛇带走。
剥了皮处理一下,放点姜和盐就可以直接煮了,味道还有点鲜美。
“高娃子,又抓到蛇了?”
路过的村民扛着锄头笑着跟高华平打招呼,这样有礼貌又有能力的娃,他们都挺喜欢的。
“嗯,刚从赵大叔家出来,周大叔是去挖红苕吗?”
“嗯,顺带摘点红苕叶煮个稀饭。”
周风乐呵呵的说道,随后两人擦肩而过。
乡亲们互相见面也就问问吃了没,干什么去,然后就各干各的。
回到有点破旧的知青点,高华平开始处理蛇,这里还住着另一个比他大两岁的知青同志李锴,这会儿应该去公社买日用品了。
他们俩在一个院子生活,吃饭都是一起的,几乎生活用品都共用,这样能省很多钱。
李锴经常能弄回来各种吃的,虽然不能保证吃饱吃好但也保证两人饿不死。
他学会抓蛇之前都是靠着李锴救助才能过得好些,而开始抓蛇后也不是天天都有蛇,所以说起来两人大部分粮食都靠李锴。
李锴没有一点施恩求报的想法,为人爽朗大方,但高华平一直记在心上,想着以后有机会报答他。
手脚麻利的处理好蛇,又蒸了点红薯,估计一下时间,李锴应该快回来了。
高华平从屋里拿出已经被翻烂了的书,小心翼翼抚平褶皱认真看着。
按照政策,等他爸爸从工厂退休,他就可以回去接替上班,不用再呆在这里了,然而他不想放弃学习,知识让他可以感觉到内心的充实。
叮铃铃——
欢快的车铃声从外面传了进来,那是李锴不知道从哪淘的二手自行车。
李锴经常能淘回来不少东西,有时候还悄悄把从别人那换回来的东西弄去卖,有些投机倒把的意味。
他这种做法,其实大家都知道,不过都是为了生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干坏事就行。
李锴找渠道的能力比较强,善于交际,总能把合适的东西卖给合适的人,这一点很让高华平佩服。
今天李锴似乎比往日更高兴,车铃声一直不断。
还没看见高华平就开始高声呼喊。
“高华平!!高华平!!有好消息!”
等李锴骑着破自行车到院子的时候,把车子往墙边一靠,就喊着:“今天公社的大喇叭播报新闻,从今年开始恢复高考了!!”
“考试时间预估在一个月以后!”
“而且,考试面向的人群非常广,咱们可以通过考试去上大学了!”
李锴手舞足蹈的看着高华平,欢呼雀跃的模样仿佛是出门捡了钱。
“真的?!”
高华平震惊的站起身,放在腿上的书直接滑落在地上,他又迅速捡起来轻轻掸了掸。
将书放在凳子上,高华平欣喜若狂的奔到李锴身前,用手大力抓着他的肩膀,兴奋的声音和用力的摇晃让李锴感觉自己耳朵有点聋还有点晕。
不过他很能理解,在公社上的买东西的时候,广播里刚播出来这个内容时他都怀疑是不是幻听了,直到广播里连续播了三遍,并且还在一直循环播放的时候,他才真的确信这个消息。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齐齐安静下来,热闹喧哗的公社从没有如此静寂过,直到所有人都听清内容,有人开始激动落泪,才反应过来。
这个消息在镇上炸开,仿佛一滴水滴入了滚烫的油锅,所有人奔走相告,有脑子转的快的,赶紧跑去了收购站,那里有很多堆积的书本和报纸。
不是所有人都在看不见的未来里还坚持读书的,很多人被打击的已经很久没有碰过书本了。
这一刻,阳光再次照耀在前进的路上,让他们看见了希望,看见了自己可以有另一番模样的人生!
“我是第一批冲到收购站的,那儿的老板跟我很熟,基本上把所有科目的书本都给了我一份!”
李锴炫耀地将车篮里堆着的书指给高华平看,那些破旧的课本在两人眼中发着耀眼的光芒。
高华平此刻心潮澎湃,激动的手都在哆嗦,万分思绪涌上心头,想说什么然而颤抖着嘴唇却出不了任何声音。
最后只是泪流满面的看着同样激动的李锴。
“今天起咱们要好好复习,争取都考上去!”
李锴铿锵有力的声音在破旧的院子里响起,同时伸出手到高华平面前。
激动不已的高华平当即把手伸了过去,同李锴握在了一起。
有些沉闷却力量感十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这是两人共同发奋努力的承诺。
读书不是没用的!
他们要靠读书走出这里,走得更远,为了祖国的兴盛和发展,也为了可以让更多人吃饱饭,有钱花!

将书都搬回屋子后,李锴的肚子就响了起来,接着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你今天又去跳丰收舞了?”
李锴打趣了句,然后就拿着筷子和碗到了灶台旁边。
里面有些奶白色的蛇汤,看着分外诱人。
他们这些知青把用各种方法找吃的谑成为“跳丰收舞”,苦中作乐。
“去了赵大叔家,走的时候还送了我一点盐巴。”
极力将激动的心情压下去,高华平的声音依然还有些颤抖。
“快点吃饭吧,下午还要去上工,晚上咱们就开始复习!”
李锴嘴里咬着蛇肉,又夹了块红薯,吃的不亦乐乎。
从这天开始,忙碌的乡村里又出现了另一股复习读书的热潮。
刚开始所有人去收费站找书,后来没有了就托人借了抄。
李锴人缘交际广朋友多,因此在他跟高华平抄完书后,就把所有书都借了出去。
入夜后就一片漆黑的乡村里开始亮起一片片光亮,以前舍不得点的煤油灯都点了起来,为了一个多月后的考试!
因为这次考试太急促了,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每个考生都恨不得一天能有四十八个小时用,背诵声写字声,还有老是背不会的崩溃声,紧张的氛围笼罩在全国各地。
“这道题错了。”
青璃温和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指着本子上一道化学公式题。
白宁坐直了身子开始一点点检查自己写的内容,终于在拥挤的字里面,发现少写了个数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